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陛下不給的銀子,碰都不要碰

“朕不知道,鎮平縣知縣連標,連夜讓師爺帶着劉巧蓮離開,是否是察覺到了危險,但最後他沒有離開,而是選擇了讓師爺帶走了劉二的女兒,劉巧蓮。”朱翊鈞重重的嘆了口氣。

雖然朱翊鈞對這個案子,僅限於凌雲翼的描述,但連標讓師爺帶走關鍵證人去找凌雲翼,那一定是發生了什麼,讓連標如此決定,但他自己沒走。

“下旨官葬吧。”朱翊鈞深吸了口氣,給了連標格外的優待,一般沒有正四品以上的官員,是不會給官葬的,這代表着朝廷給予的認可,肯定他對國朝的貢獻,至少,連標的存在,還讓朱翊鈞知道,大明官員裡也有好官。

在大明變得更好和自己更安全的兩個選擇之中,連標最後的選擇是讓大明變得更好。

南陽府、鎮平縣這一件驚天動地的大案,很快就引發了山呼海嘯一樣的討論,縣薄李杜才帶領的蟲豸,先殺了縣丞劉汝康、再殺知縣連標這個案子,就爲了三萬四千銀,引起了軒然大波。

如果是鎮平縣爆發了民亂,劉汝康、連標等人,死在了民亂之下,那是他們無能,不值得同情,但李杜纔是爲了欺壓百姓,才相繼殺害了劉汝康、連標等人,劉汝康、連標死於爲民請命,這隻能說是人神共憤了。

大明好官其實不多,劉汝康和連標這種有點圓滑的官員,已經是難得的好官了。

陛下硃批了殺,這是三法司的共同決定,三法司在刑部的駕貼上進行了簽字,再加上大明皇帝的聖旨,被驛卒們以八百里加急的金字牌快傳送到了開封府,而負責監刑的內官,是大明內官、陛下的陪練頭子李佑恭。

總督山東河南兵部尚書凌雲翼在十二月二十九日這天,收到了駕帖和聖旨,見到了李佑恭。

凌雲翼不是不想早些報復,也不是不想兵發鎮平縣,但是在山東的時候,陳大壯能在面對殺父之仇的仇人時,依然選擇了相信皇帝不會寬宥衍聖公的惡行,而凌雲翼也在暴怒之下,依舊沒有讓權力任性,而是選擇了相信君上。

一如皇帝信任凌雲翼能把河南的差事辦好,凌雲翼相信案件的詳情呈送京堂,會得到公允的審判。

而凌雲翼等到了審判,朝廷、皇帝支持了凌雲翼要殺人的舉動。

“明日斬首!”凌雲翼握着手裡的駕貼,看着來監刑的李佑恭說道。

李佑恭平靜的說道:“凌部堂海涵,咱家要看一下案卷,再見一下一應案犯與證人。”

“應有之意。”凌雲翼知道李佑恭在宮裡的地位,這也是必要的流程,既然凌雲翼沒有選擇挾私發兵報復,那該走的流程就必須要走完。

李佑恭帶着兩個小黃門開始審查案卷,他看的非常仔細,大約兩個時辰,才把案卷完全看完,便開始查閱各種物證和書證,在進行了相互印證之後,李佑恭拿着案卷、證物,讓衙役把各種證人帶上堂來進行聞訊。

“唐寶柱,咱家來問你,你如實回答。”李佑恭看着面前的人,這是連標的師爺。

“是。”

李佑恭平靜的問道:“根據你的證言,連標讓你帶着劉巧蓮到開封府是察覺到了危險,明知道有危險,爲何他自己不離開,而是讓你帶着證人離開呢?”

種種跡象表明連標已經察覺到了危險,縣丞劉汝康的死並不尋常,劉汝康是舉人,很多事情不必親自去做,劉汝康元月溺亡在河裡,這確實不合理。

唐寶柱十分確定的說道:“連知縣對我說:我是朝廷命官,我若是走了,朝廷威嚴何在?諒他們膽大包天,還敢殺我不成?”

“誰知道這幫天殺的東西,居然真的敢殺人。”

連標覺得自己是朝廷命官,這幫蟲豸就是再膽大包天,還敢殺了他?朝廷的雷霆之怒,是他們能承受的住的嗎?

