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非常牛的船長

張居正有些緊張地看着朱翊鈞,心裡揣測着。

作爲內閣總理,他當然希望太原升爲直隸州,直接歸內閣管轄。

太原煤鐵齊全,煤鐵產量不輸給灤州。

它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在海邊,運輸不便。所以大部分工廠都被開辦在灤州,太原只有一部分工廠,遠不及灤州。

就算如此,太原也是一塊大肥肉。

張居正現在算是看明白了,工業賺錢的能力比農業太強了。

自己苦哈哈地督促下面把秋糧夏稅繳足,揹負了無數的罵名,結果還不如人家上海灤州一年隨隨便便給戶部稅政司繳納的稅。

自此他的治政理念有了重大調整。

不是說農業不再重要,它依然是大明的根本,大明億萬百姓能不能吃飽飯,還得靠它。

只是張居正把強國富民的希望放在工業和商貿上,不再想着靠田賦來實現這些夢想。

太原是大明唯二的工業重地,內閣自然想把它歸爲直管。

但是王崇古、王國光爲首的晉籍官員,卻極力反對太原升直隸州,希望太原繼續留在山西。

張居正知道其中的原因。

京畿沒有灤州還有天津,還有秦皇島。江蘇沒有滬州還有蘇州、揚州。

山西要是沒有太原,還有個毛啊!

王崇古、王國光一是刑部尚書,一是戶部尚書,深受皇帝器重,其中王崇古曾經在東南剿倭,屬於根正苗紅的東南一脈。

兩人是自己的重要盟友,他們的意見,張居正必須重視。

朝堂上關於太原要不要升直隸州,來回爭論了大半年,灤州、上海升直隸州的事都被拖累耽誤。

現在也到了下決斷的時候。

只是張居正不好下這個決斷。

支持太原升直隸州,會得罪王崇古、王國光等晉籍盟友;不支持,會讓內閣上下失望。

你身爲內閣總理,居然胳膊肘往外拐!

現在皇上來做這個決斷,不管是升還是不升,對於張居正都是一種解脫。

朱翊鈞一字一頓地說道:“太原不升直隸,繼續留在山西。”

張居正不由在心裡長舒一口氣。

雖然有些失落,但是從此不用再糾結了,也算是一件好事。

朱翊鈞繼續說,“山西的底子比河北和江蘇都要薄,太原升直隸州,對山西的經濟打擊是毀滅性的。

升直隸州,是方便管理,以一地帶一區。滬州直隸州,帶動長江三角洲地區;灤州直隸州,帶動京畿環海地區。

太原帶動哪裡?朕和內閣左思右想,很難給它下定義。”

張居正捋着鬍鬚點點頭,確實很難下定義。

山西北邊是漠南蒙古,一片大牧場;西邊是鄂爾多斯、陝北和寧夏,苦旱之地。這兩個地方太原使出吃奶的勁,根本帶不動。

東邊隔着太行山是直隸河北,人家有灤州,有天津,根本不稀罕你帶。

那南邊是河南和陝西關中地區,關鍵是隔得有點遠,沒有海路和運河,全靠陸運,轉運成本太高了。

鋼鐵在太原出產,運到河南和陝西製造成各種工業品,再運到各地去?

這成本多高啊!豆腐都給你整成羊肉價。

我爲什麼不在太原鍊鋼冶鐵再製造,一條龍搞完了再運出去?

朱翊鈞繼續往下說:“升直隸州的最終目的,就是振興經濟,不是吸地方的血以富中央。

要通盤考慮,要全面權衡利弊。朕反覆權衡過,覺得太原升直隸州,弊大於利!不升了!”

張居正率先喊了一句:“皇上英明!”

朱翊鈞點點頭,“現在定第二件事。目前資政只有四位師傅,朕說過,就算要加,也不會超過六人。

領銜可以參加御前朝議會的朝議大夫,目前有七十三位,在京的有四十六位。名額還在擴增,預計最後定額在一百二十位左右。

他們有京官朝臣,有地方官員,還會有大學校長,各銀行廠礦和商號大掌櫃,代表方方面面,也能讓朕,讓中樞聽到來自各方的意見,類似此前的廷議朝議。

原本朕計劃一年開一次朝議全體會議,但是目前的交通狀況,完全是不現實的,只能兩到三年開一次。

非全體朝議會議,倒是可以經常召開,但是有些軍國事,不便於在這種範圍內討論。

比如這次西南經濟振興計劃的擬定,我們五人只是討論出一個大綱方向,再讓六部諸寺直接參與進來,各抒己見,闡明立場。畢竟只有在六部諸寺的支持下,西南經濟振興計劃才能順利展開。”

朱翊鈞看了看四人,“朕覺得在資政局和朝議會之間,必須再加一層諮議機構。”

