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刺王殺駕

“走水了,走水了!快救火!抓刺客,抓刺客,穿黑袍的就是刺客!”

殿外的吵鬧聲,吵醒了昏昏沉沉的朱翊鈞,他茫然睜開了眼睛,看到了一張大牀,三面屏式牀圍,檀木黑中泛紫,顯得古樸深邃,散發着幽雅的光澤,燭光之下,能夠辨析出雕刻着數條五爪金龍。

“嘶,好疼。”朱翊鈞揉了下額頭,似乎是撞到了,他揉搓的動作爲之一停,呆滯的看着自己稚嫩的雙手,有些不敢置信,這完全是一雙小孩的手。

自己昨日喝了一頓大酒,難不成還有返老還童的功效?

他慢慢的站了起來,打量着周圍,頭頂是雕欄畫棟,腳下是遍地的金磚,雕五爪金龍屏風之後,是一張長長的書案,書案兩側是兩盞鶴形宮燈,在明滅不定的燈火之下,煙氣繚繞,倒春寒的冷氣帶着檀香味吹過了他的鼻尖。

“陛下,陛下,臣救駕來遲,陛下沒傷着吧!”一個面淨無須的男子,身着大紅色宦官服,急匆匆的跑進了殿內。

這宦官聽到了喧鬧聲,就用了最快的速度衝到了幹清宮來,跑的上氣不接下氣,倒春寒的天氣裡,鼻子裡噴着兩條氣龍。

這宦官在過門檻的時候,似乎是因爲跑的太急,被門檻絆了一下,猛地摔倒,在地上滾了一圈,十分絲滑的跪在地上,跪在地上,一邊往前爬,一邊痛心疾首的說道:“陛下,臣罪該萬死!臣來的太遲了,陛下!”

朱翊鈞近乎於本能的開口說道:“大伴來了?”

他眉頭一皺,用力的吸了口冷氣。

額頭又開始隱隱發痛,腦殼兒有些發脹,眩暈感一陣猛一陣,無數的畫面充盈在他的眼前,飛快的閃動了起來。

“陛下沒事吧!”跪在地上的宦官趕忙上前,想要扶住朱翊鈞搖搖晃晃的身體。

朱翊鈞卻伸手盪開了宦官的手,扶着圈椅的扶手慢慢坐下,開口說道:“朕無礙,只是磕了一下。”

這宦官見狀,渾身抖了一下,吊着公鴨嗓子,聲嘶力竭的大聲喊道:“太醫,快傳太醫!陛下被刺客傷到了!快通稟太后!”

“我兒如何了?”一個貴婦,從門外走了進來,急切的問道,貴婦身後跟着兩排宮女,靜靜的站着,手裡提着宮燈,一動不動的站定,不敢擡頭。

宦官趕立刻再次跪下,面色悲苦的說道:“回稟慈聖皇太后,已經宣了太醫,臣跑過來的時候,沒看到那賊人。”

“太后,這羣亂臣賊子,太猖狂了!”

“我兒如何了?”貴婦根本不理會宦官的招呼,急走到了朱翊鈞的面前,顫抖着伸出手,扶住了十歲孩子的手,緩緩打開了傷口。

還好,只有一道微不可查的紅色印記。

朱翊鈞腦海中那龐大的信息流,終於停止了灌輸,眼前的畫面不再閃爍,他搞清楚了狀況。

他穿越了。

穿越成爲了大明至高無上的皇帝,年僅十歲,他穿越到了萬曆元年正月十九。

先帝隆慶皇帝去年六月龍馭上賓,留下了三位輔國大臣,張居正、高拱、高儀,這個時候,高儀已經病逝,高拱被驅逐出了內閣,三位輔國大臣已去其二,只剩下了張居正一人。

而面前這位嘴脣瘠薄,鼻樑高挺而分節,印堂窄小,略顯陰鷙的宦官,正是小皇帝的大伴,宮裡的老祖宗、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

而面帶關切的貴婦,則是小皇帝的生母,有徽號的慈聖皇太后李氏。

此時的張居正、馮保加上李太后,

已經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政治同盟,總覽天下政務。

年僅十歲的小皇帝如履薄冰,主少國疑,未能親政,朝中大小事務,跟他這個皇帝並沒什麼關係。

他的處境極爲艱難,李太后約束極爲嚴苛,稍微晚睡晚起,就會招致斥責,稍微品行不端,李太后就讓張居正直言極諫,寫下罪己御札,讓小皇帝跪在先帝靈位之前,誦讀數遍才肯罷休。

