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

第426章 換個方法攻城

吳惟忠指着遠處的升龍城說道:“潘參軍,你看,這一面城牆是升龍城東門。

永樂年間,大明覆安南,置交趾布政司。然後朝廷從內地徵調了數千工匠,再加上數萬當地民夫,費時兩年修築而成,原本擴建一座新城,作爲交趾布政司治所之城,永鎮安南。

不想造化弄人,才修成東門就棄城而去,現在成了升龍城最堅固的一段。

其餘三門城牆,是安南人依照東門,徵集十萬民夫,耗時五年修築的,而後數十年又屢屢修葺加固。堅固雖然不如東門,但也夠用了。”

潘應龍舉起望遠鏡,視線裡,城牆上來來往往的都是人,旌旗飄揚,還能看出各色的防禦工事,有擋板,有尖刺,還能看到幾口鍋,用來燒沸湯。

城牆殘破不堪,有些缺口看上去應該是火炮位。

安南很早就開始應用火器,這些火炮被明軍重點攻擊,早就毀掉了。

城下一百多米遠,一條壕溝圍着城牆蜿蜒,裡面全是水,有三四米寬,沿着壕溝又搭建了一道木寨柵欄。

柵欄後面,又是一道壕溝正在挖掘,可以看到數千民夫在壕溝裡埋頭苦幹,一車車泥土被獨輪車推出來,堆在第二道壕溝後方十多米遠的地方,逐漸壘成一道土壩。

土壩也是圍着城牆蜿蜒,從左邊貫穿到右邊。土壩上有明軍官兵們在忙碌着,每隔一段距離,土壩變成四方土壘,上面架設着長炮和臼炮。

長炮都是二十四斤重炮,炮身有一人多長,架在炮車上,陷在土壘凹坑掩體。十幾位炮兵在忙碌着。

清理炮膛,塞彈藥,調整角度,點火開炮,一聲巨響,炮彈呼嘯而出,重重打在城牆,那一段城牆都在搖晃,騰起一大團塵土。

等到塵土散去,城牆上出現團凹坑。

臼炮是三十六斤炮,炮身粗短,炮口巨大,十幾位炮兵圍着它在忙而不亂。

清理炮膛,塞彈藥,只是臼炮的炮彈是開化彈,炮手需要根據測量的距離剪去炮彈上的引線。

炮彈被小心放進炮口裡,引線露在炮口外面。

兩位炮手先點燃炮彈引線,隨即點燃臼炮引藥池。

轟的一聲悶響,臼炮噴出火光,在一團青煙中,炮彈落到城牆某處,稍等幾息,火光中一團黑煙騰起,炮彈炸開。

潘應龍放下望遠鏡,“吳總兵,你就打算這樣轟開升龍城?”

“是的。”

“效果不明顯啊。”

“東門這邊的炮擊,只是做爲牽制,我們重點放在北門。在那邊本將集中了二十二門長炮,二十一門臼炮。

北門靠近洮江,每日水師右營的弟兄還會派出四艘炮船,用十六斤和二十四斤艦炮,幫忙轟擊北門。”

“去看看。”

“走,從這邊繞行。”

