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

曾省吾呼呼地喘着氣,停了幾秒鐘才答道。

“剛接到急報,梅林公在戎政府入值時,突然在簽押房暈倒,人已經送到京師總醫院去了。”

“突然暈倒?”

張居正和潘晟對視一眼,“醫院那邊有傳來消息嗎?”

“學生接到消息,馬上坐馬車去了總醫院。

梅林公已經被送進急救室,院長李梃,還有太醫院幾位名醫龔廷賢、孫一奎都聞訊趕了過來,緊急會診,梅林公應該是卒中。”

潘晟不敢相信,“卒中?梅林公中風了?

他是正德七年(1512年)生人,比老夫大五歲,可也才六十歲啊,怎麼就突然中風了?”

張居正在一旁喟然嘆息道:“嘉靖三十五年,他奉詔在東南主持剿倭,內憂外患,殫精竭力,耗費了太多的心血。”

這話勾起了潘晟的回憶,過了少許,他深有同感地點點頭,“是啊,嘉靖四十年,士林和清流倒嚴之聲高漲,恰時世宗皇帝又態度曖昧。

身爲嚴黨大將的梅林公左右爲難,一面要擋住來自四面八方的冷槍暗箭,一面要抓緊時間剿除倭寇海賊。

心力交瘁。

要不是當時爲裕王世子的皇上出手,梅林公會有怎樣的下場,難以預料。”

曾省吾聽明白了,“老師,水濂公,梅林公是東南剿倭時,心力交瘁留下的暗疾,而今突發了?”

“應該是這樣。”張居正點點頭。

潘晟皺着眉頭,“皇上剛剛頒佈了新的資政局議政決策條例,朝中爲了資政學士加銜,暗潮涌動,現在梅林公突然倒下,局面恐怕更加複雜了。”

張居正眉頭越皺越緊,“三省,你去過總醫院,那些醫士怎麼說?梅林公,有沒有恢復的可能?”

“李院長,還有龔、孫等名醫坦言告訴學生,梅林公的中風十分嚴重,有性命之憂,就算搶救回來,恐怕也會留下後患。”

“什麼後患?”

“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嚴重者可能半身不遂。”

張居正和潘晟倒吸一口涼氣。

“這麼嚴重?”

“中風原本就十分兇險。如此一來,梅林公恐怕要致仕休養了。”

曾省吾忍不住問道:“老師,水濂公,梅林公致仕了,那戎政府誰來主持?”

張居正擡頭看了他一眼,反問一句,“你覺得會是誰?”

“內閣襄理兼兵部尚書二華公。”

張居正點點頭,“譚子理在東南一脈的威望,不輸胡汝貞。胡汝貞病倒了,戎政府順理成章由他主持。”

潘晟感嘆着,“一個蘿蔔一個坑,梅林公病倒了,譚子理挪位,下面仰着頭盯着那幾個位置的人,恐怕又蠢蠢欲動了。”

張居正一臉的不在意,“動就動,不管他們怎麼動,最後還是由西苑定奪。”

曾省吾又提起一件事:“老師,學生看到文書,順天府潘府尹提請錦衣衛鎮撫司,派專員調查遊樂會商販牌照案,以及灤州鐵錘隊隊員被傷案。”

“又如何?”

“老師,你府上的管事遊七,還在武昌被羈押候審。要不要派員去查一查,查他個水落石出?”

提到遊七,張居正臉色微微一變,“還查什麼?你還真認爲他是清白的?”

曾省吾爭辯着,“老師,遊七就算不是清白的,也要把他是誰陷害的事查出來,至少要讓人知道,他是被人構陷的。遊七愚蠢不可救,可老師的顏面不能被他毀了啊。”

張居正捋着鬍鬚,不做聲。

曾省吾緊張地看着他,等待他的決定。

“嚯-嚯!”

潘晟端起茶杯,喝了兩口茶。

張居正轉頭看了看他,“潘老夫子,我府上的茶,好喝嗎?”

“好喝,有一股特有的香氣。”

“這茶是江陵西邊施州郡產的野茶,苗民土人摘採後用秘法炮製,別有一番風味。”

“原來如此。”

“此茶是遊七叫人特意去施州郡採買。他跟隨老夫多年,深知老夫的脾性和口味。現在府裡沒有他,老夫覺得很不習慣,到現在都沒適應過來。”

潘晟聽出話裡的意思,“叔大,你不是不想救,而是不敢救?”

張居正沒有直接問答,反而問了一句:“你們知道,遊七是被誰做局給陷進去的?”

“誰?”

“老師已經知道是誰了?”

潘晟和曾省吾異口同聲地問道。

張居正看了兩人一眼,嘆了一口氣,“遊七是被馮保和潘應龍聯手送進去的。或者說,潘應龍策劃的,馮保派人去辦。”

“居然是他們!”潘晟覺得不可思議。

“老師,怎麼可能是他們?”曾省吾差點跳了起來,“馮公公,他跟老師不是盟友嗎?怎麼還在背後下刀子?”

張居正問:“去年端午,馮保被打發去承德督造行宮,你們說爲什麼?”

