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番外三

第967章 番外三

韋六順站在喧鬧的瑞陽城(伊基克),有些迷茫。

他是啓州枹罕郡(玻利維亞)清源縣人,屬於前夏遺民,現年十八歲。

他的祖父、父親曾經在西班牙人波多西銀礦做苦役,祖父喪生在那裡,十五歲的父親也奄奄一息。

幸好祖家來人,趕走了該死的西班牙人,把大家都解救出來。

過了幾年,波多西銀礦被改建成啓州礦業公司,他父親成了礦業公司一位工人。

同樣是挖坑,韋六順父親不用自帶乾糧,服勞役一般無償奉獻。

在礦業公司工作是辛苦,卻有水泥房子住,有食堂吃飯,有工服發放,還有豐厚的薪水,在礦上供銷社,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礦上的工人,很快就成了方圓數百里引人矚目的人物。

以前抗拒挖礦,現在想方設法進到礦裡去挖礦。

韋六順父親很快就與附近一個部落酋長的女兒成親,生下韋六順兄弟姐妹七人。

韋六順是老六,所以叫韋六順。

韋六順父親的名字以前叫維斯加爾布雅.達斯維易足足十七個字,翻譯過來就是白色石頭下那戶人家在第六次月圓時生的男孩。

純印加口語音譯,因爲印加人沒有文字。

戶籍統計時,工作隊給韋六順父親取了一個名字,叫韋白石。他母親的名字叫穆七巧。

韋六順從小在礦上子弟學校上學。

他很有讀書天賦,在姐姐紛紛嫁人,哥哥們進入礦業公司,以及當地的運輸社和農墾局時,他考入了枹罕高中。

枹罕高中就讀三年後,他又考上了夏州大學。

家裡人希望他考商州大學。

商州大學在句芒城,離枹罕郡比較近。

夏州在夏州太平城,太遠了,好幾千里路,父母親都擔心路途太遙遠了,不安全,回家也不方便。

可韋六順心裡憋着一口氣,我要考就考最好的大學,艮巽新大陸上,最好的大學就是夏州大學。

看着紅彤彤的錄取通知書,父母親淚流滿面,然後趕緊搽拭乾淨眼淚,招待前來賀喜的左鄰右舍。

礦上每年都有幾人考上商州和夏州大學,這一次礦上也敲鑼打鼓地派人來送光榮匾,還有豐厚的獎勵

五百圓,足夠韋六順讀完四年大學了。

父母親又給他塞了一百圓積蓄,整理了不少衣物。

錄取通知書有說,學校包乾住宿,從牀鋪到被褥,不需要帶厚厚的棉被。

但是家裡準備的行李,還是有足足兩大袋,幸好枹罕郡到明陽郡,修建有一條順着山谷修建的,翻越流波山(安第斯山脈)的直道,馬車直通。

韋六順來到明陽郡瑞陽城,有點懵。

瑞陽城太繁華了,比枹罕郡治熾陽城要繁華十倍。

街道上人頭涌動,熙熙攘攘。

街道兩邊商鋪林立,商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韋六順在車站找了一個車伕,把行李拉上,直奔瑞陽學政局。

到了瑞陽學政局,他拿出身份證件,還有錄取通知書,很快就得到學政局一位副局長的接見。

“韋六順,好,我們啓州的才俊!你考上夏州大學,替啓州的父老鄉親們爭光了!”

副局長叫舒文采,很年輕,二十多歲。

“我安排招待所,先讓你住下。再叫人去港口輪船局,給你買一張船票。瑞陽去鬆門港的班船,一旬一趟,你得等幾天。

先住下,招待所裡有其它郡考上夏州和商州大學的學子,屆時你們一班船北上。你可以跟他們認識認識,都是啓州老鄉,去了夏州商州,以後多個照應。”

“謝謝舒局長。”韋六順看舒文采的樣子,有些好奇地問,“舒局長,你是祖家過來的?”

“對,不才是京師人士。大學畢業後自願報名支邊,來了啓州。”

韋六順眼睛一亮,“舒局長是祖家哪所大學畢業的。”

舒文采擺了擺手,“我高考沒考好,只考上了隆慶師範大學。”

“隆慶師範大學!”韋六順眼裡的光更亮了,“不知道我有沒有機會去祖家大學進修。”

“有的!”舒文采大聲道,“去年禮部行文,從萬曆二十年開始,夏商啓等新州大學,每年推薦一批優秀才子,回祖家大學進修兩年。

你趕上好機會了。”

韋六順大喜,“萬曆二十年,就是從今年開始了?”

