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沈大官說了啥?

俞巧蓮和董理來到院門口,看到門前站着兩人。

前面那人理着短髮,穿着現在流行的萬曆裝。

說白了就是另一個世界的翻領夾克裝,“處級以上公務員”基本配置,朱翊鈞做資深公務員時,做夢都想穿的衣裝。

萬曆元年後,新朝新政新風氣,大明的服裝風起雲涌,花樣百出。

朝廷廢除許多穿着禁令,比如商人不準穿綾羅綢緞。

完全不着實際。

商人有錢,不準穿綾羅綢緞。

良民可以穿綾羅綢緞,可是沒錢。

那些綾羅綢緞賣給誰?

與其讓那些商人外面穿着棉麻衣服,裡面穿着綾羅綢緞,大搞形式主義,還不如廢除這樣的規定。

朱翊鈞的詔令,除了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和賜服這些特殊服飾,以及少數特有顏色、花紋和制式不要碰之外,其餘一律放開。

於是大明衣着服飾迅猛發展,各種“奇裝異服”紛紛亮相。

首先是此前的“舊裝”。

男式直裰、曳撒,女式襖裙、霞帔等傳統服裝,萬曆年後顏色更加鮮豔,花紋更加繁瑣,華麗大氣,以配合萬曆年後煌煌大明的氣度。

這些舊裝也叫正裝,大明官民在正旦、祭祖、婚嫁、大考、壽誕等重大節日和正式場合穿着。

平日裡有時也會穿,只不過年紀大一些的人穿得多,年輕人穿得少。

正裝是好看,富麗堂皇、端莊大氣。

可是穿着太麻煩,還要配上頭飾冠帽,一收拾少說要半個小時。脫下來又得半個小時。

年輕人喜歡穿時新的“新裝”。

新裝分好幾種。一種是滬江一帶源起的滬裝。

滬裝以商業套裝爲主。

男式的叫經理裝。

有翻領和駁頭,三個衣兜,且衣長在臀圍線以下,顏色以黑、藏青、淺青色爲主,布料以羊毛料子最佳。

裡面配着淺色襯衣,脖子可以圍圍巾,或者打領帶。上衣口袋最好塞一個摺疊好的手帕。

最先從滬州上海市大商行和銀行的經理羣體流行,故而被稱爲經理裝,也叫滬裝。

說白也就是另一個世界的西裝。

可在這個時空叫滬裝,傳到全世界後也叫滬裝,連明裝都沒有資格叫。

在全世界人眼裡,那些華麗大氣、莊重典雅的正裝,才配叫明裝。

新裝第二種叫工裝。

源起灤州廠礦,流行於各廠礦、運輸、工程企業以及農墾農牧團,學校學生和城鎮許多年輕人也喜歡穿。

特點就是簡單,仿製了新式軍裝的某些特點。下褲上衣,略收腰、貼身、小翻領、配口袋,系木製、牛角或金屬鈕釦。

布料夏講透氣,冬講保暖,主打一個耐用。

顏色多樣,夏天多淺色,冬天多深色。

稍微正式一點的工裝,就是中山裝,小翻領變立領,氣質立即變得嚴肅。

第三種叫制裝,主要在官吏們中間流行。

一般的小吏,現在叫公事員,穿着沒有講究,穿舊裝、工裝、滬裝以及由此演化出來的更簡單的家常裝都可以。

但是七品以上堂官,也就是縣處級以上正職官,就必須重視衣裝。

舊裝官服太正式,日常穿誰都嫌麻煩。

工裝太簡單,滬裝太新潮,不夠莊重嚴肅。

於是一款有前門、有袖子、衣長在臀圍線上下、領臀袖口等地方略加緊固的衣裝悄然流行。

因爲這款衣服據說是西苑流傳出來,皇上親手設計,製作出來賜給資政局學士,所以也叫制裝,或叫資服。

資服分成正資服和簡資服。

正資服顏色都是黑色、藏青色,顯得莊重嚴肅,款式簡潔大方,布料一般是毛料或者棉毛混料。

這個所說的棉毛混料,是木棉、棉花、羊毛、兔毛以及其它纖維成分,按一定比例混紡而成,除了透氣、保暖等常規特點,關鍵是輕盈、順滑和筆挺。

貴!

