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第471章 軍政兩用人才

朱翊鈞目光在潘應龍、胡宗憲和譚綸的臉上掃了一遍,知道現在的儒生,就算是學貫古今的名士大才,對大明周圍藩國的地理沒有什麼概念。

他右手指着南海西邊諸國問道:“胡公、譚公、潘先生,南海西邊這一片,孤把它叫中南半島。

那你們有沒有發現,中南半島的諸多河流,尤其是兩條最大的河流,安南北邊的洮江(紅河)、占城南邊的湄公河,還有勃固兩條大河,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和喳裡江(薩爾溫江),都發源哪裡?”

胡宗憲、譚綸和潘應龍三人面面相覷。

殿下此問是什麼意思?

經略南海西邊的中南半島,跟這四條大江大河有什麼關係?

潘應龍反應最快,遲疑地答道:“殿下,這四條大江大河,源頭皆出自我大明?”

“沒錯,洮江源自雲南,上游在雲南境內叫梨花江,叫元江。

湄公河源自吐蕃舊地,烏斯藏都司雪域。然後貫穿雲南,河名瀾滄江。

喳裡江也源自烏斯藏都司雪域,南北貫穿雲南,河名潞江。大金沙江也源自烏斯藏都司雪域,從雲南邊南北貫穿。”

朱翊鈞在輿圖上敲了敲,“胡公、譚公、潘先生,你們說,中南半島河流爲何皆由雲南而出?”

“地勢緣故!”胡宗憲答道,“雲南高,中南半島低,水自高往地處流。烏斯藏都司雪域,積雪融化,匯泉成溪,又匯溪成河。

烏斯藏比雲南高,故而河自烏斯藏流向雲南。中南半島比雲南低,故而河自雲南流向中南半島。”

譚綸和潘應龍也明白朱翊鈞話裡的意思。

“殿下,雲南對中南半島是居高臨下。兵書有云,‘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從雲南對中南半島諸國腹地用兵,可順勢而下!”

朱翊鈞點頭道:“雲南貴州這一片,地勢高聳,孤把它叫做雲貴高原。經略中南腹地,一是沿海,二是這四條大江大河。

大明有制海權,沿海築城,只得皮毛。只有居高臨下,順河而下,直入腹地,方可完全掌控這裡。

所以孤認爲,經略中南半島,關鍵在雲貴!”

朱翊鈞的手在輿圖上狠狠一拍。

潘應龍雙眼冒光,“殿下英明!中南半島諸國,我們可先制其沿海,與其通商往來,同時輔以謀略。

而後用心經營雲南貴州,改土歸流,徹底納入朝廷管轄,積聚十年,再順流而下,與海軍南北對進,定可一舉克定中南半島諸國。”

潘應龍越說越興奮,“殿下在廣西行改土歸流之策,不僅是靖平兩廣,原來也有爲經營雲貴做準備。

殿下高瞻遠矚,臣敬佩得五體投地。”

胡宗憲和譚綸對視一眼,也露出驚歎之色。

天下在殿下心裡就是一盤棋,他運籌帷幄,何處布子,何時落子,都是胸有成竹啊。

朱翊鈞笑了笑,雙手籠進袖子裡,站在輿圖跟前,雙眼炯炯有神:“戰略在於全面考慮,而非侷限於一隅一時。

雲貴在我大明西南一隅,山高路遙,天高皇帝遠。在許多人眼裡,屬於閉塞貧瘠之地。

可是他們怎麼就不好好想一想,如果把雲南貴州通過大江大河,與中南半島連在一起,其實它們離大海很近,與外界的聯繫超出我們的想象。

曆書有記載,前漢年間,有人從雲南之地,向四川販運身毒之物。身毒即現在的天竺。雲南何來的天竺貨品?總不會是天上掉下來的吧。

無非是海陸兩路運至勃固或暹羅,再逆江而上入雲南。

前漢年間,玄奘還未出西域使天竺,雲南就已經與天竺有了商貿往來。而我們到現在還認爲雲南是困於羣山的死角一隅。

可悲嗎?”

