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說吧,想去哪裡歷練?

張居正在南華門坐上馬車,吩咐道:“去內閣政事堂。”

回到政事堂值房裡坐下,張居正身心疲憊,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小憩起來。

心腹隨從張桐在他身上蓋上一件薄毯,關上門悄悄離去。

猛然間聽到輕輕的敲門,張居正猛地驚醒。

他轉頭一看座鐘,下午六點過十分。

嗯,自己睡了半個小時。

“誰?”張居正打了一個哈欠,揉了揉自己的臉。

張桐在外面應道:“老爺,通政使曾大人和內閣長史張大人來了。”

“進來。”

門被推開,曾省吾和張學顏聯袂走進來,身後跟着兩位雜役,提着一個食盒。

“張相,這是子愚給你準備的晚飯,還有我的一份。開了一天的會,肚子確實有點的餓了。

張相,我們就在這裡吃點?”

張居正擡起頭,看了張學顏和曾省吾一眼,欣然應道:“好,我們三個就在這裡吃點。”

張學顏擺了擺手,兩位雜役打開食盒,在桌子上擺上了四碟菜,一碗湯,還有三個飯碗,五雙筷子,一個飯甑。

雜役退下,曾省吾搶先拿起飯勺,盛了三碗飯,連同一雙筷子擺到張居正和張學顏跟前。

還有兩雙筷子,用作了公筷。

張居正端起飯碗,拿起筷子,掃了一眼桌子上的碗碟,“四菜一湯,挺好!

三省,子愚,吃。”

張居正食而不語,三人不急不緩地吃完飯,雜役自來收拾,擦拭乾淨桌面,還端上三杯熱茶。

“張相。”接到張學顏的眼神,曾省吾心領神會地開口,“今天從西苑散會時,皇上叫走了剛峰公和王子薦,衆人議論紛紛啊。”

張居正看了兩人一眼,“議論紛紛?你們也是其中兩位吧。”

“老師。”曾省吾改口道,“不瞞你說,學生和子愚確實揣摩了一會,不知皇上什麼意思。”

“皇上要趁着這次召開資政局和朝議局全體大會,調整一下。”

曾省吾和張學顏對視一眼,猜得沒錯!

“老師,最近沒什麼大事發生,皇上怎麼突然想起要調整了?”

“趙大洲諸病纏身,支持不住了。還有曹邦輔、霍冀、盧鏜等幾位老臣,都要退下來了。皇上乾脆就做一次調整。”

趙貞吉要退下來?

他一退,就空出臬相和資政大學士的位置,三巨頭之一啊!

上次梅林公(胡宗憲)因病致仕,一番明爭暗鬥,王崇古上去了,引發了一連串的補位。現在又空出一位來,自然引起不小的躁動。

曾省吾和張學顏冷靜一想,馬上想到了關竅。

“老師,皇上想用剛峰公接替大洲公,出掌御史臺?”

張居正讚許地點點頭。

曾省吾和張學顏露出驚悚之色。

“剛峰公執掌御史臺?百官們有難了。”

張居正不以爲然道:“不管有沒有海剛峰,萬曆朝的官都不好當。”

這倒是實話。

只是對於有些官員來說,那是真的生不如死;但是對於自己這樣的官員來說,痛並快樂着。

曾省吾和張學顏看到了張居正臉上凝重的神情。

看得出,老師/張相嘴裡這麼說,可心裡對海瑞出掌御史臺卻是抗拒的。兩人知道,張居正一直對海瑞有成見。

除了海瑞動手滅了他的恩師徐階一家,逼得他無言以對,被許多士子儒生暗地裡罵忘恩負義。

更重要的是兩人政治理念截然不同。

可曾省吾和張學顏有些想不明白,兩人其實脾性都差不多。

按照皇上一次開玩笑的說法,兩人都是理想主義者,追求完美,願意爲大明社稷和黎民蒼生肝腦塗地、嘔心瀝血。

在堅持理想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手段又不失靈活

曾省吾和張學顏能想出的兩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海瑞過得是苦行僧一般的生活,還拉着家人一起過着這樣的生活。

張居正在私生活方面就不拘小節,雖然沒有達到窮極奢靡的程度,但該享受的還是會享受。而且對親人和家人都很“寬容”.

分歧點不多啊,甚至都沒有我倆的分歧大,怎麼就看對方不順眼呢?

曾省吾和張學顏對視一眼,暫時按下這個心思。

張學顏問道:“張相,剛峰公出掌御史臺,那王子薦會任新何職?”

張居正端起茶杯,抿了兩口。

“你們猜。”

猜就猜。

張學顏和曾省吾開始猜起來,“禮部、工部,皇上肯定不會讓他去,大材小用。”

“戶部應該也不會讓他去。”

“嗯,三省說的有理。戶部尚書很容易就陷在裡面,讓人出不來。”

沒錯,戶部尚書掌管財政度支,專業性非常強,能被皇上和張相看中出掌此職的都是能臣大才。

可你幹得好了,皇上和張相就捨不得放你走,而且也很難再找到合適的人選來替換你。

王國光能夠升遷內閣右丞,關鍵是有能臣呂調陽接手戶部,皇上和張相都放心。

且王國光遷爲右丞後,還分管戶部、工部、太府寺、都水寺、司農寺。

有他在上面盯着,呂調陽在戶部任上也減輕了許多擔子。

王一鶚出掌戶部,專事查賬殺人?