正資服還必須用拉鍊。

對,新近冒出來的拉鍊,銅製、不鏽鋼或者牛羊角質硬膠製成的拉鍊。

裡面配上白襯衣,下穿黑色直褲,再穿一雙手工製作的新款皮鞋,那叫一個範。

海瑞最先穿,也最愛穿。

一是皇上賜下的,不用再花錢另外製作衣服。

其次是適合各種場合。

前一個小時還在視察工作,跟工農學商百姓們打成一片。

後一個小時可以把巡撫、布政使等省一級官員叫在一起開會,坐在一羣朱袍青袍官服中,不減威嚴。

其他資政學士和大學士很快也發現這個妙處,紛紛穿了起來。

坐衙、開會、視察工作,全都穿着它。

其它官員也眼熱,又發現這款衣服沒有被列爲“賜服”,於是百官們紛紛學着穿,覺得穿上它後,自己也成爲資政局學士了。

很快也形成了一個默契,正資服只有正七品以上堂官才能穿。

正五品,也就是地廳級以上官員的正資服才能配拉鍊。

其次就是官階越高,顏色越深。

至於正七品以下的小吏和公事員,也想穿啊,誰還沒有一顆期盼進步的心啊。

於是簡資服就出現了,顏色偏淺,布料一般,款式略有不同,比如翻領略大,袋口是正的不是斜的,袋口有翻蓋.

品階無處不在!董理一眼就看出來人穿的是一身正資服,藏青色,前面是拉鍊而不是鈕釦。

再看他年紀四十多歲,那應該是正五品以上官員。

董理在進京前做好了充分準備,專門找到黃梅戲資深票友、安慶郡行署長史,向他請教學習了官場上的規矩,看衣服識官就是重要一項。

京師裡大大小小的官太多了,比永定河裡的王八還要多啊。

要是一眼看不出底細,得罪人了都不知道。

董理上前拱手道:“上官大駕光臨,草民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來人微微一笑,對着董理和俞巧蓮客氣地拱手,氣質中正,目光在俞巧蓮明豔的臉上一掃而過,毫無邪光。

“在下沈一貫,忝爲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長史。”

俞巧蓮懵懵懂懂的,只覺得門口的官員應該是位大官,具體多大,她暫時沒有概念。

但是董理他懂啊。

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那是跟考成中央指導委員會並行的機構,擔任主任的張大人,在萬曆五年,補爲資政局學士。

委員會長史,官面上另一個說法是秘書長,簡而言之就是整個委員會的大管家,少說也是五品官起步。

大官啊,董理進京後見到的官職品階最高的官員。

楊金水不算,人家屬於少府監太監,一般人不會把他歸爲朝廷經制官員。

“沈長史大駕光臨,草民失禮失禮。不知.”

董理慌亂中話還沒說完,沈一貫右手在身前指了指院門。

“啊呀!”董理一拍額頭,“真是該死。草民沒見過世面,一時亂了方寸,請大人恕罪。

沈長史請。”

沈一貫進到院子裡,環視一圈,含笑和氣地跟衆人點頭示意,又客氣地對俞巧蓮拱了拱手,走在前面,由董理領着進到北屋正堂裡。

此時恢復正常的董理心裡有數,恐怕是張四維聞到什麼味了,這纔派出他的心腹,屈尊來到這小衚衕裡,來找自己戲班。

董理進京後拿着父老鄉親們的書信,拜訪過諸多皖籍京官。

比如少有的由商入仕、制定了大明珠算規範的戶部右侍郎兼管稽覈司的程大位;胡宗憲的老部下、兵部右侍郎兼管墾牧司吳成器;胡宗憲長子、戎政府樞密廳都事胡桂奇;禮部宗教司郎中吳肇東.

與他們閒聊時,有耳聞過當今朝中第一玻璃球當屬張四維張大人。

不僅有一顆九孔玲瓏心,還長着一對順風耳。

坐下來沈一貫直奔主題。

“我們文明建設委張大人,堅決執行皇上關於大明新文明建設新階段綱要的旨意,從小處入手,大力支持發展地方戲曲,讓它們成爲豐富大明百姓業餘生活的重要工具.”

他巴拉巴拉一通話,不要說俞巧蓮聽得暈頭轉向,就連董理也聽得蒙查查。

自己畢竟還是門外漢,官場的東西,以爲看懂了,實際上還差得遠呢!

兩人努力從沈一貫話中每一個都聽得懂的字裡,找到能夠完全理解的意思。

“文明建設委第一項工作,就是聯手太常寺和禮部,對大明文藝聯合會戲曲協會,進行改組”

朱翊鈞給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的定位是協助編寫制定相關政策協,以及各機構協調議事機構。

也就是編寫相關的方略政策草案,交資政局審議通過,再由朱翊鈞以詔令形式頒佈,或者御批下發內閣,以內閣閣令或部令形式下發。

它本身沒有執行權力,完全靠拉着幾個相關部門,坐下來商議,想法督促它們去執行。

難度非常大,全靠主官的手段。

張四維剛開始擔任精神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時,連朝議大夫都不是,一點實權都沒有。

硬是憑着他的手段和心計,拉着幾個部門以及相關地方官署,連辦幾件大事,取得不菲的成績。

這才通過了朱翊鈞的考驗。

於是精神文化變成精神文明,先是朝議大夫,接着是資政局學士,一步一個腳印地進步。

現在他是資政局學士,說話有分量,有人聽了。

“張主任的意思是,戲曲協會被某些人把持着,只代表着少數人的意見,根本代表不了廣大人民羣衆的意見。”