在萬曆十一年,這個封建帝制的大環境下,在這個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的年代裡,在千年以來君君臣臣的影響下,連標不覺得自己會有什麼生命危險。

李佑恭繼續問道:“李杜才的供詞裡說,連標看上了劉巧蓮的美色,偏聽偏信,劉二惡從膽邊生,怒從心中起,一怒之下殺了連標,而後繼續逃亡,連標是否和劉巧蓮有染?”

唐寶柱面色鉅變,他憤怒的大聲說道:“這是誣陷!誣陷!連知縣有家有室,妻兒老小都在開封府,本來說在鎮平縣安頓下來,再讓妻子和一雙兒女前往鎮平縣,簡直是胡說八道!”

唐寶柱十分憤怒,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仍然帶着怒氣說道:“連知縣沒有偏聽偏信,天使,那可是2400石的糧食,劉二就是大力神轉世,也偷不了這麼多糧食啊,他都沒有接觸到那麼多的糧食,李杜纔等人,他們殺官!若非做賊心虛,爲何怕被凌部堂明察?”

連標已經死了,唐寶柱要保住連標的身後名,就要爲連標爭取。

“不必如此激動,就是例行問話而已。”李佑恭示意唐寶柱稍安勿躁,這就是個例行詢問,那個劉巧蓮就是個村婦,說連標和劉巧蓮有染偏聽偏信,不過是李杜才最後的掙扎罷了。

李佑恭又問了幾個問題,才讓唐寶柱離開,他陸陸續續將所有證人都叫到了府堂詢問,最後才叫到了此案的罪魁禍首李杜才。

“李杜才,連知縣何人所殺?”李佑恭依舊一臉平靜,看着面前的面相頗爲寬厚的李杜才,這哪裡像個窮兇極惡之徒?

“劉二!劉二所殺!”李杜才大聲的說道:“天使明察啊,這明明是劉二殺的人,凌部堂不分青紅皁白,就把我們鎮平縣的這些官吏關進了牢裡!”

“你說這已經腐爛的屍體,殺了連知縣?”李佑恭看向了旁邊被白布蒙着的一具屍骨,語氣冷厲的說道:“還是說這具屍體,縣丞劉汝康殺了連知縣?他們一個死在了今年七月,一個死在了元月,你告訴咱家,他們從藏屍的地方,爬出來,把九月到任的連知縣殺了嗎?”

李佑恭不斷審查的過程中,發現了凌雲翼辦案十分縝密,這個李杜才壓根就不知道凌雲翼究竟掌握了什麼證據,劉二、劉汝康的屍體被發現,這個李杜才仍在狡辯,壓根就不知道凌雲翼掌握的情況。

現在突然被兩具屍體的罪證擺在了面前,立刻嚇迷糊了。

孰是孰非,其實在李佑恭看完了詳細的案卷後,就已經十分清楚了,人證書證物證,環環相扣,鐵證如山,李杜才的狡辯,就像是個丑角一樣,在無能狂怒,在表演人類的下限。

“劉二和哪個山賊有聯繫,偷走了鎮平縣2400石的糧稅?”李佑恭又問。

“二里溝的黑雲寨,有個大當家郝三刀,劉二和郝三刀是拜把子的兄弟。”李杜才立刻大聲說道。

“帶上來。”李佑恭看着李杜才,目露兇光,這些年他走南闖北,見了很多很多的人,像李杜才這種嘴硬的人,李佑恭還是第一次見到。

凌部堂能爬到部堂的高位,帶着客兵四處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兇名傳遍了大江南北,依舊屹立不倒,自然是有其獨到之處,那就是辦事極爲周全,他向來信奉,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行的正走的直,就不怕小鬼敲門。

小鬼見了都得給凌部堂磕三個頭再走。

凌雲翼把這個黑雲寨給平定了,把寨子裡的山匪一窩端,全都抓了。

“啊?”李杜才萬萬沒料到,不僅屍體被找到了,連這個郝三刀也被抓了,李杜纔在連標死後,已經讓郝三刀跑了,結果這個郝三刀的確跑了,但被凌雲翼在湖廣和河南交界的地方給抓了。

