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第180章 想要好處,你自己上啊!

太祖皇帝在制定本朝國制時,廢除了丞相,改爲六部和五軍制,軍政分開,互相制衡。

但是後來他組建了內閣,以爲皇帝的外朝秘書班子,成祖、宣宗將其與司禮監發揚光大,到了正統、成化年間,內閣正式成了大明朝堂的權力中樞。

朱翊鈞發現,六部和五軍制,軍政分開,設想是好的,但是後面的路就走歪了。

大明中樞改成了內閣,其實就鑽了一個大漏洞,那就是太祖皇帝沒有給大明朝制定一個最高決策常設機構和體制。

太祖皇帝精神旺盛,天下的事一個人扛,悍然成爲大明王朝的舉重冠軍。

可是他行,他的子孫們不見得行。

成祖常年帶兵在外征戰,大明那麼多大事,不可能事事都由他拍板決定,於是開始放權給內閣,使其逐漸成爲大明最高決策機構。

五軍都督府,在太祖祖制裡是負責管軍隊的,與六部互相制衡。

但問題是大明最高決策機構裡,勳貴集團及其把持的五軍都督府,連門都進不去。

裡面的人商議什麼,決定什麼軍國大事,他們根本不得而知。

被排除在最高決策層之外的後果就是,勳貴集團在某次看上去很巧的敗仗中,幾乎全軍覆沒,然後毫無抵抗力的五軍都督府,被六部和內閣逐漸奪權。

要想平衡朝堂局勢,就得讓各方勢力,都能在最高決策機構裡佔有一席。在軍國大事決策討論和決定過程中,都有自己的話語權。

這樣才能避免一家獨大,最後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現在朱翊鈞決定逐漸把軍權從兵部手裡慢慢奪回來,收在督辦處裡,然後放權給他們,多做一些事關國防戰略的重大決策。

朱翊鈞此前在西苑,陪着嘉靖帝“觀政”時,翻閱大量的朝堂文卷,發現過去百餘年裡,篡奪到軍權的兵部,完全是外行領導內行。

玩文字遊戲,各種手段收拾武官軍將,大搞輿圖禦敵,頭頭是道。真正的武備邊務,他們完全是個半桶水。

一旦邊關有事,需要見真章時,他們就上躥下跳,跟一羣反應激烈,卻沒有任何鳥用的猴子一般,不知所措。

朱翊鈞的設想裡,自己即位後,一定要建立一個大明最高決策機構和運作體制。

每年朝廷的財政預算和核銷、三品以上文武官員的考成和任免、國防建設、稅賦政策、對外關係、與某國戰或和.這些軍國大事,就該在這個最高決策機構裡,用某種機制進行討論,最後決定。

討論的時候,各方勢力參與,都能確保各方的利益。一旦各方談妥決定下來,就要無條件執行。

而督辦處、六部等機構,才應該是軍政執行機構。

在朱翊鈞心裡,已經把戚繼光定位爲新軍功勳貴集團的領袖人物,開始有意培養他,鼓勵他積極參與軍機戎政方面的決策討論。

培養到最後,以他爲首的軍功勳貴集團,對文官集團不會再心有忌諱,敢於在最高決策機構中“爭權奪利”,與文官集團抗衡。

戚繼光不知道朱翊鈞這些心思,他只覺得太子殿下對自己無比信任,願意在軍機、戎政方面聽取自己的意見。

這一點,超越了幾位先皇,也遠遠超出他的想象。

這份信任讓他激動,更覺得沉甸甸的。

“元敬,邊關戎政之事,馬虎不得。稍一疏忽,可能釀成大錯。此前數次之變,北虜破邊寇境,本殿看啊,都是這種紙上談兵的不正風氣造成的。

所以本殿力主,把你調進督辦處,參預戎政軍機,就是以你的實戰經驗,好好滌澄一下紙上談兵的風氣,切實做到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戚繼光馬上答道:“臣知道。這是殿下給督辦處提出的最重要的一點。因爲這一點,文長先生親赴遼東,實地調查建州、海西等女真情況,再做後續決策。”

“是的。你在東南剿倭戰場上打過仗,從南直隸一直打到福建廣東。後來又調到薊州鎮,馬軍、步軍、水軍,能打的仗,伱都打過。還從東南開始,一手練兵,不可謂不全面。

別人還需要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你是切身實踐,比他們坐馬觀花調查要更深一步。所以元敬,你要多參與到督辦處的戎政軍機上去。

上面少做一些荒唐錯誤的決策,下面就會少傷亡很多人了。”

戚繼光一臉肅正地答道:“臣記住了,一定謹遵殿下的教誨,在督辦處用心辦差。”

高拱府邸的書房裡,高拱聽張四維說完,捋着鬍鬚沉默了許久。

張四維也不着急,端起茶杯,呼呼地慢慢地喝了起來。

他看出來,高拱已經心無鬥志,不想再跟太子殿下鬥下去,只想着搞幾件政績出來,然後在衆望所歸下入閣。

可是你們不鬥,我怎麼辦?

你們不鬥,我怎麼體現出價值來?

你們不鬥,我怎麼好在你們的亂鬥中謀到好處?

所以,你們必須鬥起來!

高拱緩緩開口:“鳳磐,此計可行嗎?”

