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

大家順着王用汲的手指看過去,發現路邊正在修築一座要塞式的建築,上千人在辛勤勞作。

他們都是青壯男子,臉和胳膊都被曬得發黑。穿着棉布衣服,頭包着一塊頭巾,頭巾和衣服被汗水浸溼。

有的推着獨輪車,上面裝滿了泥沙磚石。

有的四到六人爲一組,每人拉着一根繩子,繩子中間是一個巨大的大石圓盤。

在帶頭人的口號下,大家一起用力,拉拽繩子,把大石圓盤拋向空中。

到最高點時,再一起鬆手,大石圓盤噗通落下,重重砸在地上,夯實地基。

有的搬運石料。這些石料應該是從附近山上開採下來的,每一塊都是一米長、零點五米寬和高的長條石。

這些石料都是天山地區最常見的砂岩,一塊大約半噸重。

它們四根一組被裝在堅固的架子車上,牛拖馬拽,從遠處的山腳下運過來,再用簡單的吊架和滑輪組,吊運到挖好的地基深坑裡,和上水泥,一塊塊碼好,成爲要塞的基腳。

還有的運磚、有的砌磚、有的準備木料、有的攪拌水泥.上千人分成不同的組,若干人一組,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王大校,這裡在修什麼?”

“這裡在修驛站?”

“驛站?這看上去像是要塞城堡,是驛站?”

“對。朝廷正在修建直道,從蘭州經過河西走廊到伊吾(哈密),再分兩路,北路走天山北麓輪臺(烏魯木齊)、葉河(烏蘇)、伊麗郡的伊寧城,直抵蒙池郡東部的碎葉城。

南路走天山南麓高昌、焉耆、龜茲、姑墨(阿克蘇)、疏勒(喀什),再過這真珠河谷,出到大宛城,直抵康居和貴霜城。”

聽着這些地名,飽讀史書的沈萬象和王用汲自然知道,皇上和朝廷把西域的地名全部恢復成前漢唐名字。

“這座驛站,位於真珠河谷中心位置,十分要緊,所以按照甲等驛站規模來修,修好後,就可以成爲覆蓋這方圓百里的城鎮了。

名字也取好了,叫休循驛。”

“那這些勞作的人,是什麼人?”

“都是哈密汗國、葉爾羌汗國、亦力把裡,以及布哈拉汗國和希瓦汗國的俘虜,我們當年滅了這些外藩國,前前後後俘虜四十七萬人,都是各部族的青壯。

其中數年間,歸化了大約二十萬”

“歸化?”

“是的,放棄穆教,皈依釋門真言宗或者密宗,願意安安穩穩地過日子。

這二十萬人,放還回家,連同他們的家人一起編爲一戶,編入農牧團或農墾團,發放牧場或耕地,牛馬以及農具.”

王用汲有些疑惑,“他們是真心放棄嗎?”

沈萬象擺了擺手,不以爲然地說:“這些又不是天生就信穆教的。明受、虎臣,你們看,越是貧瘠苦旱之地,越容易信教。

爲什麼?

在暴虐的大自然面前,人太脆弱了,總得心裡有信念,才能在惡劣的環境下堅持下去。所以欽察、蒙池、伊麗、天山南北以及兩河地區,信教的越來越多。

現在有了更好的信念,他們爲什麼不能改?

皇上的御文集裡有說過,人的需求是從低到高分層次的,生存、安全、歸屬和愛、尊重信任、自我實現,生存是最基本的層次。

以前信教能夠幫助他們生存下去,就成了最基本也最迫切的需求。

歸化大明後衣食無憂,生存不成問題,安全也不成問題,信仰自然就跑到第三層歸屬和愛的層次,而且加入大明,更有歸屬感,信仰就變得不那麼緊要了。”

王用汲和王逢猛忍不住豎了大拇指,“千鶴真是了不得了,把聖言御文學得十分通透了。”

王逢猛繼續往下說,“目前還有二十萬人,繼續勞動改造。其中有不到一萬屬於歸化後又犯錯誤,繼續改造。

這改造的二十萬人,你們看,五六年下來,改造的有模有樣。守紀律、識天威。他們每天除了定量勞動,衣食無憂,還有醫護隊、宣教隊

我大明自嘉靖四十三年經略灤河起,就開始對漠南蒙古部族進行勞動改造、思想重塑,在這一塊駕輕馭熟.”

王用汲心裡默算了一下,覺得數字不對,“虎臣,你們俘獲了四十七萬,歸化了二十萬,繼續勞動改造的有二十萬,其中還有不到一萬是重新換回爐的,中間有八萬差額,還有八萬人去了哪裡?”

王逢猛看了他一眼。

家門,你怎麼有點迂腐啊!

這種事需要我說得那麼明白嗎?

不大好吧。

沈萬象心裡透亮,他婉轉地說道:“冥頑不化,不服王化的,自然驅趕出境,難道還留在大明疆域裡,任由他們爲非作歹?

