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李贄的戰鬥力

李萬意驚訝地看着耿定向。

一般書院都會修有敬一亭,亭閣式建築,裡面擺着孔聖人以及配享的朱子、程氏兄弟等先賢神主牌位。

包括南北國子監,以前都是如此佈局。

耿定向如此問,是在故意刁難,滿滿的惡意。

他是進士老前輩,還做過四品官,是湖北地面上有數的名士。

李萬意只是北京國子監畢業,但是學識底子好,不僅國文學得好,數學格物也學得快。隆慶元年通過官吏補錄考試入仕途。

一直努力奮鬥在“教育戰線”上,在遼東當了幾年歸化女真人學校校長。勤勉能幹,勇於任事。

萬曆元年,內閣力行新政,其中很重要一條就是大力推行公立學校。

學校可以撥款修建,但老師校長需要時間培養和精心挑選。

老師好說。

從嘉靖四十一年,朱翊鈞開始暗地裡培養。

隆慶元年開始,就是公開培養。

六七年下來,也積攢了不少學過數學、格物等“雜學”的人才,抽調部分出來,集中培訓一下,分配到各個新式公立學校任教。

同時在萬曆元年,禮部建立了專門培養新式老師的學院,京師師範學院和南京師範學院,掛在南北國子監名下,獨立招生、分開管理、不同分配,只是共用師資力量。

李萬意在遼東艱苦奮鬥過三年多,屬於能打“攻堅戰”的“教育戰線骨幹”,被抽調出來,作爲預備校長在京師師範學院集中培訓。

在培訓期間,內閣總理張居正、禮部尚書潘晟親自給這些預備校長講課,寄予了極高的期望。

在張居正的講課裡,李萬意聽懂了內閣力行教育新政的真實用意。

朝廷正在嘗試進行科試改革,準備徹底改變了朝廷掄才錄士的方式。隨着掄才錄士的方式改變,那麼教育方式也要改變。

內閣張相的意思是分三年廢除私學,全部改爲公學,朝廷要把掄才錄士的人才教育根源也掌握住。

要是還按照以往的人才教育方式,能參加考試的學子都是私學出來的,學的全是四書五經,朝廷掄才錄士改革就改了個寂寞。

不過李萬意發現,培訓到一半,內閣和禮部又改了口風。說朝廷大力推行公學,私學也不禁止,作爲國朝新改制教育體系的有效補充。

據培訓班上消息靈通的同學私底下說,內閣廢私學、全公學的教育改革方案送進西苑,被皇上給改了。

皇上給出的修改意見是,我們不能禁止有人因爲個人愛好去學習四書五經,也不能全面廢除私學。因爲天下總有朝廷顧不到的地方,私學就可以照顧到了。

比如啓蒙的私塾,就是一個不錯的補充,可以爲縣學提供優質生源。

皇上的理想是實現“義務教育”,讓大明所有六七歲的童子,都能有免費的書讀。

聽到這個理想,李萬意和同學們是肅然起敬。

但是皇上也說了,目前大明還沒有富裕到這個地步,只能有條件的先上。比如工礦、農場、牧場等單位,可以實現童子普及入學,接受義務教育。

鄉村裡就需要靠“慈善人士”的捐助,外加朝廷補貼,置辦私塾之類小而精的學堂。

因此皇上認爲私學不能一刀切,必須保留。但是私學必須按照禮部的教育大綱來教學。

當然了,你任性,非要保持傳統,繼續講四書五經和程朱理學,朝廷也不會去管你。只是朝廷的掄才錄士不會將就你,該怎麼考就怎麼考。

李萬意當時聽到這,就忍不住暗笑。

皇上果真很喜歡用誅心之術。

耿定向主持的問津書院,此前湖北最大、名氣最響的書院,還在堅持講授四書五經,學習程朱理學。

但是裡面的學子肉眼可見的減少。

以前有上千學子,還都是各地選拔的俊才,以及各種門路請託進去的世家官宦子弟。

現在能湊齊兩百人都不錯了。

以前想方設法進問津書院的世家和官宦子弟,最先提籃跑路。

