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抵達南京

李鄂說:“.修建一條貫通江北地區的鐵路。”

“貫通江北的鐵路?”

“是的皇上,江蘇父老鄉親希望沿着運河修一條鐵路,最好在運河以東地區。”

“爲什麼?”

“皇上,江蘇看上去有兩條鐵路,津浦和鄭海鐵路。

津浦鐵路已經修通,可它從山東入我江蘇境,穿過徐州和黃河,然後向西南一拐,扎進了安徽宿州。

蘇境僅僅一百五十里長,然後一直在安徽省境內穿行,從鳳陽、滁州直抵南京江北的浦口。

鄭海鐵路還在修建,只是它從海州一路向西,過邳州、徐州,直奔了河南。蘇境不僅才兩三百里長,還全程在蘇北與山東和河南交界處,對蘇北腹中地區,毫無益處。”

李鄂誠懇地說:“皇上,津浦和滬寧線修好,江蘇的父老鄉親親眼目睹了鐵路的好處。拉得多,跑得快,一路暢通。

而今徐州不僅成了蘇北重鎮,更是成了中原門戶,江淮要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上一層樓。

更是把當地的經濟帶得蒸蒸日上,超越淮安指日可待。

所以江蘇父老鄉親,委託臣向皇上,向朝廷誠懇表示,希望能修建一條沿着運河,南北貫通江北的鐵路。”

朱翊鈞看着他和楊令德。

“朕問你們,大明爲什麼要修鐵路?”

“打通阻礙,接連東西南北,互通有無.”

“促進經濟發展,讓百姓出行更加便利,改善民生”

“那你們知道朝廷編制鐵路建設計劃的原則是什麼嗎?”

兩人默不作聲。

“大明鐵路建設計劃的原則是雪中送炭,不是錦上添花。

爲什麼要採取這個原則?

因爲修鐵路耗費巨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這些大明經濟蒸蒸日上,財政收入年年增長,但是花錢的地方也多,根本無法支撐遍地開花的模式。

所以只能採取重點建設模式。

既然是重點建設模式,那麼一定要兼顧效率。一定要把鐵路給地方帶來的效益提到最高。

所以纔有了雪中送炭的原則。”

朱翊鈞揮揮手,祁言連忙從後面的書架取出一份地圖,先把淮河輿圖收起來,再把這份地圖鋪展在桌子上,這是一份大明鐵路路線示意圖。

“津浦線和京漢線,是連接京畿、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這三大區域的兩條南北大動脈。

京漢線,連接河北、河南和湖北。目前還在繼續向南修建,預計連通爲京廣線。

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和廣東,交通轉運歷來是朝廷最頭痛的問題。要想讓這些地區經濟發展起來,必須改善它們的交通轉運狀況。

京漢鐵路就是給他們雪中送炭去的。

津浦鐵路又是給誰雪中送炭?

天津向南入山東,一直到徐州,津浦鐵路的走向與北運河是一致的。

在規劃津浦線時,兵部的人圖簡便,建議直接跟着運河走就是了,被朕狠狠批評了一頓。

雪中送炭啊,不是錦上添花!

通運河的地方,它們有運河做主動脈,雖然沒有鐵路便利,但是好歹有條大血管,津浦線要照顧沒有血管的地方!

天津到德州一線,由於水源不夠,這段運河的運力可以說是時斷時續,隨時有可能崩潰。尤其是到了冬季枯水期,根本用不了。

於是這一段津浦線,基本上是沿着運河走的,補充這一地區的運力。

從德州入山東,運河由於多條大河的補充,水源勉強充裕,南北運力能維持。於是天津到徐州,津浦線儘可能地避開運河,走山東以東的腹地。

這裡多山地丘陵,建設成本提高不少,但是能把這片地區的交通帶動起來,朕覺得值了。

然後進江蘇.”

朱翊鈞指着地圖,對楊令德和李鄂說。

“你們江蘇有一條貫通南北的運河,而且這段運河是整個江北運河裡水源最充沛的,一年四季都不愁水源,轉運通暢。

不僅如此,這段運河湖泊衆多,兩邊的河流也衆多,有的一直連接到海邊的淮東鹽場,運輸貨物十分簡單。

便利的交通,使得這一地區經濟十分發達。

可是安徽有什麼?

長江在南邊,它的腹地根本享受不到便利。

腹地有條淮河,可它是東西走向,還時不時發脾氣,鬧性子,好處沒落得,還要耗費大量財力物力去伺候它。”

朱翊鈞靠着椅子背,看着楊令德和李鄂。

“你們應該也聽說。津浦線方案出來後,有大臣上疏,說鐵路經過鳳陽祖陵,火車呼嘯而過,震動地面,恐有擾祖宗,更憂心有損大明龍脈氣運。”

楊令德和李鄂點點頭。

他倆當時不在江蘇任上,也聽說此事。

驚擾祖宗,破壞龍脈氣運,兩項罪名不小啊,誰也扛不動!

