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白雲湖農家樂

第935章 白雲湖農家樂

朱翊鈞甩了甩手,“走,隨便找一戶農場職工,去他家裡坐坐。”

於大富上前說:“皇上,現在正是農忙時節,老老少少的職工們都下地幹活去了,家裡一般少有人。

臣選了兩戶人家,有七旬老人留在家裡。

臣懇請皇上聖駕垂臨這兩家。”

朱翊鈞此前下詔,叫不必特意準備,平日怎樣,今日還怎樣。但是他知道這兩戶所謂家裡有七旬老人留守者,肯定有貓膩。

說不定把左鄰右舍家裡的好東西都搬到這兩戶人家來,兩位老人待的地方,不一定就是他們的家。

但朱翊鈞不動聲色,點點頭,示意於大富在前面帶路。

沿着田間小路走,兩邊田地泥土的腥味被春水泡過,格外清新。

前不久纔剛剛冒頭出來的青草、野花抓住這一大好時機,瘋狂地生長。

朱翊鈞一行人,魚貫走在這不到一米寬的泥路上,拉成長長的一列隊伍。

“二姐兒,你看這幾朵花好漂亮!”

“大哥兒,你那邊的花好看,快幫我摘幾朵。”

隊伍的中間,朱軒妮的聲音最大,就像一隻歡快的百靈鳥,在枝頭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朱翊鈞回頭一看,朱軒妮不知從哪裡拔了一撮長草,紮成一個環,上面插了許多野花,然後得意洋洋地戴在頭上。

戴上花環的朱軒妮左顧右盼,叉着腰指着朱常浩、朱軒婉和朱常瀚說:“現在,我是你們的王。”

三位皇子皇女笑嘻嘻地作揖,“是啊是啊,大姐兒是我們的大王。”

左右臉色微變,朱翊鈞聽在耳裡,卻不以爲然。

不一會,後面突然傳來驚呼聲聲,然後是朱軒婉的尖叫聲,朱常浩和朱常瀚焦急的喊聲,可兩人的喊聲裡怎麼聽怎麼覺得幸災樂禍。

“怎麼了?”朱翊鈞問。

楊金水答:“回皇上,大姐兒掉進旁邊的田地裡,已經被人拉了上來,只是濺了一身泥。”

朱翊鈞哈哈一笑,擺了擺手,“這是她囂張的代價。”

此時傳來朱軒妮的聲音,“哈哈,不錯不錯。俗話說,春雨貴如油,我今天在這油池裡打了個滾,不白來。”

又遠遠地喊道。

“父皇,我在泥地裡打了個滾,算不算接地氣。”

朱翊鈞頭也不回地答了一句:“算你接地氣了。”

“嘻嘻,謝謝父皇。”

一路上看到農夫們在緊張有序地忙於春耕,他們似乎被交待過,只管農忙,此外之事不要去管。

又或者原本他們只關心農作,不關心其它。

一行人走過,只是站在田地裡擡頭看了一眼,然後還是該做什麼繼續忙什麼。

在一處田路交匯處,這裡有一片空曠的草坪,方圓三四十米,修了一個簡易木亭,搭了四條長木條當板凳。

朱翊鈞揮揮手,“孺東公和鳳磐公年紀大了,坐下來歇歇,後面的路還長着,我們不着急。”

隨從拿出隨身攜帶的馬紮,撐開後襬在亭子裡面和周圍,給衆人就坐。

朱翊鈞坐下來後,轉頭說起一件大事。

“欽天監正式頒佈了新曆法,《萬曆新大統歷》,於今年正旦正式在全明遵行。

國朝《大統歷》,實則就是前元的《授時歷》,以365.2425日爲一歲,非常精準。

國朝初年,太祖皇帝就以《授時歷》爲《大統歷》,只是歷經兩三百年,日積月累,總有誤差。

嘉靖初年間,皇爺爺下詔勘誤,頒佈了修訂版。

隆慶年間,朕下詔欽天監徹底勘誤。

他們派出十幾支天象勘測隊,分至四方。

北至北海(貝爾加湖)、冰火洋(北冰洋),西至阿丹港(亞丁港)、龍血樹島(索科特拉島)、馬林(馬林迪)和曼八剌(蒙巴薩),南至炎州島、鼎洲島、鼎洲島東南的鳧渚島(塔斯尼亞島)、更東邊的歸墟島(新西蘭),東至艮洲商州、曜州(墨西哥)、蓐收羣島、巽洲帶方郡。

耗時十年,用先進的儀器在這些地方測繪天象,勘定數據,對《授時歷》進行了徹底勘誤,最後在萬曆十年制定了《新大統歷》。”

朱翊鈞對徐貞明鄭重交代:“曆法在國朝,除了統一年歲月日時之外,更重要的跟農耕息息相關。

但曆法是死的,氣候變化卻無常。

欽天監在萬曆三年成立天氣局,萬曆五年與海軍的氣象預報局合併成新的氣象局,職責就是監測各地天氣,利用科技手段,分析過往數據,預測未來氣象。

摸清楚老天爺的脾氣,困難重重。

不過隨着科技發展,在知道氣壓、季風、溫溼度等數據後,氣象監測和預報也逐漸發展,尤其是有線電報和無線電報發明更是讓氣象預報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去年夏秋五個月,南海都司的無線電臺及時向廣州發送了四個颱風預警電報,廣州收到後,及時向廣西廣東、福建和浙江傳遞,避免了三場重大損失。

這次勝利,是一次巨大的突破。”

朱翊鈞語重深長地交代着:“孺東公,你在內閣負責農業這一塊,氣象預報建設要重視起來,它的短中長期預報,對農業至關重要啊!