潘晟給曾省吾丟了一個眼色,你老師在考校你,你來回答吧。

“老師,是皇上在敲打馮公公。”

“對,是皇上在敲打馮公公,也是在敲打老夫。一番敲打後,馮保怕了,也就退了。”

馮保當然怕了,他是宦官,唯一的倚仗就是皇帝的信任,不像文官還有同科同門,還有退路。

敲打一次還不吸取教訓,絕對沒有第二次,直接入土了。

“老師的意思,馮保這次聯手潘應龍教訓遊七,主要是做給皇上看的,表示他與老師並無私交。”

“沒錯。老夫也是後來才知道,遊七跟沈一貫往來密切,通過沈一貫慫恿張鳳磐去爭通政使,還打了包票,一定會在老夫面前多多美言。

老夫避嫌,沒有摻和此事,也叫遊七不要摻和,只是這小子貪婪無度,還是和張鳳磐、沈一貫攪合在一起。

馮保與潘應龍聯手教訓遊七,除了做給皇上看,還有出口氣的意思。”

張居正沒有想到,在另一個歷史維度,他和馮保、李太后組成三角形,權傾朝野,把十歲的萬曆帝壓制成傀儡。

尤其是跟馮保組成鋼鐵聯盟,一個在外朝手握票擬權,一個在內廷執掌批紅權,強強聯手,開創了明王朝的一段輝煌,推行新政改革,爲明王朝續了幾十年的命。

只是這個歷史維度的萬曆帝太強勢了,原本的李太后被留子去母,成了一捧黃土。馮保更是被敲打一番後嚇破膽,不敢再有多餘的想法。

此時的張居正推行萬曆新政,顛覆程度遠超另一個歷史維度,可以說是天壤之別,但是推行得卻十分順利,順利到他都可以不用急功近利,可以穩着慢慢來。

這一切的差異在於另一個歷史維度,張居正依靠的是權謀手段,組成權力三角後分攬的大權。而這個權力本不是他的,是從那個維度的萬曆帝手裡借的。

但是借出來的,早晚得還回去。

於是他死後沒多久就身敗名裂,人亡政息。

在現在的歷史維度,張居正依仗的是這個維度的萬曆帝手裡的權力,不用借,是授權,所以不用擔心需要還。

只是此時的張居正不知道這一切,對於馮保的膽怯退縮,他也並不是放在心上。

有西苑那位在,內廷有馮保和沒馮保都是一個樣子。呈上去的奏章,該批的一定會批出來,不該批的馮保也不敢僭越去批紅。

只不過有馮保,張居正的消息會靈通些,也有人能在皇上面前美言幾句。

不過這些相對而言並不重要,對他這個內閣總理權柄多少也無太多影響。

曾省吾遲疑一下問道:“老師,那遊七的事,總要有個了斷。一直這樣掛着,對老師的顏面也不好看。”

“不好看就不好看。老夫的顏面,在士林眼裡早就敗壞完了。”

曾省吾還要說什麼,被張居正舉手阻止了,“張鳳磐在《文萃報》創刊號上的頭版頭條文章,你看了嗎?”

“今天剛收到,只是一直沒有時間看。從醫院趕來老師這裡的路上,就着馬車裡的燈,掃了一眼。”

“只是掃了一眼,那就是沒有細細琢磨?”

“沒有。粗看了一遍,想不到一代大儒鳳磐先生,居然打響了討伐程朱理學的第一炮。”

“是他,我纔信。不過他還是本性難移,文章裡暗指打響這第一炮是受了老夫的影響和指示。”

曾省吾怒了,“老師,他怎麼能這樣?”

潘晟在一旁說道:“這個張玻璃球,又在給自己留後路,萬一後面出現什麼變故,他就有了推脫之辭。

這也是老夫非常生氣的原因。毫無擔當,皇上怎麼能用這樣的人?”

張居正笑了,“不,思明,老夫反倒覺得,皇上用張四維打響這一炮,主持倒理事宜,反倒是一招妙棋。”

潘晟冷笑幾聲,“那是,你我都拉不下這個臉,唯獨張四維能做得理直氣壯。”

張居正一揮手,“不要再說張四維了,他有他自己的路走,跟我們不是同路人。至於遊七,就讓他在武昌大牢裡,多吃些苦頭。

思明,我正好跟你說說一件要緊的事,三省也旁聽下。”

“叔大/老師請說。”

“皇上提出的高等教育和義務教育計劃第一階段,內閣出臺了執行方案,有些細則,老夫還要跟你再商議.”

深夜,京師城東大通橋碼頭附近一處宅院,這是鎮撫司京畿局一處秘密看押點。

陳榮華一直被關押在這裡。

任博安和楊貴安晚上在青蓮樓接到任務,吃完飯就和沈萬象坐車趁着沒關城門,出了東便門,來到這裡連夜審問陳榮華。

“姓名。”

“陳榮華。”

被關押了二十多天,終於有人第二次來提審,陳榮華是既緊張又期盼,每一個回答都小心翼翼。

一間密室裡,陳榮華坐在靠牆的凳子上,兩盞油燈就放在旁邊,把他的神情照得一清二楚。

他擡着頭忐忑地看着對面桌子後的三人,他們隱在暗處裡,隱隱約約看到身影,最清楚的只是他們的問話聲。

“籍貫。”

問話的是楊貴安。

在角落裡還有張小桌子,一位書辦點着油燈在做筆錄。

“湖北省承天府當陽縣甲三鎮五里村人,民籍。”

“以什麼爲營生?”

