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

朱翊鈞每月三號,都要舉行大朝會,這是大明京堂百官最忙的一天。

京堂百官,人人都要參與,這天天不亮,都要起牀,但大朝會主要是宣佈皇帝與內閣的決定,和大多數的官員,沒有任何的關係,站在皇帝殿外的百官,甚至連皇帝的面兒都看不到,就只是在丹陛之下站着,即便是如此,能站在這裡,已經是光宗耀祖之事了。

而萬曆十四年六月三日這天,皇極殿上罕見的吵了一架,百官們聽聞後,也是頗爲驚詫,大朝會上吵架,肯定是內閣有了巨大的分歧,但是隨着皇帝親自宣佈,張居正俯首領旨,這件事算是結束。

分歧的根源,張居正就是想自己活着的時候,把事情做完,不給皇帝留下一個隱患,李昖留在義州會非常麻煩,要用自己的身後名,換朝鮮王室去死,但王崇古覺得,陛下頗爲英明,朝鮮王室就是翻出什麼浪來,大明也可以鎮壓。

王崇古比張居正更信任皇帝陛下,因爲張居正和皇帝更加親近。

在張居正眼裡,陛下一直是個已經長大的孩子,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陛下能夠妥善處理政務,但一些罵名,他張居正願意再多擔一點。

但王崇古看來,孩子?也只有你張居正把陛下當孩子看待了。

王崇古這種奸臣眼裡,陛下比張居正還要可怕,有的時候張居正還講點道理,爲了國朝體面,爲了江山社稷做出一點讓步,而陛下則不會在覈心問題上,有哪怕一點點讓步。

“陛下,前日,監察御史李植請命,請朝廷罷萬國城,任由番邦使者、水手在明活動。”萬士和出班俯首說道:“臣復御史諫言,臣以爲不可,理由很是簡單,蠻夷,狼面獸心。”

監察御史提出提議,需要六部就會進行回覆,而大宗伯管着鴻臚寺,他覺得李植在說混賬話。

萬士和的意思非常明確,放蠻夷入大明,決計不可,除非閹了,蠻夷狼面獸心這類的話,從三代之上,也就是夏商周就開始說,說了快三千多年了。

這不是老祖宗看不起蠻夷,實在是歷史不斷地證明着這句話的含金量與正確性。

“皆爲亡命之徒,放到大明來作甚?那禮部有通事黎牙實,在我大明已經十四年,黎牙實跟朕說,這舶來番夷,各有目的,要麼來傳教、要麼來竊聞大明水文、要麼泛舟行商唯利是圖,萬國城足矣。”朱翊鈞看向了御史一班,開口說道:“此事已有定論,日後不必再提。”

黎牙實本身就是個紅毛番,他很清楚紅毛番來大明的目的,傳教、竊聞水文地理、逼不得已的只能老實做生意。

黎牙實認爲大明對蠻夷的總結是對的,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也是被逼不得已了,肯老老實實的納稅做買賣,那是大明皇帝的水師威震之下,不得不老實。

萬國城的制度很好,把蠻夷關在萬國城中,無事不得出城,纔是正理。

朱翊鈞對黎牙實非常欣賞,他前些日子,還親自把說自己虛僞的黎牙實,從北鎮撫司給放出來了。

黎牙實前段時間被緹騎給抓了,說大明皇帝用謙遜掩飾骨子裡的傲氣,多少有點指責皇帝虛僞,被緹騎衙門給關在了北鎮撫司,朱翊鈞去看唐志翰的時候,把他給放了出來,因爲黎牙實說的是實話。

朱翊鈞之所以高看黎牙實一眼,是因爲黎牙實是個愛國者。

黎牙實不是愛大明,他是愛西班牙,也忠誠於他的君王費利佩二世,甚至爲了化解使者被殺的間隙,不遠萬里遠渡重洋回到了西班牙馬德里,和費利佩促膝長談,說明緣由,不讓兩國關係進一步的惡化。