萬曆新時代,我們對農業的要求是不再像以前靠天吃飯,要科技興農。

什麼是科技興農,不僅僅是各農科所培育優良農種,機械耕種放牧,還有氣象預測,也是科技興農重要內容之一。”

徐貞明鄭重地點點頭:“皇上垂訓,臣牢記在心。”

朱翊鈞站起身來,一拍雙手:“好了,我們繼續。”

又走了十分鐘,一行人來到另一片居住區,這裡屬於第六生產隊。

這裡的佈局跟第七生產隊一樣。

於大富帶着朱翊鈞一行人來到一戶農家,六間磚瓦大屋,亮堂堂的。中間是堂屋加後屋,左邊是兩間套間,右邊也是兩間套間。

廚房、廁所偏搭在兩邊的牆上。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坐在堂屋門前的院子坪地上,愜意地曬着太陽。

看到於大富帶着一行人走進來,他顫顫巍巍拄着柺杖站起來,大聲道:“於大富,你又來發慰問品了?

帶了什麼來,糧還是油?太多了,你還是給帶一匹花布來吧。”

“陳老丈,皇上南巡來你家了。” “南邊上海的布沒有了?北邊天津的也行啊。”

“我是說皇上,萬歲爺,御駕親臨你家了。”

“多少歲?老漢我今年七十六歲。”

於大富急得滿頭是汗,心裡埋怨下面的人怎麼找了這麼個老漢,已讀亂回,誰招架得住啊。

朱翊鈞打斷他的話,“沒事,讓老漢自己坐在這裡曬太陽,我們到處看看。”

“是,皇上。”於大富也沒辦法,帶着朱翊鈞一行人走進堂屋。

堂屋正中間是一具神龕,中間是紅色貼紙,中間書寫着“天地君親師位”,左邊寫着“五嶽大帝普濟世人救苦救難”,右邊寫着“陳氏列祖列宗靈位在上”。

神龕前搭着一塊木板,上面擺着一個小銅爐,插着三炷香,已經燃完。

神龕上方,貼着一張彩印畫像。

正是朱翊鈞身穿翼善冠服裝站在承天門,接受軍民朝賀的畫像,器宇軒昂、揮斥八極。

色彩鮮豔,栩栩如生。

衆人面面相覷,默不作聲,等待朱翊鈞的一語定論。

朱翊鈞點點頭,“想不到國朝的印刷術,發展到這個地步,彩色印刷,畫質如此細膩,顏色如此鮮豔,有些神奇。”

張四維湊上前答道:“臣聽那些印刷廠的人說,主要是國朝的化學工業發展得很快,印刷顏料層出不窮,再加上精密機械研究所發明了滾筒膠印機。

說是圖案先從印版傳到壓印滾筒的橡皮布上,再印到紙上,印刷質量有着天壤之別,就是比較貴。

不過再貴,用來印刷皇上的御像也是值得。就是這樣,也表達不出大明萬民對皇上愛戴之心的萬一。”

他管着文明建設委,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印刷,印書、印報紙雜誌、印宣傳紙.

朱翊鈞看了張四維一眼,笑了笑,“鳳磐公業務很熟啊,果真是盡忠職守。”

“皇上過獎。”

君臣一番表演,大家都知道,單位和每家每戶掛貼御像,皇上同意。

因爲在此前的觀念裡,給生人畫像可以,但是把生人的畫像掛起來,多少有些忌諱。

皇上不忌諱,那臣民們還有什麼好說的。

楊金水、潘應龍熟悉朱翊鈞脾性的近臣們默契地對視一眼,心裡有數。

皇上這次南下巡視,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授權”,把一部分權力分授下去。

在分權的同時,他不介意讓自己的威望在萬民中更高一些。

這是皇上做事的風格,放手一部分,總能從別的地方抓回一部分來。

跟他皇祖父,世宗皇帝一樣,不是位肯吃虧的主。

神龕畫像後面的牆,左邊有道門,裡面是一間庫房。

裡面修了一間水泥的糧倉,左邊堆滿了麥子。外面有兩個大甕,裡面是雪白的麪粉。

“我們農場自己有四個水力磨坊,這麪粉就是在那裡磨的。”

“收錢嗎?”