“對,所以好好把握,去祖家進修兩年,不僅對你前途大有幫助,也能讓你大開眼界。

世界如此之大,大明如此煌煌,不親眼看看,我等男兒豈不虛度一生!”

韋六順欣然道:“對,舒局長說得對!”

突然,有位官吏跑進會見室,跟舒文采說了兩句話。

舒文采臉色驟變,黯然神傷,淚流滿面。

“舒局長,怎麼了?”

“剛收到無線電報,海公去世。”

“海公,海青天?”

舒文采搽拭着眼淚問:“你也熟悉海公事蹟?”

“當然知道,從小學我就聽老師講起海公的事蹟,剛正不阿,爲民做主。萬曆聖天子讚譽他是大明的良心,中華民族的脊樑。”

“是啊,海公仙逝,聖天子下詔,舉行國葬,全明降國旗三日先有太嶽公國葬,現在又是海公。

他們那代人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時代和歷史的重任,將由我們擔起。”

韋六順身子一直,雙目炯炯,不過他有些好奇。

“舒局長,學生看你和海公很有淵源。”

“家父與海公數十年交情,名爲主僕,實爲父子。我等也一直視他爲祖父對不起!”

舒文采終於忍不住,起身衝出會客室,然後聽到一陣壓抑又痛徹入骨的哭泣聲傳進來。

韋六順心中感慨萬千,雖然他從小聽說過張居正、海瑞、戚繼光、俞大猷等當世名臣的事蹟,視他們爲偶像,但畢竟只是聽說,沒有親身接觸。

心有悲慼,但是無法做到像舒文采那般切身悲痛。

下午,舒文采強打着精神,在招待所飯店宴請韋六順等二十二位考上夏商州大學的啓州學子們,爲他們送行。

在飯席上,韋六順認識了啓州本地學子廖學賢,他是移二代,父母親是第一批移民啓州,建設瑞陽港的祖家人。

廖學賢生性豁達,“我原籍陝西榆林。聽我父親說,老家附近是黃帝陵,那是我們大明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

這輩子我一定要去祖家,去承天門叩拜聖天子,再去老家祭祖,然後去黃帝陵.”

啓州本地學子胡北麟。

他祖輩跟韋六順一樣,有人死在胡安科塔銀礦,他父親也成了改建後的胡塔礦業公司的工人。 胡北麟有兄弟姐妹八個,是按照東南西北上下左右來分,男的叫虎豹麟,女的叫鳳雀燕,一目瞭然。

他從小也是在礦業子弟學校上學,然後考上了鹽川郡(秘魯)中學,這次考上商州大學。

韋六順數了一下,二十二位同學,移二代有九位,其餘都是前夏遺民,其中十一位是礦業公司、農墾局、港務局職工子弟,還有兩位是普通前夏遺民的子弟。

過了四天,韋六順等二十二位學子,被舒文采送上隆昌號機帆船。

隆昌號機帆船,是裝有蒸汽機的兩千六百噸飛剪船,無風時船速可達十節。順風可以跑出十八節船速。

京畿船舶局金州造船廠製造,萬曆十五年下水,十六年來到夏州,成爲東太平洋船運公司的一艘客貨混裝船,專跑瑞陽經句芒到鬆門港的航線。

出港第一次看到大海,韋六順等人在甲板上又喊又叫,互相擁抱,熱淚盈眶。

旁邊走來走去的水手們就像在看一羣大傻子。

沒到一小時,韋六順等人就吐得天昏地暗,躺在船艙客房的牀上,再也起不來。

十五天後,隆昌號抵達句芒港。

胡北麟等十五人在這裡下船,自去商州大學報名。

韋六順等七人跟着下船,在商州的州治,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最重要的中轉站,巽洲最繁華的城市遊覽。

在這裡,韋六順驚奇地看到傳說中的鐵路和蒸汽機車。

這條鐵路耗費了六年,從太平洋沿岸的句芒港一直通到大西洋的春木港。

據火車站的人介紹,這條鐵路全長九十一公里,直接通到兩地的港區。對開復線,所有的鐵軌和設備,包括火車頭都是從直沽港和秦皇島裝船,運到這裡。

“幸好萬曆十八年,開通了蒸汽鐵殼輪船航班。鐵殼輪船載重七千五百噸,裝載了四臺前進二型蒸汽機車,二十節車皮,以及相應的煤水車和配件。

也幫助我們建立了一個火車維修廠

同學們,大明日新月異,朝氣蓬勃。你們可算趕上了好時機。好好讀書,把我們巽洲建設得更加美麗!”