“朕的祖宗,驚擾就驚擾了。什麼有損龍脈氣運?鐵路就是大明新的龍脈,工業革命就是大明新的氣運!

朕只看實實在在,能利國益民的龍脈和氣運。虛無縹緲的玩意,只是某些人的別有用心。

朕力排衆議,拍板了津浦線的方案。同時還同意,從鳳陽延伸出一條鐵路,過合肥直抵安慶,把淮河和長江連起來。

同時從南京向西過合肥、六安直抵武昌。這條鐵路修通,等到技術發展,時機成熟,我們就從武昌開始修建沿着長江入川的鐵路,把南京、武昌、重慶和成都用鐵路連起來。

在那個時候,我們應該可以修建一條穿過江蘇江北地區,連接京師到滬州的京滬鐵路。”

朱翊鈞說到這裡,還在地圖上指了指,“還有一個問題你們必須知道。蘇北地區,成也湖泊河流衆多,壞也是它。

湖泊河流衆多,十里一橋,五里一堤,耗費也不小,對建設技術要求也高。所以綜合以上因素,在蘇北修建鐵路不是當務之急。

朕必須要跟你們講清楚,你們也必須給江蘇的父老鄉親們講清楚。

你們都是地方主政大員,要有大局觀,要學會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我們投入巨資建設鐵路,就必須綜合考慮,如何讓它效率最大化。”

“臣等明白皇上的良苦用心。”

專列進入到宿州,安徽巡撫胡宗璞、布政使張嗣迪率領三司大員們前來接駕。

江蘇的其它官員,乘坐火車直奔南京,在那裡轉去揚州,比從運河南下還要更加快捷。

四月初十,是黃道吉日。

戒齋三日,沐浴一新的朱翊鈞在資政大學士徐貞明、張四維,資政學士俞大猷、潘應龍、胡如恭,江蘇巡撫楊令德、安徽巡撫胡宗璞、江蘇布政使李鄂、安徽布政使張嗣迪等官員陪同下,身穿祭服,進鳳陽皇陵祭拜。

一行人由北向南,先進土城正紅門。

皇陵分三層,一層一城。

最外面一層是土城,中間是磚城,裡面是皇城。

進了土城正紅門,沿着紅橋進櫺星門、磚城明樓,再沿着神道過御橋,入皇城金門,來到皇城正殿,也叫祭殿和享殿。

共有九間,採用丹色三級黃琉璃瓦,青碧繪彩裝飾。東西兩側還有各十一間的廡房。

中間大殿供奉着大明仁祖淳皇帝和淳皇后(朱元璋父母親)的神主牌位,兩邊還有配享的南昌王朱興隆、盱眙王朱興盛、臨淮王朱興祖(朱元璋大哥、二哥和三哥)的神主牌位。

祭拜儀式就在大殿舉行。

上三牲祭品,贊官念祭文。

祭文自然是張四維捉刀寫的。

然後朱翊鈞帶着宋貴妃、皇子皇女在殿內,徐貞明帶着文武官員在殿外平臺上,對着神主牌位五拜三叩首。

接着朱翊鈞、宋貴妃、皇子皇女在左偏殿換裝,官員在右偏殿換裝,把祭服換成日常服,或資服或工裝,然後朱翊鈞帶着宋貴妃、朱軒妮等人在陵丘翌聖山左邊,徐貞明等人在右邊,每人種下一棵不大的柏樹。

“松柏成林,遺蔭後嗣。”

種完樹後,朱翊鈞帶着宋貴妃和皇子皇女們,在陵丘前以家禮祭拜了一番。

禮成!