“在城東楚悅軒當夥計。”

“我是說來京師之前。”

“小的跟着叔叔做行商,專跑湖南、四川和貴州。”

“爲什麼來了京師?”

“嘉靖三十九年,小的跟着叔叔運了一船貨物逆江而上去重慶府,不想還沒到涪州就翻了船,貨物盡失不說,叔叔也沒了,屍體都找不到。

回到當陽原籍,債主逼債,把家裡賣空了才填上坑,然後叔叔一家又要小的賠性命,實在沒辦法,只好跑了出來。

在武昌、九江、安慶、南京晃盪了兩年多,嘉靖四十二年在京口救了一位客商的性命,一問他是湖北漢陽府的同鄉。

聽了小的遭遇,唏噓不已,便把小的順路帶到了京師,託付給他的好友,也就是楚悅軒東家趙俊海趙老爺。

趙老爺仁義,便收了小的在店裡做夥計,一直做到現在。”

“怎麼想着去搞遊樂會的商販牌照?”

“小的聽人說,去年遊樂會商販賺了大錢,便起了心思。小的在楚悅軒暖飽不愁,可也賺不到幾個錢。

小的一直想回原籍卻苦於沒有盤纏,看到機會了就想着賺一筆錢。先回原籍,給爹孃和哥哥嫂嫂把報個平安,磕個頭,再去播州看看。”

“去播州幹什麼?”

“好叫老爺知道,小的行商時,在播州跟一戶苗女看對眼,做了夫妻,還生了一個崽。嘉靖三十九年跑得匆忙,都顧不上他們。

十年了,也不知道他們是生是死,就是去看看,人在就接回原籍去;人不在就絕了念想。”

楊貴安心頭一動,但是依然不動聲色。

“你跟安良行的修齊廣熟嗎?”

“認識,但不熟。他跟我的東家趙老爺非常熟,小的也是在旁邊伺候了兩回,混了個臉熟。”

“你的東家趙俊海?”

“是的。”

“趙俊海跟修齊廣爲什麼這麼熟,你知道原委嗎?”

“不知道。只是隱約聽說過一回,兩人好像是在報國慈仁院就結下的交情。具體怎麼樣,小的就不知道了。”

“趙俊海和修齊廣往來密切?”

“算是密切吧。反正小的差不多每個月都能見到一回修齊廣。”

“那他們有搭夥做事嗎?”

“不知道。小的就是去給他們上了兩回茶,遞了兩回果盤吃食。有外人在場,他們少有說話.”

問了一個小時,陳榮華被帶下了去。

房間裡又添了兩盞油燈,更亮了。

只剩下任博安、楊貴安和沈萬象三人,其餘人都退了下去。

沈萬象把書辦記的筆錄往桌上一丟,“還真是什麼都不知道啊,敬修、慕平,下一步怎麼辦?”

任博安和楊貴安對視一眼,“沈令史,你不要被陳榮華憨厚的外面給矇騙了,這小子道行不淺,肚子裡絕對有貨。”

沈萬象眼睛一亮,“兩位,你們看出什麼端倪來了?”

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第929章 這世上沒有什麼理所當然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200.第200章 清剿建州左衛舊地第831章 固節驛站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第902章 《西國志略》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第80章 又送走一位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164.第164章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299.第299章 最大的變數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519.第516章 西進路上有人擡槓457.第455章 少年中國,中國少年!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第840章 扶桑羣島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來救我!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490.第488章 大婚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154.第154章 西北的問題也要解決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第927章 開始南巡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第4章 倒嚴第二刀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787章 令人恐怖的明國高中生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第968章 番外四175.第175章 這對祖孫太壞了!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154.第154章 西北的問題也要解決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第75章 大同鎮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441.第440章 衍聖公203.第20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
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第929章 這世上沒有什麼理所當然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200.第200章 清剿建州左衛舊地第831章 固節驛站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第902章 《西國志略》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第80章 又送走一位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764章 失態,失態了!164.第164章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299.第299章 最大的變數第836章 海瑞在河南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519.第516章 西進路上有人擡槓457.第455章 少年中國,中國少年!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第840章 扶桑羣島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來救我!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490.第488章 大婚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154.第154章 西北的問題也要解決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94章 自我開始,大明不再天子守國門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第927章 開始南巡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503.第500章 相煎何急 誓清君側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第4章 倒嚴第二刀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熱氣球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787章 令人恐怖的明國高中生156.第156章 往來兵間功成際第968章 番外四175.第175章 這對祖孫太壞了!500.珊珊來遲的九月份總結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154.第154章 西北的問題也要解決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第75章 大同鎮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441.第440章 衍聖公203.第203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449.第447章 風雲際會的京師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