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有些事有些人是忘不掉

朱翊鈞指着御案上一迭文卷,對馮保說道。

“馮保,把這四份資料,分給四位。”

“是。”

馮保拿起文卷,都是分迭好了,一共四份,依次遞給張居正、劉大實、潘應龍和宋公亮。

張居正先把玳瑁老花鏡戴上,然後再展開文卷,仔細看了起來。

看了一頁,他心裡有數了。

上面的內容他非常熟悉。

劉大實看完後,髮指眥裂,怒不可遏地說道:“皇上,黔國公府已經爛透了,它已經不是西南柱石,它是西南蛀蟲,他們對雲南地方虎飽鴟咽,是國蠹!”

潘應龍和宋公亮對視一眼。

果真如此,皇上不僅僅要收拾沐朝弼父子,還要把傳襲兩百年的黔國公府一併剷除了。

爲什麼?

黔國公又沒得罪過皇上!

可沐朝弼得罪了皇上的皇爺爺,世宗皇帝。

爲了穩住雲南邊疆,世宗皇帝忍氣吞聲,不僅不治沐朝弼,還讓他襲位黔國公。

這是他少有在臣子身上吃大虧的事情,吃了大虧還只能打碎牙齒和血吞!

睚眥必報的世宗皇帝能咽得下這口氣嗎?

肯定咽不下,當年應該沒少在皇上耳邊嘀咕。

皇上可是世宗皇帝的好聖孫,逮到機會一定會替皇爺爺報仇。

再說了,黔國公府這些年的所做所爲,踩到了皇上的底線了,新仇舊恨一起算,不僅沐朝弼必須完蛋,傳襲兩百年的沐府也要除爵!

皇上就是有這麼心狠。

朱翊鈞對張居正說道:“張師傅,雲南的情況,大部分都是內閣整理的,彙總到你手裡,再報到朕這裡。

情況你很熟悉,你給大家說說。”

張居正也不推辭,抖了抖手裡的文卷,“皇上說的沒錯,這文卷裡大部分資料,都是內閣在清丈普查過程中整理的。

內閣在總結清丈普查工作時,發現全大明的清丈普查工作,進展最艱難,遇到阻礙最大的不是江南。

江南被收拾一頓很快就消停了。

最難的是四川和雲南,尤其是雲南。山高林密不說,當地土司、官府、豪強,還有這個沐府,不支持不說,還使出各種卑鄙下作手段,阻攔清丈普查。

最後朝廷把沐朝弼召進京,其子沐昌祚爲了順利襲位,暫時轉變態度,支持雲南的清丈普查,這才告以完成。

清丈普查出來的結果,最後分析評估,可信度爲七到八成,但是依然觸目驚心。”

張居正發了幾句牢騷,說到了正題上。

“根據萬曆元年和二年的普查清丈數據,萬曆三年戶部最後統計出,雲南共有田地四百五十二萬二千四百畝。

布政司在冊的民田一百七十九萬九千三百畝,佔全省田地百分之四十。

衛所屯田一百一十一萬七千一百畝,佔全省田地百分之二十五。

黔國公府田地一百四十八萬六千畝,佔全省田地百分之三十三。

土司名下田地十二萬畝,佔比微乎其微。而且這些土司,大部分都不願意讓工作組清丈田地。這十二萬畝,都是官府有冊可查的,其餘被隱匿的田地不計其數。

根據這幾年雲南改土歸流中,十幾位土司投獻的田地推測,雲南土司隱匿的田地預計在兩百萬畝左右*。

必須等雲南改土歸流工作全部結束後,戶部再會同雲南布政司重新清丈.”

等張居正把雲南的田地、人口、賦稅的情況說完後,朱翊鈞掃了一眼四人,開口問道:“諸位,聽出玄機來了?”

稍等了幾秒鐘,朱翊鈞自己答道,“雲南歸於朝廷的田地四百五二萬二千四百畝,黔國公府佔了一百四十八萬六千畝,足足三成多。

這還不算!

黔國公一直兼領雲南都司,說白了,雲南衛所屯田實際就是黔國公府的。衛所屯田的糧,朝廷收不到一粒,全進了黔國公府的糧倉!

