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

第604章 工人與農民的衝突

過了一會,奉宸司指揮使俞慶雲騎馬小跑過來,到馬車不遠處下馬,走到跟前拱手啓稟道:“皇上,前方豐潤縣出了亂子。”

俞慶雲是薛翰的小舅子,皇后薛寶琴的親舅舅。

他是河間郡王俞廷玉之後,俞通淵七世孫。

俞廷玉有三子,通海、通源、通淵。

俞通海在攻打蘇州張士誠時戰死,無後。

俞通源從徵各地,封南安侯,病故於洪武二十二年,後因胡惟庸案牽連,被除爵。

俞通淵以父兄故,充參侍舍人。後積功封越巂侯,歲祿二千五百石,予世券。

洪武二十六年(1393),坐累失侯,遣還裡。建文元年(1399),召復爵,任豹韜衛指揮使。隨大軍征伐燕王朱棣,戰死於白溝河之戰。

到仁宗皇帝時,念及俞廷玉及其三子開國功勳,賜俞通淵僅存的第三子俞端,錦衣衛千戶。

俞通源子俞祖有病,無子嗣,所以俞家三兄弟,只有俞通淵一脈傳嗣至今。

但俞家畢竟也是開國勳貴之一,跟其他開國勳貴多有交情,世交不絕。

聽了俞慶雲的話,朱翊鈞問了一句:“出了什麼亂子?”

“回皇上的話,兩夥人在前方大約十里的地方對峙械鬥,各有上千人。雙方施放火炮,聲勢震撼,驚擾了聖駕。

驃騎軍已經上前去緝拿,很快就有結果回來。”

“嗯,劉義。”

朱翊鈞點了御馬監掌印太監劉義的名。

“奴婢在。”

“去看看。”

“遵旨!”

朱翊鈞往座椅上一靠,笑着對張居正說道:“張師傅,你看,還是搞突然襲擊的好,我們才能看到最真實的一面。

要是早早告訴他們朕的東巡路線,我們能看到這精彩的一幕,聽到這炮聲嗎?”

張居正卻一臉嚴肅地說道:“皇上,鄉里之間械鬥,動用火炮,可不是小事!必須嚴懲不殆。”

在他傳統官僚思維裡,百姓必須如綿羊一般溫順,任由官吏管理。

居然敢械鬥?

械鬥不說,還敢動用火炮。

還有王法嗎?

真是無法無天!

要是不嚴懲,國將不國!

朱翊鈞擺了擺手:“張師傅,稍安勿躁。這裡曾是薊州鎮轄地,北虜一旦破邊,這裡必受抄掠之苦。

此前朝廷下旨,叫薊州鎮各州縣鄉里多練鄉勇,多備軍械,以防北虜。這火炮,想必是那時備下的。”

張居正厲聲道:“皇上,此事非同小可!”

在他看來,聚衆過百就是大事,現在兩邊聚衆上千,互相械鬥,還動了炮,日本合戰也不過如此,怎麼還不叫人心驚膽戰。

皇上,臣知道你見過大風大浪,數萬建州女真,說除就除;十幾萬蒙古韃子,說滅就滅;上萬世家士林,說殺就殺。

可是皇上,這根本不是一回事。

張居正急得臉微微發紅,朱翊鈞還是不以爲然地擺了擺手。

“張師傅,不要談虎色變。百姓聚衆,有利也有弊。太常寺宣教局的宣教隊下鄉,宣揚移風易俗,往往聚衆上千人。

再說了,百姓有民怨,不要堵也不要壓,越堵越壓,早晚會爆炸的,到那時才一發不可收拾。”

看到張居正還有話要說,朱翊鈞擺了擺手,“張師傅,我們先看看情況,以事實說話。”

張居正只好閉嘴。

等了半個小時,劉義回來了。

“皇上,奴婢大致問清楚了。”

“說。”