客兵們鬥不過京堂那幫銳卒,在泰西特使黎牙實看來,銳卒就是傳說級聖堂武士,但客兵們抓個山寨大當家,那的確是信手捏來。

郝三刀的出現,讓李杜才徹底崩潰了,因爲這個郝三刀知道的事情很多,很多髒事都是郝三刀親自操刀辦的,到了這一步,就沒有什麼狡辯的餘地了。

“連知縣,在爲民請命。”李佑恭看着李杜才嘆了口氣說道:“你死到臨頭了,仍然不知悔改。”

“去年冬天,鎮平縣官舍被雪壓塌十七間,失火被燒了七間,因爲在營造事上,縣丞劉汝康不肯跟伱們分食這營造費1200兩,爾等覺得劉汝康太過於礙手礙腳了,就讓郝三刀把劉汝康殺死在了家宅,埋屍二里溝。”

“謊報劉汝康,被春汛給沖走了。”

“六月押解夏糧,爾等貪蠹成性,把主意打到了賦稅之上,上下侵吞2400石,將罪名扣在了劉二的頭上,劉二不服,縣尉陳仲訓素來同情小民,又和劉汝康關係莫逆,將縣衙貪污的一些事告訴劉二,讓劉二到開封府告狀,找凌部堂伸冤。”

“劉二一紙訴狀送到了開封府,這裡面自然有陳仲訓的幫忙,劉二目不識丁,訴狀是陳仲訓寫的,劉二更無路引,訴狀也是陳仲訓送的,你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將劉二殺死,報了失蹤成了無頭公案。”

“開封府堂凌部堂的師爺給你們發了牌票,讓你們到開封府來。凌部堂要過問劉二狀告縣堂之事,爾等接連賄賂了送牌票的小吏三人。”

“你們怎麼不把這些送牌票的小吏一道做掉呢?是怕凌部堂嗎?當真是恃強凌弱,欺負小民的時候,一個個都是凶神惡煞,在上官面前,反而唯唯諾諾,連送牌票的小吏,都畢恭畢敬。”

李佑恭完整的陳述了案情,縣尉陳仲訓沒死,這個縣尉在連標死後,立刻投奔了開封府,託庇於凌雲翼,才保住了命,要不然這幫殺紅了眼的惡吏,不知道要怎麼炮製他這個‘叛徒’。

在李杜才眼裡,劉汝康、連標這些爲民請命之人,都是叛徒,都是官吏的叛徒,怎麼可以同情小民?同情小民就是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上。

陳仲訓也貪,他也是瓜分利益的同夥,但到縣丞劉汝康死的時候,陳仲訓怕了。

是人都會怕,殺官一旦事發,那就是天崩地裂,逃到天涯海角都逃脫不了皇帝的追捕。

“那麼,李杜才,咱家問你,誰給你的膽子,如此膽大包天?你們這貪腐的案子,頂多就是個革罷,連流放都不到的罪名,至於如此鋌而走險嗎?”李佑恭眉頭緊蹙的說道:“從實招來。”

李杜才深吸了口氣,如同破罐子破摔一樣說道:“是王次輔!”

“我們的銀子,大半都給了朝廷的王次輔,我們也沒辦法啊,若是交不齊碳敬冰敬,那絕沒有好果子吃。”

“確定是王崇古王次輔收了你們的銀子嗎?”李佑恭目光一凝,若事實如此,那就是大地震了,朝廷恐怕會迎來一輪堪稱災難的巨大人事變動,意味着國朝動盪。

王崇古看得上這點銀子?這個李杜才能夠得着王崇古這樣的人物?

“是王次輔的兒子王謙,我很確信,銀子給了他!我親自給他的!他還讓賬房,給我寫了收據!”李杜才大聲的說道。

凌雲翼本來十分緊張,這是一個完全沒掌握的情況,但聽說有收據之後,立刻就哭笑不得的說道:“李杜才啊李杜才,下輩子,千萬不要再做官吏了,真的不合適啊。”

“你幹壞事的時候,會給旁人寫收據嗎?會讓別人捏着你的把柄嗎?你設身處地的想一下,把自己變成王謙想一下,這收據,他可能給你開嗎?” “你被騙了,京堂的掮客實在是太多了。”