胡宗憲、譚綸和潘應龍知道太子殿下又開啓了日常慣例,嘲諷儒生士林。

飽讀經義,遍覽史書,號稱坐在家中,可知天下事。結果從前漢到現在,白紙黑字寫在史書上,上千年,卻跟睜眼瞎一般,什麼都沒看到。

可是殿下,我們讀書哪有你這份天資,可以看透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把看上去不相干的各部分拼接在一起,組成一幅完整的戰略部署圖。

彷彿整個天下就像一個圓球,藏在你的腦海。說到哪裡,立即就能把周邊全局都想出來。

當初定南海經略,殿下堅持先取滿剌加海峽。

衆人開始覺得先取那裡,過於犯險輕進。

可是等到南海戰事打開,源源不斷地有輿圖完善回來,衆人猛地發現滿剌加海峽巨大的戰略意義。

大明水陸兩師佔了那裡,就把南海變成了自家池塘,關起門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別的不說,以後葡萄牙、尼德蘭、西班牙、天竺、大食來與大明通商,想逃稅都十分費力氣了。

滿剌加關卡一設,未按章繳稅者,一律不準出入。

當然了,你可以繞道走私,只要你承受得起巨大的損失就好了。

聽着朱翊鈞譏諷的話,三人都不敢出聲。

我們都習慣了。

這是太子殿下祖傳的技能和愛好。

朱翊鈞日常嘲諷儒生文官後,轉到正題:“未來五年,大明邊事重點在西邊。

東邊蒙古左六翼、肅慎軍,再配上數萬馬步軍,足以逐步自東向西,蠶食漠北的兀良哈、喀爾喀諸部,直至唐麓嶺、金山一線,從北面包圍俺答汗的蒙古右翼。

現在俺答汗的日子不好過,我們暫時聽其言、觀其行,再做打算。

九邊東攻西守的戰略告一段落。東邊攻勢減弱,戰略主要爲步步爲營。”

朱翊鈞在輿圖上指點着。

“西邊重點攻擊青海地區,進而克復烏斯藏地區。

當年蒙古爲了避開南宋襄陽、四川重兵防線,千里大迂迴,聚兵於青海、吐蕃,順河而下,直撲雲南,數十日即滅大理,進而迂迴到四川南邊,實現了戰略意圖。

可見地勢之利,遠勝人數優勢。

而今我大明北據四川,東進湖南,南平廣西,要是西邊再定烏斯藏,進而可以四面合擊雲貴之地。

雲貴的這些土司,只畏威難懷德,必須挑一批雞出來,狠狠殺了,鎮住場面,他們纔會心悅誠服地聽朝廷跟他們講道理。”

朱翊鈞指了指貴州布政司北邊遵義地區,這裡現在叫播州宣慰司,名義上屬於四川布政司,實際屬於土司獨立王國。

“播州楊氏,盤踞播州數百年,根深蒂固。這些年確實出兵出力,幫朝廷剿除周圍作亂的土司。

可是朝廷賞賜了多少東西給他?糧食、棉布、鹽巴、兵甲,諸多物資,半賣半送,楊氏是吃得滿嘴流油,實力日漸膨脹。

播州土司楊烈年老體邁,無法視事。內外事宜,全操持在其子楊應龍之手。

朝廷厚待他,楊應龍卻持寵跋扈。他生性雄猜、陰狠嗜殺,常有朝廷黯弱,可取而代之的言辭。

又聞楊氏居所雕龍飾鳳,又擅用閹宦,呵呵,儼然是一位土皇帝。大明有天子,豈容播州有土皇帝!”

朱翊鈞的話一聲嚴厲過一聲。

三人心知肚明,播州楊氏是太子殿下選中的,平定西南的那隻雞。

播州楊氏自前唐自據以來,歷唐、五代十國、宋、元,再至國朝,七百年有餘。在播州根深蒂固,在西南影響巨大。

這樣的土司,你再表忠心,朝廷也不會輕信。

唯一的出路就是乖乖地交出地盤,帶着財產和家人入朝,安安穩穩做個富足翁。

可是楊氏甘心嗎?