黎牙實回去是冒着生命危險的,旅程本身的危險,出海就是搏命,況且如此遙遠。而黎牙實背誓娶媳婦,回到泰西,沒被裁判所給綁到火刑架上直接一把火燒了,是因爲他是大明使者、光明左使。

如果黎牙實連生養他的土地都不愛,這個人早就被皇帝給斬首了,一個蠻夷而已。

利瑪竇來到了大明要傳教,直接被皇帝扔進了道藏之中,伽利略來到大明可以自由活動,是因爲他是黎牙實帶來的算學、醫學、天文學的高端人才。

張居正看了一眼李植,陛下說他是個賤儒,果不其然,自己就跳出來了。

“陛下,朝鮮廢除《訓民正音》遭遇到了一些阻力,朝鮮士大夫們對此頗爲抗拒。”萬士和再奏聞了一件朝鮮事,事情比想的麻煩。

朱翊鈞眉頭一皺說道:“有人,反對嗎?”

“確有…沒有人反對。”萬士和回答了一半,明白了陛下的意思。

《訓民正音》就是最大的階級壁壘,是人爲設限,朝鮮士大夫反對,想要繼續不做人,既然這些士大夫不是人,那就沒人反對了。

邏輯通。

萬士和與皇帝的奏對很快,等萬士和說完的時候,朝臣們認真的琢磨了這簡短的兩句話,才琢磨明白其中深意,不得不說,帝黨黨魁,還得是得萬士和來做。

朝鮮李成桂殺君篡位,有一點大宋的元素,而朝鮮還有太多的大明元素,中和了大宋的武德不夠充沛的問題,但李昖在任這段時間,朝鮮重文輕武的厲害,變成了這般廢物。

除了大宋、大明元素之外,朝鮮最多的就是大元元素,即四等人制度。

朝鮮有四等人,兩班、中人、常民、賤民。

第一等人自然是文武兩班,文武兩班是有世襲田土的,科田和功臣田,是實土分封。

朝鮮雖然有科舉,但兩班弟子是通過訓民正音進行漢彥分流,完全把持科舉,再通過姻親、恩蔭實質上保證了兩班的世襲罔替。

通過‘庶孽禁錮法’,保證兩班弟子手中的權力不會被同族分流,朝鮮的國王試圖進行朝鮮推恩令,但最終沒能成功,這庶孽禁錮法,防的就是推恩。

庶孽禁錮法是朝鮮典型的從母法風俗,就是母親尊貴則孩子尊貴,母親卑賤,則孩子卑賤,有點像後世的嫡庶神教,妻子生的兒子,是嫡,妾室生的兒子是庶子,而外室生的是孽,非正妻所出爲庶孽。

庶孽禁錮,就是庶子、孽子嚴厲禁止繼承兩班官位,只有嫡出可以繼承。

之所以會有庶孽禁錮法這種法條,完全是因爲兩班弟子,需要姻親來保證文武兩班的世襲罔替,孃家勢力大,怎麼可能讓你庶孽拿到官位。

而庶孽構成了朝鮮第二等人,中人,不繼承官位,沒有兩班待遇,只能從事通事、醫官、吏員等,隨着時間的流逝,中人完完全全佔據了富商巨賈、鄉賢縉紳、吏員這個階級。

兩班弟子,嫡子牢牢掌控權力,而放出去的庶子、孽子,就開始靠着吏員的身份,不斷篡奪社會資源。

大明除非四十歲無子,否則不得納妾,這是大明律的明確規定,這種規定造成了大明實際上不承認妾生子、外室子的合法身份,他們回家只能以義子的身份存在,和家丁們一個待遇,都是義子。

