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

張居正認爲,費利佩的這套辦法能成,是因爲大明在萬曆開海後,產業結構就是如此。

大明就是成功的泰西貿易聯盟框架的實際案例。

大明沿海的確的富裕,但這些財富,是屬於全體大明這個集體的,不是單純屬於沿海地區,所以朝廷纔要修一條馳道到嘉峪關去,這是朝廷主導的分配。

大明沿海地區因爲交通便利,尤其是更爲廉價的航運,讓沿海地區成爲了最繁華的地方,工坊絕對不會設立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所以要想富先修路。

以棉花爲例,山東、河南都是棉花的高產區,而海外原料國主要來源於蒙兀兒國,棉花這種原料聚集在松江府,在松江府的棉紡裡生產成棉布。

而這些工坊的匠人,來自五湖四海,勞動力也是由腹地提供,這些棉布分銷到腹地和海外,獲取利潤,財富向沿海地區聚集。

廣西提供了七成以上的甘蔗,而飴糖、紅糖、白糖的生產主要集中在了廣州府這個地方,廣州府糖廠產生的利潤屬於兩廣,而不是廣州一府。

北方提供了大量的煤炭、鹼面、白土等等生產所需的原料,甚至還提供了生產所需的人口,財富本該就是屬於大明集體所有,這一點,張居正在公私論和分配卷,已經詳細描寫了。

大明的產業結構,其實就是類似於費利佩提出的這套框架,有的地方提供白銀,有的地方提供工坊,有的地方提供手工匠人,有的地方提供原料,有的地方提供糧食,最終讓大明實現了商品的絕對優勢。

所以,張居正擔心,費利佩真的搞成了,那就有點棘手了。

但奧斯曼、英格蘭似乎不想看到一個團結的泰西,而瑞典和波蘭,更是直接了當的拒絕了羅斯國,即便是羅斯國能夠提供足夠的糧食。

這對大明是個好消息。

高啓愚眉頭緊蹙,面色凝重的說道:“英格蘭人的思維方式,總是有點讓人出乎意料之外,他們寧肯偷偷摸摸的在港口貿易,也不願意撤回私掠許可證,因爲這樣獲利更多,哪怕是被海盜攻入了首府,依舊不肯放棄。”

“先生,我注意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關於海貿。”

“仔細說說。”張居正嚴肅的說道。

海貿是張黨的經濟基石之一,松江府每年要起運四百萬石的漕糧入京,海漕的總負責人就是吏部尚書樑夢龍,而提舉市舶司使、督餉館海防同知,全都是被張黨的循吏所把持。

而另外一個基石,就是農桑,這是皇帝給張黨的助力,寶歧司真正主人是皇帝本人,但具體的事務官,多數有司正徐貞明負責,徐貞明是張黨,是皇帝的農學老師,他有全楚會館的腰牌。

張黨因爲複雜的人員構成,已經不能稱之爲張黨,稱之爲維新黨更加合適。

而工黨的經濟基石是官廠,以及鼎建大工。

“先生,爲什麼會有走私?若是走私能避免關稅也就罷了,但私市抽分的關稅,最少都在三成以上。”高啓愚提出了自己觀察到的現象,私市的稅更高,但仍然有人選擇私市。

高啓愚之所以要說這件事,是因爲大明在增稅。

增稅會不會擴大走私的規模,這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一旦增稅引起了普遍的抵抗,萬曆維新曆時十四年,才建立起的大好局面,就會煙消雲散。

這是陛下所不允許的,同樣也是維新黨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經濟地位決定政治地位,一旦失去了經濟地位,維新黨會在微妙的朝堂平衡之中,完全落入下風。

私市抽分比官市還要高那麼多,但走私仍然蔚然成風。

高啓愚繼續說道:“我翻了很多私市的案子,甚至還親自去信仔細詢問,天津州私市、三都澳私市、密雁港私市規模最大,也最典型,走私的貨物,大體分爲了白、紅、黑、藍。”

白貨,主要指棉布,而後逐漸引申到了大宗商品,棉、茶、鐵等大宗商品;紅貨,是奢侈品,大明的奢侈品是有專門的奢侈品稅(604章),而且奇高無比;黑貨就是違禁品,比如阿片,對外運輸白銀、生絲、人口都屬於這個範圍。

藍貨,則是軍備,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火銃、火炮、火藥,全都是藍貨,這些貨物都是武裝商船們必須要購買的,而且是市舶司不允許貿易的貨物,比如火藥,私市的價格能比朝廷價格貴三到五倍的程度。

