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

寂靜中,一個聲音響起。

“那就由我來給你說教說教。”

耿定向好不容易暫時壓制住了李贄,正在得意中,突然聽到有人挑釁,猛地跳了起來。

“誰!”

他的頭像安了彈簧一樣,四下張望,看到一位男子從嘉賓中站了起來,不到四十歲的樣子,靛藍棉袍,戴着一頂氈帽,原本坐在嘉賓中間毫不起眼。

耿定向鼓着眼睛,叱問道:“你有什麼功名?敢說教我?”

曹國宗、還有武昌知府等一干坐在那裡吃瓜的地方官員,慌忙站起來,接二連三響起長凳挪動的聲音。

“咣噹!”

還有一位知縣過於激動,把屁股底下的長凳給帶翻在地,砸在地上,發出聲響。

棉袍男子伸手阻止了曹國宗等人拱手行禮,施施然說道:“在下王一鶚,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殿試金榜第二甲第八十名進士出身,不知有沒有資格指教楚侗先生?”

耿定向鼓着眼睛,看着王一鶚,臉色就像走馬燈一樣閃爍不已。

“王督憲既然也是進士出身,苦讀過程朱理學,爲何今日要爲虎作倀,詆譭理學?”

“爲虎作倀?楚侗先生可真會扣帽子。”王一鶚呵呵一笑,“沒錯,王某也是十幾年寒窗苦讀,三科連捷,一舉中第,然後步入仕途。

且問楚侗先生,你當年寒窗苦讀,所爲什麼?”

耿定向眼珠子一轉,品出這話裡有陷阱,連忙回答了一個萬能標準答案:“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王一鶚哈哈一笑,“楚侗先生好生機警啊。不過王某沒有楚侗先生這般雄心壯志,王某寒窗苦讀所爲就是做官!”

此言一出,衆人譁然。

督憲大人,你此話說得沒毛病,可是太直白了!

耿定向嘴角掛着不屑,“想不到王一鶚的志向如此低俗。”

“呵呵,本官就是這麼低俗,不像楚侗先生,參加科試就是爲了考着玩。那時本官才十八九歲,剛中了舉人,一時魯莽就去參加了第二年的春闈,不想僥倖得中。”

太凡爾賽了!

十八九歲,我們連秀才都還沒考上,你居然參加鄉試和會試,最可氣的還一試就中。

這世上還有講理的地嗎?

耿定向也被王一鶚這話給氣到了。

一時魯莽就去參加第二年春闈,還僥倖得中。你知道我爲了考進士,從秀才到舉人,來回考了幾次嗎?

你卻只考一次就連捷?

太氣人了!

到底是誰參加科試是考着玩的?

王一鶚繼續說道:“本官自小父母仙逝,幸得養父收養,僥倖長大。故而見多了世間疾苦,想着竭盡所能改變這個世道。

養父教誨本官,有此志向,那就去做官。做到了官,代天牧民,可定國安邦。但是想做官,必須先考進士。

於是本官就拿起書本,認真讀書。開始時,本官就覺得程朱所言,故弄玄虛。有先生教誨本官,科試不是考究你學識,而是用程朱理學考校你學習的本事。

程朱理學玄虛枯燥,你都能學得好,那天下其它學問你豈不是手到擒來?且科試只是邁入仕途,能保你平步青雲嗎?

不能!

不能就對了。

就好比讀了程朱理學,點了進士就能治國安民嗎?不能!必須繼續學習學識,歷練本事,多看多想多做。

正如皇上說得那樣,在實踐中總結學習,才能更上一層樓。回過頭來,本官覺得,程朱理學,也就在科試時用過,平日裡治亂扶危、理政撫民,根本用不上。”

衆人紛紛點點頭。

對對對!

言之有理!

沒法子,人家的話太有說服力了。

十九歲中進士,一路做官,滅倭、剿賊、綏定四方,不到四十歲就做到了兵部尚書、湖廣總督。

一路開掛的人生,他的話沒有說服力,你耿定向的話有說服力?

你哪年的進士?