人家讀書的目的非常明確,入仕當官。

他們消息靈通,朝廷的風向一變,馬上就聞到味,立即各種請託,把子弟弄進各府的府學裡。

李萬意手裡就捏着一大把的“八行信”,上有致仕侍郎,下有進士大儒,全是給武昌當地世家和官宦子弟請託的。

果真是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只需要把利立在那裡,人們自然就會趨附會聚而去。

現在聽到耿定向的惡意發問,李萬意能理解他的鬱憤,只是一時無法反駁這個提問。

雖然朝廷暗地裡摒棄了程朱理學,但還沒有明詔宣佈連孔學儒家一併廢除。

轉頭看了一圈,李萬意看到了不少幸災樂禍的臉。

還有不少嘉賓在低聲議論。

“孔聖人還是要拜的。不能忘本棄源。”

“是啊,我們不能把老祖宗給丟了啊。”

傳統思想就是這麼頑固地盤繞在人心中。

李萬意看向曹國宗。

曹參議,我剛分到故里湖北來做校長,武昌的人情世故都還沒搞明白,現在遭遇這迎頭非難,你可要撐我啊!

曹國宗也很爲難。

他是官場上的人,排資論輩是重要原則之一。

耿定向是科試老前輩,又曾經做過右僉都御史,官階不比自己小。雖然他自辭,不再享受官階待遇,但他在湖北士林裡的影響很大。

自己在布政司,分管職責之一是禮曹,包括學政。今日要是跟他對上,不利於以後開展工作。

但是任由耿定向發威,江夏公學還沒開學就被迎頭一棒,學政廳和禮曹威嚴何在,本官的威嚴何在。

曹國宗清了清嗓子,正要開口,李贄出聲了。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衆人聞聲轉頭,兩百多雙目光齊刷刷地看向他。

“楚侗先生問,孔聖人神主牌位何在?”

耿定向不懷好意地盯着他,氣勢更盛,“沒錯,老夫就問江夏公學爲何不供孔聖人神主牌位?”

站起身的李贄答道:“江夏公學爲何要供孔聖人神主牌位?

孔聖人神主牌位,自然供奉在孔廟。江夏公學,乃朝廷所立,不是一家一門的私學,爲何要供孔聖人神主牌位。”

耿定向臉色大變。

他主持的問津書院,位於武昌府舊邾城地(新洲區)。

西漢年間,當地出土一塊石碑,上刻“孔子使子路問津處”八個秦隸大字。於是淮南王劉安在出碑處修了一座孔廟,又把當地的山改爲孔子山。

前唐杜牧任黃州刺史,改孔廟爲文宣廟,開始在此講學。南宋時被稱爲孔子廟學,朱熹曾在此講學。

到了前元,湖廣儒學提舉龍仁夫,晚年隱居孔子山中,在孔子廟右側修建學舍,立院講學,正式創建書院。

到了國朝,改名爲問津書院,屬於湖北境內孔教儒家、程朱理學最頑固的“堡壘”。

李贄此答,不僅說明了江夏公學不設孔聖人牌位的正當理由,還暗指問津書院從孔廟附屬學舍起家,講述的不過是一家之言,不足爲道。

耿定向雙目噴火,“公學公學,不供孔聖人牌位的公學,究竟教的什麼學問,育的又是什麼人?”

李贄的回答擲地有聲:“公學教的是強國富民的學問,育的是天下爲公的學子,故而叫公學!”

天下爲公!

衆人一片譁然。

讀過聖人經義的士子,都能背得出來自《禮記.禮運》的典故名言。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謂大同。”

江夏公學都立志於天下爲公,拜不拜孔聖人牌位,還真是說得過去。

畢竟這天下有皇上,有萬民

耿定向氣得臉色發黑:“哪裡來的邪說異學。

四書五經,篇篇講的都是治國大同的道理,千百年無數仁人志士皓首窮經、鏤心鉥肝,所求也都是天下大同。怎麼到了你嘴裡,如此不堪?”