“啓稟皇上,前面是豐潤縣鴉鴻橋鎮,那裡有直隸最大的羊毛呢絨廠,豐潤羊絨廠。還有一家水泥廠、一家軋鋼廠,一家機械廠,分別屬於興瑞祥集團公司和開平煤鐵公司。

這四家廠子都是用水力驅動,於是就截了浭河,在上方兩裡多遠的地方築了一道水壩,堰塞出一個小湖。

廠子用得水多了,分給附近農田的水就少了。附近幾個鄉,與四家工廠爲了爭水,從去年就糾葛不休。

現在是春小麥最後生長期,正是用水的時候,鄉民實在按捺不住,於是就跟廠子裡的人打起來。

鄉民搬出來此前用來抵禦北虜的松樹炮,廠子裡拖出來開平民兵師炮兵團的六斤炮,對空開火。

不過雙方好歹還知道底線,只是隔着河對空放炮,嚇唬對方,不敢朝對方開火。”

聽劉義講完,張居正臉瞬間變得鐵青。

沒有王法了!

尤其是豐潤這四個廠子,無法無天!

作爲一位傳統儒生文官,張居正天然地站在鄉民這邊。

國以農爲本,工匠算什麼!居然敢阻礙農耕!

這要是在太祖皇帝時期,這四個工廠的幾千工匠,當場就能被砍了頭!

可是現在不同,現在是萬曆皇帝御極天下,他雖然也重視農耕,但是同樣也重視工商。正是在他的縱容下,纔會有今日工人跟鄉民對峙,互相開炮的場面。

張居正看着對面的朱翊鈞,陽光透過車窗投在他的臉上。

年輕的臉上滿是堅毅,黑漆的眼睛如同夜空裡最亮的星,嘴角微微下垂,似乎在思索着大明未來的道路。

張居正心頭一動,今日是個大好機會。

工商大興,早晚要與農耕發生衝突,至少在江南等地,出現了地主和工廠主爭搶青壯。在北方,由於缺水,偏偏工廠也是用水大戶,因此發生最多的就是水源的爭搶。

今日豐潤縣鴉鴻橋鎮發生的事情,其實在工廠集中的太原、灤州、遼東發生過多次,只是都被地方官府費盡力氣解決了,沒有爆出來。

正如皇上剛纔所言,一味壓制,衝突雙方都不爽,各自積着一肚子火,然後突然就爆了出來,發生今天這樣的事情。

要不請皇上聖裁?

自己在西苑聽課也聽了十幾節,感覺皇上對這種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好像心裡有數,要不你跟我們打個樣,我們心裡有個數,後面面對這些新問題,也知道如何處置。

朱翊鈞目光一移過來,張居正馬上說道:“皇上,工農相爭,不僅東南有,在灤州、太原出現過多次。

直隸、山西布政司,還有內閣對於此事,都束手無措。農乃國本,工商是強國富民之要,手背手心都是肉,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今日御駕東巡,恰好遇到這樁事,臣斗膽請皇上聖裁,讓臣等以後處置此事,也好心裡有數。”

張居正也只是敢對朱翊鈞這麼說。

要是換做大明第一謎語人,嘉靖皇帝,他絕對不敢這麼說嗎?

世宗皇帝絕不會給出自己的意見,只會含糊其詞,然後揮揮衣袖,讓臣子去做。

做的好,是你體會到聖意。做的不好,那就是你沒有體會到聖意。

朱翊鈞絕不會玩謎語人,他會非常清晰告訴臣子,自己要達到什麼目的。至於臣子們怎麼做,他有時候會指點,有時候不會。

朱翊鈞轉過頭來,對張居正點點頭,“這樣也好。工農相爭,確實是一個大問題。你們都是讀聖賢書的,這種問題,你們很傷腦筋的。

那朕就給你們打個樣。”

張居正長舒了一口氣。

皇上那是那麼一如既往地自信。

“宋公亮呢?”

“回皇上的話,宋公亮在前面處置此事。”

“傳旨給他,擇地安營紮寨,圍出一個帷帳來,朕和張師傅,要當面審一審此案。把當事鄉民的鄉老、里長和鄉民代表,以及工廠的廠長、管事和工人代表,都叫到跟前。

對了,地方官府有來人嗎?”

