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

剛過鴉鴻橋,看到浭河東邊的堤岸後面,種着一排排楊樹,筆直但不高,都是這兩年才種下的。

被朱翊鈞欽點爲“接駕使”的豐潤羊毛呢絨廠的張大力,指着那排延綿二三十里的防洪防風林,自豪地說道。

“皇上,張相,嘉靖四十六年,我們呢絨廠在豐潤建成,從那一年開始,每旬休沐日,工人公會都時不時組織我們去河邊植樹造林。

廠裡也很支持,撥下錢糧,買樹苗,補貼我們伙食,提供茶水,還提供獎品,獎勵植樹先進單位和個人,獎品不菲,大家積極性都很高。

當然了,不光要種,還要注意養護。幾年下來,這裡已經成林了。不過對岸的百姓,時常跑來偷伐樹木。

瑪德,我們辛苦種下的樹木,怎麼能讓他們給砍了去。

我們就組成護林隊,下工時間輪流值班,抓到偷木賊就狠打一頓,過了一兩年,敢來偷樹木的鄉民也就少了。”

聽了張大力的介紹,跟着後面的內閣長史張學顏忍不住輕聲對張居正說道:“閣相,東西兩岸的仇恨,有淵源啊。”

他是昨晚和楊金水趕到洪家橋驛站。

此前兩人先去灤州打前站,聽到朱翊鈞一行暫停,馬上趕了回來,今天一早又分別先到農田和工廠這邊打前站。

張居正看了一眼前面緊跟在朱翊鈞身後的楊金水,心頭有點煩躁。

自從馮保被叫去承德督造行宮,自己在司禮監等於是瞎子聾子。

暫掌司禮監之一的陳矩爲人廉潔,力主安靜,與趙貞吉的關係很好。

另一位大貂璫楊金水,跟胡宗憲和譚綸的關係不錯。

自己堂堂內閣總理,在司禮監居然沒有一位盟友,這太說不過去了。

得想個法子,讓皇上把馮保叫回來。

張學顏在耳邊說話,馬上把他的思緒拉了回來。

張居正點點頭:“工廠是新興事物,你我都不大懂。且看看皇上和楊公公是如何處置的。”

張學顏看了一眼張居正,不再出聲了。

朱翊鈞卻聽得很有意思,他轉頭對楊金水說道:“這些工廠,你費了不少心血,還有朕的那些話,你都聽進去,儘量在一步步地做了。”

“回稟皇上,皇上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奴婢照着皇上的聖諭做,肯定沒錯了。”

從鴉鴻橋一過來,就是一條水泥馬路,延伸兩三裡,一直通到遠處的工廠大門。

看着這條寬四米的水泥馬路,張居正捋着鬍鬚忍不住感嘆道:“水泥馬路,潘少尹在京師南城舊城改造,修的全是這種水泥馬路。”

張學顏馬上附和道:“閣相,這水泥馬路好處多多。

不揚灰,下雨天不會成泥濘。十分平坦,馬車行駛在上面,一點都不顛簸。水泥現在倒不貴重了,關鍵是路基要打好,十分講究。

沒有道路研究所的人指點,就算你把水泥路修好了,地基沒打好,搞不好兩三年過去,這馬路水泥路面下面,就塌陷空了,全廢了。”

張居正轉頭看着他,“子愚對築路很有心得。”

“閣相,太原到大同的水泥馬路,就是屬下任山西參議時主持修建的。也是因爲修了這條路,才被王部堂和霍公聯袂舉薦爲山西巡撫。”

是啊,張學顏是理繁能吏,自己才任命他爲內閣長史,料理內閣繁劇之事。

一路上說着話,對着馬路兩邊指指點點,朱翊鈞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工廠區第一站。

迎面是一道大門,平頂牌坊式,上面樹着一行銅皮字:“豐潤羊毛呢絨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下面是兩扇鐵柵欄門,被完全打開。