“好!”

韋六順等人激動地鼓掌。

當他們站在站臺上,看着前進二型蒸汽機車,吐着白氣,拉着長長的車皮,呼嘯地向大西洋疾馳而去,他們心裡不由生起無比的自豪!

這就是我們的大明啊!

在句芒城停了兩天,隆昌號繼續啓航北上。

第十二天,隆昌號來到長樂港,入港時,恰好看到從青島港駛來的膠州號。

膠州號是京畿船舶局秦皇島造船廠製造的第一代全鐵殼蒸汽輪船,萬曆十五年下水,載重六千五百噸。

現在屬於遠洋輪船北方公司,專跑青島經東隅港、扶桑羣島檀香山港到長樂港這條線。

聽到消息,韋六順等七人掙扎着從牀上爬起來,來到甲板上,扶着船舷,看着膠州號巨大的船體,吐着黑煙,如曾經在海上看到的過的大鯨魚,破開海浪,緩緩駛進長樂港。

“相信不遠的一天,我們一起乘坐這鐵殼蒸汽輪船,一起去祖家進修!”

韋六順轉頭對廖學賢等人說道。

“好!我們一言爲定!”

七個人的身影站在碧海藍天下,如同刻進了一幅畫裡。

隆昌號在離開瑞陽港第二十四天後,緩緩駛進了鬆門港。

剛進港區,韋六順就感受到了截然不同。

這裡停泊的船隻,比他這輩子見過的船加在一起還要多。

不過再仔細一想,二十多天前他第一次出遠門,第一次見到大海,第一次見到船,見過的船也不多,加在一起也沒有多少。

韋六順覺得,鬆門港裡的船,比礦上家屬區後面那片大山上的樹木還要多。

有風帆船,有機帆船,有鐵殼蒸汽輪船,有武裝商船,有航班船,有漁船,還有戰艦,密密麻麻有序地停泊着。

碼頭上的吊塔,一座接着一座,與河邊的石頭一樣多。

目不暇接中,韋六順跟着廖學賢等人下了船,先經過邊境局和海關檢查。

他們看到一羣葡萄牙人和阿拉伯人,在另外一邊排隊。在更邊上,看到一羣卷頭髮紅鼻子的男人,縮着頭,直着脖子在排隊。

一起排隊的商人說,那些人是愛爾蘭人,是從愛爾蘭島僱傭過來,修築貫穿艮洲大陸的鐵路。

“愛爾蘭島,現在不是大明保護國嗎?”

“對。愛爾蘭人倍受英格蘭人欺壓,被凌辱了數百年,我大明主持正義,幫他們從英格蘭人的魔爪中解救出來。

同時也僱傭他們到艮巽洲幹活.”

“他們會不會留在這裡不走了?”

“大明的便宜,豈是他們能便宜佔走的?他們又不是中華民族遺脈,憑什麼給他們享受大明的好處。

不過他們在我們這裡待幾年,學得一身本事,回去後也能把愛爾蘭建設得更好。”

韋六順等人很容易就過了邊境和海關檢查,出了碼頭,看到出口大門口豎着十幾塊橫幅。

“太平理工學院新生接待處。”

“鬆門航海學校新生接待處。”

“楚馬農牧學校新生接待處。”

“梅江醫護學校接待處。

不過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條橫幅。

“夏州大學新生接待處。”

所有路過的行人,都會看一眼,投去羨慕的眼神。

韋六順、廖學賢七人昂首挺胸地走過去,遞上自己的錄取通知書。

他們坐上一輛公共馬車,上面除了韋六順七人,還有其他十幾位。

有來自寧州寧遠郡(西雅圖、溫哥華一帶)、黑雲郡、耀石郡(墨西哥)、平武郡(得克薩斯州、新墨西哥),也有河川郡(密西西比河西部、阿肯色河南部)以及更遠的殷州(密西西比河地區)地區來的新生。

有移二代,也有當地的前商遺民。

一位來自耀石郡的新生大聲道:“同學們,我們一路上不能這樣乾坐着,大家一起唱首歌吧!”