曾省吾掐着手指頭算,“只剩下兵、刑和吏部,學生猜不到皇上會把王子薦放到哪一部去。”

爲什麼不是諸寺正卿,一定要往六部尚書猜?

王一鶚名滿天下,因爲接連平定播州楊氏、水西安氏、敘永奢氏,以及雲南十一位土司作亂,因軍功被封爲鉅鹿伯。

能文能武的這樣一位能臣,皇上可能只讓他出任一寺正卿嗎?

必須是六部尚書之一!

張居正放下茶杯,緩緩說道:“皇上有提過,他意欲讓東村公(曹邦輔)離職陝甘總督,留在京師,轉任洪武軍事學院祭酒兼憲議右大夫,半退不閒,也好養養身子。

陝甘總督一職由徐文長接任,甘肅巡撫由徐孺東(徐貞明)接任。

皇上還打算讓思齋公(霍冀)離職綏大總督和宣徽院右使,留在京師,轉任宣徽大學祭酒兼憲議右大夫。”

宣徽大學類似中央民族大學,蒙古各翼、東北肅慎索倫、西南苗瑤僮等“少數民族”首領土司的子弟,以及選拔出來的一大批各族優秀青年在這裡入讀。

“憲議大夫?”

曾省吾好奇地問道。

又冒出個新官職?

“就是律政大夫,律政院改爲憲議院。石麓公爲憲議中大夫,趙大洲爲憲議左大夫,其餘曹東村、霍思齋等人爲右大夫”

換湯不換藥。

聽了張居正解釋,曾省吾和張學顏點了點頭。

“蒙古歸附後,各種羈置和籠絡手段有序進行着,頗見成效。

可畢竟歸附不過數年,防人之心不可無,綏大總督與京營總督,一左一右拱衛京師側翼,同時兼宣徽院右使,直接監視蒙古左翼和後翼動向,事關重大。

霍思齋離職後,需要有能臣接任。”

綏大總督,管着山西以及歸綏地區。

歸綏地區,指的是俺答汗開建、朝廷接手建好的歸化城(呼和浩特)地區,以及在河套中部(包頭附近)修建的綏遠城地區,還包括河套以南的鄂爾多斯地區。

它是此前俺答汗勢力的核心地區,也是監視蒙古左、後兩翼的最前線。大明在這些地區分設了若干千戶所和農牧公司,半軍半牧。

朱翊鈞在歸化城設了綏大總督,管着歸綏地區和山西。

山西有自己的巡撫,綏大總督更多的職責在於管轄歸綏地區軍政事務,處理蒙古左、後翼各部事宜。

山西是它的後盾。

正如張居正所言,此職關係重大,曾省吾和張學顏在心裡猜測着,派誰去接任霍冀?

張居正開口了,“老夫向皇上建議,派方行之接任綏大總督一職。”

把吏部尚書方逢時派出去?

曾省吾和張學顏大吃一驚。

方逢時看着不聲不響,卻是張相一黨的骨幹,甚至可以說是頭馬。

他先是出任光祿寺正卿,後來又出任吏部尚書,還兼任中央考成法指導委員會副主任,考成法推行中樞和地方的實際工作,他做了一大半。

老師/張相捨得嗎?

張居正看出兩人的疑惑,捋着鬍鬚說道:“行之才略明練,軍政處置,皆協機宜。他在考成法委員會副主任位上,得罪了不少人。

老夫要爲他今後的仕途謀劃一二。出京去歸化城歷練幾年,既避避風頭,也紮紮實實地熟悉地方實務。

皇上明察秋毫,不會讓踏實肯幹、任勞任怨的臣子受委屈的。”

張居正話語間有些無奈,但曾省吾和張學顏對這幾句話聽得迷迷糊糊,他們還在震驚中沒有回過神來。

吏部尚書,執掌百官遷黜的天官啊!

一張金光閃閃的官椅空了出來,誰看了不迷糊?

張學顏試探着問道:“張相,皇上有意讓王子薦出任吏部尚書?”

張居正搖了搖頭,“王子薦魄力有,能力也夠,只是行事大刀闊斧,剛勁有餘而柔綿不足。吏部尚書一職,他不合適。”

他看了兩人一眼,像是在暗示,“另有一人,他才適合此職。”

曾省吾和張學顏都是聰明之人,馬上聽出來吏部尚書一職,皇上跟張相已經溝通好了,確定了合適的人選,暫時不知道是誰,但肯定不是自己。

兩人努力壓制着心中的惆悵,“那隻剩下兵部和刑部,皇上會讓王子薦去哪裡?”

“再想想,你們好好想想。”

曾省吾和張學顏心裡有些失落,強打精神想了想,腦子一團迷糊,紛紛搖了搖頭。

“三省啊,皇上在今日上午開會之初,說了一番話,你忘記了嗎?”