而且既然改造不好了,就沒有必要強留着繼續改造,浪費糧食。每一粒糧食,都是大明子民辛辛苦苦種出來,不能浪費在他們身上。必須趕他們出去”

沈萬象的目光在王逢猛身上掃了一眼,“月氏河以南什麼環境,我們也看到的。兵荒馬亂,弱肉強食,滿地白骨,赤地千里啊!

幾萬人,幾十萬人,隨隨便便就沒了。是不是這個道理?虎臣。”

王逢猛憨厚地一笑,“千鶴說得沒錯。這些年,我們最先攻滅葉爾羌、哈密、布哈拉和希瓦汗國,混戰中死傷無數。

後來各地心有不甘的殘餘又紛紛造反作亂,平叛中又死傷了不少。初步統計,我軍這些年收斂掩埋屍首大約六十萬具。

亡,百姓苦,興,百姓苦!

心裡雖然有所哀嘆,但是必須要尊重他人的選擇!

既然許多人不願順應天命,非要頑抗到底,那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他們死後給他們保留最後一份尊嚴,幫他們入土爲安。”

王逢猛的話已經說得很直白,王用汲也不好追問,也不想追問。

自古到今,無聲無息消失在歷史塵埃裡的人口,不知有多少。

他也沒有這個心思去爲這百萬外族蠻夷哀惋。

王用汲只知道,皇上定下的鐵律就是穆教和基教要嚴防死守。因爲這兩個宗教不像佛教,源頭早已敗落泯滅,整個信仰體系早就稀碎,完全融入華夏文明裡。

這兩教有自己的源頭,有自己非常完整的信仰體系,很難真正地融入華夏文明中。所以少量服從王化的可以允許,但是有規模的就堅決不允許。

沈萬象、王用汲和王逢猛都知道自家皇上萬歷帝是怎麼樣的人,狠起來連自己族人—宗室都殺得人頭滾滾,異族人能柔和到哪裡去?給下來的方略就是,能歸化的歡迎,不能歸化的就“禮送出境”,不願歸化又不想走的,直接按外寇入侵處置。

不聊了,聊多了容易出事。

沈萬象、王用汲和王逢猛很默契地轉移話題。

沈萬象一眼看到王逢猛腰間配着的牛皮槍套,跟以前的短銃槍套不同。

“王大校,你們又配置新槍了?”他指了指王逢猛腰間問道。

王逢猛撥開槍套蓋在,拿出一把手槍。

果真是新槍,只見它四四方方像個盒子,後面一個木製手柄,一根不長的槍管從盒子前端伸出來。烏黑的表面散發着金屬的亮光。

“這是萬曆七年盧龍軍械廠新出的手槍,正式編號爲零七式自動手槍,我們也叫它盒子炮、快慢機、或者叫駁殼槍。

打得是九毫米標準手槍彈,彈夾分十發和二十發.”

“快慢機,跟你剛纔說的自動手槍是一個意思嗎?”

“對的,這槍可以半自動發射,也可以全自動發射。

調整手柄上方的快慢機就可以了。騎兵最喜歡這玩意,輕便好用,火力又猛。

策馬靠近了,對準敵人扣動扳機,一梭子打過去足足二十發子彈,五十米內又準又快。呂布在世,項羽重生,也得打趴下。”

“不用一發發的子彈裝填?”

“不需要了。據說軍械局新出一款自動步槍,叫重機槍,那才叫一個猛。只要子彈管用,還有保證有水,可以一直突突地個不停。”

“怎麼還要保證有水?”

“這個我就不懂。據說第一批除了裝備給京營近衛師,還有一批優先給到玄謙都司的邊軍。”

“玄謙都司又是哪裡?”

我們出使四五年,怎麼好多東西都不知道了。

大明日新月異,發展得太快了!

“玄謙兩州就是此前的西伯利亞汗國,併入我大明後,西部改爲玄州,以玄河(額爾齊斯河*)爲名。東部改爲謙州,以謙河(葉尼塞河)爲名,兩者合稱爲玄謙都司。”

沈萬象點點頭,注意力又轉到王逢猛手裡的手槍。

年輕人,誰不喜歡打手槍?

何況沈萬象做過三年大學生,也有過三個月的正規軍訓,長槍短銃都實彈玩過。

王逢猛把駁殼槍的保險關上,遞給沈萬象。

沈萬象小心地接過來,握在手裡沉甸甸的。看着瓦藍鋥亮的手槍,到處透着金屬的暴力美學。聞着機油味,彷彿聞到了硝煙味。

美得很!

把玩了一會,沈萬象把手槍遞給等得不耐煩的王用汲,轉頭問王逢猛。

“我們的軍械發展得真是迅猛。”

“沒錯了,我聽軍械局的一位朋友說,關鍵是前幾年化學院的神人們,完成了三酸一鹼的發明,也就突破了許多瓶頸。”

“三酸一鹼我聽說過,它這麼重要嗎?”

