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

西苑勤政堂,朱翊鈞從書案上拿起一封奏章,看到封面上司禮監的貼紙,上面寫着的條目,眉頭一挑。

胡宗憲有兩份彈劾奏章?

朱翊鈞眉頭一皺,頭也不擡地說道:“把李春叫來。”

李春很快就被傳來。

朱翊鈞把奏章封面亮給李春看,“李春,胡汝貞的這兩封奏章,司禮監什麼時候收到的?”

李春走到跟前,看清楚封面條目上的字,連忙答道:“回殿下的話,第一封彈劾福建巡撫凌雲翼的奏章是昨天下午收到的,因爲不是軍情急事,司禮監就沒有馬上遞送,只是正常排班。

第二封彈劾廣西巡撫殷正茂的奏章,是今天上午收到的,整理時歸到一起遞進了西苑。”

朱翊鈞想了想,“這兩份奏章,督理處有抄件嗎?”

“都有抄送過去。”

“怎麼說?”

李春頓了幾秒鐘後答道:“回殿下的話,督理大臣們都說,汝貞公有些過了,一口氣彈劾了兩位方伯。”

“是不是說汝貞公這次太過狂妄了,目中無人,挾大勝而行權臣之威?”

“回殿下的話,因爲這兩封奏章沒有涉及戎政,只是地方督撫彈劾奏章,所以司禮監各抄送了一份到內閣和都察院,有類似的話傳出來。”

朱翊鈞把手裡的奏章往桌面上一丟,“李春,你怎麼看?”

李春擡起頭,有些爲難。

太子爺,我怎麼看?

我跪着看啊!

李春腦子裡飛快地轉了上百個圈,連忙答道:“殿下,奴婢覺得胡督憲這兩封奏章,十分地蹊蹺,應該有隱情在裡面。”

“是很蹊蹺。胡公做事一向謹慎,彈劾閩撫凌雲翼,孤還能想得通。福建的山賊跑到廣東去了,有可能造成動盪,危及南海經略大後方,影響廣西改土歸流,胡公彈劾閩撫,理由都說得過去。

而且凌雲翼是太嶽先生舉薦的,跟胡公不熟絡,彈劾也就彈劾了!

可是緊接着又把桂撫殷正茂彈劾了,就十分蹊蹺了。”

“殿下英明。殷撫臺在廣西改土歸流事上,做得極好。且他是胡公同鄉,前幾年撫桂時有成有敗,屢遭御史彈劾,還是胡公極力保下的。

突然彈劾殷撫臺,確實十分蹊蹺。”

朱翊鈞想了想,明白了什麼,但是不想說透,“司禮監行文,就說胡公這兩封奏章涉及戎政,叫內閣和都察院把抄件收回來,由督理處處置即可,他們不用管了。這兩日胡公當有密奏,司禮監直呈孤這裡。”

“遵令旨。”

祁言在門口說道:“殿下,曹公、文長先生和徐貞明在南華門遞牌子。”

“請進來。”

很快,曹邦輔、徐渭和徐貞明被引了進來。 Wшw⊙ttKan⊙¢○

“臣兵部尚書、總督陝甘寧軍務曹邦輔/臣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甘肅地方徐渭/臣工部郎中、甘肅佈政副使徐貞明,拜見太子殿下。”

“曹公、文長先生、徐貞明,起身,賜座。”

等三人坐下,朱翊鈞先對曹邦輔說道:“曹公,你快古稀,孤還要請你出鎮西北苦寒之地,孤心不安啊。”

曹邦輔朗聲答道:“大丈夫慨然許國,七尺微軀不敢私有。臣願爲大明安寧和中興,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曹公,你做事孤一向放心。原本想讓譚公去西北總督軍政,只是他在東北數年,勞苦功高,總得有個喘息的時日。

其他人孤又放心不下,思來想去,孤只好請曹公你這位老將出馬。”

朱翊鈞頓了頓,繼續說道:“孤還把文長先生派爲輔助。去冬到今春,文長先生在東北嘔心瀝血,纔有開原大捷和察哈爾部盡附,蒙古左六翼全降的大勝仗。

此功此績,應當封爵,只是有嫉妒之人,冷言冷語,說孤偏袒護私,說文長先生功績不正!

孤的脾性,你們都是知道的。別人越是如此說,孤越要做得漂亮。文長先生,孤這次命你出撫甘肅,輔佐曹公,就是希望你再立新功。

只要克復青海,納吐蕃舊土入大明版圖,曹公、文長先生,孤不吝公侯之位!”