大門門柱兩邊是一道高高的紅磚圍牆。

宋公亮已經帶着羽林軍在這裡各處佈防,大門、圍牆,還有裡面,到處可見站崗的官兵。

一羣人站在大門口迎接,爲首的是吳廠長,昨天見過。

鬧哄哄行完禮,朱翊鈞和張居正一行人徑直走進工廠大門,一條十米寬的平坦水泥路亮瞎了衆人眼睛。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水泥路兩邊是一棵棵不高的雪松樹,樹之間是一個個磚砌的花壇,裡面種滿了花。

水泥路向前走五十米,是一堵照壁,比一般宅院的照壁要長,相對顯得就矮了。

上面石板上刻着四個大字:“強國富民!”

吳廠長在一旁解釋道:“這是臣等斗膽,從刻版的聖諭寶錄裡仿摘的皇上筆跡。”

朱翊鈞點點頭:“這四個字,是朕在隆慶二年,題寫給《上海商報》,《灤河報》也進行了轉載,都用的刻版,把朕的字刻復出來。

你們也照瓢畫葫蘆。嗯,”

朱翊鈞搖了搖頭。

怎麼,皇上不覺得好?

吳廠長十分緊張,下意識地看了看楊金水。

楊金水看了他一眼,嘴角掛着微笑,不動聲色地眨了眨眼睛。

稍安勿躁!

“張師傅,朕的字,辜負了你的教誨啊。寫得太難看了,刻在這裡,朕的臉是燙的啊,羞愧難當。”

張居正連忙笑着答道:“皇上御極天下,日理萬幾,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練字這種微末之事,自然就耽誤了。

不過皇上的字剛毅有力,別有一番韻味。”

“張師傅就別浮誇朕了。朕的字,朕心裡有數。內廷字寫得最好的是馮保,其次就是陳矩、呂用和楊金水,李春、祁言的字也都各有所長。

外朝裡,李師傅的字寫得最好,還有文長先生,接下來就是趙師傅和張師傅你了。

嗯,馮保去承德有多久了?”

楊金水答道:“回皇上的話,馮公公是端午節前那幾天起身去的承德,到這會已經兩個半月了。”

“你是少府監,行宮修建要從你口袋裡撥錢糧,進程你心裡最清楚,承德行宮修得怎麼樣?”

“回皇上的話,在馮公公督造下,地基和主體框架都修好了,剩下的就是水磨功夫,接下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修完後好好驗收。”

“驗收很重要。現在是水磨功夫,不能把馮保陷在裡面,耽誤事。傳旨,把馮保叫到府治盧龍城,等着朕。

朕的字,還要多向他學習。”

“遵旨!”

朱翊鈞和楊金水一唱一和,幾句話就把召回馮保的事定了下來,張居正一時間居然沒反應過來。

天意難測啊!

自己剛纔還心念着想什麼法子,把馮保弄回來,好在司禮監有個盟友照應,沒想到念頭剛轉完,皇上就拍板叫回馮保。

爲什麼?

皇上做事,不會想起一出是一出。他肯定是想到了什麼,才做此決定。

會不會是看到灤州工廠如此興盛,而大明幾乎所有的煤鐵、冶煉、機械以及呢絨等新興工廠,都是楊金水一手操辦興建的。

灤州如此興盛,上海、太原肯定也不差。

這麼大的三個盤子都是楊金水一手一腳搭建出來,是他的基本盤。

皇上看到他的真實實力後,心生忌憚,然後隨意找了個藉口,要把馮保召回來,保持司禮監的權力制衡。

但皇上爲了照顧楊金水的情緒,故意轉頭詢問了他。

在皇上身邊的有好幾人,誰都可以問,偏偏問到楊金水的頭上。

楊金水也識趣,馬上明白無誤地答道,承德行宮修得七七八八,馮保可以回來了。

如此一來,馮保再如何,也要捏着鼻子認下這個人情。

是楊金水給了皇上建言,皇上才點頭召回馮保。

你要是不認,皇上和百官會認爲你寡恩薄義,那你以後就麻煩了。

皇上還真是得了他祖父世宗皇帝的真傳啊,做起事來,彎彎繞繞,點到爲止。

一行人繞過照壁,正對面是一座高六七丈的建築,平頂長方形,前面十二根水泥圓柱,接頂連地,有古希臘神廟建築的風格,但是更像另外一個建築。

“大會堂。這就是你們工廠的大會堂?”