“非常重要。三酸一鹼搞出來後,我大明的化學水平一日千里。先是在冶煉方面,搞出什麼催化劑,合金啊,高碳素鋼,許多新材料紛紛研發出來了。

然後高精度高耐磨齒輪什麼的都有了,小型蒸汽機帶動齒輪傳動箱,動力輸出非常穩定,機牀精度就上去了。

還有合金刀具提高了切削能力。我們槍管炮管材質提高,鏜牀鏜牀拉的膛線也精細了。

以前就是個樣子貨,打不了幾槍。現在跟雕蘿蔔花一樣,精準度高,又非常耐用。

反正就是機械加工水平突飛猛進,許多高精度高耐磨的金屬器件,都能加工出來。

火藥局那邊拿着化學院的研究成果,搞出了黃色炸藥和無煙火藥.”

“黃色炸藥我聽說過,在高朗港,我聽說雲貴都司的兵馬,清剿與東籲國勾連的雲南叛軍時,動用了黃色炸藥,一兩百斤黃色炸藥,把一座土司城炸飛了。”

王逢猛嘿嘿一笑,“這有些誇張了。不過漢奸岳氏父子盤踞的隴川土城,確實是被特遣隊用黃色炸藥開缺口,而後攻陷的。

高國春指揮的這場小規模攻堅戰,已經被列入西山軍校的經典戰例.”

沈萬象聽出玄機,“化學院搞出無煙火藥,你們的槍支彈藥就突飛猛進了。”

“對,還有底火,這也是機密中的機密。現在最大的問題不在武器的殺傷力,而是無煙火藥和底火的化工原料產量太低。

化學院那邊還在日以繼夜地改進工藝,不斷突破,可能這兩年會全面好轉。”

王用汲依依不捨地把駁殼槍還給王逢猛,“虎臣兄,能不能讓我們開兩槍,過過癮。”

“不好意思,軍中有規定,這種新式槍支,不能隨意借給別人使用。”

沈萬象和王用汲一起搖了搖頭,“可惜了。”

王逢猛眼睛一轉,叫來警衛員。

他一身原野灰軍裝,交叉皮帶,身前一排皮製的彈夾袋,右腰配着一個大皮槍套,跟王逢猛的一模一樣。

“你帶沈先生和王先生去獵兩隻兔子,小心操作,不要走火誤傷。

記住了,只准打十發子彈。”

“是!”

第955章 動之以法第907章 就憑這個!第868章 你們是反抗暴政的勇士!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94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啊!561.第558章 老夫海南海瑞海剛峰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第842章 想不想當遺民女婿?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810章 朕的培養和選拔官員之道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587.第583章 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嗎?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457.第455章 少年中國,中國少年!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792章 振奮人心的檢閱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第47章 香河大捷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第945章 敢叫人間換日月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298.第298章 暢想未來的西班牙人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509.第506章 衆正盈朝121.第121章 早晚你們會念我嘉靖的好!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577.十月總結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498.第496章 爲了大明,這錢我掏了!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314.第314章 外面的人不甘心,裡面的人不消停第899章 山西人愛聽黃梅戲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911章 張四維的野望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957章 我要緊跟時代!第930章 工業佈局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550.第547章 北疆安定了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884章 中西友好協會第659章 你們這些蟲豸!153.第153章 這仗打得不對啊!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267.第267章 大明國庫受得住嗎?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第899章 山西人愛聽黃梅戲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第780章 刑部尚書和御史中丞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第940章 一羣“義士”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第852章 戰無不勝的天竺戰象隊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599.第595章 三千發火箭彈的開門紅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
第955章 動之以法第907章 就憑這個!第868章 你們是反抗暴政的勇士!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94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啊!561.第558章 老夫海南海瑞海剛峰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第842章 想不想當遺民女婿?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810章 朕的培養和選拔官員之道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587.第583章 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嗎?198.第198章 家事國事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457.第455章 少年中國,中國少年!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792章 振奮人心的檢閱564.第561章 考成法中央指導委員會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第47章 香河大捷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第945章 敢叫人間換日月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298.第298章 暢想未來的西班牙人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509.第506章 衆正盈朝121.第121章 早晚你們會念我嘉靖的好!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577.十月總結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498.第496章 爲了大明,這錢我掏了!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314.第314章 外面的人不甘心,裡面的人不消停第899章 山西人愛聽黃梅戲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第939章 又被皇上教誨了一番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911章 張四維的野望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第684章 以前遠,現在不遠了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957章 我要緊跟時代!第930章 工業佈局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141.第141章 諸位,本撫該怎麼辦?550.第547章 北疆安定了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543.第540章 玩兵法,你們算老幾?第884章 中西友好協會第659章 你們這些蟲豸!153.第153章 這仗打得不對啊!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267.第267章 大明國庫受得住嗎?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第899章 山西人愛聽黃梅戲224.第224章 我們要養忠犬,不能養羊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第780章 刑部尚書和御史中丞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第940章 一羣“義士”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第811章 開始經營天賜之地第851章 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敢還擊!第852章 戰無不勝的天竺戰象隊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599.第595章 三千發火箭彈的開門紅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