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萬曆十年深秋

第901章 萬曆十年深秋

資政大學士、內閣左丞王崇古府,後院書房裡,坐着王崇古、張四維、王國光三人。

“舅舅,而今各地的資政學士,朝議大夫們陸續到京,大幕徐徐拉開。”

張四維話語間帶着少許興奮。

王崇古突然問:“鳳磐,老夫記得你是嘉靖五年(1526年)生人?”

“是的舅舅。”

“嘉靖五年,算一算,你也有五十三歲了。”

張四維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舅舅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那你知道王子薦是哪一年的嗎?”

張四維臉有點黑,舅舅,你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王子薦王一鶚,是嘉靖十三年的,比我小整整八歲。嘉靖三十二年,我二十八歲中進士,一時得意洋洋。

結果看到同年錄上有位十九歲中進士的人,當時一下子就癟了。

那人就是王一鶚,當年他是那一科最紅的辣子雞!

隨即自己考中庶吉士第一名,入翰林院爲編修。王一鶚沒考中庶吉士,只能外放地方。當時自己的心一下就覺得平衡了。

後來自己文名遠揚,不到九年就擔任嘉靖四十一年會試的同考官,一時四海矚目。

那時王一鶚在南京刑部、兵部轉歷濁官,而後又改任福建偏遠山區的知府。

當時世人都認爲他如同一顆流星,驟然劃過。自己也暗自竊喜,他永遠也趕不上自己的腳步。

萬萬沒有想到,福建建平知府成了他的轉折點,堂堂進士提刀砍倭,被當時是皇太孫的皇上看中,然後平步青雲。

雖然自己是資政局學士、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主任,王一鶚也是資政局學士、內閣右丞兼刑部尚書,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自己的仕途看到頭了,人家的仕途還可以再進一步。

不甘心!

老子不甘心!

憑什麼啊!

就憑你會砍人?老子的毫筆不比你刀子鋒利?

王崇古看着不出聲答話的張四維,在他的眼睛裡看到了不甘和慾望。

自己的外甥,太清楚了。

可是你想跟人家爭,憑什麼啊?

室內非常寂靜,氣氛有點詭異。

王國光開口說:“鑑川公,而今朝野議論紛紛,都在說傅應禎和劉臺彈劾張相一事。”

王崇古看了張四維一眼。

傅應禎和劉臺這兩個憨憨啊,真是被自己外甥給忽悠瘸了。

學生彈劾恩師,犯了官場大忌。

隆慶二年後的科試被拆分成中考、高校聯考、等同鄉試的省考和等同會試的國考。

只不過在許多士子心裡,這些考試不再正統,都是新政新考試。

隆慶二年的會試,是諸多人心裡正統科試的最後一期。

正統科試沒有了,座師、房師的師生情,也被學校教育、多次考試、考試內容和題型改革以及集中交叉閱卷給沖淡了,無法再成爲官場上強有力的紐帶。

越是這樣,傳統的人就越珍惜正在逝去的東西。

傅應禎和劉臺是隆慶二年最後一次會試的進士,座師是張居正,還與其它同科進士不同,得前輩推薦,正式投過貼拜過師。

這樣的師生情,更進一步。

兩人的仕途能走到今天這一步,肯定是受了張居正的恩惠。

內閣總理的學生,旁人都知道怎麼做!

現在你們認爲自己的官職都是憑本事掙來的。

笑話,你們這麼有本事,怎麼不上天啊!

同一科這麼多進士,誰比你們差?

憑什麼你們已經是五品官,人家還在六七品上磨勘?

不知恩也就罷,被人一忽悠,利慾薰心,轉身背刺恩師,以爲張居正馬上要致仕,會落個嚴嵩、徐階的下場,忙不迭地抱新貴們的大腿。

笑話!

你們連恩師都敢背叛,誰還敢重用你們?