“按照常理推斷,紅黑藍應該是走私的大頭吧,畢竟紅貨稅率高,黑貨違法,藍貨更是殺頭的買賣。”高啓愚往前探了探身子說道:“先生,現實卻不是這樣的,現實就是,走私白貨佔了九成的比例,只有一成是紅藍黑貨。”

“私市只靠走私紅藍黑貨,是撐不住的。”

即便是在私市,大宗商品仍然是大宗商品,甚至私市離開了白貨,就會陷入運轉困難無法維持的地步,黑藍兩種貨物,因爲本身就是違法,火併就跟吃飯一樣的平常,私市的窩主,就必須是最大的武裝力量,才能鎮得住場子。

高啓愚將自己總結的一個小賬本遞給了張居正,張居正翻動了很久,天津州、三都澳、密雁港私市是朝廷破獲的大案,是要拿到文華殿上廷議的要案,而海防巡檢們破獲的規模較小的私市,就有六十餘起。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些私市的生命力之頑強,超出了朝廷的預料之外。

“確實如此,如果私市沒有白貨,也就是合法的大宗商品,單純的經營紅黑藍三種貨,就會在這些亡命之徒的火併之中,自我毀滅。”張居正放下了賬本,高啓愚研究的這個問題,是朝堂明公沒有注意到的點兒。

高啓愚思考問題是自下而上,這些海商爲什麼要選擇私市,而不是官市,朝堂的主要思路則是自上而下。

高啓愚說的觀點,非常清晰,私市不是沒有運營成本,其運營成本主要靠合法商品抽分支撐。

張居正將賬本收好,高啓愚故意作假的可能性很低,但張居正要親自去驗證一番,謹小慎微,是官場這個名利場的第一原則。

張居正笑着說道:“那麼我們只要搞清楚,爲何販運白貨的海商們,寧願選擇私市,也不選擇市舶司,私市自己就會因爲經營困難無法維持,這個老大難的問題,就解決了。”

高啓愚立刻說道:“海商不願意在市舶司抽分過關,這裡面第一個原因,就是報關的過程過於冗長繁雜,手續衆多不提,主要是辦理緩慢,大宗商品在市舶司抽分還要排隊,明明只要半天就能辦妥,但貨物往往要在港口滯留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但在私市,只要兩天。”

這個也是最大的問題,大明報關的時間太長了,五大遠洋商行等得起,但小的海商根本等不起,所以乾脆直接走私。

高啓愚話裡有話,張居正聽得非常明白,造成報關時間冗長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爲僵化的報關條件,而且沒有一套詳細報關流程,五個市舶司五個辦法,四大總督府又因地制宜的有各自的辦法。

這是朝廷的失職。

審單、查驗、徵稅、放行,看似只有這四個步驟,但僅僅在查驗這一個環節,一名海商就要走五六個衙門,要在港口、市舶司、松江府衙門、督餉館報關,甚至有些商品還要到海漕衙門報關,在有了保監司之後,還要到保監司衙門報關,走完了這些流程,才能到徵稅的環節。

每個步驟都要在這些衙門過一遍,非常的繁瑣。

還有些商品,比如絲綢,還需要許可、商檢、配額等等流程,更加麻煩。

張居正這類的明公,平日裡是不到衙門裡辦事的,就是真的要辦什麼事兒,也是讓遊守禮安排人,而且宰相門前七品官,遊守禮到哪裡都會加快加急辦理,到衙門辦事,是明公體會不到的痛苦。

報關程序的繁瑣和冗長,就成了貨物長期滯留的原因,而貨物滯留在港口上,嚴重的影響到了貨物週轉的速度,對於商人而言,這不是一點時間,他們沒有那麼長時間去等候。

高啓愚左右看了看,小聲的號索道:“第二個原因,就是貪腐,這麼多的衙門口,每過一次手,就是一手的油。”

“大明之前的關稅的確只有6%,但實際關稅可能會有20%,甚至是30%到50%,這樣就罷了,這還是能用錢擺平的事兒,有些生意,只有大員、市舶司提舉、督餉館海防同知的親眷才能做,你做這個買賣,就會卡着你不讓你做。”