李贄嘴角浮起輕蔑的笑意:“爲天下大同在四書五經裡皓首窮經,都鏤心鉥肝了千百年,那老夫試問,可曾實現過?”

耿定向一口老痰卡在喉嚨,卡得他直翻白眼,身子直挺挺往後倒。身後的耿定理連忙扶住兄長,不停地給他輕拍後背。

過了好一會,耿定向才把這口老痰吐出來,慢慢地緩過勁來。

站在旁邊的李萬意差點笑出聲。

卓吾公出馬,那就百無禁忌。

李萬意在北京國子監讀過書,是卓吾公的學生,知道當年卓吾公提出新學時,飽受無數指摘和攻擊,幾乎天下大部分士子都與其爲敵。

卓吾公能堅持到現在,還成爲天下聞名的大宗師,把新學變成大明顯學,除了皇上的力挺和東南新勢力的暗中支持外,還跟他自己努力有關係。

最艱難的時候,他被無數的名士大儒包圍,幾乎被無窮無盡的指摘和辱罵給淹沒。

但是卓吾公毫不氣餒,他一邊與人辯論,一邊總結自己的理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同時還與同善的士子們,如徐渭、潘應龍、王一鶚等人討論,四處學習,取精用宏。

據卓吾公自己說,他能夠把新學完善一新,核心部分來自向皇上請教到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

當時他在西苑向皇上請教了許多問題,皇上隨口回答,字字珠璣,句句玄妙。

卓吾公說他大受啓發,進而把新學完善妥。皇上也把與卓吾公討論時有感而發的文字整理,變成了《辯證唯物主義》,在公學和國子監都傳瘋了。

卓吾公有了加持後,開始把圍攻他的名士大儒們辨得目瞪口呆。名聲大噪之後,他又極力推廣新學。

新學不僅理論紮實,讓人信服,更是面貌一新,與奮發圖強、欣欣向榮的時代脈搏相契合,很快受到年輕學子們的追捧,迅速傳播開來,成爲顯學。

李萬意當年可是看到卓吾公在國子監,如何地舌戰羣儒,把十幾位名士大儒辨得羞愧難當,掩面而走。

那些名士大儒,各個比耿定向厲害多了。

今天卓吾公沒把你激得狂噴三斤鮮血,已經是嘴下留情了,應該是不想在江夏公學開學慶典上,喜事變喪事。

“諸位,食堂我們參觀完了,現在請移步文體館參觀。在那裡學子們可以學樂器、練聲樂,還可以學習劍術、搏擊、以及射箭.”

耿定向掙扎着坐起來,一把撇掉耿定理的攙扶。

“不用你扶,我還可以爲名教理學再戰!李卓吾,老夫且問你,你四下傳揚唯物主義,可有根據!

沒有根據就不要再宣揚這種無稽之言。前宋先賢邵雍有云,心爲太極,萬事萬化生乎心。象山先生更有云,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吾心起滅,則宇宙起滅。故而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什麼宇宙乃物質爲本,荒謬不堪啊!”

耿定向還是研究過卓吾公的新學,發現目前新學的根基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上,尤其是唯物主義。只要摧毀了唯物主義,就摧毀了新學根基。

可是楚侗先生,你洋洋自得的話一年前就屬於陳詞濫調了。你離開京師有一年多,時代變化太快,你跟不上了。

李萬意爲耿定向悲哀了幾秒鐘,轉頭看向李贄。

李贄笑了笑,掀起前襟,施施然地坐下。

“想不到在楚地還有愚鈍不化之人,那老夫就再費些口舌。《子華子.孔子贈》有云,惟道無定形,虛凝爲一氣,散佈爲萬物。宇宙也者,所以載道而傳焉者也

此言何意?道爲氣、爲物,而宇宙就是使這些物質得以在其中傳遞、運動的所在。也就是說運動的物質,是宇宙的本質。

人死了,意識沒了,宇宙毀滅了嗎?沒有!反倒人尸解腐爛,塵歸塵,土歸土,又歸於宇宙

‘天地本無起滅,而以私意起滅之,愚矣哉!’私心作祟,何以求天下爲公,何以歸天下大同!”