但朝鮮是非常明確的一妻多妾,妻妾分明制度,導致了大量的妾室子,可以堂而皇之的以家族的名義活動。

兩班弟子、中人,不斷地進行圈佔、兼併,掌握了朝鮮絕大多數的生產資料,導致大量的常民,因爲失去土地,只能向賤民滑落。

而花郎這個特殊的羣體,就是兩班弟子、中人豢養的走狗鷹犬。

成均館類似於大明的國子監,是朝鮮最高學府,其弟子也多是兩班弟子,只有少數特別有天賦的人才會被收入其中。

所以,在大明皇帝、朝堂明公看來,朝鮮阻礙廢除《訓民正音》的士大夫,就不是人。

這也是張居正擔心的地方,朝鮮廢王李昖只要還在義州,就有蹦躂的機會,這些兩班弟子們決計不會善罷甘休,任由大明剝奪他們的統治地位。

而朱翊鈞給出的辦法很簡單,開除人籍,殺!

朝鮮不是所謂的小中華,他真的不配。

因爲從政治制度上去看,朝鮮是典型的分封封建制度,而大明的主體制度是郡縣制,稍微有點分封制,比如雲南黔國公府、呂宋泗水侯府、舊港鷹揚侯府,哪怕這稍微一點的分封制,名義上,仍然是郡縣制。

別說武勳,連大明的王爺們都沒有實土分封,而大明的文官主要來源於科舉,像張居正這種腿上泥都沒洗乾淨的軍戶出身,佔據了超過三成,萬曆十四年已經達到了四成。

“臣有本啓奏。”戶部尚書王國光站了出來,俯首說道:“韓非子有云:凡治天下,必因人情,法非從天下、非從地出,發於人間,合乎人心而已。陛下,臣請命修稅法,建法立制著書定律,審治刑賞必明經紀;陳義設法斷事以理。”

“善,成國公朱應楨爲監修官,王次輔爲總裁、陸侍郎爲副總裁,編修稅法,附大明會典。”朱翊鈞點頭認可了戶部所請。

大明稅法本身就有點亂,有點亂的同時,再加上松江府、浙江的一條鞭法推行,就顯得更亂,而且沒有成文法,很多事情,地方衙門都是隨心所欲,隨意而爲,因爲法無禁止即可爲。

大明需要一部符合現在世勢的稅法,來明確稅目、確定市舶司督餉館實物抽分、利得稅、稽稅有司職能、海外總督府、開拓之地稅法等等,這本成文法典,是萬曆維新大思辯的結果,修起來肯定很難,但修出來,對大明有極大的指導意義。

對於稅法修訂,大明文武官員、勢要豪右、鄉賢縉紳,都是雙腳雙腿贊同!

隸屬於南北鎮撫司的稽稅院,是緹騎稽稅,權力大到地方衙門,根本無法抗衡,陛下對稽稅事極爲上心,事必躬親的詢問,緹騎不敢作惡,也不管那麼多事,只管稽稅,要不然,這稽稅院早就鬧的怨聲載道了。

現在陛下肯管、願意管、管得住,那要是陛下不想管了,或者煩了,直接放開稽稅院的繮繩,會變成什麼樣?

而且這稽稅院規模不斷擴大,完全指望皇帝英明,就實在太爲難陛下了,所以一套行之有效能夠約束稽稅院的成文法,就非常有必要了。

法家從來不是要把皇權關在籠子裡,法家更強調帝王獨斷。

韓非子·揚權曰:道無雙,故曰一,君王就是人間的一,君王就是要操作一切的權勢;

管子·法法曰:凡人君之所以爲君者,勢也,人君失勢則臣制之矣,故君臣之易位,勢在下也;大意就是說,君王必須要掌握一切權勢,一旦失去了權勢,就不是君主了。

而且法家還認爲,君王不僅要掌控所有權勢,不僅要在政治中支配一切,還要控制人們的生計和思想,要讓人們覺得,陛下的恩情啊,還不完,根本還不完,萬民連說話的語氣、腔調都要崇敬君王。