張居正四人面面相覷,在心裡琢磨皇上的意思。

再加一層,議政範圍加大,但是遠比朝議會小。皇上這麼做,是希望把某些軍國大事的討論範圍,再擴大到能控制的一個範圍裡。

資政局目前只有四人,面太窄,或者說,代表的利益羣體過於集中了。

胡宗憲代表的是勳貴集團、東南系、部分新興工商集團和部分軍隊。

張居正是部分文官集團,以及部分新興工商集團。

趙貞吉代表正統士林和文官集團。

譚綸代表部分文官集團,以及蒙古左右後翼、兩遼、海東、靜海等新納入大明的地方勢力,以及部分軍隊。

他們內部還分出各種派系,明面上同氣連枝,實際上暗地裡爲利益也在鬥來鬥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譚綸在東南系的威望,略輸於胡宗憲一點點,無可厚非的二哥。

張居正和趙貞吉在士林和文官集團都有影響力,只是張居正受新派文官和新學學子支持,趙貞吉更受傳統文官和士林支持。

有時候資政局開會討論某項重大決議時,張居正四位也會很爲難。因爲這項決議在自己派系內部爭論得十分激烈。

支持不是,不支持也不是。

比如太原升直隸州,張居正一系勢力內部吵翻了天,張居正左右爲難。

如果像皇上說得那樣,把決策討論的範圍再擴大一點,四位大佬就不會那麼爲難。

比如支持太原升直隸州的潘晟、方逢時,你們自己和反對的王崇古和王國光去爭辯,我張居正不摻和,只是小心地讓雙方不要吵得動了真火,撕破臉。

想通這些,張居正四人互相交換一下眼神。

擴編好,反正資政局只是個諮政機構,而非一個執行機構。

權力在於決策討論,最後決策下達還是以皇上的名義,執行卻是內閣、戎政府、御史臺、宣徽院和地方。

沒有具體執行的權力,只有參與決策的權力,多一個人或少一個人,對自己影響不大。

朱翊鈞目光在張居正四人臉上掃過,把他們的神情看在眼裡,心裡有數了。

沒有反對意見。

朱翊鈞繼續往下說:“朕的意思,資政局機構不變,只是參與決策的人員增加。四位師傅是資政大學士,再增加十六到二十位資政學士。

朕叫司禮監草擬了一份條例,把資政大學士討論決策的軍國事範圍,以及資政學士討論的軍國事範圍,都細細地列了出來,四位師傅先看看。”

祁言拿着四份文稿,遞給張居正四人。

內容不多,四人很快就看完。

張居正先開口:“皇上,目前內閣有吏戶刑禮兵工六部,司農、太常、鴻臚、光祿、太府、太僕、都水七寺。

戎政府有五軍都督,宣徽院有左右使,御史臺有司理院、都察院和大理寺,地方有南北兩京、灤州、滬州兩直隸州。

二十位資政學士,好像不大夠啊。”

說到這裡,他自己先笑了,胡宗憲三人和朱翊鈞隨即也笑了。

朱翊鈞答道:“是不夠。朕的設想是實務治政牽涉更多的部門主官,才加資政學士。御史臺的司理院和大理寺,專注司理鞫讞,跟軍國事決策關係不大,不加資政學士,加朝議大夫足矣。

六部尚書肯定是全部要加,七寺裡太僕、都水、光祿可不加。協調蒙古左右後翼民政事宜的宣徽院左使可加,右使兼着前軍都督,連同後軍都督,都可不加。

地方南北兩京,兩直隸州,是必須加的。算下來正好十九位。只是南京應天府尹和滬州知州,往來京師不便,估計也就一年參加一次會議。”

趙貞吉突然說道:“皇上,內閣按編制有左右議政,爲總理佐官,按理還在尚書之上。現在尚書加資政學士銜,左右議政要不要加?”

張居正連忙說道:“皇上,大洲公,現在左議政是譚公兼任,右議政準備請吏部方部堂和刑部王部堂兼任。

加不加都是一回事。”

趙貞吉搖了搖頭:“這樣還是不妥,而今是兼任,不代表後面也兼任。”

張居正捋着鬍鬚點點頭:“這倒也是。”

朱翊鈞目光在兩位配合默契的老狐狸臉上一掃:“這倒是個問題,容朕好好想想。”

想了不到十秒,朱翊鈞又說:“左右議政廢除,內閣總理的首位佐官爲襄理,兼宣徽院左使,如前軍都督兼任宣徽院右使例。

六部尚書,朕原本就是把他們作爲總理的佐官,如布政司,參政是布政使的佐官一樣。以後六部尚書不僅是六部主官,也是內閣總理佐官,以爲定例。”

胡宗憲和譚綸在旁邊輕輕一笑。

兩隻老狐狸聯手跟小狐狸鬥,想從小狐狸手裡再擠幾個資政學士名額出來,兩人再二一添作五。

不想小狐狸更高明,一招就斷了他們所有念想,還把內閣精簡了一遍。

想必是小狐狸早就料到此舉,要不然他好好想一想,只想了不到十秒鐘就想出此萬全應對之策?

張居正和趙貞吉臉上毫無尷尬之色。

這事很正常。

權利都是自己爭取的,這是皇上教會我們的硬道理!