朝中諸公不是董卓,拿着呂布當個寶。

幕後黑手張四維神情不變,理所當然地說:“這水不渾,我們怎麼摸到最大的魚?張叔大身爲內閣總理,又值換屆致仕微妙之時,突然被學生攻訐,自然天下矚目。

大家都盯着這件事,也就方便我們行事。”

王國光不動聲色,嘴角飛快閃過少許譏笑,被王崇古敏銳地察覺到。

王國光是朝中少有的理財能臣,執掌戶部多年,深得皇上和張居正的信任。

他是山西人,跟自己關係也不錯。

萬曆五年後,張居正換屆致仕的跡象越來越明顯,還想再進一步的王國光逐漸跟自己走近,成爲所謂的新晉黨領袖之一。

可是他跟自己外甥張四維的關係很差,可以說是兩人犯衝。要不是自己能鎮得住,兩人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

呵呵,什麼新晉黨,完全就是一個草臺班子!

真正的晉黨,早在嘉靖四十三年,被世宗皇帝和皇上這對祖孫,連根帶脊樑,打得稀碎,也再無恢復元氣的可能。

爲什麼?

山西晉黨能興起,靠的是晉商。

晉商靠的是什麼?

是大同等關口的與漠南蒙古諸部的貿易。

正常貿易,以及違禁走私貿易,賺得盆滿鉢滿,再加上解池的鹽,纔有晉黨的興盛。

而今漠南成了大明疆域一部分,出口貿易變成了國內貿易,晉商一落千丈。

就算有太原工業基地,卻不上不下的。重工業比不上灤州,甚至比不上正在開發興起的東北。輕工業比不過上海,連興起的天津也打不過。

身份尷尬,勉強維持着。

生產力是一切基礎,而經濟是政治、社會和文化的基礎。

皇上的這句話,太英明正確了!

張四維沒有注意到這些,還在繼續說:“舅舅,這一屆張叔大要下來了,你完全可以衝一衝內閣總理。”

王崇古捋着鬍鬚搖了搖頭,“老夫沒有這份奢望。”

不僅張四維,連王國光也被這句話吸引住了。

“鑑川公,爲何這麼說?”

“皇上的規矩,你們是知道的。資政大學士,一屆五年,最多隻能出任兩屆十年。老夫是萬曆五年補任上去的,最多隻能再做一屆。

皇上的意思,爲了確保國策制定和執行的持續性,內閣總理必須是連任兩屆。”

張四維急了,“舅舅,那你不能就此急流勇退啊!”

王崇古的資政大學士的身份,給了張四維許多幫助,要是王崇古退了下來,他在朝中的處境就會變得艱難。

王崇古看了外甥一眼,誰會捨得退下來?

自己才做了一屆五年,還有五年,當然要堅持做下去。

“老夫倒是有意都察院御史中丞一職。海公雖然也只做了一屆,但他年近七旬,這兩年身體也不濟。

而且海公剛猛有餘,出掌都察院五年,大明官場可謂是萬馬齊喑,甚至連東北、湖廣、兩廣等地新興的工商業都受到影響,朝野上下對海公是怨聲載道。

據說皇上對海公也有所不滿。” 王國光不敢置信地問:“鑑川公,這怎麼可能?皇上如此敬重海公,怎麼會對其心懷不滿呢?”

“王汝觀,其它的還好說,影響到經濟建設,皇上心裡能舒服嗎?你是內閣右丞、戶部尚書,知道經濟建設在皇上心裡的分量有多重。”

王國光默然地點點頭,不再出聲。

張四維興奮地說:“好,這是好事!舅舅手段靈活,剛柔相濟,出掌都察院,正好可以一掃海瑞這五年的諸多弊端。”

王崇古看着張四維,微微眯着眼睛問:“子維,你想要什麼?”

王國光聞聲也轉過頭來,看着張四維。

“舅舅,我是這麼想的。

這一任四位資政大學士,張叔大必定是要致仕的。

他空缺的總理之位,舅舅都難以接任,外甥我更加不行。

譚子理是中途補任,按理說可以再做一屆。

可是自萬曆八年後,他的身體每況愈下,萬曆九年來,因爲痰症進京師總醫院都住過兩回了。這樣的身體,這一屆任滿肯定會致仕。

他空缺的總戎政使一職,外甥我也不敢奢望。”

旁邊的王國光心裡冷冷一笑,你倒是想,夠格嗎?