不甘心那就開打了。

wωw▪TTkan▪C〇

不過太子殿下所有戰略都是謀定而動。拿楊氏做雞,在前期肯定會多加安撫,各種手段一起上。

諜報偵查局、商業調查科,刺探、收買、離間、策反。還有少府監和太府寺領導的各家商號,都會在統一指揮下進行各種經濟戰爭手段。

朝鮮就是被諜報偵查局和幾大商社聯手,搞成今日這樣的局面。

日本除了每年兩次的炮擊,諜報偵查局和幾大商社暗地裡收買糧食、挑撥離間.種種手段也是他們衰敗至此的重要原因。

大明現在在兵不血刃,玩軟刀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長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播州糧食沒法完全自足,食鹽需要靠川鹽,還有棉布、鐵器、白糖等貨品,都需要從外面引入。

唯一依仗的就是地勢險要。

但地勢險要意味着別人進來難,你出去也難。

到時候四川、雲南、湖南、貴州四布政司找藉口,把出入通路一卡,然後什麼賣給你,什麼不賣給你,按照參謀局的小本本來,看你能堅持幾年?

朝鮮不到兩年就亂了。

日本是半條漢子,扛了五年多終於還是跪了。

“西南部署,參謀局正在籌劃。此前負責參謀局的文長先生調往西北,參謀局的事,潘先生可以兼一兼。”

胡宗憲和譚綸連忙給潘應龍遞眼色。這是一條青雲之路,趕緊把握。

“臣領令旨,願意爲大明西南安定出謀劃策。”

“好,參謀局你領一份差事。不過楊金水、胡公,還有文長先生都說鳳梧你是文武兼備。孤還有一份差事,需要你擔當。”

胡宗憲和譚綸繼續給潘應龍遞眼色。

這是好事啊!肩上的擔子越重,說明殿下越信任你。

胡宗憲和譚綸自知各自年紀大了,朝堂上堅持不了幾年,總有告老還鄉的一日。

可是他們自東南剿倭開始,聚集天下人才,劈薪斬棘,走到今日這一步,也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

兩人也想着爲這個集團選定後備領軍人物。

王一鶚是一位,他是自個脫穎而出的。

潘應龍是徐渭和楊金水舉薦的,由胡宗憲培養。

葉夢熊和宋應昌是楊金水舉薦的,分別由譚綸和胡宗憲培養,先是去了一趟朝鮮,然後一個在東北,一個在南海,分別歷練。

胡宗憲、譚綸、楊金水這些東南集團的大佬們很清楚,只有這樣在地方和邊事中不停歷練的人才,纔會得到太子殿下的青睞和器重。

潘應龍沉住氣答道:“請殿下下詔,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孤要讓你出任順天府少尹,主持京城擴建!”

三人都愣住了。

什麼!

京城擴建?

與此同時,回到自己府上的馮保叫來了馮七。

“今兒是誰把舅老爺送來的?”

“回老爺的話,是胡公麾下參軍,潘鳳梧潘先生。”

“他進了內院?”馮保眯着眼睛問道。

馮七停了幾息,噗通跪下:“潘先生跟着舅老爺一起進了內院。小的一時失職,請老爺責罰。”

馮保那雙秀目眨了眨,不動聲色地說道:“明兒去司禮監找掌刑千戶,領二十小板子。”

“是。”馮七連忙磕頭謝恩,“謝老爺恩典。”

“舅老爺呢?”

“還在跟夫人說話。老爺要不要去看看?”

馮保想了想,“咱家還有事,待會就走,不去了。你們好生照應着,吃的、用的、穿的,不可怠慢了一點。”

“是,老爺!”