高啓愚聲音小了一些,因爲五個市舶司的提舉、海防同知,幾乎都是張黨的人,這些人拿了好處,到底有沒有給張居正孝敬?高啓愚不知道。

但他還是說了出來,不是試探,而是要把問題分析透徹。

名義稅率和實際稅率不同,就是海貿發展到現在,遇到的新矛盾,而且這裡面還有一個是朝廷沒有明文設限的商品,在各個市舶司執行的過程中,其實存在隱形的門檻。

這些隱形的門檻,纔是最高的門檻。

“你說的這個原因,我有猜測。”張居正正面回答了這個問題,他不清楚,但猜到了,掌握權力就想方設法的變現,這現象十分的普遍,因爲權力代表着支配。

王崇古搞了個工會,都鬧出了那麼多的事兒,還只是一個毛呢官廠。

大明市舶司如此龐大的利益,沒有滋生出貪腐和利益鏈來,那纔是天大的怪事。

高啓愚十分肯定的說道:“反正損失的關稅,也是公家的錢,我不拿到我那一份,是我自己在虧,所以,寧願讓貨物在港口滯留,也要把自己的那份錢拿到手,寧願朝廷沒收、少收關稅,把海商們趕到私市去,也絕不肯放棄自己的利益。”

“這就是這個問題難以解決的地方。”

從公私論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就會變得更加明朗,這不是個例,而是普遍的現象,只要我卡着不讓你過關,那我就能拿到一份錢,多少我都要拿,而且隨着海貿規模的擴大,市舶司的吏員逐漸增多,問題開始變得嚴重了起來。

貨物因爲流程滯留、實際稅率高於法定稅率、對商品經營人爲設限,就是海商們選擇私市的三大原因。

“海商不肯通過市舶司過關,第四個原因,就是碼頭上的漕幫了,這些漕幫也要好處,而且還聽命於人,和那些私市的窩主幾無區別,這些漕幫負責爲窮民苦力議價,但大部分的好處,卻是給漕幫本身給拿去了。”高啓愚講明瞭第四點原因。

在私市要面對窩主的剝盤,在大明官衙的市舶司,也要面臨剝盤,那麼選擇更快的私市,就成了小商賈最佳選擇,流轉快,還能帶點其他的貨物增加利潤。

大明官衙的市舶司有個無可比擬的優勢,那就是安全,不必擔心船貨兩丟的情況,正是這個原因,市舶司依舊是大明最主要的貿易地點。

這就是高啓愚對數十起私市案件,進行了全面的調研之後,得到的四個原因。

“善。”張居正只給了一個字,他看着高啓愚看了片刻說道:“你還有話沒說完。”

“還是先生了解學生。”高啓愚吐了口濁氣,作爲曾經張居正的嫡系門生,他話沒說完,張居正立刻就察覺到了。

張居正抿了口茶,笑着說道:“還有第五個原因,那就是有人在逼着海商們走私市。”

“要是海商們正常報關,因爲法紀和監察的存在,有司官員,上下其手的規模就受制於法紀和監察,畢竟錦衣衛的稽稅院也不是吃乾飯的,在官衙上下其手,等同於說光天化日衆目睽睽之下,作奸犯科。”

“這真的是太危險了。”

“但是,通過人爲設限,逼着海商不走官衙,走私市,逼着海商們走私,朝廷命官們通過庇護私市所獲,既不違反法紀,還能繞開監察,等於說繞開了朝廷的督餉館,辦了一個私人的督餉館。”

張居正也沒有藏着掖着,把自己的猜測告訴了高啓愚,他當然也在考慮私市爲何屢禁不絕的原因。

“誠如是也。”高啓愚俯首說道,這話得張居正自己說,高啓愚不能說,他把這些寫到奏疏裡,那就是攻訐張居正識人不明瞭,但張居正自己說出來,就是海貿相關官員的清汰。

張居正倒是頗爲平靜的說道:“海防巡檢也是人,是人就有打盹的時候,這些個私市,屢禁不絕,今日高司客所言,鞭辟入裡,那高司客就寫成奏疏,送通政司過會吧。”

“是。”高啓愚找張居正,一來是維護關係,二來是對首輔說明自己的外交政策,三來就是要判斷下他這本奏疏該不該上奏。

他已經寫好了,可如果張居正這個張黨的黨魁,不想改變現狀,那他這本奏疏送到通政司,也是被駁回,除了被駁回之外,更加被張居正所記恨。

但張居正沒有說什麼茲事體大、吹求過急、相忍爲國之類的套話,那就是認可了他的奏疏上奏,甚至還會在浮票上補充第五個原因,就是自己對自己的基本盤動刀,主動清汰。

每一個組織,都要想方設法的進行自我新陳代謝,維持活力,才能長久,這是張居正吏治的核心理念,他的所有吏治新政,都是圍繞着這個核心理念在進行。

高啓愚說完了國家大事後,稍微沉默了下,只能俯首離開,他其實還有個私事,那就是他的次子今年二十歲要行冠禮,行冠禮要取個字,他這次來是希望先生能給孩子起個字,但最終他沒說出口。

