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

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

西苑西安門。

此前閣老們入值,隨時準備給嘉靖帝寫青詞的那一排瓦屋,隨着袁煒的告老還鄉,被空了出來,現在成了戎政督辦處。

這個倍受朝野非議的衙門,在數以百計的御史、清流們用“彈劾奏章”魔法攻擊了一個多月後,屹立不倒。

武鬥不行,那就文鬥。

數以百計的文官們紛紛寫信,告訴各地的同門、同科和同鄉們,對於督辦處這樣的衙門,我們必須採取非暴力不合作手段。

它的什麼廷寄上諭,都是亂命,我們堅決不執行!

可是正如張居正預測的一樣,督辦處有它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它管不到的,現在根本不想去管。

它現在管的,都是太孫黨的地盤。

只是以前通過參事房,以私信的方式往來溝通。

現在是奉皇命,以官方定製公開往來,上報情況,下達命令。

朱希忠這位嘉靖朝第一稱職工具人,在不需要他的時候,絕對不會出現。

朱翊鈞在督辦處簽押房裡,跟趙貞吉、徐渭、李贄商議張居正從濟南上報的山東馬政革新情況。

“根據嘉靖三十年最後一次統計,太僕寺在山東青州、濟南、東昌、兗州四府,有馬戶人丁五萬三千,馬場田地九千三百頃。”

李贄讀着張居正的上奏。

張居正關於山東馬政的奏章,直送通政司和司禮監,抄送內閣。因爲馬政屬於戎政兵事,司禮監抄送了一份到督辦處。

朱翊鈞揮手示意李贄暫停,問他的“機要秘書”南宮冶,“南宮先生,太僕寺抄錄的文檔裡,它在山東應該有馬戶人口和馬場田地各多少?”

“太孫殿下,據嘉靖七年太僕寺文檔,青州、濟南、東昌、兗州四府當有馬戶人丁十七萬,馬場田地四萬七千頃。”

朱翊鈞長嘆一口氣。

衛所、馬政、漕運,太祖皇帝精心設計,用來確保北方邊戌武備的三大支柱。

一保兵源,二保戰馬,三保糧草。

早就千瘡百孔,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衛所,自己用練新軍補上瘸了的腿;漕運,自己用海運疏通緩解;馬政,自己說服皇爺爺同意與俺答汗和談,開邊互市,獲得良馬來源,再行改革。

張居正,他在與自己“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也意識到北方防務三大支柱巨大的漏洞,然後選了馬政來亮劍。

不愧是徐老陰的得意門生啊,一選就把最簡單、風險最小的馬政選了去。

在務實的本性中,把圓滑學得四分去。

只是張老師啊,你跟徐閣老不同。

徐閣老是徹底躺平,他什麼都看得明白,可就是不出聲,也什麼都不做,明哲保身,平穩過渡。

張老師,你終究是要做實事的。

一旦做實事,不可避免就要得罪人。要成大事者,你終究圓滑不了。

希望山東馬政一事,能讓伱有所明白。

“觸目驚心啊!”趙貞吉在一旁感嘆道。

他猜到山東馬政是筆爛賬,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居然爛到突破他的底線。

嘉靖三十年統計的數目,馬戶人口和馬場田地,已經被侵吞大半。十幾年過去,恐怕早被侵吞得連渣都沒剩下。

難怪太僕寺寺丞要火燒濟南府偏院的架閣庫。

不燒不行啊,這麼大窟窿,怎麼填啊?

乾脆一把火燒了,一了百了。

只是山東官員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這招釜底抽薪,根本沒難住張居正,反被他將了一軍。

賬簿都燒了?

既然燒了,那我們重新清驗馬戶人丁,丈量馬場田地。他背靠朝廷(皇太孫),要人有人,要錢有錢。

只是他一清驗丈量,原本還只是賬簿上的問題,就要變成事實上的罪證了。

於是山東官場緊急行動起來,對張居正展開“公關行動”。

“本殿也沒有想到,代表山東官民與張師傅談和的,居然是衍聖公孔尚賢。不過仔細一想,倒也在情理之中。

孔府是山東最大的地主,又頂着衍聖公這麼一塊金字招牌,私分馬政的過程中,孔府肯定吃到最肥的一塊肉。他出來談,也就不足爲奇。

卓吾先生,繼續念張師傅的上奏。”

“是!”李贄繼續開念。

張居正在奏章裡指出,山東馬政,按照永樂年間的定例,在冊應有馬戶人丁馬戶人丁十九萬五千,馬場田地五萬四千頃。

只是現在已經被山東世家瓜分得一乾二淨,有的馬戶變成佃戶已經三代,馬場被耕種已經上百年,早就是一筆糊塗賬。

想返還馬政,已然是不可能。

於是張居正建議,按照朝廷定製,山東四府馬政,每年當解馬五千八百匹。不如每匹馬折銀十二兩,再徵收草料銀二兩,合計十四兩銀子,總計八萬一千二百兩銀子,去口外購塞外良馬,彌補缺額

趙貞吉捋着鬍鬚,緩緩地說道:“叔大改馬政的意思很明白,廢馬戶馬場,全部折算成銀子徵收,再去口外購馬。

如此這般,倒是能廢除馬政積弊。馬政延續上百年,早就沉痾難返,即苦了百姓,朝廷又沒得馬用,只會肥了地方世家。”

朱翊鈞淡淡一笑,“大洲先生是贊同的。文長先生,卓吾先生,你們的意見呢?”