做到什麼官階?

耿定向氣得胸脯上下起伏,雙目赤紅,想反駁又不知道如何反駁。

拼功名,人家是你前輩。

拼事業,人家遙遙領先。

看着衆人對王一鶚歪門邪說紛紛附和,耿定向胸中更憤然。

以成敗論英雄!

這樣太不公平了,我們這樣做學問,只擅長以德服人,豈不是太吃虧了。

我們不是不想做俗事庶務,而是我們耗費了太多心血究聖人微言而闡名教大義。我們也在做大事,我們在爲天地立心,爲往聖繼絕學!

王一鶚還在繼續說道:“等到本官讀了許多史書後,猛然發現,程朱理學,起於北宋,盛於南宋。

兩宋什麼朝代?

北宋號稱文學鼎盛,可是立國不正。宋太祖背棄前周恩主,欺凌孤兒寡母,陳橋黃袍加身,竊得寶鼎。

得國不正,又不思進取。不僅被北邊契丹壓制,連西北党項小兒也奈何不住,以民脂民膏爲歲賜買得片刻安寧。

士大夫醉生夢死,將士們在邊疆爲國浴血奮戰,卻落得臉面刺墨,以爲奴僕。

清談玄虛,宜靜制動,再是文耀華夏,也終究難逃靖康恥之浩劫。

轉瞬南宋,偏安一隅,不思北伐,卻內鬥黨爭,構陷忠烈,釀成風波亭之千古憾事。程朱理學趁勢而出,上不能匡主,定國安邦,下不能益民,和時康歲。

竊據朝堂數十載,最後還是落得崖山之哀。

實屬亡國之學!

我大明立國之正,媲美前漢,豈能再行這亡國之學!”

亡國之學!

耿定向氣得胸膛都要炸了!

王一鶚,你個混賬東西,你居然敢說程朱理學是亡國之學。老夫,老夫要跟你拼了。

可是看着王一鶚站在人羣中,矯健傲然的身姿,猛地想起他曾經在福建策馬橫刀,親手斬殺過倭寇海賊。

人家養父是衛所世襲指揮使,騎射精湛,擅長搏殺。

老夫不跟一介武夫之螟蛉子一般計較。

“而今我大明聖天子承天命,鼎新革舊,神武應期,當建萬世之業,豈能再讓亡國之學竊據朝堂!

我大明煌煌以照四方,當行燁燁之新學!”

“好!”李贄大聲讚道,其他衆人也跟着大聲叫好。

還是王督憲敢說啊!

直接把程朱理學斥爲亡國之學,把新學捧爲神武應期的燁燁之學。

曹國宗等湖北官員聽在耳朵裡卻是另外一番心思。

王一鶚可是皇上十分器重的重臣,只要在京師,進西苑比進戲園子還要勤快。

簡在帝心,深得信任。

他現在在大庭廣衆之下說出這些話,你敢說不是揣摩到聖意才公然說出來?

這些話確實驚世駭俗,要是其他人敢如此當衆說出來,早就被噴成尿壺了。

可王一鶚就敢說,他的功名,他的官階,他的功績,還有他在皇上那裡的信任,都足以讓他光明正大地說這些話。

而今的萬曆帝,威勢不輸於洪武帝啊,連永樂帝都略輸一籌。

他的聖意,誰敢不好好揣摩一二?

耿定向聽着這如潮聲一般響起的叫好聲,恨得牙根咬碎,他惡狠狠地盯着王一鶚,待到叫好聲稍微低落,突然開口。

“以程朱理學爲綱,規範科試,可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

現場突然變得無比寂靜,所有人都看向王一鶚。

看到形勢爲之一變,覺得自己又把場面拿住了,耿定向忍不住露出得意之色。

呵呵,你們不知道祖制是我們的拿手好戲嗎?

它就是我們的尚方寶劍,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而祖制,它就是我們編纂的,怎麼說,完全在於我們。

解釋權在我們手裡啊!

看你怎麼辦!