“回皇上的話,豐潤縣正堂,縣丞、主簿、縣尉,還有灤州府同知、守備,全都在現場。”

“一併叫到朕的跟前。”

“遵旨!”

兩個小時後,在附近的一處山丘上,帳篷紮好了,也用青布圍出一處帷帳,中間是方圓兩百米的空地。

朱翊鈞、張居正坐在上首位置,兩人各自一張毯子,盤坐着,身後都放着一張憑几。

灤州府同知、守備和豐潤縣知縣、縣尉、縣丞、主簿,分坐在左右。

下首分坐着三十多人,左邊是鄉老、里長和六位鄉民代表,都是鄉中有威望、說話有分量的人物。

右邊是四家廠的廠長、管事和八位工人代表。

他們已經向朱翊鈞和張居正行完禮,現在都忐忑不安地坐在小馬紮上。

“朕先不問你們,先問問知縣。豐潤縣,你說說事情原委。”

“啓稟皇上。”豐潤知縣娓娓道來。

這就是老大難問題,浭河水就那麼多水,工廠用了,農田就少了。農田的水少,就要減產,減了產,賦稅就繳不足,鄉民就得餓肚子,豐潤縣就要挨批。

朱翊鈞點了點頭,轉頭看向鄉民這邊。

“原委豐潤縣說得很清楚。朕現在聽聽你們的意見,一個個來。”

鄉老、里長、鄉民代表面面相覷,最後公推了一位鄉民代表,也是一位四十多歲的生員,陳述了他們的意見。

“草民啓稟皇上,草民乃縣學廩生,讀過聖賢書,明白農乃國本。

太祖皇帝曾聖言道,‘夫農勤四體,務五穀,身不離畎畝,手不釋耒耜,終歲勤勞,不得休息。其所居,不過茅茨草榻;所服,不過練裳布衣;所飲食,不過菜羹糲飯。’

‘不幸水旱,年穀不登,則舉家飢困。’

太祖皇帝,深知鄉民疾苦,備加憐憫。而地方實情,也確實如此。田地所種,靠天吃飯,靠水吃飯。

工廠截流,分走大半水源,上萬畝農田,嗷嗷待哺。草民代表三鄉十一里,一千三百七十戶農戶,向皇上誠請,請皇上爲草民做主,全我們性命。”

說完,跪伏在地,泣聲長請。其餘鄉老、里長和鄉民代表們也跟着跪伏在地,一起哀求道。

右邊廠長管事和工人代表急了,有的坐立不安,有的漲紅了臉,但是他們知道現在在御前,不敢胡亂開口說話。

“劉義、宋公亮、祁言,你們也來幾個人,跟朕一起,把鄉親們都扶起來。”朱翊鈞站起身來,起身把最年邁的一位鄉老扶起來。

張居正也連忙跟着起身,把另一位鄉老扶起。其餘幾人,紛紛把另外的鄉老里長和鄉民代表扶起來。

右邊工廠那邊的衆人,臉色更加難看了。

朱翊鈞安撫道:“諸位鄉親,請幫忙,朕身爲大明天子,一定會秉公處理的。你們豐潤種的春小麥,很好。宮裡的麪食,多用你們豐潤麥子磨的麪粉。

你們辛勞耕作的果實,朕吃過,太后、皇后也都吃過,內閣衆臣也吃過。吃人嘴軟,朕肯定會爲你們做主。”

等大家情緒都穩定下來,一一坐好。

朱翊鈞也坐回到席位上,對工廠衆人說道:“好了,現在該你們說說。說吧,你們又是動槍動炮的,到底要爭個什麼。”

剛纔還激動不已,漲紅着臉要出聲反駁的工廠衆人,此時反倒喏喏不敢言。

“怎麼了?剛纔義憤填膺的,一個個的恨不得衝上來要跟跟鄉民們拼個魚死網破,現在叫你們說,怎麼一個個都啞巴了。”

朱翊鈞調侃道。

對面的鄉民們呵呵輕笑起來,笑聲裡滿是鄙視,那位生員鄉民代表,還大聲道:“皇上,他們是心虛了!”