李贄和徐渭對視一眼,請徐渭先說。

“殿下,馬政折銀徵收,簡單明瞭。只是徐某擔心,現在我們與俺答汗和談了,開邊互市。可是十年後,二十年後,萬一俺答汗後面的人與我大明翻臉,封鎖邊關,不再易馬。

然後戰火連連,我朝的戰馬越打越少,到時事急,怎麼辦?”

朱翊鈞點點頭:“家有餘糧,才能心中不慌。軍有備馬,也纔不會軍心晃動。張師傅只算了眼下的經濟賬,卻沒算長遠的經濟賬,以及政治賬。

南宮先生,你記下,屆時一併回覆給張師傅。”

“是。”

“卓吾先生,你呢?”

李贄現在越來越有自信了。

徐渭連個秀才都不是,能如此意氣風發,我一介舉人難道就不行了?

“張撫臺在奏章裡的意思,是叫私分了馬政的地方世家出這筆銀子。但是李某想來,這筆銀子,地方世家今年迫於壓力,捏着鼻子掏了,可是明年,後年,以後的每年呢?

肯定不會再掏了,地方世家會勾結地方官吏,把這筆賬最後甩到百姓們頭上。”

朱翊鈞雙手籠在袖子裡,冷笑兩聲:“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李贄等了幾息,繼續說道:“當初張撫臺與我們合議,要革新馬政,一是讓邊軍有戰馬可用,二是減輕百姓負擔。

現在只實現了第一個目的,而且按照文長先生所言,後續可能還會出波折。而第二個目的,減輕百姓負擔,卻是不行,反而還平白無故讓山東百姓多了一筆攤派。”

朱翊鈞轉頭對南宮冶說道:“南宮先生,都記下。”

“馬政,積弊重重,哪有可能一舉就能解決的?弘治年間,太僕寺登記在冊的養馬人丁超過了六十八萬,馬場田地則超過了十六萬頃。現在還剩下多少?零頭有沒有?

文長先生和卓吾先生所擔憂的兩個問題,如何解決?

還有邊軍樁朋銀製度,跟馬政是一體的,必須一併解決,可是怎麼解決?

呵呵,張師傅天資聰慧,沉深機警,通識時變,勇於任事。可是過於自負,心高氣傲,跟高新鄭差不多啊。

南宮先生,把這些都記下,整理好給張師傅發過去,讓他好好琢磨!”

“是。”

趙貞吉在一旁問道:“殿下,樁朋銀是什麼章程?”

第799章 思想要統一哈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965章 番外一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第383章 進擊的皇史宬鹹魚們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第38章 給海瑞上課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27.第27章 父與子第913章 沈大官說了啥?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319.第319章 午門哭闕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813章 慶幸時代重錘掌握在大明手裡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319.第319章 午門哭闕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868章 你們是反抗暴政的勇士!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第396章 滅國莫氏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509.第506章 衆正盈朝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問,我們該怎麼辦?第907章 就憑這個!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第829章 朕最擅長用經濟手段!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902章 《西國志略》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第660章 必須出重拳!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第758章 小白菜,羊吃狗啃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76章 驚天大案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第967章 番外三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第837章 都不簡單!
第799章 思想要統一哈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965章 番外一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第383章 進擊的皇史宬鹹魚們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第38章 給海瑞上課537.第534章 張居正的糾葛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27.第27章 父與子第913章 沈大官說了啥?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319.第319章 午門哭闕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813章 慶幸時代重錘掌握在大明手裡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209.第209章 海瑞也會玩心眼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319.第319章 午門哭闕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616.第612章 你們什麼檔次,敢跟朕鬥?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216.第216章 兩淮鹽政案越扯越大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868章 你們是反抗暴政的勇士!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第396章 滅國莫氏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第946章 來做客要帶禮物509.第506章 衆正盈朝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問,我們該怎麼辦?第907章 就憑這個!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第829章 朕最擅長用經濟手段!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902章 《西國志略》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第660章 必須出重拳!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第758章 小白菜,羊吃狗啃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第76章 驚天大案第87章 不服輸的高拱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第967章 番外三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第837章 都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