剩下的布政司在冊民田,一百七十九萬九千三百畝,黔國公府還要通過代徵賦稅,抽取百分之十五的經手費。

雁過拔毛啊,這雁原本就不肥,還被拔得精光!

戶部每年專門撥給雲南的助餉二十萬兩銀子,直接撥給黔國公府,過手先拿走四成,剩下六成他說分給誰就分給誰。”

四人默默地聽着,心裡明白,光上面幾點,就已經踩到皇上的底線。

此前皇上爲了穩住雲南,隱忍了幾年。

他這樣心高氣傲的人,越是隱忍,心裡的怒火就越大,報復的就越狠!

黔國公府要完蛋了!

朱翊鈞猛地一拍桌子,“不僅如此!再看看黔國公府這些年做的好事!朝廷發給雲南邊軍的糧餉,黔國公府先過一手,三成就漂沒了。

別的沒學會,某些文官的陋習學得挺明白的!

朕還叫兵部統計過武官名冊,從正德年間到嘉靖年間,雲南都司衛所千戶以上軍官,近八成出自黔國公府家將。”

聽到這裡,四人臉色不由一變。

黔國公府這是把皇上最忌諱的幾件事,侵佔田地、貪墨軍餉、私攬兵權,全部都犯了一遍,你們這是嫌自家死得不夠脆生啊!

朱翊鈞的聲音變得越發嚴厲。

“雲南已經不是大明的,是他姓沐的了。

嘉靖三十二年,車裡宣慰使刀糯猛舉兵犯境,燒殺搶掠,地方告急,布政司連忙行文叫都司發兵禦敵,都司卻回覆道,‘沐公染恙,不宜出兵’。

怎麼了,雲南都司的邊軍,吃的不是大明的糧餉,吃的是他沐家糧餉?沐公生病了,幾萬邊軍就跟着一起病了?

都司爲何不願出兵?

因爲刀糯猛舉兵不爲別的,只是聯手走私違禁物品,與沐家分贓不勻,舉兵討賬來了。

沐朝弼怕事情鬧大,他乾的腌臢事被揭露於世,悄悄按住雲南都司不要出兵,私底下派人與刀糯猛說合,補了部分錢糧,這才罷休。

轉頭沐朝弼還不知廉恥地上疏朝廷,說他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不戰屈人之兵,使得刀糯猛主動罷兵,上疏請罪。

他還居然爲自己表功!”

朱翊鈞怒不可遏!

張居正、劉大實還有旁邊站着的馮保,猛然間發現,此時的皇上,簡直就是年輕版的世宗皇帝。

尤其是喊出這句“他還居然爲自己表功”,跟當年世宗皇帝在西苑仁壽宮大喊“都是朕的銀子”時那個神情,不能說十分相似,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三人忍不住脖子一縮。

朱翊鈞還在繼續怒罵道:“不知廉恥!不爲人子!

他沐朝弼這是在幹什麼?欺瞞皇爺爺不說,還要再狠狠扇上一巴掌!?”

朱翊鈞的怒火如火山一般爆發出來,揚着手裡的文卷吼道。

張居正四人寒若蟬噤,默然無語,

皇上的脾性他們很清楚,自制力非常強,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做到喜怒不形於色的地步。

這樣的暴怒,真的十分罕見。

不過聽皇上說的這些罪名,張居正四人覺得沐朝弼能活到今天,真是太幸運了,全靠東籲國的莽應龍幫襯。

朱翊鈞深吸幾口氣,緩緩平復自己的情緒,又端起茶杯,喝了兩口茶水。

“王子薦督雲貴,坐鎮昆明,編練雲南邊軍,檢出軍紀敗壞、貪墨軍餉、縱容走私等軍官一百九十餘人,悉數斬殺。

大明最後一處沒有被編練的都司,所有衛所邊軍在萬曆四年全部編練完結。

沐朝弼是惡狼,黔國公府是地頭蛇,狼爪毒牙都被拔掉了,也該到了清算總賬的時候了。

張相、劉左都、鳳梧、宋公亮!”

“臣在!”