“舅舅你頂替海剛峰,出任御史中丞。你的空缺,理所當然應當由王汝觀來接任。”

聽到這裡王崇古和王國光不由微皺起眉頭。

你個老小子是無利不起早,巴拉巴拉盤算了半天,自己一點好處都沒落下,怎麼可能!

張四維身子前傾,頭向前探,壓低聲音故作神秘地說:“我聽說,皇上有意增加一員資政大學士名額。”

王崇古眉頭微微一挑,沒有出聲。

王國光卻大吃一驚,“子維,你這個消息從哪裡聽到的?”

資政局是皇上欽定的大明最高決策諮備機構,權柄比此前的內閣還要重。

作爲資政局最高一級的資政大學士,權力也比以前的閣老還要大。

多增加一個資政大學士名額,意味着大明的政局要爲之改變。

張四維嘿嘿一笑,沒有答話,坐直了身子,端起旁邊的茶杯,矜持地喝了幾口。

王國光又轉頭看着王崇古,看着他臉上的神情,知道這個消息十有八九是準確的。

“鑑川公,如此一來,今年的風浪可能會更急更高了。”

王崇古點點頭,“沒錯,風急浪高,大家都要小心些。子維,尤其是你,不要魚沒打到,反倒落了水。”

張四維目光閃爍,神情變得鄭重起來。

“舅舅放心,事關我自己的前途,肯定會十二萬的小心。”

京師南城廣安門外北京南站,這十來天裡,來自各地的地方大員們日益不絕。

陝甘總督徐貞明,陝西巡撫石星,河南巡撫劉禹浦,湖南巡撫胡僖,湖北巡撫宋應昌相約下車。

他們坐的火車走的是京漢線,從河南直接北上,從安陽進河北,經過邯鄲、邢臺、真定和保定,在涿州進順天府,在良鄉過盧溝河,從宛平縣繞到這北京南站。

幾人在站臺上寒噓了幾句,等着通政司的人過來。

此時,有一列火車徐徐駛過來,靠在對面的站臺上,這列火車最後一節臥鋪車一看就是加掛的,朝議大夫以上官員纔有的待遇。

“哦,這列火車是浦口到京師的,走的津浦線,應該有同僚。”

果然,火車停穩沒多久,下來了兩廣總督劉應節、靜海巡撫張學顏、江蘇巡撫蔡茂春等人。

大家上前去,互相打着招呼,寒噓幾句。

劉應節哈哈說道:“胡撫臺,武廣線廣東段在加班加點地搶修,你們湖南也要加把油。修通了,我就不用轉海船去上海,走滬寧津浦線,直接走武廣京漢線好了。”

胡僖笑着答:“在加緊修了。不光劉督催我,鄭兵部(鄭洛)更是一月三封電報,催問工程進度。”

劉禹浦看着張學顏很是好奇,“張子愚,你從靜海趕回來,還這麼快?現在不是秋冬,北風大興,不利北上嗎?”

張學顏笑着答:“湯臣有所不知,我是坐蒸汽輪船,從靖安(海防)先到香江。正好劉督也要北上,我們就一起乘坐蒸汽輪船,直抵上海,再在那裡坐火車北上。”

“蒸汽輪船?哦,聽說過。

據說萬曆初年,秦皇島京畿造船局,以及上海江南造船局就分別研製出蒸汽小船,叫小火輪。

現在蒸汽大船已經投入實用了嗎?”

“是的,我們乘坐的叫蒸汽帆船,也叫機帆船。順風就揚帆加蒸汽機驅動,逆風就降帆,只用蒸汽機。

快得很,劉督,我們這次從香江到上海,少用了兩天時間,對吧?”