罪己詔不是皇帝寫的,也算是尋常。

而宮裡的太監們,也都藉着李太后的威嚴,過分的挾持管束小皇帝。

此時的朱翊鈞扶着腦袋,看了看極爲恭順的馮保,眼睛微眯,這是個前倨後恭的狗奴才。

馮保不應該當宦官,應該去當影帝。

在李太后面前,這傢伙畢恭畢敬,極盡諂媚,可在小皇帝的記憶裡,處處都是對馮保這個大伴的厭惡和恐懼。

過分挾持管束說的就是這個馮大伴,整天用李太后嚇唬小皇帝,動不動就誣告一番,把小皇帝塑造成一個品行頑劣的混小子,讓李太后頗爲擔憂。

望子成龍是天下每個母親的期望,李太后也不例外,尤其是隆慶皇帝撒手人寰,偌大的天下交到了一個十歲稚童的手中,而李太后是小皇帝教育的第一負責人,李太后要求嚴格一點,朱翊鈞可以理解。

那這個馮大伴,狐假虎威,約束小皇帝也就罷了,給小皇帝下套是什麼意思?

有一次這馮大伴,差遣了一個宮婢半夜摸到了小皇帝的牀上,次日小皇帝一醒,就察覺到了不妙,果然同住幹清宮的李太后,立刻知道了此事,將這宮婢仗責,小皇帝被拉到了先帝靈位前,太后跪在地上哭,小皇帝也跪在地上哭。

在短短的十年記憶裡,這類的事至少發生了三次。

馮保爲何要欺負一個十歲的小孩子,給十歲的孩子下套?

其實很簡單,小皇帝都被他手拿把掐,李太后能被他糊弄矇蔽,宮裡的宮人誰還敢違逆他馮大伴呢?

朱翊鈞甚至能理解這個狗奴才這麼做的動機。

萬曆小皇帝忍得了,朱翊鈞決計忍不了。

李太后一直焦慮的走來走去,她的腳步略顯匆忙,宮中發生瞭如此大事,她一時間有些慌了手腳,最關鍵的是,自己兒子躲過了這次,躲得過下次嗎?

還有這皇宮高牆深院,處處都是緹騎守備,那賊人是怎麼闖到了幹清宮,甚至還驚到了聖駕!

如此種種,讓李太后有些手足無措,她只是一個二十七歲的婦道人家,甚至不到而立之年。

夫君走的早,把這麼大一個大明留給了年僅十歲的兒子,隆慶皇帝龍馭上賓已有六個月,這段時間,李太后已經用盡了全力維護母子三人的安全,但還是出了這等禍事。

日後,又當何去何從?

殿外的火光已經全然撲滅,而太醫也被請到了宮裡切脈。

太醫剛剛收手,李太后就急不可耐的上前問道:“陳太醫,我兒怎麼樣了?”

太醫趕忙俯首說道:“陛下脈象一息之間四五至,脈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不強不弱不大不小,節律整齊從容和緩,並無大礙,額頭磕了一下,不…日,即可恢復痊癒。”

太醫的面色稍微猶豫了下,最後還是欲言又止,脈象的確平穩,陛下身體健康,額頭的傷,再看的晚些就痊癒了。

但問題是,一個十歲孩子,驟逢如此劇變,守備森嚴的皇宮,刺客闖到了皇帝的寢宮行刺,作爲被行刺的小皇帝,脈象如此平穩,纔是最大的問題。

但是這話,太醫能說出來?自然不能。

他只是個太醫,太醫院的湯藥連皇帝的健康都保證不了。

“有勞太醫了。”李太后示意宮女拿出一錠銀子,犒賞太醫,看着自己孩子額頭上的紅腫,悲從中來,將朱翊鈞拉到了身邊,語氣裡帶着些許的哭腔,低聲說道:“我苦命的兒呀,讓爲娘看看傷口。”

朱翊鈞被太后攏在懷裡,低聲說道:“孃親,孩兒睡得真香,忽然聞到了一股惡臭味兒,一睜眼,就看到了一個穿着黑袍的壯漢,站在牀前,正握着一把匕首,向孩兒紮下。”

“孩兒猛地竄起躲閃,撞翻了桌椅,這才撞到了腦袋,宮外的宮婢和小黃門們聽到了動靜,便衝了進來,孩兒昏倒之前,只看到了那刺客翻出了窗欄逃跑,再醒來,馮大伴就來了。”

“孃親不要怪罪孩兒。”

李太后沉浸在悲傷之中,聽朱翊鈞如此說話,才止住了抽噎,疑惑的問道:“這話從何說起,爲娘爲何要怪罪我兒?”

