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張叔大,你可別拗!

京師西苑,馮保引着張居正走在林蔭路上。

張居正左右看了看,看到前後內侍都有意無意隔着一段距離,便輕聲說道:“馮公公,今日皇上的心情如何?”

馮保微彎着腰,探着頭,手裡挽着一柄拂塵走在前面引路。

“太嶽公是擔心河南大案引起的龍顏大怒還沒散去?”

“是的。誰也沒有想到,蒸蒸日上之際,河南突然冒出這麼一件大案。”

馮保深有感觸:“是啊,這就好比盛宴開席,大家正吃的起勁時,突然發現菜裡有顆老鼠屎。太噁心人了。

皇上見到通政司遞上的題本,雷霆大怒!不過太嶽公放心,皇上拿得起放得下,這點怒氣已經散了。”

“真散了?”

“散了?御批叫海公和王部堂親自督辦此案時,就已經散了。”

“叫海公和王子薦親率聯合專案組赴豫,嚴厲得讓人有些心驚膽戰。”

馮保轉過頭來,笑呵呵地說道:“太嶽公,你這是揣着明白裝糊塗啊。”

“馮公公,不瞞你說,河南在萬曆二年、三年和四年,連續三年田賦繳納足額,是內閣和戶部點名表揚三年的先進布政司。

結果出了這麼一起大案,內閣坐蠟,影響深遠。

朝野流言四起,說萬曆新政是亂祖宗法度、禍國殃民,現在害民之狀逐一出現,皇上再不懸崖勒馬,恐有前宋變法亡國之憂。”

馮保不以爲然地搖搖頭,“這年頭,道貌岸然的人多了去。河南連續三年成了先進,內閣和太嶽公只是一時失察而已,最後還不是查出來,正要嚴辦嗎?

那些嚼舌頭的,太嶽公何必去聽呢?這些人戴着老花鏡,盯着新政改革,眼睛都瞪出血來,就等着出岔子。

呵呵,這世上只要真心真意去做事,能萬無一失嗎?

他們坐在那裡,不用辦實事,只是動嘴皮子,摘覓別人的錯處,身上全無一點錯處,當然顯得理直氣壯了。

太嶽公要心靜,有皇上在,這大明的天,誰也翻不了。”

馮保的勸慰,讓張居正煩亂的心稍微好受些。

河南大案一出,首當其衝的是張居正。

無數藏在水面底下的保守派,終於等到這一刻,紛紛跳出來。

新政改革,搞了近五年,就搞出這麼個玩意。

考成法嚴考中樞地方,就考出這麼一班混蛋?

這不是在重演前宋王安石變法的老路嗎?

喊着要變法以強國富民,結果行的新法全是橫徵暴斂、害民之事。

以前你們不讓說,現在好了,河南爆出這麼大的案子,受害的百姓數以千計,遍及河南二十多個縣,家破人亡數以百計。

鐵證如山!

無數人像是藏在土裡的蟲子,聽到一聲號令紛紛鑽了出來,發揮各自的拿手好戲。

揭帖、抄文、上疏、題本,無數對新政改革的抨擊,像無數的冷箭,嗖嗖地射向內閣,射向張居正。

馮保眯着眼睛看了張居正一眼,看到他雙眼赤紅,眼窩發黑,眼睛裡全是深深的憂患。

能讓一向沉如高山、穩如磐石的張太嶽焦慮到這個地步,由河南大案卷起的風浪之大,出乎人意料。

風急浪高!

“太嶽公,你覺得你與王荊公相比,何如?”

張居正自傲地答道:“伯仲之間。”

wωω▪ тт κan▪ ℃o

“太嶽公,那宋神宗與皇上比之,又何如?”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

馮保笑了,“既如此,太嶽公又何必如此焦慮?”

張居正心裡長舒一口氣。

馮公公,你難道不知道嗎?我這焦慮有一半是你老兄不給力啊!

外人都認爲,老夫執外朝,你掌內廷,是內外呼應的盟友搭檔。

可是你老兄自從去了承德督造行宮一趟,回來變得低調無比,低調到世人都快不知道你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

以前從西苑源源不斷遞出來的“禁內”消息,一下子少了九成,尤其是皇上的心思,你是半點都不敢給。

天意難測!

你不把皇上的心思透給老夫,我心裡能安定得下來嗎?

馮保似乎猜到了張居正的心思,繼續在前面引路,嘴裡輕輕說道:“老奴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帶着一羣風水先生,終於給皇爺勘察出四處候選吉壤。

兩處在西邊,皇爺去年抽空去實地看過。

還有兩處在東邊。五月中,皇爺東巡灤州,抽空去實地勘查了一回,最後定下青龍山爲萬年吉地。等欽天監、工部的人再去核實一遍,繪出草圖,皇上的皇陵很快要開建。

萬事開頭難,要緊的就在起手勢,相信過不了多久,皇爺會叫老奴去督工。”

張居正眼角不停地跳。

老馮,你鬧哪樣?

才萬曆五年你要往急流勇退嗎?