曹邦輔和徐渭連忙應道:“臣等一定盡心盡責,以報君恩。”

朱翊鈞又補充了一句:“克升龍、滅莫氏的捷報已經明發天下,孤叫督理處廷寄廣東,召汝貞公回京。

胡公剿西夷、定南海、滅莫氏、復安南,國朝立國以來少有的不世之功,加上數年東南剿倭,功績昭彰,孤已經決定,冊封胡公爲宣城縣公,只待胡公回京後,朝會上明詔頌發!”

曹邦輔和徐渭又驚又喜。

封公爵啊!

雖然封爵新制裡把公爵位分爲國、郡、縣三級,但是國朝立朝以來,除了開國以及靖難時出了幾位公爺,兩百年來就再無公爵之封。

王陽明立功立言立德,也只是封了新建伯,已經被世人稱爲大明第一文臣。

胡宗憲封縣公,已經超越王陽明,成爲二祖以下前無古人的大明第一文臣,彪炳青史!

值了!

真的值了!

標杆立在那裡,大家也都覺得有了盼頭,拼起來更加起勁!

尤其是徐渭,激動得滿臉漲紅。

他連舉人都不是,已經身居侍郎高位。要是在西北立下軍功,封侯敕伯,那真的是祖墳上冒青煙,少年和青年時在家裡族裡以及地方所受的怨氣,全報了!

看到曹邦輔和徐渭臉上的神情,朱翊鈞滿意地點點頭。

上位者,一要指對方向,二要不吝嗇名祿。

下面的人跟着你拼命,難道都是爲大義大愛?

爲愛發電的只是少數人,就算他品行高尚,大公無私,自己也要高爵厚祿給他安排上,讓天下人都知道,跟着我朱翊鈞,只要用心辦事,名祿好處絕不會少!

朱翊鈞勉勵一番後,轉到正題上。

“霍公有舉薦兩人,霍靖、霍邊,他們分別是俺答汗侄孫和親孫。一個智勇雙全,一個驍勇善戰,現在北歸的路被斷了,願意死心塌地跟着大明。

且兩人在鄂爾多斯和土默特部很有影響力,打青海土默特部,能收到奇效!曹公,這兩人你可要好生用起來。”

“臣領令旨!”

“西北之事,孤覺得應該是七分經濟,三分軍事。”朱翊鈞開始給西北軍略定調子。

“西北苦寒之地,地旱民窮。克復青海,進據吐蕃,都是先除外患,好全心全意建設大西北,提高民生民計。

史記有云,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什麼是德?讓西北百姓吃飽飯、穿暖衣,安居樂業,就是德!

曹公、文長先生,這是你們出鎮陝甘寧重中之重的第一要務!切記,務必要切記。”

曹邦輔和徐渭都靜靜地聽着。

“所以孤選了兩位一主一弼,曹公老成持重,文長先生軍政兩全。然後孤還給兩位選了一位好幫手,工部郎中徐貞明。”

曹邦輔和徐渭轉頭看向一直默不作聲的徐貞明。

“孺東先生是江西貴溪人,二十歲就中了舉人,會試屢試不中,就四處拜師訪友,遊歷地方。在西北某位前輩處做幕僚十餘年,擅理民政,尤精於水利。

被舉薦到太常少卿蔡茂春處,考究一番後向孤舉薦。孺東先生就北方水利,寫過一封疏論。”

朱翊鈞站起身來,緩緩背道。

“京城乃九邊之根基,兵源和糧餉當取之於北,而今仰仗東南供給,轉運艱難,耗費巨大,民疲國乏。河北山西、陝西河西,自古富強之地,焉不能充實糧倉、訓練兵卒?

陝西、河南舊渠廢堰,處處皆是;山東諸眼泉水,引灌皆可爲農田;畿輔數郡,或支流流經,或山泉涌出,足以灌溉。

北方人自古不熟諸水利,一味苦於水害,卻不知水害可清,故而水利不興.殊不知水聚是禍,水散是利。”

背到這裡,朱翊鈞讚許道:“孺東先生說得好!水利在於一個適時調解,水豐則蓄,水枯則放。如何存?就如孺東先生所言,分散儲蓄。

西北乃至整個北方都缺水,水缺則農瘠。孺東先生提出的辦法是河流上游疏通渠道和溝壑,引水灌溉農田,減弱水勢;在下游多開挖支河,排泄橫溢四方的水。在低窪的地方,留引爲湖泊水塘,作蓄水之用。稍高的地方,都像南方那樣築堤壩如此可水利興起,水患消除。”

曹邦輔和徐渭連連點頭,“此法甚善!乃利國利民之良法!”