因爲張居正已經明確表示了師生情誼已斷,日後只有公事。

“哎。”高啓愚提起了自己的七味輔料,站在門前,再嘆口氣,選擇了離開。

萬曆十四年六月初二,大明皇帝朱翊鈞來到了文華殿,一如既往的主持廷議,大明皇帝勤政,是整個大明的幸運。

張居正解釋了高啓愚奏疏裡的問題,廷臣們這才明白了,私市問題,居然不在私市本身。

張居正停頓了下說道:“所以,高啓愚的辦法是在松江府新港市舶司,建立一個政事堂,把這些亂七八糟衙門口,全都塞進這個政事堂裡,讓商賈們不用來回跑衙門,爭取在一天之內,就能把手續辦完。”

“這個辦法大大加快了衙門之間的流轉,而且可以互相監督,再設一個稽稅千戶的衙門,專事監察。”

稽稅千戶是稽稅用的,但凡是有人故意爲難、索要好處,就到了稽稅千戶的職責範圍內,市舶司的天子南庫等着抽分稅貨,這些地方吏員,居然各種刁難,那刁難的是海商?分明是在刁難皇帝!

“元輔真的不考慮讓高啓愚回到全楚會館門下嗎?如果元輔不要,我就勉爲其難了。”王崇古本來還在思考辦法,聽聞張居正的說辭,立刻馬上開始要人了。

“他一個惹事精,你要去作甚?”張居正眉頭一皺,王崇古真的擅長見縫插針。

“他能惹什麼事兒?無礙。”王崇古指了指自己,老神在在的說道,他一個大反賊,還怕一個不是反賊,只是不知道避諱的高啓愚?高啓愚乾的那點事,才哪到哪兒,連僭越都沒有觸及。

張居正拿起了奏疏繼續說道:“這貨物因爲流程滯留的問題,會因爲市舶司政事堂,得到極大的緩解。第二個問題,實際稅率高於法定稅率,這一點,其實很難避免,但還是要積極監察,政事堂外設個大鐵箱,誰都能檢舉。”

高啓愚這是抄的皇帝辦法,宮裡有很多很多的鐵箱,每天都會有人把這些鐵箱裡的檢舉信給拿出來整理。

“市舶司政事堂的大鐵箱,誰來負責整理?”海瑞馬上問道。

“稽稅千戶。”張居正立刻回答道。

李幼滋眉頭一皺說道:“這是御史的職責。”

“御史無法履行自己的職責。”張居正回答的速度很快,顯然準備好了怎麼應對都察院的詢問。

海瑞搖頭說道:“這不能說服都察院,沒有道理,監察就是御史的職責,我可以派素衣御史前往。”

素衣御史是一羣瘋子,比泰西的狂信徒還要狂熱的真清流,海瑞找了十四年,他手底下,攏共就七個素衣御史。

“貪腐也要納稅。”張居正平靜的說道:“有司官吏,爲難商賈的非法所得,納入利得稅徵稅,所以這也是稽稅的範圍。”

“張居正!”海瑞厲聲說道:“稽稅不是個籮筐,什麼都能往裡面裝!貪腐是要沒收所有非法所得,決計不能裝到稽稅這個筐裡!”

“元輔是《大明會典》的總裁,爲什麼要編纂大明會典,爲什麼要修職官卷,就是爲了明確各衙門的權力,不能越俎代庖!”

海瑞很生氣,直接直呼其名,因爲張居正做的太過分,稽稅就稽稅,把它搞成了籮筐罪,過幾年的時間,什麼都能算是稽稅了,到時候,稽稅院就會在普遍反對聲中,關門大吉。

權力一旦分配出去,再想收回,那就難如登天了。

這就是張居正不想把海瑞找回來的原因,這個人太認死理了,哪怕現在已經非常擅長變通了。

朱翊鈞輕輕咳嗽了一下,看廷臣們都看向了自己,纔開口說道:“海總憲消消氣,元輔昨日到通和宮覲見,朕和元輔商量了很久,先生也是沒辦法的辦法,這反腐抓貪不反不行,但是御史指望不上,先生也是爲難。”

“這樣吧,折中一下,市舶司政事堂的稽稅千戶和都察院的海漕御史一道,處置檢舉箱裡的檢舉書信如何?”

