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咱大明有錢了!

“萬曆元年,非農稅收總計一萬一千二百九十四萬圓。關稅計三千零四十九萬三千八百圓,佔非農總稅收百分之二十七。

工商交易稅,也叫增值稅和經營稅,計四千一百二十二萬三千一百圓,佔百分之三十六點五;鹽糖茶酒專賣稅計三千四百四十四萬六千七百圓,佔百分之三十點五;其它雜稅一百六十九萬四千一百圓,佔百分之一點五。”

張學顏擡頭補充了一句,“寶泉局鑄造的銀圓,一圓等於六分七釐銀子,也就是萬曆元年非農稅收,摺合太倉官銀七千五百六十七萬兩。*”

聽到這個數字,在場的官員雖然此前多多少少都收到風,心裡有點底,可還是忍不住又驚又喜。

一萬一千二百九十四萬圓,合計七千五百六十七萬兩銀子。

我的乖乖,這是大明立朝以來,非農稅收遠超過農業糧賦。

萬曆元年收得稅糧四千四百九十八萬石,按照市面上一石糧食七分銀子算,合計三千零九十二萬四千六百兩銀子。

連非農稅收一半都不到。

兩者加在一起,超過一萬零六百萬兩銀子!

這樣的政績,不要說國朝,就是三皇五帝以來,歷朝歷代也沒有過的。

果真如皇上所言,真是千年之大變局。其它的怎麼變還體會不到,但是朝廷變得非常有錢了,確實體會到了。

張居正開口道:“今天已經八月中了,還在討論萬曆元年一年的收入和開支,看上去很荒謬,但是沒有辦法。

臘月二十六中樞和地方各衙門封印,一直到萬曆二年正月十六啓印。地方縣、郡、布政司的數據,層層上報。戶部稅政司各稅政局、市舶局、互市局的數據也是層層上報。

路途遙遠,有的到了三月份才報到戶部。然後審計覈對,中間有問題還要來回扯皮,七月份報表纔出來。

爲了慎重起見,本相還請了少府監審計局的人,幫忙把報表全部審計了一遍。在此,本相代表內閣,向少府監,向楊公公,向審計局的同僚們,再一次表示感謝。”

楊金水拱手呵呵笑道:“張相客氣了,都是給朝廷辦事,給皇上當差,不分你我。”

張居正含笑點了點頭,轉向衆人繼續說:“萬曆元年非農稅收,關稅計三千零四十九萬三千八百圓,佔非農總稅收百分之二十七。

關稅包括市舶局海關、互市局邊關進出口稅收。其中出口佔大頭,計兩千四百零八萬七千一百圓,佔百分之七十九。排在前面的商品分別是絲綢、棉布、糖酒、玻璃、瓷器。

進口六百四十萬兩千九百圓,其中排在前面的是大米、棉花、鐵錠銅錠.此前進口比較多的香料,由於炎東島一帶成了直轄區,不再需要進口。

其餘的乳香、龍涎香,都是奢侈品,用量少,進口數量不多,所以排在雜項裡非常靠後。”

端起茶杯,張居正抿了兩口,“進出口關稅只佔百分之二十七,是不是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

衆人相視一笑。

潘晟朗聲說道:“沒錯。看到海商貿易如此興盛,我們還以爲會佔五成以上呢!”

“五成,是啊,本相原本也是這樣認爲的。”張居正看了一眼楊金水,兩人的眼神在空中交流了一下,楊金水淡淡一笑,張居正微微點了點頭。

“只是本相被上了一課。要是進出口關稅佔非農稅收的五成,就不大正常了。雞蛋不能放在籃子裡,一國的稅收也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

大家心裡暗暗揣測,誰能給張相上課?