朱翊鈞讓宋貴妃帶着皇子皇女自去偏殿休息,自己帶着部分隨從圍着皇陵轉了一圈。

皇陵有兩百多年曆史,年代久遠,許多地方有破爛跡象。

成化二十三年,成化帝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重修。

此後,嘉靖年間世宗皇帝也進行了四次修繕工程。

朱翊鈞即位後,皇室不差錢,萬曆三年進行皇陵建成以來最大規模的重修,直接上磚石和鋼筋混泥土。

一圈轉下來,果真到處是煥然一新,錢沒白花。

由於萬曆元年停止招募閹人,駐紮這裡的淨軍日漸稀少。中都留守府上疏,請移百姓居住,進行日常維護。

朱翊鈞乾脆利用皇陵的山林田地,移居六百戶百姓,成立鳳陽農場,一邊進行農業經營,一邊確保皇陵的日常維護。

同時再移駐一個守備團在附近,進行日常巡邏和警戒。

當天下午,朱翊鈞在鳳陽農場場部,親切接見了農場職工代表,與他們座談,然後發放了慰問品。

第二天,朱翊鈞在俞大猷的陪同下,巡視了護陵守備團團部,檢閱了該團官兵,同時頒發了相關獎章和慰問品。

人家幫着自己守護維持皇陵,身爲後人,怎麼也要表示謝意。

中午十二點,朱翊鈞一行在鳳陽火車站登上專列,繼續行駛,三個半小時後抵達浦口站。

應天府尹李贄帶着南京一干官員,還有滬州知州林澤友、浙江巡撫葉夢熊、浙江布政使趙冠纔等人到浦口火車站迎接。

一行人乘坐一千二百噸、可乘坐千名旅客蒸汽機渡輪,從浦口碼頭橫渡長江,來到南京城龍灣渡碼頭。

浦口到龍灣渡,目前是長江上最繁忙的渡江航線,連接着津浦和滬寧兩條鐵路。

抵達龍灣渡碼頭,趁着天色未晚,朱翊鈞和徐貞明等人,在李贄的陪同下,巡視了附近的南京航運大廈。

這裡是東南航運調度中心,也是多家長江航運公司的總部所在地。

接着又巡視了附近的南京長江航運管理局。

長江航運局直屬兵部,總局設在南京。

分設南京局、武昌局和重慶局,分別管理下中上游長江航運。

配置多艘瓜州二型蒸汽機快船,擁有在長江水域的航運執法權。

同時還可以調動警衛軍下屬的水警支隊進行協助執法。

水警支隊分南京、安慶、九江,武昌、江陵、重慶和宜賓大隊,由此前的長江水師改編的

巡視完後,朱翊鈞一行由儀鳳門入城,入住南京皇城。

南京皇城由太祖朱元璋修建,成祖遷都北京後,這裡基本上荒廢。

明朝歷代皇帝又少有南巡,這裡更加蕭索敗落。每年維護它卻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朱翊鈞早就想把它“捐出去”,分拆成南京博物館、南京大學和南京圖書館。

但是阻力很大,這是舊都皇城皇宮,捐出去世人會說朱翊鈞敗家。

這次南巡,朱翊鈞決定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天一早,朱翊鈞在南京皇城文華殿召開東南三省一京一州聯席會議。

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第927章 開始南巡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第882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第968章 番外四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425.第424章 我們是王師!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第789章 這就是大明的大學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第95章 敵在柳河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第814章 這些娘們什麼都敢說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第671章 壞了,我中美人計了!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第67章 盧鏜的怒火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457.第455章 少年中國,中國少年!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第806章 皇上說的全是乾貨第968章 番外四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第36章 又大一歲第872章 風起歐羅巴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第927章 開始南巡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830章 永久牌自行車第912章 黃梅戲研究所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336.第336章 餘公,你身體受得住嗎?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第20章 高拱是晉黨?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660章 必須出重拳!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758章 小白菜,羊吃狗啃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第883章 人類文明燈塔是大明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
585.第581章 萬物盛衰天意在第927章 開始南巡271.第271章 這是什麼大會?113.第113章 經義我不行,治國你不行第882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第968章 番外四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264.第264章 徐階和張居正這對師生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425.第424章 我們是王師!174.第174章 顫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魎132.第132章 達成默契的師生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458.第456章 西苑第一詩人第721章 小子,要依法繳稅啊!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241.第241章 與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鋒第346章 做實業哪有搞金融賺錢!第789章 這就是大明的大學第759章 我叫柯穆曼,字簡穆第95章 敵在柳河第938章 還是我們皇上會折騰啊!第814章 這些娘們什麼都敢說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126.第126章 諸位先生,能體諒我的苦心嗎?第671章 壞了,我中美人計了!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第67章 盧鏜的怒火第665章 孔聖人神主位何在?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293.第293章 南征開始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第777章 朕要說個非常嚴重的問題!457.第455章 少年中國,中國少年!第16章 好老師和好學生第97章 必須攻下明軍車陣!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第806章 皇上說的全是乾貨第968章 番外四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第708章 淚如雨下的陳榮華552.第549章 我們的傳統是以多欺少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第747章 站在大明國門前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第891章 大明變化太快了266.第266章 戶部的算盤扒拉聲第767章 明國的銀行能資助選皇帝嗎?第36章 又大一歲第872章 風起歐羅巴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第927章 開始南巡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211.第211章 以德報德 以直報怨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第830章 永久牌自行車第912章 黃梅戲研究所606.第602章 新大陸是上蒼賜給大明的寶地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336.第336章 餘公,你身體受得住嗎?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第20章 高拱是晉黨?25.第25章 給皇爺爺上價值第660章 必須出重拳!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第758章 小白菜,羊吃狗啃第757章 那是萬曆四年的秋天第824章 朝陽下的大沽港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張居正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請海瑞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第14章 倒嚴告一段落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第962章 江輪向西第64章 東南之事要穩第867章 你們這些窮逼,少吹牛!第894章 一路東行到西安306.第306章 文進士還是武進士?第883章 人類文明燈塔是大明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251.第251章 松江有兩害!我就是其中一個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58章 怎麼說服海瑞?第373章 俺答汗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