兩刻鐘後,潘應龍和吳惟忠繞到了北門,這裡確實離洮江很近。

處在雨季的洮江江面寬闊,波濤洶涌,一浪接着一浪,拍打着岸邊的堤壩上,離升龍城北門不到三裡地。最近處的一段城牆離江邊不到一里地。

明軍也在這裡挖掘了兩條壕溝,壘了二十米多高的土壩。上面佈滿了炮位,四十多門長炮和臼炮在不停地向北門炮擊。

江面上,停着六艘水師戰艦,用一側的艦炮對着離江邊最近的城牆不停地開火。

潘應龍舉着望遠鏡眺望,發現北門這段城牆被損壞得比較嚴重,明顯看出有一段城牆塌了又被堵上。

潘應龍指着那段城牆,正要發問,天上飄過來一大片烏雲,吳惟忠連忙招呼他一起進到土壩上的木寨裡。

剛進木寨的門,就聽到嘩嘩的雨聲,天地間瞬間被密不透風的大雨籠罩。

各炮位的炮手連忙收拾彈藥,把它們搬到炮位工事的木哨裡,同時給火炮披上油布的炮衣。

江面上的戰艦也停止炮擊。

剛纔震耳欲聾的炮聲全部停止,天地間只有密集嘈雜的雨聲,反而顯得很詭異的寂靜。

吳惟忠指着外面的大雨說道:“你看,就是這大雨誤事!打不了幾炮,下雨了,只好停止。

潘參軍,你剛纔指的那段城牆,好不容易被我們轟塌了,結果還沒等我們發起進攻,一場暴雨襲來,地上泥濘不堪,到處水坑,沒法進攻。

等雨停了,守軍把那段缺口給堵上了,真是氣死人了。”

潘應龍大致明白了。

“要是天氣晴朗,半個月就能轟下來。”

“是啊,要是在秋冬非雨季,我早就把升龍城轟下來了。可偏偏這幾月是雨季。”

“吳總兵,等到秋冬,早就過了三月之期了。”

吳惟忠嘆了一口氣,“所以我才着急啊,請潘參軍來給參謀參謀。”

潘應龍想了想,問道:“掘地道呢?”

吳惟忠指着前面兩道壕溝:“潘參軍,你看那兩道壕溝,我們都是挖得千難萬難。關鍵是經常下雨,一下雨壕溝就泡水,我們最後沒辦法,安排數萬安南民夫分段施工,每段之間用木板隔開,還安排水車抽水。

壕溝如此難挖,地道更不用說了。我們嘗試挖了一兩百米,還摺進去十幾人。大雨突然來了,沖垮了外圍土壩,衝進地道里,民夫們來不及跑出來,被活活淹死在裡面。”

“挖不了地道,就沒法在城牆下埋火藥,爆破開城。”

聽吳惟忠這麼一講,潘應龍也覺得十分棘手。

外面雨聲越來越急,彷彿天上的湖泊傾倒過來,恨不得把整個大地全部淹沒。

吳惟忠臉上憂心忡忡。

“潘參軍,只有二十七天了,本將無計可施,又不願讓兄弟們蟻附攻城,焦頭爛額,束手無措啊!”

蟻附攻城,那就是不計傷亡攻城,用人命去博勝利。

何必呢!

太子殿下再三強調,能用火炮和謀略解決的,千萬不要用將士們的性命去拼。

立下軍令狀沒有完成,頂多被免職,要是不顧兄弟死活去博上官們的功名,被錦衣衛的坐探報到西苑,大家都得完蛋。

幾年下來,大家都知道太子殿下脾性。

潘應龍看着吳惟忠期盼的眼神,沉吟道:“換個辦法克城,嗯,待我再看看。”

等到雨停了,潘應龍在吳惟忠的陪伴下,繞到西門,南門,駐足觀察了兩刻多鐘,然後又轉到東門。

在隆隆的炮聲中,潘應龍對吳惟忠說道:“吳總兵,我有了定計,.如此這般。”

吳惟忠又驚又喜,“潘參軍,這樣行嗎?”

“據學生初步目測來看,有五六成把握。學生帶來的參謀聶青,精通測繪,馬上叫他帶着測繪隊,圍着升龍城四門測試一番,能不能成就有了定計。”

“好!徐副將,馬上派出一隊官兵,護送聶參謀和測繪隊,圍城測繪。”吳惟忠馬上下令道。

“是!”

聶青接到潘應龍的命令後,馬上叫測繪隊收拾好工具。

不一會,一位軍校過來拜訪:“敢問是宣慰使司參謀處的聶青參謀嗎?”

“正是。”

“在下陸戰營玄七團前營左隊隊正王小富,奉命護衛聶參謀和測繪隊。”

“有勞了。”

兩隊合在一起,馬上展開了工作。

測繪隊架着望遠鏡和標尺,開始測繪。

王小富帶着左隊在周圍警戒。

突然下雨,王小富帶着聶青等人躲進附近一座火炮工事裡。

“王隊正,你是哪裡人?”躲雨無聊的聶青與王小富攀談起來。

“山東兗州曲阜人。”

“哦,孔孟之鄉啊!”聶青很驚奇。

陸戰營大多數沿海衛所和漁民轉過來的,其中三分之二是南直隸、浙江、福建和廣東人,山東、直隸的偏少,王小富不僅是山東的,還是遠離海邊的兗州人。

“呵呵。”王小富笑了兩聲。

“那裡不靠海啊,王隊正,你怎麼進了陸戰營的?”