朱翊鈞仰着頭開口問道。

吳廠長連忙答道:“皇上英明,一眼就看出這座建築的用處。

回皇上的話,這座建築正是我們廠的大會堂,可以容納一千二百人開會,還有迴音璧設計,最遠處都能聽到前臺的講話。

我們廠子月會年會,還有定期的文藝匯演,宣傳大會,動員大會,都是在這裡舉行的。”

“工人們都在裡面?”

“回皇上的話,我們廠有三千名工人,所以我們選了年度、月度優秀工人,廠裡各科的管事,工人公會理事成員,以及普通工人代表,工人家屬代表,合計一千二百人,現在都在裡面,接受皇上的召見。”

“好。”朱翊鈞轉頭對楊金水說道:“你進去先跟大家講清楚。朕進去了,不用跪拜磕頭。這大會堂裡不是磕頭的地方,叉手做個長揖就行了。”

“遵旨!”一身飛魚服的楊金水撩起衣襟,快步就進去了。

張學顏忍不住輕聲問張居正:“閣相,皇上沒來過這裡,怎麼對這裡的大會堂很熟悉?”

張居正頭也不回地輕聲答道:“楊金水在灤州建辦第一批工廠時,據說廠裡的佈局和建築圖紙,是皇上簡筆畫的。

後來灤州、太原乃至上海的廠子,基本都是一樣的佈局,一樣的建築。”

張學顏倒吸一口涼氣,來不及感嘆什麼,前面的朱翊鈞提起衣襟,走上六級臺階,站在大會堂的平臺上。

張學顏和張居正等人,連忙跟上。

圓柱是古希臘風格的,大門卻是本土風格、木製大門,雕鏤畫花,厚重、氣派又華麗好看。

總共三扇大門,正門略大,左右門略小,都是對開雙扇門,全部洞開。

朱翊鈞一馬當先走進正門。

裡面是一個前廳,正前面左右各有一道門,直通會堂裡面。

朱翊鈞沒有走正門,一個轉身,走進最邊上的左過道,張居正、張學顏等人緊跟在身後。

這過道通往哪裡?

張居正和張學顏驚詫不已。

過道上隔着一段距離站着一位勇衛營士兵,見到朱翊鈞走過來,一一行軍禮。

穿新式軍裝的,右手舉在帽檐邊,行新式軍禮。

穿舊式鴛鴦襖,左手握刀柄,右手掌心向下,橫在胸前,行舊式軍禮。

說是舊式軍禮,其實也不舊。嘉靖四十三年,戚繼光被調到京營練兵,由當時還是裕王世子的朱翊鈞制定的。

過道牆壁全是離地一人多高的窗戶,裝有玻璃,亮光照進會堂裡。

每隔一段距離,有一扇門,通向裡面的會堂。門都關着,聽到楊金水在裡面大聲講話。

“皇上要來.皇上有口諭,不必行跪拜禮,大家高叉手做長揖就好.然後熱烈地鼓掌.”