朱翊鈞繼續補充道:“西北一在水,二在土。有水則土肥,但水土相沖,水興則捲土而去,黃河泥沙過半,沉積於河南山東,哪裡來的,都是從陝西、寧夏和甘肅沖刷席捲而來。

怎麼辦?植樹造林,大興草木!

ωwш✿ тt kΛn✿ ¢○

引水灌溉,不必完全爲農田,必須限制開荒耕種。廣袤之地或可爲牧場,放牧牛羊;或乾脆荒蕪在那裡,任由草木生長。有草木護土,泥沙自固.假以時日,大明終能看到黃河變清的那一日。”

曹邦輔和徐渭對視一眼。

徐貞明眼睛閃動亮光,主動問道:“殿下,民以食爲天,限制開荒耕種,那西北數百萬百姓的口糧哪裡來?

朱翊鈞斬釘截鐵道:“西北控制人口,數縣合併,只保留必要的人口,其餘的從苦寒之地遷往兩遼、湖廣、兩廣和南海。

孤鞭策大明水陸兩師,奮武向前,搶佔肥沃土地,不是求所謂神功武德,而是收四海之地,以養大明萬民!”

徐渭拱手道:“臣等愚鈍,此時才明白殿下的深思遠慮。”

朱翊鈞擺擺手道:“西北之事不急,緩緩圖之,功在千秋!曹公,孤與你約三年之期,請你務必給西北奠定基礎。此後功業,再交由其他良臣。”

曹輔邦欣然道:“臣願意爲殿下建設大西北這一功在千秋的宏偉大業,鞠躬盡瘁!”

“孺東先生,還請使盡平生所學,爲大明建設西北,造福萬民百姓。”

徐貞明連忙應道:“殿下心繫萬民,高瞻遠矚,臣願爲殿下西北大計,殫精竭力。”

朱翊鈞欣然道:“好,曹公、文長先生、孺東先生,孤就把大明西北拜託給三位了。”

說完,對着三人彎腰行長揖。

三人慌忙還禮:“臣等不敢受殿下如此厚禮!”

“孤不是爲自己行此禮,而是爲大明,爲大明西北百萬百姓向三位行此禮”

君臣四人,對施長揖,誠心相對。

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第664章 遊七?這裡是湖廣!第70章 去皮見骨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第729章 錢真不經花啊!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第831章 固節驛站325.第325章 你們都想偷襲我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第736章 就這些邊角料?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第830章 永久牌自行車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第788章 這就是海府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425.第424章 我們是王師!第922章 戚繼光呢?第808章 帶南字的都是瓜娃子!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789章 這就是大明的大學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第947章 抵達南京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第899章 山西人愛聽黃梅戲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395章 這就是大上海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第840章 扶桑羣島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第753章 朕的子女不能是豬第101章 柳河大捷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223.第223章 好不快活的隆慶帝第54章 先練新軍吧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第758章 小白菜,羊吃狗啃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236.第236章 內廷的事先抓一抓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788章 這就是海府第825章 飛翔在太平洋上的安陽號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
324.第324章 老大,你用過早膳了嗎?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第664章 遊七?這裡是湖廣!第70章 去皮見骨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第729章 錢真不經花啊!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第831章 固節驛站325.第325章 你們都想偷襲我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第736章 就這些邊角料?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579.第575章 走,拜會神仙去463.第461章 皇權不下縣?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第830章 永久牌自行車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第788章 這就是海府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第918章 他的評論很中肯啊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197.第197章 太子手段比高閣老高明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425.第424章 我們是王師!第922章 戚繼光呢?第808章 帶南字的都是瓜娃子!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789章 這就是大明的大學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第947章 抵達南京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第899章 山西人愛聽黃梅戲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395章 這就是大上海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第840章 扶桑羣島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第753章 朕的子女不能是豬第101章 柳河大捷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223.第223章 好不快活的隆慶帝第54章 先練新軍吧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第758章 小白菜,羊吃狗啃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236.第236章 內廷的事先抓一抓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788章 這就是海府第825章 飛翔在太平洋上的安陽號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