看着耿定向得意的神情,王一鶚笑了。

這年頭,還有頭鐵的拿祖制來說事,也就你們這些迂腐不化的酸儒。

“我太祖皇帝,原本淮右布衣,以天縱之資,起自田裡,戡亂摧強,十五載而成帝業。仰慕斯文、尊崇正學。拜訪名士、禮致耆儒,以昭揭經義,考禮定樂。

偏偏有心念前元暴政之酸儒,矇蔽太祖,授議理學,以亡國之學而制立國之勢,居心叵測。”

衆人臉色大變,就連李贄都驚訝地看着王一鶚。

子薦,你比自己還敢說啊。

自己還只是離經叛道,你這是直接把程朱理學往死路上逼。

再仔細一想,按照皇上對祖制的蔑視,以及此前種種舉措來看,王子薦的這番言論,說不定正中他的下懷。

王子薦是絕頂聰慧之人,朝中少有的能臣幹吏,對皇上的心思又比一般人知曉得更多,他的一言一行,都有深意。

耿定向臉色慘白。

他萬萬沒有想到,王一鶚居然放出這麼大一枚震天雷來,把他所有的理念和幻想炸得粉碎。

耿定向做過朝官,深知能做到王一鶚這樣高位的人,不僅只靠能力。他說此話,是皇上授意,還是揣摩到聖意有意爲之?

哪一種都不是好事。

程朱理學要完犢子了!

耿定向拱着手要告辭離去,王一鶚攔住他。

“楚侗兄,剛纔你要論功名定英雄,現在還差本官一個禮節。”

耿定向臉色變幻了幾下,悻悻地拱手作揖道:“晚生耿定向拜見前輩子薦兄。”

王一鶚微微一笑,拱手答道:“有禮了。”

耿定向在弟弟耿定理攙扶下,踉踉蹌蹌地離開江夏公學,回到了武昌城住所。

三弟耿定力看他面如死灰的臉色,又悄悄問了二兄耿定理,瞭解情況,開口勸道。

“兄長,而今的卓吾先生不是往日國子監的落魄博士。他現在被皇上尊爲帝師,傲爲新學宗師。

弟還聽聞二華公、文長先生、確庵公(魏學曾)做媒,卓吾先生的兩女被許配給了會寧子高策、清陽男魏建平。

聲勢顯赫,兄長何必去觸他的黴頭。

不過兄長也不必介懷。東南系與新學同氣連枝,盤繞一體,看着勢力龐大,難擋鋒芒。

但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而今聖天子在位,他定不會坐視朝中一方獨大。而今楚黨壯大,鳳磐公等翰林一脈又被重新扶植,可見皇上有了戒備之心。

等到東南系和新學勢弱,兄長再報仇不遲。”

耿定向看着侃侃而談的三弟,搖了搖頭:“三弟還年輕,或許能等到那一天。但爲兄年邁,恐怕等不到那一天。

大勢起起伏伏,史書上也就瞬間的事。但是對一個人來說,卻是一生一世。現在時代不同了,爲兄也感受到。只是心有不甘啊,

‘人道洛陽花似錦,偏我來時不遇春。’張鳳磐而今得意了,這兩句詩倒是留給我等品嚐啊。”

王一鶚在黃鶴樓宴請了李贄。

三巡酒後,李贄問道:“子薦在武昌留幾日?”

“卓吾公,在下明日召開湖北三司會議,三日後南下。”

“這麼急?”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這東風隨時吹起,在下要去長沙督陣。”

李贄眼睛一閃,知道王一鶚所言的意思。

“雲貴川諸多土司,是我朝西南頑疾,而今皇上要着力剷除這些積弊,正是子薦大展身手之時。”

“卓吾公在武昌待多久?”

“老夫還要等到江漢公學開學。皇上的旨意,南方今年至少要成立四所省級公學。應天公學、三吳公學、江漢公學和巴蜀公學。

應天公學和蘇州的三吳已經成立,呂用還在上海成立了東南公學,額外多了一家。剩下的江漢公學和巴蜀公學,則是老夫今年的重中之重。”

“卓吾公還要逆流入川?”