“誰心虛了!”一位工人代表站起來答道。

他一臉的絡腮鬍子,穿着湛藍色的工服,也就是上身棉布短袖襯衣,左上方有個口袋,腹部左右各兩個口袋,下身藏青色長褲。

他高叉手說道:“啓稟皇上,草民張大力,請容草民說一說。”

“說。”

“我們豐潤羊毛呢絨廠,承擔着九邊冬季軍裝布料生產任務。數十萬件冬裝,需要百萬米的羊毛呢絨,我們廠日夜加班,不敢歇息。

爲什麼?

因爲我們完不成任務,九邊的將士們,今年冬天就得挨凍!他們在邊鎮提着腦袋,保家衛國,保護着我們的安寧,我們能讓他們挨凍嗎?”

聽到這話,張居正臉上的肉忍不住跳了跳。

素聞太常寺的宣教工作在各家工廠做的最紮實,果真沒錯。

張大力繼續往下說,軋鋼廠有九邊廂車護板的生產任務,機械廠有海軍帆具生產任務,水泥廠也有遼東遼西和吉林築城急需訂單,家家都忙得腳後跟冒煙。

而水力驅動,是各家廠子最主要的動力,它一停,各家廠子生產效率下降大半,累死了也完成不了任務。

張大力講完後,張居正也傻眼了。

工廠擔負着軍工任務,延誤了說不好是要殺頭的,也是萬萬耽誤不起。

怎麼辦?

這事擰巴了,怎麼辦?

張居正和衆人一樣,把目光投向朱翊鈞。

朱翊鈞一揮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張師傅,我們停兩天,到處走走,農田走走,也去工廠走走,實地調查,調查清楚了再做定論!”

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第731章 想不想一家團圓?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第929章 這世上沒有什麼理所當然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149.第149章 狡猾的戚繼光,憋屈的李成樑第69章 高山衛事件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第848章 新槍真是又遠又準又狠!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第871章 歐洲都是私生子當道第768章 查理五世是丐幫幫主啊!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530.第527章 明軍不地道,盡玩狠活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第679章 要騙人就要往死裡騙!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277.第277章 會討價還價的海瑞第901章 萬曆十年深秋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第924章 大局已定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499.第497章 天降異象,誰是奸臣?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這樣的!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第661章 誅殺國賊!第789章 這就是大明的大學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第856章 祝你新年快樂!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413.第412章 孤決定!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第674章 遊七是誰啊?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350章 今日西苑裡全是戲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159.第159章 我和太孫都希望你入閣426.第425章 升龍城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第935章 白雲湖農家樂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第826章 張叔大,你可別拗!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837章 都不簡單!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
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第731章 想不想一家團圓?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第929章 這世上沒有什麼理所當然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149.第149章 狡猾的戚繼光,憋屈的李成樑第69章 高山衛事件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496.第494章 我們是大明忠烈!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651.第647章 我愛朝獻,朝獻愛我嗎?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第848章 新槍真是又遠又準又狠!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914章 大明門東會堂開會第871章 歐洲都是私生子當道第768章 查理五世是丐幫幫主啊!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530.第527章 明軍不地道,盡玩狠活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第679章 要騙人就要往死裡騙!第801章 官員可以交流一哈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277.第277章 會討價還價的海瑞第901章 萬曆十年深秋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151.第151章 寇可行,我亦可行!第726章 一個敢報,一個敢信!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第354章 以後你們鬥去吧!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288.第288章 公侯可期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第941章 冒黑煙的怪船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第924章 大局已定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過冬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499.第497章 天降異象,誰是奸臣?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625.第621章 準備抓大魚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這樣的!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第661章 誅殺國賊!第789章 這就是大明的大學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第856章 祝你新年快樂!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413.第412章 孤決定!239.第239章 赤忱忠膽楊四知249.第249章 我沒犯事,幹嘛怕海青天?第674章 遊七是誰啊?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470.第468章 嚇了一跳的胡宗憲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350章 今日西苑裡全是戲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159.第159章 我和太孫都希望你入閣426.第425章 升龍城第668章 目標,思南城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第935章 白雲湖農家樂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第826章 張叔大,你可別拗!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837章 都不簡單!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