這便是管子所言:主者,人之所仰而生也,言軌於法。

所以法家比儒家更需要明君,如果君主一直英明,法家這套就是最高效的,但君王真的不會一直英明。

設立稅法,不會影響到皇帝的威權,明確的規則,更加容易獲得更多人的認同,讓大明稅制更加完善。

“有事出班起奏,無事捲簾退朝。”馮保一甩拂塵,吊着嗓子喊道。

“先生隨朕到文華殿偏殿,退朝吧。”朱翊鈞甩了甩下襬,站了起來說道。

“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張居正帶着文武百官,送皇帝離開。

張居正和王崇古走在最後面,二人走着走着,離其他官員就已經很遠了,這個時候,王崇古才低聲說道:“元輔,你到了偏殿,還要跟陛下說這李昖移送大明之事?”

“必然。”張居正吐了口濁氣,他還是覺得留李昖在朝鮮,必然會成爲禍害。

王崇古左右看了看,才繼續說道:“這朝鮮王室的事兒,你就聽陛下的就是,陛下心裡有計較。”

“我直接明說,陛下在等着朝鮮王室、文武兩班、成均館士大夫跳出來,他們不跳起來,陛下怎麼把他們殺乾淨?不把他們殺乾淨,朝鮮豈不是要步了當年交趾十三司的後塵?”

“哦,王次輔何出此言?”張居正端着手,眉頭緊蹙的問道。

王崇古嘆了口氣說道:“上一任朝鮮國王李峘死無嗣,那李昖本來是李峘的侄子,也是旁支入了大宗,在文武兩班眼裡,李昖就是個庶孽。”

“在倭寇入寇之前,李昖也想糾正一下朝鮮的烏煙瘴氣,文武兩班始終不肯,那戶曹判書金泰佐營造明館,意圖在三地與大明通商,金泰佐也是兩班弟子,不明不白死於糞溷之中,還有那兵曹判書李珥振武,死於囚室。”

“這也是李舜臣沒有直接剁了李昖的原因,李昖當然該死,可這文武兩班更加該死。”

“李昖是朝鮮王,陛下是大明皇帝,都是君主,陛下對這些兩班弟子能是何等看法?”

張居正思索了片刻,點頭說道:“有理。”

王崇古繼續說道:“元輔,那遼東巡撫侯於趙,曾經上書說一個大明,皆爲王臣,大明要把朝鮮吃下,肯定要走這個路,那文武兩班的田土,陛下是決計不可能還給這些兩班弟子,陛下肯定要廢掉賤籍,要均田,要把屬於兩班弟子的田土,分給那些賤民們。”

“那時候這兩班弟子,九成九會鋌而走險,到那一天,就是清算文武兩班之日,元輔不用多慮,陛下心裡有數。”

張居正思索了許久說道:“王次輔一言,令我茅塞頓開。”

“這也不是我說的,是萬士和那天找到我,跟我說了很久。”王崇古擺了擺手,也不攬功,萬士和是帝黨,萬士和找到王崇古說這些話,其實就是傳遞聖意。

王崇古的意思也非常的明白,沒皇帝的支持,王崇古哪敢跟張居正如此鬥法,還能大贏特贏?都是陛下的任務罷了。

王崇古離開了皇極殿,而張居正站在皇極殿外,思考了良久,覺得還是皇帝的法子更好點,朝鮮已經實質性亡國,既然要大破大立,那就破到底,而且這個果子,不能給朝鮮文武兩班給摘了去。

“先生,這滾鍾,着實是奇妙無比。”朱翊鈞在偏殿擺弄着一個滾鍾,這玩意兒確實精巧的很,轉化重力勢能爲動能,精確計時。

“陛下這個滾鍾,倒是有趣。”張居正看着皇帝的滾鍾,滿臉笑容,他的滾鍾一道坡,陛下的滾鍾九道坡,可以計時九天,而且雕龍刻鳳,更加精美。

朱翊鈞擺弄了一小會兒滾鍾,才站直了身子,正色的說道:“先生,那李昖留他在義州,主要是爲了摟草打兔子,要是沒了這把草,兔子跑散了,不好抓。”