“有此計劃。等江漢公學開學後,成都那邊妥當了,老夫就入川。”

“南方五所省級公學,皇上雄才偉略。”

“是啊,老夫看皇上的意思,省級公學,意欲取名爲大學,與縣府公學區別開來。”

“大學?《禮記.王制》有云,‘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

如此命名,百年後世人只知此大學,再無人讀彼《大學》。”

李贄聽懂了王一鶚話裡的意思,哈哈大笑起來。

宴罷,李贄拱手對王一鶚說道:“子薦離鄂,老夫就不相送了。”

“不必相送。卓吾公有公事,在下也有公事。”

“正是。那老夫祝子薦旗開得勝。”

“謝卓吾公。”

回行轅的馬車上,王一鶚對李明淳交代着。

“子明,你替本督辦件事。”

“督憲請吩咐。”

“明日召開湖北三司大會,布政司六曹各廳局主官皆會列席。你找個機會,跟湖北警政廳的趙都事好好聊一聊。”

“督憲想讓學生聊什麼?”

“湖南石鼓、嶽麓書院藏污納垢,不法之事觸目驚心。兩湖一體,湖北問津等書院就獨善其身?”

“學生明白了。”李明淳答道,“督憲這段時間精力放在西邊,多駐湖南。湖北的頑固勢力,有些忘乎所以然了。”

王一鶚笑了,“辦好此事,你就馬上去思南,一場大考,等着你。”

李明淳躍躍欲試,“是!督憲,學生早就做好了準備。”

第806章 皇上說的全是乾貨第15章 敲打徐階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413.第412章 孤決定!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第782章 說吧,想去哪裡歷練?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第659章 你們這些蟲豸!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第852章 戰無不勝的天竺戰象隊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575.第572章 一大進步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277.第277章 會討價還價的海瑞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第8章 倒嚴先倒樓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第809章 鳳梧啊,朕要給你加擔子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第679章 要騙人就要往死裡騙!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429.第428章 悲憤的海瑞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第871章 歐洲都是私生子當道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第740章 肚皮舞有什麼好看的!第36章 又大一歲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第44章 癸亥之變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第820章 真得決定留下了!第875章 這就是你們明國的誠意嗎!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第768章 查理五世是丐幫幫主啊!第1章 祖孫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12章 父子和母子第85章 銀子是好東西!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第39章 表示很亂的海瑞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493.第491章 隆慶三年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
第806章 皇上說的全是乾貨第15章 敲打徐階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413.第412章 孤決定!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第782章 說吧,想去哪裡歷練?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第659章 你們這些蟲豸!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第667章 請稱我一聲前輩582.第578章 搶抱大明粑粑粗腿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428.第427章 孔孟之鄉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第852章 戰無不勝的天竺戰象隊第31章 閹黨肆虐東南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第752章 怎麼能叫奴隸呢!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第738章 第二百四十七 你們這些大明謎語人!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於幾品官?575.第572章 一大進步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338.第338章 不合時宜的祖制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277.第277章 會討價還價的海瑞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第18章 東南剿倭部署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225.第225章 從快從重從嚴!第8章 倒嚴先倒樓589.第585章 葉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編推薦,小爆一下,三更)第809章 鳳梧啊,朕要給你加擔子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第679章 要騙人就要往死裡騙!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第52章 接牌的衆人(二)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429.第428章 悲憤的海瑞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第871章 歐洲都是私生子當道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第740章 肚皮舞有什麼好看的!第36章 又大一歲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162.第162章 暗潮洶涌第739章 皇長子出世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第93章 乖孫,想好了就去做!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第44章 癸亥之變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第694章 載入青史的球賽第820章 真得決定留下了!第875章 這就是你們明國的誠意嗎!196.第196章 保和殿上的銅罄聲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第768章 查理五世是丐幫幫主啊!第1章 祖孫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12章 父子和母子第85章 銀子是好東西!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第45章 把都兒找到獵物第39章 表示很亂的海瑞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493.第491章 隆慶三年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