朱翊鈞心有慼慼的看着撞翻在地,沒人收拾的桌椅才略帶驚恐的說道:“孩兒,撞翻了宮裡的桌椅,還請孃親,不要怪罪孩兒失儀。”

撞翻了桌椅,也要面臨責罰,這不是玩笑。

李太后對小皇帝的言行舉止要求嚴苛到了極致,無論做什麼,都要符合一個皇帝的標準,甚至連走路,都不能讓自己身上那些玉鉤、玉佩、玉珩、衝牙這些零零碎碎髮生碰撞,要腳踏四方,要器宇軒昂。

這種不太雅觀的舉動,通常會被視爲失儀。

朱翊鈞在發揮着他最大的優勢,他只有十歲,他可以裝可憐。

誰還不是個影帝呢?

“我的兒呀!”李太后聞言,更是悲拗,眼淚奪眶而出,十分用力的抱着朱翊鈞,眼淚順着臉頰滴落在了小皇帝的身上。

李太后的哭聲漸消,只是偶爾抽動一下,悲傷到了極致,發不出哭聲來,只是抽泣不斷,悶悶的哭着,便是泣不成聲。

先帝早崩,留下了孤兒寡母,那高拱在內閣,說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似是要擁立藩王,朝中山頭林立彼此攻訐,斗的你死我活,現在孩子,更是在她這個太后的眼皮子底下,被刺王殺駕!

這親生母親、大明慈聖皇太后因爲皇帝年幼,就住在幹清宮裡看顧孩子,居然還能被刺客闖入了幹清宮來。

這幫大臣深受國家厚恩,不思竭忠報主,只知道阿附權臣,蔑視主上,現在,更是連刀子都遞來了!

李太后抱着朱翊鈞的腦袋,用力的說道:“我兒不怕,不怕,爲娘跟你保證,這種事決計不會再發生!若是再發生,爲娘跟他們拼命去!”

“不怕,不怕。”

氣氛已經到這兒,影帝朱翊鈞用力的擠了幾滴眼淚,寬慰道:“孩兒是大明天子,孩兒不怕,也不用孃親去拼命,等孩兒長大了,孩兒跟他們拼命去,孃親不要哭了,孃親再哭,孩兒也要哭了。”

“我兒呀。”李太后聽聞更加悲慼。

“馮大伴,朕遇刺時,大伴身在何處?”朱翊鈞在李太后沉浸在悲傷之中,忽然開口問道。

李太后猛地擡起頭,眼睛通紅,直勾勾的盯着馮保,厲聲說道:“馮大璫!皇帝遇襲時,你在何處!”

璫,指的是宦官帽子上的黃金裝飾物,意思爲大太監。

牢不可破、堅不可摧的政治同盟?

以朱翊鈞兩世爲人的經驗來看,這就是個謬論。

政治同盟,牢不可破這兩個詞,本身就不該放到一起。

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585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945章 陳化米?賣給倭國好了第1016章 問題的關鍵,是找到關鍵問題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護泰西番夷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695章 陛下,等一等大明百姓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711章 陛下,下令吧!第631章 朕爲天下黎民留愛卿在朝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798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第1012章 潰散大演訓的目的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請假條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851章 萬曆維新的終極目標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
第一章 刺王殺駕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義,判爾斬立決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774章 皇帝沒錢了?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585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525章 那都是過去倭人做的,和現在倭人無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620章 奇怪的合理化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冊一賬,收付記賬法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945章 陳化米?賣給倭國好了第1016章 問題的關鍵,是找到關鍵問題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425章 大明律,不保護泰西番夷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967章 金山夷變生血仇,藩王主軍定藩疆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973章 窮民苦力,對朝廷真的還重要嗎?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731章 戚繼光的葫蘆裡,賣的是火藥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695章 陛下,等一等大明百姓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1014章 耕稼衣食之原,民生之所資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711章 陛下,下令吧!第631章 朕爲天下黎民留愛卿在朝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798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三十章 德爲心中法,法爲成文德第1012章 潰散大演訓的目的第988章 朕,計窮也第619章 不學數理化,處處是魔法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737章 真情流露,永遠是串子一輩子也達不到的高度!請假條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851章 萬曆維新的終極目標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