王小富恨然說道:“就因爲他孃的孔孟之鄉,我才被迫背井離鄉,然後機緣巧合,進了陸戰營。”

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第875章 這就是你們明國的誠意嗎!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429.第428章 悲憤的海瑞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第748章 會飛的船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第931章 山東最大的問題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205.第205章 有人要殺官劫船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第794章 大明前進一型蒸汽機車第48章 一場驚人的大勝121.第121章 早晚你們會念我嘉靖的好!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第656章 居然有人敢抓我!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第3章 朕的銀子!155.第155章 張居正被震麻了第955章 動之以法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第883章 人類文明燈塔是大明第2章 倒嚴第一刀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第731章 想不想一家團圓?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85章 銀子是好東西!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505.第502章 蒙古右翼新大汗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第59章 捅破天了!第818章 閣下是誰?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558.第555章 富強 公正 和諧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307.第307章 前面是九萬背水一戰的韃虜第716章 神火準備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399章 打出威名的切盡黃臺吉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第923章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這樣的!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
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第377章 洪武軍事學院第798章 從鐵路到地方政務415.第414章 沒人能逼迫孤!536.第533章 熱鬧的南苑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第921章 西苑開會了!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第875章 這就是你們明國的誠意嗎!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323.第323章 總有那麼些不肯死心的人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613.第609章 朕要以身作則!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第365章 要勇於自我批評第384章 老高,千萬別犯渾!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430.第429章 下定決心的海瑞571.第568章 張師傅,眼光放遠些,膽子再大些第725章 內幕浮出水面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壺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第343章 祝大明煌煌如日月480.第478章 悠閒自在的徐階429.第428章 悲憤的海瑞第756章 精神文明建設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310.第310章 根子原來是禁纏足第748章 會飛的船257.第257章 怎麼就這麼巧?第366章 他終於走了第68章 大同鎮高山衛第942章 不同尋常的蒸汽機船626.第622章 草是一種植物第931章 山東最大的問題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541.第538章 學會兵法的葡萄牙人205.第205章 有人要殺官劫船201.第201章 敢越境用兵?抓!第794章 大明前進一型蒸汽機車第48章 一場驚人的大勝121.第121章 早晚你們會念我嘉靖的好!136.第136章 山東巡撫張居正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第655章 萬曆朝新時代必須配新文明第745章 樸實的歐洲人618.第614章 皇上,臣明白了第656章 居然有人敢抓我!第369章 紫禁城裡的鬧劇502.第49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00章 還是老夥計有默契!483.第481章 人生如戲第3章 朕的銀子!155.第155章 張居正被震麻了第955章 動之以法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第847章 搞不懂三哥的腦回路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137.第137章 一來就查賬的張巡撫447.第445章 吃着火鍋 喝着小酒第734章 上殿如上墳的勳貴們第883章 人類文明燈塔是大明第2章 倒嚴第一刀第749章 震聾欲耳的沉默第731章 想不想一家團圓?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515.第512章 國喪一過的新局面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當陰陽人?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揚州官場300.第300章 會編曲目的大才第85章 銀子是好東西!506.第503章 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179.第179章 培養勳貴的第一步505.第502章 蒙古右翼新大汗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第59章 捅破天了!第818章 閣下是誰?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558.第555章 富強 公正 和諧168.第168章 高拱回京307.第307章 前面是九萬背水一戰的韃虜第716章 神火準備286.第286章 前有虎 後有狼第928章 皇權最大的敵人是誰?第399章 打出威名的切盡黃臺吉第55章 捐輸賑濟統籌局第923章 真是張四維這個撲街啊第775章 大明的太平盛世就是這樣的!第910章 楊金水的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