“一網打盡、永絕後患。”張居正俯首說道,既然明白了皇帝的打算,他就更加贊同了。

“嗯。”朱翊鈞一步步走到了一個櫥窗的面前,這個櫥窗裡,放着一個一個小碗,朱翊鈞打開了櫥窗下的門,拿出了一個瓷碗遞給了張居正說道:“先生,由朕爲你介紹下,大明海貿的下一代拳頭產品,薄胎瓷。”

“薄如紙、白如玉、明日鏡,聲如磬,放於光下,晶瑩剔透,這是由景德鎮的老師傅們燒製而成,添加了四成的牛骨粉,這種薄胎瓷,添加骨粉一成到四成,添加的骨粉越多,則越發的通透。”

“櫥窗裡這件,骨粉比例超過了48%,顯得更加透亮,但燒製成功的概率實在是太低了。”

(骨粉含量48%的薄胎瓷)

張居正拿在手裡看了許久,才由衷的說道:“陛下,咱大明工匠真的是巧奪天工,這一個碗,要多少銀子?”

朱翊鈞笑着說道:“朕準備定價三十兩銀子一個,這東西燒起來沒那麼麻煩的,因爲用於外貿的薄胎瓷說是骨瓷,但其實裡面沒有一點骨粉。”

牛骨之類的東西,在大明都是熬湯,哪有那麼多的骨粉來燒瓷?所以皇家特供裡的骨瓷是真骨粉,而外貿版本則是添加的生石灰。

“噱頭?”張居正拿着手中的瓷器,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陛下的花招,真的很多,簡單包裝一下,利潤翻了不知道多少倍,高附加值商品,可以帶來更多的利潤。

“噱頭。”朱翊鈞走向了下一個櫥窗,拿出了一尺棉布遞給了張居正,笑着說道:“除了新瓷器之外,就是這個了。”

“有點薄,這棉布比小布還要薄。”張居正眉頭緊蹙的說道。

“嗯,故意的,減少棉布的厚度,增加棉布的損耗。”朱翊鈞點頭說道:“就是爲了利潤,以利潤爲導向的時候,一定會發生這樣的事兒。”

“挺好。”張居正並沒有阻攔的想法,大明生產棉布的棉紡很多很多,競爭過於激烈了,這家棉布薄了,就買下家就是,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只有質美價廉的貨物,纔能有銷路,才能充分獲得市場份額。

肉食者之間的確有普遍的默契,但生產棉布的工坊實在是太多了。

“戚帥要押送一批俘虜到臥馬崗開礦,人數大約有兩萬餘人,已經完成了官閹,下章到沿途,積極配合。”朱翊鈞說起了戚繼光奏疏裡的一件事。

戚繼光要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

臥馬崗大礦場距離西伯利亞還有一段距離,但已經不是很遠了,倭寇是大明軍的俘虜,包括一萬多的花郎協從,戚繼光對戰俘進行了明確的分類,被裹挾的百姓被救出,讓裹挾的百姓反覆指認花郎,再加七千倭寇俘虜,構成了這一批俘虜。

這都是蔫兒壞、壞到流膿那種畜生,殺俘不祥,留在朝鮮又是禍害,所以戚繼光直接把他們交給了遼東軍,送往臥馬崗種土豆子去了!

已經完成了閹割。

大明閹割是摘鈴鐺,就是那個小刀一劃,用力一擠,剪刀一剪,就結束,一個熟練工閹割一個連半分鐘都用不到,快準狠還不容易生病,就跟村裡敲豬一樣的簡單。

張居正和皇帝溝通了下細節,發現了一件怪事,那就是這些倭寇聽聞幹活還給吃的時候,連連磕頭,表現了驚訝,這是因爲這些倭寇,除了那點微不足道只能果腹的口糧外,其他收穫全靠搶。