張居正又沒有往自己人手裡攬權,弄了個貪腐也要納稅的理由,就是糊弄人,不過是爲了把權力集中在皇帝的手中,權力不集中就容易學了泰西,權利太集中,又容易加倍執行,海瑞的擔心不無道理。

所以,折中下,讓各方面都滿意,就是朱翊鈞的打算。

海瑞和李幼滋互相看了一眼,才一起俯首說道:“臣等遵旨。”

“第三個問題,對商品人爲設限,這個其實非常簡單,下章到地方嚴令禁止,只要吃得住大明律的刑法,就大膽的幹就是了。”張居正解釋了第三個問題。

對暴利商品人爲設限,其實可以和第二個問題一併解決,都是以公謀私的範圍。

“至於各個市舶司的漕幫,臣以爲,應該謹慎看待,再觀察觀察,因爲這涉及到了窮民苦力和船東議價,碼頭的活兒,都是重體力活兒,碼頭的苦力,可沒有官廠的法例辦去喊冤。”張居正表達了自己對漕幫問題的慎重。

高啓愚的意見是打,在高啓愚看來,這些漕幫,都是市舶司不穩定的因素,直接下重手段清除就是。

“陛下,臣同意元輔的意見,可以多看看,這碼頭不只是一個漕幫,定期把這些漕幫的大把頭,叫到衙門裡訓示一二,讓他們多給苦力們分點,訓誡他們不要過分火併。”王崇古表示了自己的認同,目前沒有鬧出惡性事件,就再看看。

碼頭的漕幫以地域爲主,碼頭的縴夫,也都是大把頭傳幫帶帶到市舶司,真的全都打掉,恐怕連幹活的人都找不到,這就是現實的顧慮。

“陛下,五大市舶司、四大總督府都有水師駐軍,這就代表着這些漕幫的大把頭,決計不敢做的太過分,否則水師就在眼前。”兵部尚書曾省吾也贊同了張居正再看看的提議。

原因就是,大明軍是最大的壓艙石,真的飄了,打掉就是。

“那就暫且再看看吧。”朱翊鈞思索了一下,認同了這個提議,他其實傾向於高啓愚的說法,打,直接清除這些不穩定因素。

但幾位大臣說的也在理,可以再看看這些民間富有活力的社團,對窮民苦力是不是利大於弊。

“至於包庇私市,南北鎮撫司都將一查到底,絕不姑息。”朱翊鈞自然知道第五個原因,敢偷皇帝的錢,把手伸進了皇帝的錢袋子,已經不是一般的反賊了,只有一個字,殺,查到誰殺誰。

“國子監祭酒張位,被六科廊六科給事中聯名彈劾。”張居正低聲說道:“都察院御史跟着連章上疏彈劾國子監祭酒張位,文淵閣收到奏疏,已經超過了二百一十本,大體都是說張位,有辱斯文。”

“二百一十本,嘖嘖。”朱翊鈞吐了口濁氣,面露不善的說道:“當年楊廷和的兒子楊慎,也就糾集了二百二十九人到左順門逼宮,張位讓國子監的監生,種種地,就招致了二百一十人彈劾他有辱斯文。”

“還是潞王的辦法好,送他們去西山煤局廢棄礦坑挖挖礦,就老實了。”

“陛下,可不能再送了,給礦上惹了不少的麻煩,臣不要。”王崇古非常明確的拒絕了皇帝的建議,西山煤局又不是垃圾場,這些賤儒到了,除了找麻煩耽誤生產之外,一無是處。

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981章 絕對不能讓老鼠上桌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898章 議和不搶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546章 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747章 市場換技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
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機第507章 陛下雖然好殺人,但的確是仁君!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981章 絕對不能讓老鼠上桌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第401章 朱翊鏐的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707章 遲到的正義從來都不是正義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898章 議和不搶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東林元老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705章 崇德坊的集體婚禮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653章 永昌門外人頭滾滾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918章 唯自強,有新生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氣的大明使者第546章 壞就壞在,它不適合大明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747章 市場換技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466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變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698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786章 君聖臣賢,運泰時康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965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955章 醫道至簡,醫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