王世貞要接任精神文明建設委主任,不管這股風是從哪裡吹來的,張四維必須要剎住這股“歪風”。

戲曲協會就是他下手的契機。

王世貞藉着自己的名氣,以及率先成立的戲曲研究院,操控着戲曲協會。

裡面大部分的成員是跟他親近的人,都是跟崑曲息息相關的人,後面才加了一部分徽劇編劇和演員。

其它劇種的人幾乎沒有。

這給了張四維極佳的藉口。

“張主任親自主持召開戲曲協會擴大會議,邀請在京的地方劇種戲班。

你們敢於進京展現地方風采,本身就具有萬曆新時代,勇於開拓、不拘一格的氣質,是地方戲曲以及大明基層文藝工作者的優秀代表。

張主任委託本官,邀請慶梅喜戲班俞班主,董管事,於明天上午九點整蒞臨大明門東會堂,恆山廳,準時參加戲曲協會擴大會議。”

沈一貫說完,一招手,跟來的小吏馬上進屋,雙手呈上兩份帖子。

“這是邀請函,屆時還請帶上身照,連同此邀請函去大會堂。”

寒噓幾句,沈一貫起身告辭。

送沈一貫兩人出門,又回到北屋正堂裡坐下,俞巧蓮和董理腦子還是嗡嗡的。

剛纔那位沈大官,巴拉巴拉說了些什麼?

好像是開會。

開什麼會?

俞巧蓮和董理對視迷糊了好一會,這纔拿起桌子上放着的邀請函。

是明天早上九點整去大明門東會堂開會。

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877章 羅馬鴻門宴?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第662章 爲什麼失敗的會是我們?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577.十月總結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第15章 敲打徐階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355章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第927章 開始南巡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792章 振奮人心的檢閱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第782章 說吧,想去哪裡歷練?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這樣的!第99章 明軍到底有什麼打算?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第781章 海瑞要自剪羽翼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945章 敢叫人間換日月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281.第281章 月色下的南海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261.第261章 又讓明國人小看我們了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第878章 讓你們見識下歐洲的先進之處!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第70章 去皮見骨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第931章 山東最大的問題第868章 你們是反抗暴政的勇士!第788章 這就是海府第44章 癸亥之變第862章 蓐收海第一戰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782章 說吧,想去哪裡歷練?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第751章 他們來了!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164.第164章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第10章 妥協和交換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第686章 一隻黃鸝鳴碧空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455.第453章 一念存善惡第656章 居然有人敢抓我!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第945章 敢叫人間換日月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問,我們該怎麼辦?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
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877章 羅馬鴻門宴?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733章 《牡丹亭》好就好在豔俗第662章 爲什麼失敗的會是我們?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577.十月總結第345章 重華宮全體出動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450.第448章 差點釀成大錯的胡宗憲第15章 敲打徐階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355章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第927章 開始南巡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792章 振奮人心的檢閱462.第460章 內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213.第213章 這回又輪到張居正第782章 說吧,想去哪裡歷練?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這樣的!第99章 明軍到底有什麼打算?648.第644章 潘應龍能幹得讓朕煩惱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第781章 海瑞要自剪羽翼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772章 有本事來打我啊!147.第147章 非常苦惱的張居正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第880章 說你黑暗怎麼了?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222.第222章 張太嶽盡顯鋒芒第945章 敢叫人間換日月652.第648章 秉德各修職281.第281章 月色下的南海424.第423章 防火防盜防海瑞261.第261章 又讓明國人小看我們了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第878章 讓你們見識下歐洲的先進之處!第859章 犯大明疆土者,首級在此!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第70章 去皮見骨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第931章 山東最大的問題第868章 你們是反抗暴政的勇士!第788章 這就是海府第44章 癸亥之變第862章 蓐收海第一戰第754章 大明的禮和理第782章 說吧,想去哪裡歷練?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421.第420章 俺答汗請便!第751章 他們來了!第360章 到底誰幹的!164.第164章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第807章 誰贊同,誰反對?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第10章 妥協和交換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第952章 一路巡視一路祭祖第104章 心情很好的嘉靖皇帝112.第112章 又侃暈一位新侍講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第943章 天大的案子啊!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128.第128章 紫禁城給你,西苑給他418.第417章 這纔是大明湖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108.第108章 不靠譜的爹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269.第269章 這小子像王猛嗎?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第686章 一隻黃鸝鳴碧空639.第635章 一見都是熟人455.第453章 一念存善惡第656章 居然有人敢抓我!第742章 這纔是他們要的與士大夫共天下第945章 敢叫人間換日月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第804章 奧葡波三國使節問,我們該怎麼辦?297.第297章 這小子有些真本事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