走到過道盡頭是後廳,裡面有些暗,也站滿了勇衛營官兵和奉宸司軍校。

跟在朱翊鈞身後,繞了兩個彎,看到前面是前臺,楊金水站在臺上。

他身後是一排座椅,最前面是一張最寬的扶手椅,椅面上加了一張團龍錦繡蒲團。

後面是一張座椅,落後一步,再後面一步是一排座椅,總共十二張椅子。

在臺下,密密麻麻坐了上千人。

他們坐在一長排的椅子上,每張椅子都跟左右連在一起,有扶手相隔。

前後間隔不寬,坐下來放膝蓋略有餘。左右中間各有一條直過道,一直通到前廳的那兩道門。

中間有三排橫過道,各連左右兩扇門,通左右過道。

張居正和張學顏對視一眼,沒錯了,這建築的圖紙,就是皇上畫的簡圖,然後工部營造所的畫師和工匠們完善齊全。

朱翊鈞轉過頭看了張居正和張學顏一眼。

張師傅,張長史,跟上啊。

朱翊鈞一出現在前臺,上千人齊刷刷地高叉手長揖,“拜見皇上陛下。”

“免禮!”朱翊鈞和氣地笑了笑,揮了揮,朗聲答道,“這次隨朕前來看望大家的,還有內閣總理張相,大家歡迎他。”

看着朱翊鈞這自來熟的樣子,連泰山崩於前都不會變色的楊金水都一時愣住了,但他反應很快,連連給臺下的吳廠長、管事和工人公會理事們做手勢。

鼓掌,熱烈地鼓掌!

皇上口諭把禮儀簡減,拜見皇上是高叉手長揖,內閣總理就不能享受這樣的待遇。

君臣都一樣的待遇,皇上至尊地位怎麼體現啊?

會堂裡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朱翊鈞對着後臺左使勁揮揮手,示意張居正趕緊出來。

張居正看着朱翊鈞的手勢,下意識地走出後臺,猛地發現上千雙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自己,雷鳴般的掌聲如潮水一般向自己撲來,迅速淹沒自己。

見多識廣的張居正在這一刻,腦子是嗡嗡的。

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第658章 水太冷了!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第17章 楊金水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第95章 敵在柳河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59章 捅破天了!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493.第491章 隆慶三年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205.第205章 有人要殺官劫船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267.第267章 大明國庫受得住嗎?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499.第497章 天降異象,誰是奸臣?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第882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920章 秘書監是幹什麼的?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第83章 會做生意的楊金水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22章 橫嶼島487.第485章 平壤城下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第9章 徐文長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839章 有些事有些人是忘不掉第884章 中西友好協會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第778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第904章 皇女皇子出宮第927章 開始南巡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第785章 這纔是人類的文明之光啊!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第661章 誅殺國賊!486.第484章 給俺答汗安排上!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287.第287章 孤宣佈
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604.第600章 果阿海大敗天方海盜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第658章 水太冷了!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第17章 楊金水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第95章 敵在柳河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619.第615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59章 捅破天了!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493.第491章 隆慶三年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騷操作526.第523章 小舅舅和大外甥205.第205章 有人要殺官劫船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267.第267章 大明國庫受得住嗎?317.第317章 瘋了才能打贏!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499.第497章 天降異象,誰是奸臣?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第882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第920章 秘書監是幹什麼的?647.第643章 沸騰的南城第689章 給朕說說,什麼生意?第83章 會做生意的楊金水第683章 老子是高精尖人才!第22章 橫嶼島487.第485章 平壤城下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635.第631章 現在是界港下午十四點鐘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第9章 徐文長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第692章 他是順天府尹,我是五城總管321.第321章 引鱉入甕第33章 海瑞殺傷力初現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839章 有些事有些人是忘不掉第884章 中西友好協會158.第158章 我說的話,你記住了?170.第170章 父皇英明,知人善任556.第553章 無疾而終,老夫羨慕啊第778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第760章 大明是我心安所處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第90章 又出新幺蛾子了第790章 李藥王研製新神藥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596.第592章 三哥開門,自由貿易了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144.第144章 笨蛋,因爲讀程朱理學能當官啊!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第904章 皇女皇子出宮第927章 開始南巡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第895章 這個真不懂啊!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第785章 這纔是人類的文明之光啊!第763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第364章 召集四王開會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第661章 誅殺國賊!486.第484章 給俺答汗安排上!140.第140章 太僕寺濟南站起火了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116.第116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691章 萬曆二年端午萬壽節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憲287.第287章 孤宣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