“對的,節省了兩天時間,一路上在海上快得不得了。這蒸汽機,真是個好寶貝。”

蔡茂春看到了旁邊站如嘍囉的沈萬象、王用汲。

“千鶴,明受,你們出使回來了。”

他驚喜的一嗓子,其他人轉頭過來,都欣喜地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問着話。

圍了裡三層外三層,硬生生把兩人變成了資政局和朝議局團寵。

沈萬象和王用汲上了馬車,腦子還是嗡嗡的。

對視苦笑,這些大員們,真是太熱情,問東問西,轉着頭回答,腦子都快要沸騰了。

一行馬車駛出火車南站,進廣安門。

萬曆十年冬天的京師,還是那樣美麗。

整座城市的面貌又在變化,街道兩邊各多了一排路燈,應該就是出發前說是要修的煤氣路燈。

來接人的鴻臚寺右少卿郭長順,坐在兩人對面,開口說:“現在的順天府尹是南宮大人。這些煤氣路燈是在他手裡修好的,地下排水和供水管網,也是在他手上全部完工。

最近城西南修建了一座熱電廠,不僅可以發電,還可以給城裡供暖氣。現在又在開建暖氣系統,以及搞電網建設。

新東西層出不窮啊。”

沈萬象感嘆道:“大明進入到一個新時代,日新月異啊。”

來到四方館,郭長順把兩人安置好,客氣兩句就告辭。

國朝規矩,奉詔出京的欽差,在覆命之前,任何官員不得與他們正式接觸。沈萬象和王用汲奉旨出使海外,自然也算是欽差。

郭長順來接他們,也只是一種禮儀,安排好了就走人。

四方館改建過,模仿南苑的暢意館模式,住着非常舒適,還有熱水澡堂子。

沈萬象和王用汲美美地洗了一個熱水澡,洗去萬里風塵和疲憊,換上一身舒適的衣服,在暖和的房間裡坐着,美得很!

兩人喝着茶,正享受着難的愜意,噠噠有人敲門。

王用汲去開門,進來一人,站着的他和坐着的沈萬象都愣住了。

他怎麼來了!

(本章完)

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第931章 山東最大的問題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12章 父子和母子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724章 誰殺的?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第823章 這些可是好寶貝!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第833章 歷史戲臺的新主角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第965章 番外一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第76章 驚天大案第13章 朝天觀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309.第309章 被嚇到的申時行和餘有丁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第805章 大明,我們真是來和談的第845章 濁酒一杯家萬里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第383章 進擊的皇史宬鹹魚們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第778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第940章 一羣“義士”第796章 京畿鐵路局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第671章 壞了,我中美人計了!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961章 皇上想以民制官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第781章 海瑞要自剪羽翼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444.第442章 王一鶚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裡?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第883章 人類文明燈塔是大明第881章 有本事你燒我撒!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
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第931章 山東最大的問題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第12章 父子和母子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724章 誰殺的?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煩事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第823章 這些可是好寶貝!第730章 帶頭人不行是大問題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第948章 一直在改革的財稅制度第833章 歷史戲臺的新主角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第965章 番外一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還是兵權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第76章 驚天大案第13章 朝天觀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518.第515章 現在是我大明的好機會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309.第309章 被嚇到的申時行和餘有丁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第805章 大明,我們真是來和談的第845章 濁酒一杯家萬里第916章 遇到張四維,算你們倒黴!603.第599章 阿拉伯朋友,我們必須聯合起來。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第383章 進擊的皇史宬鹹魚們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第778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第869章 前面是狗島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640.第636章 到處可見的上海貨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第940章 一羣“義士”第796章 京畿鐵路局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644.第640章 喜從何來?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第371章 這就是權勢,救人,殺人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第671章 壞了,我中美人計了!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961章 皇上想以民制官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第732章 大家輪流唱戲612.第608章 大明需要怎樣的百姓?284.第284章 兄弟們,我們會報仇的!第348章 帶大明打上月球第781章 海瑞要自剪羽翼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330.第330章 老高,打錢!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444.第442章 王一鶚464.第462章 張居正的一鳴驚人548.第545章 佛門喇唬會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887章 大明史書的活學活用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702章 朕給你們指出一條發財之路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聯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423.第422章 海瑞在哪裡?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第883章 人類文明燈塔是大明第881章 有本事你燒我撒!第669章 老子有王命旗牌,你們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