“肯定要收,磨坊日常維護,還有裡面的工人都要開工錢。不過職工收的費用比外面的要便宜一半。”

朱翊鈞指着兩甕麪粉,對王宗載和陳大科說:“王撫臺,陳布政使,麪粉廠大有可爲。工業化生產,產量越大,成本越便宜。折算下來,比百姓們自己花錢要磨還要便宜。

到時候他們寧可賣了一部分麥子,直接去買麪粉廠的麪粉,划算方便。”

王宗載和陳大科連連點頭稱是。

兩甕麪粉旁邊還有兩缸油,都是菜籽油。還有兩缸黃豆、一缸小米.

把一間庫房擠得滿滿的。

朱翊鈞滿意地點點頭,轉出來回到堂屋,發現堂屋敞開的大門後面,停着一輛嶄新的自行車。

天津自行車廠出產的野馬牌七零型自行車。

家庭條件不錯,居然買得起自行車。

再一轉頭,看到對面牆上貼着一排獎狀,右邊是小孩的。

白雲湖第一小學的期末考試年級前六名,白雲湖中學萬曆十年下學期優秀學生。

左邊的是大人的,其中一份是萬曆十年年度白雲湖農場先進工作者。

再看看對面的自行車,朱翊鈞問於大富:“這是年度先進工作者的獎勵?”

“是的皇上。白雲湖農場比不得天津廠礦,衣食雖然無憂,但是手裡的餘錢肯定沒有廠礦裡的多,所以農場里舍得花錢買自行車的不超過五十戶。

今年正月開春,農場召開年度總結大會,特意採購了十輛天津的野馬自行車,獎給去年評選出來的十位先進工作者,陳家老大就是其中一位。”

“那他家有縫紉機嗎?”

“有的。

皇上,在我們農場,縫紉機比自行車跟受歡迎,因爲買來花布可以自己動手給家裡人做衣裳,不用出去花錢請人做,或者去成衣店買。”

於大富一邊說着一邊推開左邊的門,裡面是套間,外面房間靠前牆窗戶處擺着一臺縫紉機,機頭收回在桌子底下,平坦的鋪着一張布,比旁邊的書桌矮一些,也是一張小書桌。

靠裡面牆擺着一張大牀,掛着一頂大蚊帳。

牀邊有扇門,裡面還有一間房間。

看樣子外間是孩子們住,裡間是陳老大夫妻住。

朱翊鈞在外間門口看了一眼,揮手示意大家退出來,把門關上。

“這是人家一家的臥室,隱私之處,我們不要亂窺探。”

於大富聽了,連忙退出外間,順手把門帶上。

院子左邊,廚房的前面有兩間不大的磚屋平房,木門緊鎖。

朱翊鈞指着問:“這兩間屋是幹什麼的?”

(本章完)

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第57章 誰下的黑手第40章 奮發的海瑞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第352章 終於來了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736章 就這些邊角料?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第870章 我大明不要面子的啊!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第870章 我大明不要面子的啊!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第28章 一封信第81章 兒孫滿堂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第860章 里約就是一月河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490.第488章 大婚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第927章 開始南巡第852章 戰無不勝的天竺戰象隊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539.第536章 還是我們工人有力量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902章 《西國志略》第810章 朕的培養和選拔官員之道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第736章 就這些邊角料?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第799章 思想要統一哈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第15章 敲打徐階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319.第319章 午門哭闕336.第336章 餘公,你身體受得住嗎?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第3章 朕的銀子!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第845章 濁酒一杯家萬里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第861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325.第325章 你們都想偷襲我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
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第57章 誰下的黑手第40章 奮發的海瑞557.第554章 樹未倒猢猻就要散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253.第253章 我老徐也怕海瑞啊!第352章 終於來了609.第605章 皇上,請您爲民做主!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240.第240章 這就是太子的心思啊第736章 就這些邊角料?546.第543章 晚生恭候海公的彈劾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縣變知府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第870章 我大明不要面子的啊!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404.第403章 認罪態度尚可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第870章 我大明不要面子的啊!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第844章 世界真小啊!第28章 一封信第81章 兒孫滿堂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第860章 里約就是一月河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490.第488章 大婚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第927章 開始南巡第852章 戰無不勝的天竺戰象隊第865章 我對大明有用處!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171.第171章 戶部尚書高拱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第675章 都在努力上進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539.第536章 還是我們工人有力量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爲聖第902章 《西國志略》第810章 朕的培養和選拔官員之道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第736章 就這些邊角料?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第705章 千鈞重擔,我們壓力很大啊!第799章 思想要統一哈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482.第480章 張居正驚蟄初鳴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130.第130章 回京的張居正第15章 敲打徐階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319.第319章 午門哭闕336.第336章 餘公,你身體受得住嗎?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第3章 朕的銀子!第79章 世子的羽林衛第845章 濁酒一杯家萬里134.第134章 淘金小分隊成立了!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第861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163.第163章 回紫禁城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117.第117章 東邊急不得,北邊慢不得471.第469章 南海封賞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325.第325章 你們都想偷襲我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第743章 萬曆三年龍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