馮保繼續說道:“太嶽公,這些日子,興起的新戲真好看。有沙場殺敵報國,有大明勇士與草原之花相愛相戀,有妯娌姑嫂由怨相親,還有青天破奇案伸冤理枉.

老奴去看了,好看,比以前那些酸溜溜的才子佳人戲文好看多了。

新朝新氣象,也該有新戲文新規矩,那些舊戲文、舊陋習,都可以拋棄不要了。”

張居正嘴角也在微微跳動。

舊陋俗,內外通氣,結爲盟友,是不是舊陋習啊馮公公!

你是在點我啊,還是在點我啊!

到了紫光閣,張居正被引了進去。

“臣張居正參見皇帝陛下。”

“張師傅免禮,賜座!”

朱翊鈞一身圓領朱羅盤龍衫,頭戴翼善冠,還是此前乾脆利落的作風。

“張師傅,河南大案的事.”

張居正連忙起身,叉手長揖。

“臣爲此案向皇帝陛下請罪。臣身爲內閣總理,總領國政,又兼考成中央指導委員會主任,主持官吏考成。

河南大案,臣罪在失察,其咎難逃!請皇上嚴懲,以儆效尤。”

朱翊鈞看着張居正,揮了揮手,“張師傅有責任,朕也有責任。以前我們只打老虎,沒有注意打蒼蠅蚊蟲。

老虎吃人,蚊蟲吸血,且百姓們見不到老虎,倒是有一堆堆的蚊蟲圍着他們,伺機吸血。”

開解了兩句,朱翊鈞示意張居正坐下:“張師傅請坐。

河南大案,有人彈冠相慶,說這是大明的《流民圖》。一時間讒口囂囂,無數的明槍暗箭紛紛冒了出來。

只是他們沒有搞明白一件事。

張師傅不是王荊公,朕也不是宋神宗,這河南大案更不是什麼《流民圖》!”

得朱翊鈞親口餵了一記定心丸,張居正不由在心裡長舒一口氣,半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來。

他對自己學生脾性非常瞭解,也相信皇上不會是輕易放棄的人。

但是世事難料!

歷史上宋神宗對王安石變法的支持,非常堅決了,結果又如何,《流民圖》只是藥引子,關鍵是宋神宗面對重重壓力,以及前途未卜的兇險,心志動搖了。

宋神宗以爲自己只是退了一小步,卻不知政治鬥爭中一小步會引起全線潰退。

幸好皇上依然如世宗皇帝所言,堅毅不可奪志!

朱翊鈞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張師傅,改革路上不僅有障礙,也有反覆,朕早就說過。

我們不僅要盯着遠大的目標,也要注意腳下的石頭,一不小心踩歪了很容易摔一跤。不過這種藏在路面的石頭,不踩上它也很難察覺。

我們得想個法子,把路上的石頭篩乾淨”

朱翊鈞右手手指在書案一迭文捲上敲了敲,“朕詳細地把河南大案卷宗再看了一遍,此案涉及河南二十二個縣,其中十四個縣的知縣是進士出身,七個縣的知縣是舉人出身,還有一位是監生出身。

這說明什麼問題!”

張居正剛放下的心,猛地又提起來。

“臣惶然,不知是什麼問題,還請皇上明示。”

“說明官制易改,舊觀念難改!

河南以前是藩國宗室的重災區,從洪武年間開始分封了十餘位藩王在河南,傳至嘉靖年間的有七位。宗室數以十萬計,數量之多在全國都是屈指可數。

此前河南近半田地被分封於藩國,加上侵佔、吞併、隱匿,有三分之二。河南各地的胥吏和鄉紳,多半攀附於藩國宗室,仗勢欺人,對百姓敲骨吸髓。

隆慶年間,朕整飭藩國宗室,河南除藩分地,大半田地重新分給百姓很明顯,被斷了財路的河南各地胥吏和鄉紳們,又摸索出一條新財路。

朕相信,這幾年河南各縣的胥吏和鄉紳都在努力開拓新財源,可爲何偏偏在這二十二縣興起,成了氣候?”

張居正聽出朱翊鈞話裡的要點,沉聲答道:“皇上,臣明白了,關鍵還在這二十二個縣的知縣身上!”

“對,張師傅說得對!

什麼洗心遷善局,什麼黑牢私設班房,坐在縣府裡的知縣會不知道?

他真不知道,那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糊塗昏庸,被人架空,成了瞎子聾子。

二是沆瀣一氣,他成了這些胥吏和鄉紳們的後臺。”

說到這裡,朱翊鈞右手指節在書案桌面上重重地敲打着,一下又一下,堪比張居正參觀灤州鋼鐵廠時看到的鍛錘機,一下又一下地打在他的心裡。

“此前張師傅推行考成法,從中樞推到地方,朝野紛紛說此法如利刀割草、梳篦過頭。我們也期望能夠徹底扭轉官場風習。

結果呢!”