只能是西苑的皇上了。

“本相在戶部開過閉門會議,詳細分析進出口關稅。萬曆元年我朝出口目的地第一國是天竺,其次是大食,再其次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和東倭。

天竺的購買能力非常強,我朝出口該國最多的是棉布、絲綢、茶葉。還有部分是轉口貿易。

我們出口統計,按出境後第一目的國來算,所以很多轉口波斯、阿富汗、埃及等地的貨品,都算在天竺頭上。

據初步統計,各國海商在萬曆元年,在我朝各通商口岸採辦棉布、瓷器、絲綢、茶葉、糖酒等貨品,合計流入金銀摺合一萬六千三百八十一萬七千二百圓。”

張居正指着楊金水說道:“這個數字,是匯金、富國、工商三家銀行提供的,真實可信。”

衆人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一萬六千三百萬圓,這個數字都超出國朝一年的非農稅收。

經過這麼久的培訓,在座的都懂得基本的經濟知識。

關稅是朝廷收取的好處費,剩下的錢則流入各廠商、運輸公司和各棉農蠶農茶農蔗農的口袋裡。

而今大明朝的經濟爲什麼如此沸騰,就是因爲有這上萬萬圓的金銀涌入。

“從稅政司統計各市舶、互市局的出口數據來看,我們的出口潛力還很大。諸位,老夫問問,你們覺得,我朝出口數量和金額最大的貨品是什麼?”

“絲綢!”

“茶葉!”

“瓷器!”

張居正捋着鬍鬚哈哈一大笑,笑得十分暢快,“那些都是老三樣,老黃曆。沒錯,隆慶二年以前,絲綢是我朝出口最大項,但現在不是了。”

潘晟在一旁哈哈笑道,“張相就不要給我們兜圈子了。”

在場有沒有知道謎底的人?

肯定有。

但是沒人這麼不識趣,都跟着大家一起烘托着氣氛,哈哈大笑,都在期待着張居正的講解。

“是棉布。嘉靖四十五年開始,棉布在出口數量上超出第一大項絲綢。但是由於單價低,所以出口總金額上還是落後於絲綢。

但棉布年年增長迅猛,終於在隆慶二年,數量和金額上全面超過絲綢,成爲我朝出口第一大項。”

衆人讚歎連連。

張居正右手在空中往下壓了壓,會議室很快恢復安靜。

“棉布出口迅猛,原因有幾點,首先是上海、天津兩大棉紡中心相繼發力。上海依託江北泰州、泰興、通州、如皋等縣農墾局棉田,天津依託河間、濟南沿海地區的農墾局棉田,有了充足的棉花供應。

招商局集團還大量收購天竺、大食等地的棉花,補充不足。

最重要的是國朝的棉紗廠、棉布廠、印染廠,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和工藝創新。新型紡紗機、織布機和印染原料、工藝,不斷地涌現出來。

再加上水力和蒸汽機的廣泛應用,尤其是蒸汽機的大規模應用,讓紡紗織布產出一年比一年,花色一年比一年多。

除了以上幾點,本相認爲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在西北、湖廣和四川推行經濟種棉,以及開設棉紗棉布廠。”

講了這麼久的話,張居正聲音依然清朗。

“尤其是西北,甘肅、陝西等地,這幾年推廣新式農業,大力發展經濟農作物,棉花就是其中重要一項。

這幾年,陝西、甘肅的種棉面積,已經與揚州郡東部地區相等。蘭州農科所培育出適合當地的棉花良種,加上當地氣候,西北棉品質比江北棉要好,產量也要高。

現在蘭州和西安成了僅次於上海和天津,我朝第三、第四大棉紡中心,棉布覆蓋西北、四川、河南和山西,還向青海、烏斯藏、漠南漠北大量販運。

形成西北、西南本地的棉紡產業,能讓當地的百姓享用價廉物美的棉布,好事啊。現在的交通運輸,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上海、天津的棉布運到四川以及西北去,運費不菲啊,還怎麼價廉啊?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上海、天津的棉布不用耗費巨大地運到西北西南,就地可以販賣出去,賺錢回來。”

張居正一字一頓地說道:“我們發展經濟,目的是國強民富,第一步就是讓百姓們吃飽飯,穿暖衣。有餘力再出口賺錢。

我們不能本末倒置,不能爲了出口賺錢就不顧自己百姓的民生.”

看到大家都一臉嚴肅地在認真聽,張居正繼續說道:“進出口對盤活經濟,增加稅收,非常重要。接下來內閣要對關稅部門進行規範性整飭。

稅政司直轄天津、青島、上海、寧波、泉州、廣州和龍口七個市舶局,下轄若干個設在通商港口的市舶所。”

說到這裡,張居正搖了搖頭,“我們把漠南漠北還有青海納入版圖,是件大好事。但是對於互市局來說,卻是晴天霹靂啊!”