凌雲翼聽到收據倆字,立刻知道了這個李杜才,九成九被掮客給騙了,越是無骨鯁正氣之人,越容易受騙。

張居正就從來沒給凌雲翼開過任何的收據,就是用腳後跟想,也可能授人以柄。

但李杜纔信了,而且深信不疑,不用掮客騙他,他自己會騙自己。

“說句難聽的,王次輔的兒子,不是你用銀子就能見到的。”凌雲翼滿是戲謔的說道:“你還不配。”

王謙的確是個紈絝,但也是正經的正四品大員,能在大宴賜席時。有一席之地,可以坐下吃飯的人,李杜才一個縣薄,就是耗盡家財,也見不到王謙。

掮客,一種古老的職業,主要就是行騙,騙吃騙喝,反倒其次,騙錢騙人,纔是目的,打着各位明公的旗號招搖撞騙。

事情到這裡,就清晰了起來,李杜才覺得自己朝裡有人,纔敢如此大膽,但其實背後壓根沒人。

根據李杜才的交代,他三年前入京,在太白樓認識了一名娼妓,這娼妓引薦了一人給李杜才認識,這人自稱是王謙外室的女子趙氏,趙氏拿了100兩銀子後,引薦了王謙給李杜才認識。

二人可謂是一見如故,相見恨晚,沒過兩三天就混熟悉了,過了幾天就成了知心好友,很快,王大公子就開始索賄。

而且這還不是一杆子買賣,李杜才和王謙長期保持書信往來,並且每年輸賄,少則百兩,多則千兩。

李杜纔不敢忤逆,但行事越發的囂張,按照李杜才提供的書信收據等物,李祐恭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王大公子。

王大公子在書信裡承諾,放心大膽的幹,出了事我兜着!

殺害朝廷命官這種天大的事兒,別說王謙了,就是王崇古也兜不住。

當初長城鼎建大案爆發以來,朝廷委派了李樂前往調查,王崇古的反應是收買,而不是殺人。

殺人就是激化矛盾,就是魚死網破,連個帶罪立功的機會都不可能有,王崇古很清楚,殺害朝廷命官的惡劣影響。

可以殺,只要你能扛得住追責就行了,曹操把漢獻帝的伏皇后都殺了,不也沒事嗎?

李杜才顯然沒抗住朝廷的追責,別說朝廷了,就連凌雲翼的追責,李杜才都扛不住。

“李杜才得帶回京師,因爲出現了新的情況,雖然九成九是被騙了,但還是要進行一番調查。”李佑恭略有些爲難的看向了凌雲翼,詢問凌雲翼的意見。

凌雲翼眉頭緊蹙的問道:“如果不是王謙的話,李杜纔會如何處置?”

“他會活很久吧,畢竟解刳院裡的標本也不算充裕要省着點用。”李佑恭有些不確信的說道:“這可是無比珍貴的耗材,解刳院一年都收不到幾個標本,但凡是有點成果,還要被朝官們指着鼻子罵不人道。”

解刳院的大醫官們在重重阻力之下負重前行,醫學進步的過程中的阻力,都被陛下硬生生的扛了下來。

都覺得給申時行加的擔子重,但誰想過,陛下身上的擔子,又何嘗輕呢?大明再次偉大的重擔,陛下一力肩負。

正月初一,朱翊鈞在太廟祭祖,進行了述職報告,每年一次,從無斷絕。

“今年浪費了銀子修了正衙鐘鼓樓,都說這是奇觀,其實是爲了方便京師百姓生活所用,至少老遠一看就知道了時辰,大明京堂兩百餘萬人的時鐘,不算貴了,朕覺得值得。”朱翊鈞說起了十二月竣工的鐘鼓樓。

這東西有人彈劾是大興土木的奇觀,是浪費,但現在無論是擺鐘、懷錶,還是蛋表,價格都十分的昂貴,屬於少數人才能消費的起的物件,造這麼鐘鼓樓,老遠都能看到,聽到鐘鳴,就知道到了整點,勉強算是公共設施投入。

朱翊鈞覺得不虧。

“朕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白銀堰塞,現在海外一年輸入六百五十萬兩白銀,再加上遠洋帆船的全球貿易,一年又有三百萬銀以上的流入,萬曆十二年、十三年,軋印銀幣才能達到六百五十萬銀的產能,到那時還會堰塞。”

“唉,錢太多,有的時候也是一種煩惱呢。”朱翊鈞又燒了一份關於軋印銀幣的困難和液壓技術應用的工學書籍,拍了拍手,頗爲自豪的說道。

就把這太廟裡的畫像全都算上,除了朱棣不怎麼缺錢之外,剩下的每一個,朱翊鈞都可以站在銀山上,對他們說一句,窮鬼!