“好,唱什麼歌?”

在座的人大多數都不是靦腆的人,紛紛響應。

耀石郡的新生揚聲高唱:“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雲臺論戰功。”

衆人齊聲合唱:“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頓了一下,又有人帶頭,衆人合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

推薦新書《我只是牛馬,卻要我去拯救人類?》

(本章完)

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953章 宴無好宴第778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259.第259章 黨爭,大家的老傳統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110.第110章 收其巢穴,化其種類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第882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487.第485章 平壤城下第933章 白雲湖490.第488章 大婚第737章 慈悲不度自絕人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230.第230章 小樣的,有的是辦法收拾你!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第902章 《西國志略》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第822章 必須雷霆之誅!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441.第440章 衍聖公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13章 朝天觀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704章 居然是他!第861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516.第513章 大浪淘沙,總有人被淘汰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第799章 思想要統一哈248.第248章 這就是大上海啊!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第9章 徐文長154.第154章 西北的問題也要解決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287.第287章 孤宣佈第890章 扶植爪牙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第806章 皇上說的全是乾貨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124.第124章 督辦處海軍局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第773章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第664章 遊七?這裡是湖廣!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第875章 這就是你們明國的誠意嗎!第853章 天竺兵馬不經打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第36章 又大一歲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597.第593章 何塞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539.第536章 還是我們工人有力量第26章 嚴閣老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110.第110章 收其巢穴,化其種類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
283.第283章 丟你個老母,西夷人!第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953章 宴無好宴第778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259.第259章 黨爭,大家的老傳統419.第418章 俺答汗很生氣,後果很嚴重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110.第110章 收其巢穴,化其種類643.第639章 雖僻遠之何傷第882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487.第485章 平壤城下第933章 白雲湖490.第488章 大婚第737章 慈悲不度自絕人320.第320章 遼東的奇兵第919章 朕今天好好批評你230.第230章 小樣的,有的是辦法收拾你!第106章 這隻小狐狸,成精了!第902章 《西國志略》第107章 想有大收穫就捨得下本第822章 必須雷霆之誅!145.第145章 辛愛黃臺吉,真漢子!441.第440章 衍聖公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第13章 朝天觀439.第438章 王魚鷹愛吃魚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645.第641章 還要繼續努力啊!第390章 我沒有道德潔癖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704章 居然是他!第861章 河州樂浪郡昭明城第934章 這纔是生機勃勃516.第513章 大浪淘沙,總有人被淘汰333.第333章 終於下大雪了第793章 人類文明的希望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第835章 我老了,大明未來全靠你們了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第688章 朕也只能想一想第846章 不是誰都能成爲大明子民的!第700章 葉爾羌國就這麼沒了第51章 接牌的衆人(一)第677章 到底釣沒釣上?535.第532章 海府大總管202.第202章 巡鹽三劍客第799章 思想要統一哈248.第248章 這就是大上海啊!243.第243章 報恩寺大案就是懸案第9章 徐文長154.第154章 西北的問題也要解決328.第328章 這有什麼祝賀的!287.第287章 孤宣佈第890章 扶植爪牙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第806章 皇上說的全是乾貨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124.第124章 督辦處海軍局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第858章 黃色的,不是火藥是炸藥第744章 大南洋的風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第903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520.第517章 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在第773章 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我面前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第664章 遊七?這裡是湖廣!第710章 京師總醫院第875章 這就是你們明國的誠意嗎!第853章 天竺兵馬不經打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442.每日更新變化說明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578.第574章 袁鹹安審案記第351章 大明的銀子不是銀子嗎?第36章 又大一歲411.第410章 西山校場597.第593章 何塞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539.第536章 還是我們工人有力量第26章 嚴閣老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629.第625章 還不夠啊,要不你再湊湊!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247.第247章 松江,我海瑞來了!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896章 火車上的試探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308.第308章 身後是遼東數十萬軍民580.第576章 移風易俗 再立教化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110.第110章 收其巢穴,化其種類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