曾省吾腦子咣噹一聲,想了起來:“皇上強調的是依法治國.刑部,皇上要讓王子薦出掌刑部,與剛峰公一併推動他強調的依法治國。”

張居正欣慰地笑了,捋着鬍鬚又說道:“三省,子愚,老夫想讓你們出京,去地方歷練,想問問你們的意見。”

曾省吾和張學顏都知道,現在皇上設計的官員升遷路線,地方歷練必不可少。

可以這麼說,你沒有做過一省布政使和撫臺,就沒有機會出任六部尚書和諸寺正卿。沒有做過尚書和正卿,你就根本沒有機會升遷爲內閣左右丞,以及入資政局。

兩人現在都是御前朝議局的朝議大夫,要想升遷,必須想辦法加資政學士銜。

加了資政學士銜,不僅可以名正言順,而不是以列席和會務身份參加資政局會議,參與大明軍國大事的決策,還能比不加資政學士銜的平階同僚們進步的更快。

要想加資政學士銜,那麼出京歷練的地方要選得好。

張居正迎着兩人殷切期盼的眼神,繼續說道:“現在地方適合你們的藩撫空缺,一是湖南布政使。

王子薦進京入六部,皇上應該會讓湖南巡撫凌雲翼接任雲貴總督。而湖南巡撫應該會由胡伯安(胡僖)接任,空出湖南布政使一職

二是江蘇布政使。

海公空出來的江蘇巡撫,皇上跟老夫商議,讓太常寺正卿蔡秋實(蔡茂春)接任,布政使蕭夏卿(蕭大亨)移爲滬州知州,空出江蘇布政使一職。

三是靜海巡撫。

皇上的意思是靜海省治理數年,歸於正規,當設巡撫。原本要讓靜海布政使楊令德(楊鳳鳴)遷任,但是他要調任他職,所以要重新選一位。

四是遼河巡撫。

李子安(李遷)接任兩遼總督後,陳孔麟(陳瑞)接任遼河巡撫一職。只是後來吳君澤(吳兌)進京遷爲鴻臚寺正卿,陳孔麟移去海東省接任巡撫一職,這遼河巡撫一職就空了出來。

其餘還有河南布政使、山東布政使以及安徽布政使三個空缺.”

張居正看着兩人,目光深邃地問道:“說說,這七個空缺,你們想去哪裡歷練?”

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561.第558章 老夫海南海瑞海剛峰第874章 我們是不是掉進了糞坑裡?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40章 奮發的海瑞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第817章 灤鋼職工醫院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298.第298章 暢想未來的西班牙人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第875章 這就是你們明國的誠意嗎!第898章 女駙馬好看!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第2章 倒嚴第一刀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第839章 有些事有些人是忘不掉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第773章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第842章 想不想當遺民女婿?第23章 大敗倭寇第92章 理藩院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第39章 表示很亂的海瑞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第376章 簡單粗暴但有效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728章 腰桿子很硬的內閣和張相第54章 先練新軍吧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第940章 一羣“義士”299.第299章 最大的變數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576.第573章 順天府通判署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第822章 必須雷霆之誅!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444.第442章 王一鶚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679章 要騙人就要往死裡騙!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第56章 一團和氣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246.第246章 高拱遲疑,要不要服軟?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第814章 這些娘們什麼都敢說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527.第524章 點金術?523.第520章 恩師,我們各安天命吧!第818章 閣下是誰?第949章 東南的任務第769章 我想爲大明萬曆皇帝畫畫第854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355章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577.十月總結
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327.第327章 撫順城下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561.第558章 老夫海南海瑞海剛峰第874章 我們是不是掉進了糞坑裡?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第746章 這是偏遠小城?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40章 奮發的海瑞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590.第586章 石破天驚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229.第229章 我們的炮聲不夠響啊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第817章 灤鋼職工醫院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298.第298章 暢想未來的西班牙人573.第570章 三吳第一世家第875章 這就是你們明國的誠意嗎!第898章 女駙馬好看!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第2章 倒嚴第一刀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第839章 有些事有些人是忘不掉407.第406章 致命一擊!第773章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第842章 想不想當遺民女婿?第23章 大敗倭寇第92章 理藩院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第39章 表示很亂的海瑞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270.第270章 羣官去太學宮312.第312章 柔佛國王,聽說你被欺負了?第376章 簡單粗暴但有效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第728章 腰桿子很硬的內閣和張相第54章 先練新軍吧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第940章 一羣“義士”299.第299章 最大的變數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617.第613章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576.第573章 順天府通判署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第822章 必須雷霆之誅!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444.第442章 王一鶚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109.第109章 朱翊鈞的戰略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第679章 要騙人就要往死裡騙!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432.第431章 固如金湯的升龍城第56章 一團和氣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246.第246章 高拱遲疑,要不要服軟?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第814章 這些娘們什麼都敢說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527.第524章 點金術?523.第520章 恩師,我們各安天命吧!第818章 閣下是誰?第949章 東南的任務第769章 我想爲大明萬曆皇帝畫畫第854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355章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577.十月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