耿定向臉色先是變紅,然後發青,隨即發黑,雙目欲裂,嘴巴哆嗦了好一會,最後咬着牙說道:“我乃嘉靖三十五年,被世宗皇帝欽點的丙辰科進士,你有什麼功名,敢在老夫面前說教!”

衆人譁然,楚侗先生辯論不過,居然耍起了無賴!

可這無賴又耍得讓人無可奈何。

畢竟現在進士的含金量還是十足的,備受尊崇。

在場的衆人,就算官職和功名最高的曹國宗,纔不過嘉靖三十八年進士,妥妥的晚輩。

李贄雖然是禮部尚書,可功名只是一介舉人,根本不夠看。

怎麼破?

場面一時僵在了那裡。

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第741章 做人要厚道!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第881章 有本事你燒我撒!191.第191章 爲銀子發愁的高拱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第768章 查理五世是丐幫幫主啊!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587.第583章 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嗎?246.第246章 高拱遲疑,要不要服軟?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第9章 徐文長574.第571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74章 世子的反擊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第80章 又送走一位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第922章 戚繼光呢?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199.第199章 太子出手,你還敢往前湊?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584.第580章 心慌慌的江南士子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576.第573章 順天府通判署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第787章 令人恐怖的明國高中生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第920章 秘書監是幹什麼的?第953章 宴無好宴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783章 我張叔大支持你做天官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127.第127章 西苑賞月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第671章 壞了,我中美人計了!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第96章 這事不簡單啊!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
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第741章 做人要厚道!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221.第221章 張居正辣手平亂150.第150章 這火器是好還是壞?第881章 有本事你燒我撒!191.第191章 爲銀子發愁的高拱第397章 大明不需要奴隸只需要勇士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177.第177章 太子不殺人只誅心第391章 不容易,真不容易啊!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第886章 走哪死那,有點玄乎!第768章 查理五世是丐幫幫主啊!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第658章 水太冷了!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587.第583章 你不是欺負老實人嗎?246.第246章 高拱遲疑,要不要服軟?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252.第252章 大明粑粑,救我!504.第501章 這些都是佛祖的安排565.第562章 張居正微訪戶部第892章 利國益民的千秋工程第786章 京師名校天壇學校第9章 徐文長574.第571章 一鯨落萬物生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74章 世子的反擊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446.第444章 李成樑,我們要團結!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114.第114章 這事燙手,禮部接不住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第80章 又送走一位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160.第160章 太僕寺是個好地方第922章 戚繼光呢?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第379章 伯思哈兒的野望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133.第133章 北邊談好,東邊談了個寂寞199.第199章 太子出手,你還敢往前湊?491.第489章 酒照喝,舞照跳第340章 佔領國子監第65章 大明水師提督盧鏜的警告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584.第580章 心慌慌的江南士子522.第519章 臣懇請皇上明斷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第770章 God護不住他的羊羔了!576.第573章 順天府通判署第958章 專捅義父的奉先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第787章 令人恐怖的明國高中生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第368章 整飭宗室就這樣辦!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第920章 秘書監是幹什麼的?第953章 宴無好宴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第783章 我張叔大支持你做天官620.第616章 盧鏜,爭取讓小本子給你立雕像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513.第510章 我們一時接受不了啊!501.第498章 天意誠難測127.第127章 西苑賞月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第671章 壞了,我中美人計了!第5章 糾結的張老師第96章 這事不簡單啊!638.第634章 大明那麼大朕想去看看581.第577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