朱翊鈞的指節重擊一下後停住了,卻像是給張居正最重的一擊。

皇上,你終究還是要下手了。

朱翊鈞的聲音還在繼續。

“我們培養和選拔官吏的舊制度不徹底打破,考成法執行得再嚴。舊體制培養和選拔出來的官員,還是那個樣子。

能力不匹配,個人覺悟跟不上,迂腐僵化,得過且過。

河南案發的二十二個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二十二位知縣,地方親民官,沒有替朝廷把好第一道關,任由胥吏和鄉紳勾結,禍害地方。

張師傅,我們不能出了事就查一批、抓一批、殺一批,再換一批。不清淨水源,在下游再怎麼折騰,我們喝的還是髒水!

不徹底打破舊有的培養和選拔官吏制度,我們選出來的官員很大一部分還是老樣子。河南大案這樣的事情,會屢禁不止!

張師傅,到了該徹底打破的時候了!”

張居正沉默不語。

wωw▪ttka n▪¢ 〇

料想得沒錯,皇上終於跟自己攤牌了。

隆慶年間,自己爲閣老兼吏部尚書時,時爲監國太子的皇上就要求打破舊有的官員培養和選拔制度。

自己沒有同意,左思右想,提出了考成法,希望以嚴法峻制去管住這些官員,但是還希望保住舊有的培養和選拔制度。

至少要保住一大半。

皇上幾經思考同意了。

自己很清楚,皇上的妥協多半是考慮到替換舊官吏的新型人才不夠。

那幾年,自己力行考成法,皇上也暫時保留舊有培養和選拔制度。

其中官制大改了一次,把此前的胥吏、書辦、衙役等沒有品級的吏員,經過挑選補充進官吏體系裡。

但是知縣、知府以上的官員主流,還是進士爲主、舉人爲輔。

進入萬曆年,皇上加大新型人才的培養,對科試製度進行大改。四年多下來,積累了足夠多的人才。

現在突然爆出河南大案,皇上抓住這個契機,跟自己攤牌,要徹底打破舊有的官吏體制。

張居正痛苦閉上眼睛。

他並不是多麼留戀這個體制,也不是對這個體制出來的官吏有多深的感情。

他只是很清楚,自己也是從那個體制出來的,甚至是那個體制的佼佼者和代表!

一旦徹底打破這個舊有的官吏體制,那麼接下來就是一系列的打破。

屬於自己的那個體制和那個時代將徹底被掃入到歷史的角落中!

自己力行新政改革,卻成了自己時代和體制的掘墓人。

此中滋味,讓張居正百感交集。

朱翊鈞也體會到他的心情,只是靜靜地等待着。

站在牆角的馮保聽到了一切,他微微擡起頭,眼睛瞥向閉着眼睛,遲疑不決的張居正,心裡暗暗着急。

張叔大,張犟驢,我的老夥計啊,你可千萬不要像王安石那般執拗,皇上可不是宋神宗能比的!

張居正猛地睜開眼睛,開口道:“皇上,臣.”

476.第474章 宗社黨在行動!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第7章 嚴家父子第951章 歷史的恥辱柱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487.第485章 平壤城下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第963章 朕的大明夢!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第956章 鳳磐公救我一家滿門第6章 好聖孫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第876章 要不還是從了吧。230.第230章 小樣的,有的是辦法收拾你!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第75章 大同鎮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第951章 歷史的恥辱柱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第21章 高拱的反擊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第955章 動之以法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577.十月總結第861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第26章 嚴閣老第718章 怎麼可能啊!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第817章 灤鋼職工醫院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第890章 扶植爪牙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第57章 誰下的黑手第28章 一封信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475.第473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36章 又大一歲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第927章 開始南巡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第967章 番外三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413.第412章 孤決定!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
476.第474章 宗社黨在行動!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第7章 嚴家父子第951章 歷史的恥辱柱408.第407章 明蠻子欺人太甚!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第696章 一桌菜兩桌客人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487.第485章 平壤城下594.第590章 皆大歡喜646.第642章 京師新面貌第697章 我要打到河中去!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214.第214章 海瑞要查案了第963章 朕的大明夢!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563.第560章 難道我們看錯了?第389章 徐渭建議和親第956章 鳳磐公救我一家滿門第6章 好聖孫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第876章 要不還是從了吧。230.第230章 小樣的,有的是辦法收拾你!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第690章 惱火的潘應龍第75章 大同鎮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296.第296章 還是海公知我!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第735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440.第439章 老爺,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第951章 歷史的恥辱柱456.第454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950章 各個不是省油的燈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292.第292章 世道又沒全變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295.第295章 海公,錢夠花嗎?第21章 高拱的反擊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第955章 動之以法第762章 這案子真是精彩啊!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577.十月總結第861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305.第305章 有人看到了終南捷徑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第828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第26章 嚴閣老第718章 怎麼可能啊!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第817章 灤鋼職工醫院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479.第477章 你們也配姓朱!469.第467章 故紙堆裡找不到未來的光第890章 扶植爪牙339.第339章 李贄的算盤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第682章 嘿,新兵蛋子!第766章 馬塞洛驚人的發現第57章 誰下的黑手第28章 一封信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184.第184章 高拱第一刀,鹽政!475.第473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36章 又大一歲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120.第120章 李贄遇到明主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第927章 開始南巡260.第260章 這事讓孤左右爲難第967章 番外三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413.第412章 孤決定!第926章 新內閣新總理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