“陛下,最近都察院有御史彈劾泗水侯國姓正茂,禁毒過於嚴格,甚至是有些殘暴了。”張居正說起了最近的都察院比較集中攻訐的事兒。

“誰喊得聲音最大,就讓他去呂宋,讓他自己跟泗水侯說去。”朱翊鈞直接否決的這種彈劾,他直接了當的說道:“呂宋總督府,朕都得哄着點,把長公主嫁了過去,他們本事那麼大,自己去糾正去。”

張居正沉默了下說道:“陛下,泗水侯最近把一千二百名毒販,在馬尼拉港口斬首示衆了,超過三萬人被捕,扔進了銅鎮、種植園苦役,這抓捕過程中,最少有超過三千人死於衝突之中。”

張居正也覺得殷正茂做的有點過分了,出動軍隊緝毒,僅僅宿務島搗毀阿片田,就殺了三千多人,而後又明正典刑了一千二百人,三萬人被捕判了二十年苦役。

這年頭,等同於在礦上和種植園裡做到死,這波及的範圍太廣了。

這還是判了的,呂宋有超過七萬人,被打了鞭子。

緝毒確實富有成效。

“殺得好,多殺點!”朱翊鈞搖頭說道:“先生以前跟朕說,矯枉必過正,王次輔跟朕說,這打惡就不能合法,合法就是不打惡。”

“咱們大明地方衙門,和這些地方豪族千絲萬縷,而這些城中幫派、城外山匪,八成都跟這些豪族有關。”

“鬧得兇了,爲了緝毒、打惡,難不成專門成立一個監察地方打惡的部門,然後再設立一個監察這個部門的部門?這不是胡鬧嗎?”

從行政成本而言,緝毒、打惡、剿匪,這些事兒,就絕對不可能合法去做,一來套娃行政成本高昂,二來但凡是鬧得嚴重的地方,那衙門早就被滲透到了親如一家的地步,鬧得連皇帝都知道了,直接出重拳,是唯一正解。

有冤假錯案嗎?一定有,而且很多,但朝廷真的不是無所不能,只能說離這些事遠一點,是百姓避免捲入這類事的最好辦法。

“反正死的大多數都是海夷。”朱翊鈞不是很在意的說道,殷正茂的確製造了殺孽,但大明人只有微不足道的5%,剩下的都是土著,這就更好了。

知道這是緝毒,不知道的還以爲殷正茂打着緝毒的大旗抓奴隸,張居正之所以在陛下面前提及此事,也是懷疑殷正茂是爲了抓奴隸。

“那倒也是。”張居正琢磨了下,認可了陛下的決策,殷正茂自從皇帝准許菸草專營後,就開始了完全緝毒戰爭,甚至戰火從達沃城蔓延到了婆羅洲、元緒羣島,五十萬斤阿片被銷燬,大量阿片被石灰水燒燬。

殷正茂沒有做斷頭買賣,把阿片賣到泰西去賺大錢,而是銷燬。

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599章 天子,孤家寡人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720章 氪金是朱翊鈞對戰爭的最大尊重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751章 迴音壁困境第865章 皇極門公審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873章 反賊不徹底,就是對陛下忠誠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585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841章 大明初行鈔法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
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599章 天子,孤家寡人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704章 一個違背祖宗成法的艱難決定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860章 陛下,他們在耍你啊!陛下!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八十七章 當國者政以賄成,吏朘民膏以媚權門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會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719章 越勸仁恕,陛下越是無情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720章 氪金是朱翊鈞對戰爭的最大尊重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751章 迴音壁困境第865章 皇極門公審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873章 反賊不徹底,就是對陛下忠誠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585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961章 誰鬧得亂子大,就對誰讓步!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569章 朝臣靜悄悄,必然在作妖!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獨夫?朕就是獨夫!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661章 陛下聖恩眷天下,賤儒無德信口言!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師講武學堂和皇家格物院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841章 大明初行鈔法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還不完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510章 勝則反攻倒算,敗則懷恨在心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