第54章 佛跳牆(中)
瑞雪悶悶地回到屋子,卻找不到王九指,便去了廚房。見到王九指有氣無力地叫了聲爹,自己就找了個凳子坐下。
王九指爲她擦了面上的汗水,遞給她碗冰綠豆湯:“快喝。今日天熱,太太特地叫買了些冰。我偷偷的留了一碗給你。”
瑞雪接了過來,喝了口,只覺得全身頓時涼的舒服,一口氣將綠豆湯都喝完。
王九指愛憐的笑道:“怎麼喝這麼快?熱了吧!三少爺怎麼沒跟着回來?”
瑞雪把趙希厚的一番話又說了遍:“若是我方纔能忍着些就好了。”也怪她先前高興地太早了,要不那樣,現在也不要廢這個心思了。
“現在想這個有什麼用,想想該怎麼做纔是的。”
瑞雪立即苦惱起來:“三少爺說,天上飛,海里遊,地上走,湖裡戲,地上長的都要有。爹,這東西要怎麼做?”
趙希厚給瑞雪出難題的事情已經傳到了廚房。
心中有疑問的趙原幾人都圍了上來,想聽聽這樣的東西到底要怎麼做。
黑子則是撓撓腦袋,傻呵呵地道:“這東西要有多少,那天哪有那麼大的鍋裝下這麼多的東西。”
瑞雪實在是把握不好。
看着瑞雪端了清水,睞娘不禁勾起了嘴角。
“太太不是說了,到時候來念經祈求佛祖寬恕麼?三少爺回來纔是真的!”
瑞雪想了片刻,點點頭,心中還是有疑問:“可是要怎麼弄呢?如果要都擱在一起的話,我覺得做湯是最好的。可是會不會太簡單了?”
“還不是一回事。天上的,海里的,陸上的,湖裡的,地上的,你只要選出最平常的東西便好。何必費心想那麼多呢?”
湖裡的……湖裡的能用什麼?鯉魚、鯽魚、甲魚是不不能跟雞肉同時食用的,蝦?螃蟹?到底能用什麼呢?
睞娘笑地直讚道:“正是。我特地向太太討的差事,想瞧瞧你要怎麼做。”
她老老實實地磕了三個頭才慢慢地起身。
也不知道是否是燙着還是怎麼了,那僧廚喝了之後,便不再說話。
“阿彌陀佛。施主所煮是何物?”
當瑞雪陷入選料的僵局中。趙二太太派了人送東西來。
“瑞雪,你這湯煮地味道香。昨兒你煮了一夜,我一夜都聞着香味,口水都不知道掉了多少。現在還是這樣,咱們就在這寺外熬湯,味道自然會飄了進去,和尚聞到香味自然會出來的。”
地上長的……冬菇冬筍熬湯最好。
很快便引起了寺內的騷動,卻因爲主持的令旨不敢出來。
至於地上走的……豬蹄、蹄筋、雞、鴨都是。
那位揚州掛單的僧廚卻不遵,又不地擅自開寺門,只得找來梯子,爬上牆頭。用力地聞着味兒,最終將目光落在了瓦罐上。
“我聽了,也想了想。這海里的怕是老宅沒什麼料。這裡有我們帶來的魚翅、乾貝、海蔘。還有湖裡,我想了想,也只要魚肚可以入菜了。”
瑞雪聽了忙謝着送東西來的人:“大娘請坐。多謝大娘解惑。大娘可是太太那邊的睞嬸子。”
寺門吱呀地打開了。
瑞雪走到他身邊:“阿彌陀佛,師父,您……?”