包括朱元璋!

朱元璋結束了亂世之後,恢復生產生活,持續動武,一直到洪武二十一年纔算是階段性結束,所以洪武年間,真的不富裕,不把北元的皇帝稱號打掉,朱元璋這個皇位,他坐不安穩的,既然承諾了要滅北元,千難萬難,都要滅掉。

朱元璋完成了承諾,所以他才能完全的對下予取予奪。

其實朱棣也不怎麼富有,打仗是個很花錢很花錢的事兒,朱棣從官船官貿上獲得的那點利潤,全都用在了北伐之事上,算是徹底把北元汗廷,打成了北虜。

朱翊鈞就不一樣了,他的銀子堆積如山,還因爲堰塞問題,這兩三年內,都得堆在內帑裡,而且越堆越多。

“這些個大臣,尤其是大司徒王國光少司徒張學顏,把朕的內帑當成了調解白銀流通的工具,真的是膽大包天,但朕又不得不這麼做。”朱翊鈞看着那麼多的銀子,無法用於投資,確實很急,但民間沒有任何集體能承擔如此規模的白銀堆積,不再投入再生產的壓力。

因爲隨着流入,白銀也在悄悄的變得不再那麼珍貴。

朱翊鈞絮絮叨叨了許久,把萬曆十一年的事兒彙報了一遍,才笑着將最後一卷書扔進了火裡,這本是《風流韻事集》。

“有份八卦,燒給老祖宗們看看樂子,過年大家都一起樂呵樂呵,朕起底了那五十名賤儒乾的那些髒事,這幫狗東西,是真的不知道羞恥,不以爲恥反以爲榮,雖然看起來像是無事發生,但不過是嘴硬罷了,連菜戶營的菜戶都恥於給他們送菜了。”

“讓朕打了朕的軍卒二十杖,他們這輩子都要活在恥辱之中,永世無法翻身!”

風流韻事造成的影響,比朱翊鈞想象的還要恐怖,畢竟都是言之鑿鑿,裡面的內容十分的詳實,而且這些個賤儒對救命恩人還要反咬一口,卻沒人到衙門裡去告狀,可見確有其事。

這些人走到哪裡都被戳着脊樑骨的罵。

妖書掀起風力輿論,影響朝廷政令?這一套朱翊鈞玩的真的非常熟練。

朱翊鈞做完了述職報告終於開始了正式休沐,朱翊鏐已經長大成人,壯的跟個牛犢子一樣,在跟熊廷弼摔跤角力,朱翊鏐就比熊廷弼大一歲,這一歲根本無法形成碾壓式的優勢,但朱翊鏐每次都能贏,畢竟這是潞王,熊廷弼現在是個白丁。

駱思恭那種不思恭順的軸人,也就那麼一個。

“把王崇古父子叫來,朕要問問他們,若是真的如同李杜才所言,他貪腐的那些銀子,有大半落入了王謙的口袋裡,那這個李杜才,就不能讓他活着進京了。”朱翊鈞看着李佑恭送來的密報,面色凝重。

哪怕是萬分之一的可能,但只要有這種可能,就得小心。

李佑恭的密報是通過信鴿送回京師的,比驛傳要快得多,用信鴿傳遞情報,是開海以後,在探索中尋找到的一種傳遞信息的辦法。

“陛下,天地良心!讓他進京來,臣跟他對峙,但凡是收了他一個銅板,臣王謙就是他兒子!跟他的姓!他什麼東西,他也配?”王謙看到了密報之後,人直接就傻了,他能蠢到給人開收據?

王崇古臉都黑了,王謙真的是說胡話,他這個親爹還在眼前呢!