張四維心中大喜。

高大鬍子,我還是瞭解你的。你這人,心高氣傲,在太子那裡吃了那麼癟,怎麼可能忍得住。

而且你想做大事,就得攬權,現在皇上在紫禁城裡逍遙快活不管事,擋在你前面最大的攔路虎就是太子。

把太子挪到一邊去,你就能獨攬大權,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

可是之前你得用非常之手段啊!

“當然可行。太子再天資聰慧,他也才十三歲,按照祖制,應該在文華殿設經筵,講讀孔朱經義,讓太子明是非,懂天理。

而今太子侍講名存實亡,東宮詹事府蕩然全無。新鄭公,你曾是皇上侍講,天子帝師,太子殿下的東宮講讀,你旁無責貸。”

高拱捋着鬍鬚說道:“鳳磐說得,給太子設經筵,講經義,是從太祖皇帝傳下的祖制。老夫也曾聽聞,先皇過於慣縱太子殿下,幾位啓蒙老師都是敷衍了事。

到了十二歲,居然連篇像樣的制文都沒啓筆。這樣怎麼能行。以後做了天子,點狀元,收天子門生,連制文都分辨不出好壞來,可怎麼辦?”

張四維連連點頭,“新鄭公說的極是。你必須挺身而出,撥亂反正,糾偏歸直。”

高拱點點頭,“後天就是十五常朝,正是大好機會。鳳磐,就由你打頭,領銜上疏,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奏請皇上,全東宮詹事府,給太子殿下設經筵,講經義。”

張四維差點跳了起來,怎麼叫我上!

我一般只躲在後面煽風點火,從不會衝在前面,很容易當烈士的。

高拱似乎對張四維臉上的苦惱視而不見,繼續說道:“鳳磐你現在官復原職,是翰林院學士,國史館編修,身爲清華領袖,你此時不挺身而出,更待何時?

等你上疏後,老夫再趁熱打鐵,連同諸位好友,一起附和,再舉薦你爲太子賓客、東宮詹事。”

一張香噴噴的大餅砸了下來,張四維遲疑了。

吃,還是不吃呢?

看着張四維遲疑的神情,高拱心裡冷笑兩聲。

他可不是政治小白,以前能在嚴嵩和徐階兩邊來回地跳,靠得不是裕王府侍講這個身份。他近期在太子面前屢屢吃癟,是對手太高明,手裡的牌太多,絕不是他太昏庸。

張四維心裡的小算盤,扒拉聲高拱早就聽到了,乾脆反手一推。

你想要撈好處,自個上。

反正老夫近期沒有再與太子正面衝突的打算。

這張老臉,到現在還痛着呢!

第99章 明軍到底有什麼打算?第945章 敢叫人間換日月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第48章 一場驚人的大勝592.第588章 殺人誅心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879章 地心說可是我們的不傳之秘!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第826章 張叔大,你可別拗!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第81章 兒孫滿堂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第393章 流水淘沙不暫停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第823章 這些可是好寶貝!第787章 令人恐怖的明國高中生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第809章 鳳梧啊,朕要給你加擔子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第796章 京畿鐵路局273.第273章 此時不積極,你有什麼前途?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124.第124章 督辦處海軍局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第922章 戚繼光呢?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着你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第853章 天竺兵馬不經打第399章 打出威名的切盡黃臺吉118.第118章 用新方式跟你們講道理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490.第488章 大婚第402章 爾日本國知罪了嗎?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154.第154章 西北的問題也要解決第69章 高山衛事件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947章 抵達南京110.第110章 收其巢穴,化其種類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着!第341章 遼東戰事到底是勝還是敗!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第829章 朕最擅長用經濟手段!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第787章 令人恐怖的明國高中生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第855章 鋤奸隊出動!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第47章 香河大捷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第686章 一隻黃鸝鳴碧空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第67章 盧鏜的怒火第26章 嚴閣老第8章 倒嚴先倒樓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947章 抵達南京第729章 錢真不經花啊!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
第99章 明軍到底有什麼打算?第945章 敢叫人間換日月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第48章 一場驚人的大勝592.第588章 殺人誅心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879章 地心說可是我們的不傳之秘!206.第206章 千萬兩銀子的暴利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第826章 張叔大,你可別拗!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第81章 兒孫滿堂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第393章 流水淘沙不暫停161.第161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第823章 這些可是好寶貝!第787章 令人恐怖的明國高中生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第723章 犯法?被抓了才叫犯法。第809章 鳳梧啊,朕要給你加擔子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第796章 京畿鐵路局273.第273章 此時不積極,你有什麼前途?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124.第124章 督辦處海軍局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第922章 戚繼光呢?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650.第646章 皇上在注視着你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第853章 天竺兵馬不經打第399章 打出威名的切盡黃臺吉118.第118章 用新方式跟你們講道理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490.第488章 大婚第402章 爾日本國知罪了嗎?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154.第154章 西北的問題也要解決第69章 高山衛事件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947章 抵達南京110.第110章 收其巢穴,化其種類148.第148章 李成樑,有牢騷憋着!第341章 遼東戰事到底是勝還是敗!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第829章 朕最擅長用經濟手段!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第787章 令人恐怖的明國高中生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第855章 鋤奸隊出動!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285.第285章 與民爭利還是與民惠利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第47章 香河大捷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第686章 一隻黃鸝鳴碧空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第67章 盧鏜的怒火第26章 嚴閣老第8章 倒嚴先倒樓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947章 抵達南京第729章 錢真不經花啊!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