衆人也忍不住哈哈大笑,就連互市局頂頭上司楊巍老夫子也在笑。

市舶局是海上通商港口的“海關”,互市局是陸路通商口岸的“海關”。

這些通商口岸此前與漠南漠北、青海烏斯藏等部進行貿易往來,互市局維護正常貿易秩序,徵收“進出口關稅”。

現在好了,大明邊關猛地向外移出數千裡,以前進出口貿易變成國內貿易,互市局歇菜了。

“現在稅政司直轄大同、寧夏、蘭州三個互市局,聊勝於無。等西征軍克復西域,我們再合計着把互市局移到那邊去。”

衆人輕輕地笑了起來。

“工商交易稅,計四千一百二十二萬三千一百圓,佔百分之三十六點五。市面上有的叫它增值稅,也有叫經營稅,都對,但片面了。其實按照皇上的說法,應該都叫企業稅。

商業企業,交的是交易稅;工礦企業交的是增值稅;其它企業,比如運輸社、酒樓、飯店、驛站,交的是普通經營稅;銀行、保險公司、典當行、持牌賭坊、還有教坊司,交的是特殊經營稅.

交易稅和經營稅,都不好徵收啊。

少府監、太府監名下的企業,銀行、保險公司、商號、運輸公司、農墾公司等等,對了,還有兵部名下的北方驛站服務集團公司、南方驛站服務集團公司和西北驛站服務集團公司,賬目清楚,經營稅非常好徵收。

其餘的企業.”

張居正苦着臉擺了擺手,“跟稅政稽查局的人鬥智鬥勇,下面紛紛罵道,比北虜海賊還要狡猾。

楊侍郎天天發脾氣,他的簽押房是戶部最火爆的地方。”

戶部右侍郎、兼管稅政司的楊巍仰首哈哈大笑。

今日他最開心,因爲他功勞最大。

“稅政司稽查總局經常跟地方搞聯合行動,清查和打擊偷逃和漏稅行爲,先是江蘇和滬州,接着是浙江和灤州,現在是順天府,搞得驚天動地,跟打仗似的。

很多人對此滿口陰陽怪氣,什麼爲了一點蠅頭小利,動刀動槍;什麼敲骨吸髓、橫徵暴斂.一堆的屁話!

沒有這點蠅頭小利,大明朝廷靠什麼維持,十幾萬官吏和上百萬邊軍、營衛軍、警衛軍和警察,靠什麼養活?

敲骨吸髓,橫徵暴斂,都是跟此前的魚肉鄉紳是一樣的屁話。只想享受特權,不想承擔義務,大明不需要這些混賬!

皇上這句話,老夫此前覺得說得有些苛刻了,現在看來,說得太仁慈了!”

張居正長鬚美髯,現在怒目圓睜,髮鬚皆張,猶如泰山凌頂,俯視一切,氣勢逼人。

會議室裡靜得只聽到衆人的呼吸聲,以及張居正呼呼地喘氣聲。

張居正慢慢順過氣來,捋着鬍鬚說道:“好了,不說這些混賬子。工礦企業的增值稅非常好收,這一點必須值得表揚。

以農立國,以工強國,以商富國。皇上聖明,這三句話說的是真理!

這些年我朝稅收像火箭彈一樣嗖嗖地往上竄,第一就是工業。對,皇上把它叫做工業革命!