“陛下,過完年,就要整肅一下這掮客了,這種亂子實在是太多了,當年胡宗憲平定倭患,胡宗憲的兒子胡柏奇路過淳安縣,海瑞根本不管他是總督的兒子,直接把他吊起來打,胡宗憲也不能怎麼樣。”王崇古這番話裡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發動春雷行動,整治掮客,第二個就是海瑞的剛正不阿。

他的確是個奸臣,但那也是過去了,這奸臣的身份,真的是什麼事都能往他頭上扣,連掮客騙子都專門打着他的名字行騙,他是刑部尚書,他要嚴打!

朝裡的確需要一個海瑞這樣的人作爲榜樣。

海瑞當淳安知縣,胡宗憲三兒子胡柏奇路過淳安,把驛卒倒吊起來,海瑞就把胡柏奇給倒吊了起來打,胡宗憲並沒有爲難海瑞,因爲這件事本身就是胡柏奇錯了,讓他長點教訓也好,省的無法無天,闖出更大的禍事來。

這就是不畏權貴最典型的例子,而胡宗憲也不是小人,那時候倭患頻繁,胡宗憲真的要把海瑞怎樣,恐怕早就順手做了,但胡宗憲沒有。

“整肅掮客亂象的確要做,現在是關着門說話,這個李杜才,要不要讓他活着入京來,纔是關鍵問題。”朱翊鈞也沒遮掩,直截了當。

真的貪腐,真的拿了錢,也不是問題,三萬四千兩,就算是王崇古真的拿了,在剛正不阿的海瑞那裡都只是罷免。

所以,可以稍微用點手段,防止國朝動盪。

“讓他活着進京就是,若是盤算萬曆二年以前的帳,臣的確不乾淨,但萬曆二年以後,臣問心無愧,對得起朝廷,對得起天下黎民,更對得起陛下的信任。”王崇古也不遮不掩,沒拿就是沒拿。

“王次輔還有個弟弟,王崇義,他有沒有揹着王次輔在外面做事?”朱翊鈞提醒着王崇古,不一定是他們父子二人,也有可能是冒名頂替。

王崇古搖頭說道:“陛下,張四維是被族誅的,臣僥倖憑藉微功,得以苟延殘喘。”

只有捱過鐵拳的人,才知道疼,拳風和王崇古全家老小性命擦肩而過後,王家最大的共識就是聽陛下的話。

陛下給的銀子,可以拿,不給的銀子,不能碰。

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834章 大明要戰勝的從來都只有自己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920章 務以滬廠爲鑑,自飭其身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有個主意,不如讓他們交錢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請假條高燒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865章 皇極門公審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779章 陛下,此逆賊也!逆賊!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756章 大明軍在等冬天,倭寇在等什麼?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782章 普拉佐女士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646章 咦!好了,我中了!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992章 該是你的,誰都奪不走第603章 富到流油的松江府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請假條高燒第926章 冬雷天響,鼓樓瓦落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
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919章 附庸之民,命不由己,運系他人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834章 大明要戰勝的從來都只有自己第877章 調用暴力的第一原則,防止其失控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875章 在陛下抵達南衙前,把血洗乾淨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565章 耗子給貓系鈴鐺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960章 不讓反腐就平叛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一百五十二章 畫舫一二事第950章 環太平洋商業聯盟第614章 聖堂勇士的終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381章 君子之惡,小惡爲大惡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第四十七章 官序貴賤各得其宜,尊卑長幼之序第920章 務以滬廠爲鑑,自飭其身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有個主意,不如讓他們交錢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開口就是九斤火炮的威力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請假條高燒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810章 氣到動彈不得的狗第680章 讓朕看看這些賤儒的新花樣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477章 太殘忍了!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686章 想讓朕吃迴旋鏢?沒門!第865章 皇極門公審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779章 陛下,此逆賊也!逆賊!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905章 富者居華堂,錦衣瓊筵;貧者棲陋巷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756章 大明軍在等冬天,倭寇在等什麼?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九十三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餒弱則懦,此誠君王之戒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782章 普拉佐女士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646章 咦!好了,我中了!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992章 該是你的,誰都奪不走第603章 富到流油的松江府第八十四章 富國以安天下,強兵以誅不臣(爲盟主“小飛毯”賀!)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909章 還田是靈丹妙藥,一吃就靈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六十四章 壞的極其純粹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請假條高燒第926章 冬雷天響,鼓樓瓦落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