討論和補充了一些細節,朱翊鈞掃了一眼四人。

“四位師傅沒有什麼意見吧?好,那增補的資政學士名單,就按照我們議定的公佈。還有資政局議事決策條例修改草案,也正式定下來,成文公佈。”

“臣等無異議,謹遵聖意。”

直隸境運河上,向北航行着一艘官船。

船頭站着神采飛揚的三人,正是任博安、楊貴安、丘棄濁。

丘棄濁說:“前方就是天津衛了,聽說它原本是衛所城,幾經發展,現在是直隸首府,京畿衝城。

子明兄跟我說起過灤州、天津工廠林立的盛況,現在能親眼見到,心潮澎湃啊。”

任博安和楊貴安對視一眼,“嘉靖四十五年後,每次來京師,都會覺得京畿日新月異,每次來都感受到迅猛地變化,不知這次來京師,又會有怎樣的感受。”

不到一個小時,黃船長前過來提醒。

“三位客官,前面就要進丁字沽了。”

“丁字沽?”

“對,北運河與衛河交匯的地方,這裡也是一處巨大的集市,在天津衛西門外。”

前面眼見着船隻多了起來,三人乘坐的漕船靠着右岸邊上的水道,緩緩地向前行進。

猛然間,丘棄濁透過河邊防護林看到遠處荒野上立着一排排房子,一個個大煙囪高高豎立着。

丘棄濁指着那裡,興奮地問道:“兩位兄長,這就是工廠區嗎?”

任博安和楊貴安順着丘棄濁的手指頭看過去,幾乎同時搖了搖頭。

“上次來京師時,好像沒有這些房子啊。”

“脩敬兄,我可以肯定地說,上回去京師進修,確實沒有這排房子。”

“那就是新修的。我們問問船長,他往來這裡,肯定知道。黃船長!”任博安把船長招呼過來,“黃船長,這排房子是新修的?”

“沒錯,去年下半年開始修建的。”

“這一排連綿不絕,看着規模不小啊。”

“沒錯了。最邊是棉紗廠,過來一點是織布廠,還有那邊是捲菸廠,再過去一點是搪瓷廠,它旁邊是暖水瓶廠。”

“看上去都差不多,這麼多煙囪,都是用蒸汽機?”

黃船長一挑大拇指,“你是行家。我有個老表說,這些新工廠全都用蒸汽機。”

“胡撫臺這麼大手筆?”

“胡撫臺有本事,從內閣要到了不少錢,報紙上叫投資,直隸上下都叫他胡財神。

哦,昨天皇上詔書正式頒佈,直隸改爲河北省,這塊地方現在叫河北了。天津衛叫天津市,還是河北的首府。”

“河北,天津市?又變了。”

“萬曆朝,最常見的就是變,但是大家都喜歡。變得越來越好,誰不喜歡啊!”

黃船長咧開嘴,露出一口焦黃的牙齒,哈哈大笑。

丘棄濁拱手問:“船長,棉紗廠、織布廠我在報紙上聽說過,這捲菸廠、搪瓷廠和暖水瓶廠,又是個什麼廠?”

“嘿,你還問着了。”

“船長全知道?”

“全知道?”

“這麼牛?”

“嘿嘿.”

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第12章 父子和母子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第698章 哈林汗的萬里江山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805章 大明,我們真是來和談的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第917章 完了,崑曲要被一網打盡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205.第205章 有人要殺官劫船第387章 子象,認命吧。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527.第524章 點金術?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這樣的!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第930章 工業佈局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716章 神火準備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436.第435章 這妖怪有沒有背景啊?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第788章 這就是海府230.第230章 小樣的,有的是辦法收拾你!第876章 要不還是從了吧。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第780章 刑部尚書和御史中丞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第787章 令人恐怖的明國高中生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第26章 嚴閣老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785章 這纔是人類的文明之光啊!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854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第945章 敢叫人間換日月426.第425章 升龍城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第751章 他們來了!592.第588章 殺人誅心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第954章 曉之以情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393章 流水淘沙不暫停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第882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
第715章 沒打痛了吧?請再來一次!250.第250章 朝獻的大火燒到江華島第12章 父子和母子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第698章 哈林汗的萬里江山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805章 大明,我們真是來和談的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第917章 完了,崑曲要被一網打盡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第653章 哥哥幫你辦了他!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205.第205章 有人要殺官劫船第387章 子象,認命吧。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527.第524章 點金術?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這樣的!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第930章 工業佈局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716章 神火準備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453.第451章 馮保和張居正之間的啞謎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436.第435章 這妖怪有沒有背景啊?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第788章 這就是海府230.第230章 小樣的,有的是辦法收拾你!第876章 要不還是從了吧。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第780章 刑部尚書和御史中丞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第787章 令人恐怖的明國高中生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第26章 嚴閣老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547.第544章 鑼鼓喧天迎海瑞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第857章 說吧,隴川城怎麼收拾?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785章 這纔是人類的文明之光啊!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854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第945章 敢叫人間換日月426.第425章 升龍城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第751章 他們來了!592.第588章 殺人誅心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第954章 曉之以情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393章 流水淘沙不暫停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第882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