四人連忙應道。

“都察院、吏部、戶部、兵部以及中軍都督府和錦衣衛,組成聯合調查組,立即趕赴昆明。

廷寄雲貴總督凌雲翼、雲南巡撫吳文華,叫兩人以於配合,先封查黔國公府、雲南都司等處賬簿,暫扣相關人等。

其它暫且不說,從嘉靖元年查起,看看黔國公府侵佔了多少田地,貪墨了多少軍餉,提攜了多少家將,走私了多少違禁,勾結了多少番人。

一筆筆帳,歷史帳,罪惡帳,全給朕查清楚,然後昭告天下。

讓天下人看看,當年爲國爲民獨鎮滇南十年、興屯田、勸農桑、禮賢學、定邊疆的黔寧昭靖王的子孫,墮落成了什麼樣子!

讓天下人看看他們犯下的罪行,世宗皇帝容他們,朕容他們,老天爺容不下他們,大明律法容不下他們!”

“臣遵旨!”

張居正四人心裡知道,沐朝弼完了,坐鎮雲南兩百年的黔國公府沐家也完了。

叫祁言送張居正四人出西苑,朱翊鈞起身離開紫光閣,沿着湖邊小路回北邊的內苑。

此時已是深秋,桂花盛開,西苑到處瀰漫着沁人心扉的桂花香。

“又是桂花香的季節。”

朱翊鈞深吸一口氣,頭也不回地對馮保說道:“馮保,青龍山是朕的萬年吉地,工部那邊出了圖紙,朕仔細看了看,做了好幾處修改。

等欽天監算好了吉日,你幫朕去督工。”

“奴婢遵旨。”

“不過有臣子們說,朕不遵祖制,不進天壽山,十分不妥。”

馮保在身後微彎着腰答道:“皇上君伐萬里、中興大明,實爲開天闢地之舉,功配二祖。另起壽陵,是天經地義的事。”

朱翊鈞回頭看了看馮保,笑着擺了擺手:“天壽山太擠了,朕另覓寬敞的吉地。只是唯一的遺憾,就是離皇爺爺太遠了。”

“皇上千秋之後,肯定是迴天庭,與世宗皇帝相聚,然後與天地同壽,化爲日月,永耀大明。

這壽陵只是皇上和世宗皇帝脫囊羽化的地方,遠近不足懼。就算是萬里,昇仙列神的皇上和世宗皇帝,也不過是擡足之事。”

朱翊鈞知道馮保說的是安慰話,並不放在心上。

他不想把陵墓放在天壽山,一是那裡的好位置都被佔完了,二來自己是個當死卻沒死、鳩佔鵲巢之人。

萬一英靈有感,不管在天上還是地下,遇到了尷尬,乾脆另起爐竈,選個風水更佳的的地方。

至於會不會像歷史上的萬曆帝,被後人考古了,朱翊鈞自信不會這麼慘。

自己這功績,放到史書上,謙虛一點都可以和贏哥並排坐,不謙虛那得頂格另起一行。

考古自己的陵墓,那除非是外星人侵佔地球。

秋風吹過,湖面波瀾粼粼,朱翊鈞看着這波光,忍不住轉頭問道:“你說鳴泉公的東征經略司,到鬆門港了嗎?”

馮保笑着答道:“皇爺,海上的事,奴婢是一點都不知。聽右軍都督府那些人說,從東隅港出發,以飛剪船飛一般的速度,少說也得一個半月纔到夏州鬆門港。

說起來,鳴泉公他們至少還需要二十來天才會到。”

“嗯,朕已經計劃好了,等津浦和京漢鐵路修好了,朕就坐火車下江南,先祭拜鳳陽祖陵,再到南京孝陵祭拜,後逆長江去兩湖,到顯陵祭拜,接着北上巡視中原,從京漢鐵路回京。

只是這夏商兩州,不知朕有沒有機會親眼去看看。”

馮保眼珠子一轉,說道:“皇爺,奴婢看到船舶研究局有設計蒸汽機鐵殼船,無風也能疾馳如飛,不懼風浪,萬里海路如履平地。

北海船舶局和江南船舶局,已經試航了蒸汽機木殼船,想必這蒸汽機鐵殼船也會很快就造出來。

屆時皇爺說不定有機會乘坐這大船,去艮巽洲看看。”