“上回就是隨便弄的。爹當時身子不好,我哪有心思去弄。也就是隨便抓了兩把菜,煮熟了就好。”
瑞雪瞧了乾魚肚一會,深深地吸了口氣,就要拿清水泡了。
淡淡的香氣誘惑着寺內僧人的鼻孔。
她又瞧了那個只有九根手指的殘缺男人。就是這個只有九根手指殘缺的男人,令她在三少爺跟前屢屢挫敗。她今日要好好地看看,這個男人到底有什麼厲害的。
*
瑞雪放下拎在手中的湯罐,在山門外虔誠地念着佛號:“佛祖,觀音菩薩,今日多有冒犯,還請體諒小女子不得已。來日定獻上供品,早晚三炷香。”
又有幾名僧人翻牆而出,與那僧廚席地而坐,圍着爐子吃起來。無奈只有一把勺子,只是一人一次,這人吃完了,將勺子傳給身邊的人,雖然每個人的面上都是急不可耐,可卻是井然有序,不見任何爭執。
瑞雪在外面站了片刻,心裡不免有些着急了,如果是這樣,怎麼可能叫廟裡的和尚來吃。鬧着跟瑞雪一起來的馮全兒笑着從馬車上拎下一隻煤爐子,取了火摺子,就在山門外點了火。
湯臣若有所悟地接口道:“按這個來說,只要這天上、海里、地上、湖裡的各有一樣,也就達到條件了。”
海里的……廚房裡沒有,只要找趙二太太要了。
這卻是個好法子,只是……
身着紅黃袈裟的主持走了出來,他盯着那幾個僧人,斥:“爾等竟然……阿彌陀佛。罪過罪過!爾等破了葷戒,速去戒律院請罪。”
瑞雪看着廚房裡的食物,尋找着自己所需要的食物。
一見是主持,那幾個僧人紛紛跪倒在地,默唸佛號。唯獨那僧廚依舊吃得不亦樂乎。
王九指道:“這就是我要說的全部的話。做菜是這個世上最簡單也是最難的。”
瑞雪忙合十還禮,卻不知道該如何說,只是微微點點頭。
僧廚突然睜開了眼,大聲道:“阿彌陀佛,施主此菜叫什麼名?何種做法?小僧食味多年,竟未嘗過如此美味的東西。”
王九指伸手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沉聲道:“這個世上沒什麼難的事。做菜是這個世上最簡單的事,只要把東西放在鍋裡,煮熟了就可以。”
王九指笑着點點頭:“正是。”
一直沉默地王九指終於出聲了:“乾魚肚必須泡發。但是有分油發跟水法。質薄的魚肚水發易爛。二太太帶回來的都是海魚肚不能用。湯臣,去殺幾條魚,將魚肚拿來。”
只是留着睞娘送來的一小碗乾魚肚發愣。
王九指爲瑞雪扇着芭蕉扇,笑道:“這還不好弄?你上回是怎麼給三少爺做飯的?”
大修雙手合十,面上安詳:“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阿彌陀佛。貧僧悟了!”
僧廚翻牆而過,走到火爐旁邊,自己動手掀開了蓋子。
瑞雪點點頭,將自己先前已經準備好的食材放在一處。那水將乾貝,魚刺,海蔘發了。將該切的食物切了,該拿沸水氽了去血水的也做了。
這一日又不是燒香拜佛之日,山門已緊閉。
濃烈地香味立刻撲鼻而來,他深深地吸了口氣,又閉上了雙眼,口唸:“阿彌陀佛。小僧今日要開葷戒。”說着就從僧袍出摸出一隻木勺,在僧袍上隨意地抹了兩把就伸進瓦罐裡,舀了勺湯迫不及待的喝了。
瑞雪拍着手笑道:“最重要的是要將各種主料的味道發揮出來,使之融合?”
王九指又爲瑞雪揀了幾樣東西道:“豬肚熬湯是最好的,味道極爲鮮美。火腿也是不能少的。既然是湯,雞湯卻是最好的高湯,雞湯最鮮非鴨湯或骨頭湯所能比擬。魚翅要用蔥姜去腥,冬筍要氽熟,雞肉等要放油鍋燒。”
湯臣應了聲,將剩下的三條鯽魚都拿去殺了,取了魚肚給瑞雪。
“可是……”
瑞雪點點頭:“是啊,可是要選什麼呢?很多東西是不能亂配的。”她問王九指,“爹,你說該用哪些?”
睞娘手中的扇子越搖越慢,漸漸地停了下來,她忍不住走上前,細細地聽着王九指的講解。這些東西她都聽過,可是這麼隨便搭配的時候,這個男人居然手到擒來,他真的就是個尋常的鄉下廚子麼?
她不由地回想王九指爲趙二太太做的兩回菜,不簡單,真是不簡單。他爲何會甘願留在鄉下地方,還有他那個缺了食指的右手右手又是怎麼回事?難道是因爲某些事.逼不得已才留在這鄉下地方?
“同樣的道理。如果做菜裡面簡單的是湯,那麼最難的也是湯。湯難在,它的火候;簡單在於無論是什麼都能做湯。”
馮全兒忽而笑了:“王師傅前日才說,這世上最難的事就是做菜,要想着菜與菜的搭配是否合適,又要想着吃菜人的喜好,更要想着他的身子,還要想着是什麼時候吃什麼東西好。”
小火舔着瓦罐底部,隨着山風,不時地偏離。小火熬的湯總是那麼的慢,可是香味卻隨着山風在整座山散開。
睞娘靜靜地坐在門邊,慢悠悠地搖着扇子,她在看着愣神地瑞雪。魚肚在這可不是會留着的,怕是沒人知道要怎麼做。
“大修!”
看着那位再也不吃東西的大修還有跪地念佛地僧人,瑞雪只覺得自己罪孽不小,她上前兩步跪在主持跟前,請他降罪。
主持亦道:“施主有何罪過?大修能悟出‘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還是施主所賜。心本無塵,塵即是心。心中有佛有何須煩惱酒肉之苦?阿彌陀佛!”
主持不怪罪自己?那三少爺呢?“阿彌陀佛,方丈大師可否請趙施主出來?”
“阿彌陀佛。此地無門,來可來,去可去,一切隨緣。”
寺門再次關上。除了依舊在靜坐的大修和尚,只要吞着口水的馮全兒。瑞雪再次沉默了,她該如何讓趙希厚出來吃東西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