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13章 朝天觀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第837章 都不簡單!第868章 你們是反抗暴政的勇士!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834章 王魚鷹的本事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第724章 誰殺的?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第945章 敢叫人間換日月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830章 永久牌自行車第19章 高拱立威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第834章 王魚鷹的本事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第376章 簡單粗暴但有效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第951章 歷史的恥辱柱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第728章 腰桿子很硬的內閣和張相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第881章 有本事你燒我撒!第848章 新槍真是又遠又準又狠!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第907章 就憑這個!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第820章 真得決定留下了!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583.第579章 海瑞成了奸相爪牙!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315.第315章 狗日的賊老天!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309.第309章 被嚇到的申時行和餘有丁第400章 蒙古左六翼第957章 我要緊跟時代!452.第450章 宗社黨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第28章 一封信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第960章 皇上,你跑題了吧?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第355章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第913章 沈大官說了啥?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
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212.第212章 我們沒得選!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122.第122章 後悔的高拱第13章 朝天觀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第42章 薊遼總督楊選第837章 都不簡單!第868章 你們是反抗暴政的勇士!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569.第566章 我們一起嚐嚐鮮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諫第678章 從西南到西北第834章 王魚鷹的本事第864章 就踏馬你叫德雷克!第362章 文的武的,我們都要做好準備409.第408章 那我們互相傷害吧!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435.第434章 衍聖公府遺毒萬戶第724章 誰殺的?227.第227章 謀國與謀身142.第142章 張師傅,這樣做不行啊!125.第125章 百萬漕工,衣食所繫!448.第446章 太子,老夫也有門生了!第945章 敢叫人間換日月497.第495章 思想陣地我們要去佔領第361章 俺答汗還能活多久?256.第256章 在下海瑞海剛峰!第830章 永久牌自行車第19章 高拱立威414.第413章 想讓太子交人第834章 王魚鷹的本事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532.第529章 鏟屎官 割草使兼放羊指揮使宋藥師445.第443章 忙碌的徐渭第375章 王於興師,與子偕行第376章 簡單粗暴但有效459.第457章 朱紫少年123.第123章 心裡都有數的高拱和王崇古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第774章 笑點和看點在哪裡?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第951章 歷史的恥辱柱第893章 昆崚導遊劉把頭第728章 腰桿子很硬的內閣和張相302.第302章 遼西通遼城183.第183章 打掃紫禁城242.第242章 高拱表示,我沒有意見了152.第152章 ,滅國毀城的世子大帆船572.第569章 海瑞要來徐府拜訪?186.第186章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第881章 有本事你燒我撒!第848章 新槍真是又遠又準又狠!第791章 萬曆五年五月初五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第841章 清澈的暘谷島第907章 就憑這個!237.第237章 這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御史第820章 真得決定留下了!第367章 諸藩宗室,該不該留?545.第542章 有人在通州鬧事329.第329章 有人還想再努力一把第819章 想明白了就好!111.第111章 太孫百發百中!第98章 永不陷落的車陣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閣老!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583.第579章 海瑞成了奸相爪牙!第888章 萬曆御文選集315.第315章 狗日的賊老天!311.第311章 我們在遼陽過冬!641.第637章 這是最後通牒嗎?第964章 告別過去,走向未來331.第331章 天意難測!434.第433章 通知你,不是跟你商量322.第322章 只要火炮打得沉,就不怕!309.第309章 被嚇到的申時行和餘有丁第400章 蒙古左六翼第957章 我要緊跟時代!452.第450章 宗社黨301.第301章 禍起蕭牆,竟制其國第29章 嚴嵩慢騰騰的一刀第28章 一封信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們600.第596章 現在可以坐下來聊一聊第960章 皇上,你跑題了吧?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堅炮利第812章 明國就是禮數多啊!第673章 有我在,誰也跑不掉!第695章 沒完沒了是吧!567.第564章 左右爲難的張居正610.第606章 腦子嗡嗡的張相!第355章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第915章 各位戲曲工作者第913章 沈大官說了啥?第693章 大明朝的冠軍盃賽第779章 海瑞和王一鶚的新官職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沒學精第838章 看我幹什麼啊!第61章 詔獄裡的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