朱翊鈞看着馮保,目光深邃,“你啊,又像小時候那樣,順着朕的心思,編話哄着朕。”

馮保眼睛微紅,笑容裡滿是溺愛,“皇爺,奴婢不敢哄皇爺,只是想着法子,讓皇爺忘記不開心的事。”

朱翊鈞雙手籠在袖子裡,擡頭看着深藍的天空,微嘆了一口氣,“馮保,有些事,有些人,一輩子都忘不掉。”

萬里之外的海面上,安陽號滿帆繼續航行,船艙房間裡,已經吐習慣,只是吐得臉頰深凹的胡應麟在補寫昨天的筆記。

“昨晚,我們在甲板上用欽天監的天文望遠鏡看星星,看得癡迷如醉。當時我忍不住想起,當年國考入仕參加吏部學習班,皇上有一天來給我們講課,說過的一句話。

‘這世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一生,一是頭頂上的星空,二是心中的良知.’”

胡應麟寫完後,心緒又忍不住激動起來。

皇上的這句話說得太好了,尤其當我們用望遠鏡眺望星空,沉迷其中時,這種感覺更是讓人不由自主地渾身顫抖。

“砰砰!”

房門被敲得大響,隨即門被推開,王士崧微微喘着氣說道:“快,快,上甲板。”

“上甲板,出什麼事了?”

“你上去看看就知道了!

王士崧拉着胡應麟就往外跑。

等到胡應麟跑上甲板,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

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第947章 抵達南京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452.第450章 宗社黨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406.第405章 咬住圖們汗!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486.第484章 給俺答汗安排上!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第849章 阿三哥,打不打?第784章 自己選的,含着淚也要繼續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第75章 大同鎮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806章 皇上說的全是乾貨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第77章 趕緊結案吧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第729章 錢真不經花啊!第750章 菸酒不分家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476.第474章 宗社黨在行動!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第748章 會飛的船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809章 鳳梧啊,朕要給你加擔子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第699章 你們阿不都哈林汗叫捎的禮物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751章 他們來了!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第845章 濁酒一杯家萬里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第74章 世子的反擊第751章 他們來了!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8章 倒嚴先倒樓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第899章 山西人愛聽黃梅戲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第930章 工業佈局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第96章 這事不簡單啊!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77章 趕緊結案吧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848章 新槍真是又遠又準又狠!159.第159章 我和太孫都希望你入閣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906章 長安大戲院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第44章 癸亥之變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第810章 朕的培養和選拔官員之道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第69章 高山衛事件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
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第947章 抵達南京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452.第450章 宗社黨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406.第405章 咬住圖們汗!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138.第138章 張居正的亮劍第一刀486.第484章 給俺答汗安排上!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第849章 阿三哥,打不打?第784章 自己選的,含着淚也要繼續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185.第185章 臣是太子的一條狗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第75章 大同鎮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806章 皇上說的全是乾貨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131.第131章 徐階和張居正師生密謀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第77章 趕緊結案吧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第729章 錢真不經花啊!第750章 菸酒不分家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476.第474章 宗社黨在行動!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489.第487章 東征初捷第720章 八月桂花香第748章 會飛的船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279.第279章 大明揮舞大錘找人PK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809章 鳳梧啊,朕要給你加擔子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第699章 你們阿不都哈林汗叫捎的禮物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嚴閣老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751章 他們來了!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第845章 濁酒一杯家萬里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416.第415章 必須守在大同城裡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第74章 世子的反擊第751章 他們來了!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8章 倒嚴先倒樓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第899章 山西人愛聽黃梅戲115.第115章 和談前的小交鋒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第930章 工業佈局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第96章 這事不簡單啊!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77章 趕緊結案吧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848章 新槍真是又遠又準又狠!159.第159章 我和太孫都希望你入閣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906章 長安大戲院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第44章 癸亥之變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第810章 朕的培養和選拔官員之道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第69章 高山衛事件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