革命啊,革運改命,以新時代替換舊時代。你們聽聽下面的數字,就知道什麼叫革命。”

衆人齊刷刷地看向張居正。

“萬曆元年,我朝一百七十九家棉紗和棉布廠,有機械紡錘四百三十萬錠,消耗棉花一萬一千八百零四十萬千克,合十一萬八千噸。

合計產棉布三千六百五十七萬米,印染三千一百七十九萬米。

二十一家煤礦,產煤一千七百萬噸;四家鋼鐵公司,有高爐一百二十五座,產生鐵十九萬噸,鍊鋼爐十六座,產鋼五萬一千噸。

水泥廠六十二家,出產水泥兩千六百萬噸

萬曆元年,欽天監下屬的京師天工機械廠,共出產了十馬力以下蒸汽機四百六十七具,二十馬力以下蒸汽機五十一具,三十馬力以下蒸汽機十二具。總價值六百七十萬圓。

開平工業集團灤州第一機械廠,出產的紡紗機、繅絲機、織布機、抽水機等各式大小機器八千九百臺;開平第一機牀廠出產的車牀、鏜牀、刨牀、銑牀等大小機牀三千四百臺;還有灤州刀具廠

造船方面,吳淞造船集團.

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第372章 寧可再把他們當豬養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577.十月總結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第86章 潑天的富貴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315.第315章 狗日的賊老天!第813章 慶幸時代重錘掌握在大明手裡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第83章 會做生意的楊金水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第962章 江輪向西278.第278章 圖們汗,怎麼對付?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57章 誰下的黑手第352章 終於來了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第13章 朝天觀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來救我!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第740章 肚皮舞有什麼好看的!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674章 遊七是誰啊?第750章 菸酒不分家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649.第645章 你有怨過嗎?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第769章 我想爲大明萬曆皇帝畫畫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第817章 灤鋼職工醫院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287.第287章 孤宣佈第789章 這就是大明的大學第41章 北虜破邊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第94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啊!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第44章 癸亥之變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953章 宴無好宴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426.第425章 升龍城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第871章 歐洲都是私生子當道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
第53章 徹底倒臺的嚴黨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474.第472章 京城不僅是心臟啊!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291.第291章 世道真得變了!第372章 寧可再把他們當豬養258.第258章 徐階心虛了577.十月總結第654章 臣向皇上請罪!第86章 潑天的富貴512.第509章 大明的春天來了!466.第464章 大明官吏們,你們上岸了!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511.第508章 這案子我也背不動啊!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529.第526章 臣願作大明之衛青315.第315章 狗日的賊老天!第813章 慶幸時代重錘掌握在大明手裡484.第482章 羊會上樹嗎?467.第465章 藝高膽大要治黃276.第276章 察哈爾 朝鮮和海西女真第83章 會做生意的楊金水第755章 大明太奢侈了!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門口的緋袍官員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會辦好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第962章 江輪向西278.第278章 圖們汗,怎麼對付?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57章 誰下的黑手第352章 終於來了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第13章 朝天觀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來救我!第909章 百姓們喜歡的,就是好!第740章 肚皮舞有什麼好看的!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674章 遊七是誰啊?第750章 菸酒不分家第761章 海青天賣得什麼藥?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533.第530章 都是聰明人啊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第102章 天下無巧事544.第541章 爲了大明,只好先苦一苦天竺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649.第645章 你有怨過嗎?第925章 張居正對方逢時的期望468.第466章 樸實無華的新時代來臨一刻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217.第217章 振武營給張閣老的見面禮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554.第551章 海瑞舊人之後第46章 露一臉的戚繼光第769章 我想爲大明萬曆皇帝畫畫167.第167章 做太子的一天,問政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第681章 萬里共明月304.第304章 圖們汗玩什麼花樣?244.第244章 同僚聚餐,氣氛搞起來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會勸人第817章 灤鋼職工醫院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後名287.第287章 孤宣佈第789章 這就是大明的大學第41章 北虜破邊465.第463章 不甘心的高拱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598.第594章 那我們就將計就計!第714章 連戰連敗就是好!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第680章 我們是布哈拉人請來的救兵第944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啊!第816章 成語太難懂了!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第44章 癸亥之變181.第181章 張四維早朝記274.第274章 他要是有半點差池,斷絕父子關係!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第953章 宴無好宴451.第449章 隆慶帝的病情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426.第425章 升龍城454.第452章 建設大西北621.第617章 朕不參與,你們自己解決!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第871章 歐洲都是私生子當道332.第332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765章 飛翔的安陽號第91章 一打二的李狀元624.第620章 我叫王一鶚,外號魚鷹!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第706章 打響的第一炮495.第493章 天降異象 警示蒼生630.第626章 我們要宜靜不宜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