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王戈便暫時離開青州,前往太原,去起出“小七義”頭領王頜安的“小金庫”——根據得到的各種消息判斷,王戈有九成把握,那“小金庫”就在太原城中。而且他也有很大的把握,能找到那“小金庫”的確切所在。
除此之外,他還打算順便在太原城探一探,看看有沒有把觸手伸過去的可能。
雖說他前世對明朝靖難這段歷史瞭解並不多,但到了明朝後,身爲燕王陣營的一員,他對整個明朝的軍事、政治局勢,還是主動進行了不少調查。封地在太原的晉王,是除了燕王朱棣外,北疆實力最強的藩王。而恰恰這位晉王,和燕王之間,關係非常差。
之前兩人一起出徵蒙古的時候,就發生了巨大的矛盾,這晉王竟然直接龜縮不出,也虧得燕王善戰,最後取得了勝利,否則的話真要被他給害死。這兩人之間也常在朱元璋面前互相攻訐,互相告狀,鬧得勢不兩立的樣子。
以兩人間的這種關係,就算朱允炆堅定主張削藩,估計在靖難中,晉王也仍不大可能站到燕王一邊。而他這樣的軍事力量,距北平又不算很遠,若非強援,便是威脅。
青州、太原,不算辦事的時間,光是花費在來回路途上,滿打滿算就要一個月,所以王戈的本意,是悄悄滴進村,打槍滴不要,一切低調行事,埋頭趕路,絕不節外生枝,多管閒事。
但不得不說,世事就是用來難料的……
此時,王戈一人一騎,跋山涉水,已經來到了山西境內。
這是位於山角的一個荒僻客棧,前不着村,後不着店,也就是因爲旁邊的“烏蟒山”上有個在本縣境內還算有些名氣的“七蛇派”,附近又有條可以抄近路的走私商道,纔算有些許人氣。
山西境內多名山,什麼恆山、五臺山、綿山、蘆芽山、中鎮霍山、仙堂山、靈空山等等,都是鍾靈毓秀之地,同樣盛產名門大派,豪門望族。但這“烏蟒山”和“七蛇派”,顯然算不上名山、大派。
不過今天,這山角小小的“迎春客棧”,卻迎來了它有史以來最多的客人。
不說一樓大堂所有的桌子都被佔得滿滿當當,就是角落、樓梯、門檻,各處都坐滿了人。
而且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江湖客的打扮,挎刀持劍,個個一臉的兇相,一看就不是易與之輩。
和王戈拼一桌的,是幾個揹着褡褳,一身短打的精壯漢子,以王戈的眼力,很容易就看出這是帶私鹽的散販,全都帶着短刃,說起來也算半個江湖人了。但這幾個人,身處這客棧中,卻是一片冷汗涔涔——因爲那些真正的江湖客,看着就都是高手,而且是那種見過血殺過人的真正凶徒,遠不是他們所能相提並論。
一早王戈就發現了,聚到這小小“迎春客棧”中的江湖客們,注意力、視線基本都在一個肩膀寬厚、披頭散髮的高大漢子身上,整個客棧中,也唯有他那一桌,只孤單一人,沒有其他人拼桌。
那漢子看着三十左右的年紀,披散的長髮間,可以看到五官輪廓棱角分明,給人一種剛毅堅忍的感覺。他手邊放着一把看着很平常、甚至隱約有些鏽跡的長柄朴刀,埋頭哧溜溜地吃着牛肉麪,從他進店開始到現在,已經連吃了六大碗了,而看他的樣子,似乎還能繼續。
好胃口的漢子,彷彿對整個客棧中的詭異氣氛絲毫未覺,真的就只是來吃麪一般。
王戈已經從那漢子的外型、兵器,以及旁邊一些江湖客悉悉索索的交談中,猜出了那漢子的身份——“捨命刀”張訣。
又或者說,“河東大俠”張訣。
這“七蛇派”的鎮派武功,乃是一門所謂“七蛇斬”的刀法,算起來也就是個三流武功。鎮派武功如此了了,也可以想見這門派,也差不多就是個三流小派。但這小小的七蛇派,卻出了個張訣。
同樣練的是三流武功、蹩腳刀法,這張訣偏偏就能融入自己的理解,成了一流高手,一柄出道時別人送的長柄朴刀,砍斷了多少神兵寶刀、傳世神劍,一路打出了名聲,行俠仗義,斬魔除惡,曾經一人單刀跨五省之地,滅殺“正道誅殺單”三十大惡人其六,創下前無古人的紀錄,一度甚至被尊爲“河東大俠”!
但就是這位“河東大俠”,卻在一年前,做下了一件讓整個江湖都震驚的事——因爲貪圖神功秘籍“化功焚天心法”,他殺掉了結義兄弟的遺孀和孩子,獨吞了秘籍。
雖然張訣暫時還未登上“正道誅殺單”,但他“河東大俠”的名號也已沒人再喊,江湖上又重新喊起了他出道時的外號——“捨命刀”。
在猜出那開始吃第七碗麪的漢子是張訣後,王戈立時便明白,這匯聚滿堂的江湖客,爲何聚集在此了。
他們當然不會是爲了江湖公道、天理正義,衝着誅殺那個背情棄義殺害義兄妻女的惡人張訣而來,而必然是爲了那江湖上有數的四部天字號神功之一“化功焚天心法”!
關於這“化功焚天心法”,因爲太過出名,王戈也有所耳聞。
這門江湖上的傳奇神功,據說最早是由拜火魔教的一位天才高手所創,可將內力轉化爲火焰外放,威力十分強悍,“焚天”二字,真不是隨便說說而已。而且這門神功不僅能將自己的內力轉化爲火焰,修至七重後,甚至能將他人的內力轉化爲火焰,隔空就能點燃你的內力,把你整個人燒焦,這就更加恐怖了!
Www ⊙тTkan ⊙¢o
修煉這門神功的人,大都性格乖戾,嗜殺狂躁,據說是爲炎氣衝腦所致,所以練成這門神功之後,沒人能活過三年,就連創造出這門武功的魔教天才都未能例外。
後來這一秘籍落入武癡關午陽手中,經過他妙手修改,淘除了弊病之處,使之威力大增,副作用卻消失,成爲一門真正神功。但關午陽覺得這門神功威力太強,而且太容易傷人,無法控制,有違天和,託其好友周某封存保管。
後來歷經改朝換代、戰亂流離,不論是關午陽還是他的好友周某都已身故,這本絕世秘籍也隨之銷聲匿跡,直到前些年才突現武林,爲一位叫白乘風的武者偶得。
只不過這本秘籍就如一個災符,到了白乘風手中後,白家便災厄不斷,屢遭襲擊,甚至連官府都找各種理由查他們,最後居然說他們勾結魔教,窩藏叛黨,要全家下獄。
好在白乘風提前得了消息,帶着妻兒老母踏上逃亡路。
這白乘風便是張訣的結拜義兄了,這逃亡之路上,張訣也在其中,相伴護送。
後來他們爲一夥強人襲擊,白母爲護孫女被殺,白乘風重傷身亡,他的家人也只剩妻子和女兒,由張訣護送繼續逃亡。
但沒想到的是,當有一批覬覦秘籍之人,找到了張訣和白乘風妻女,想要結夥夜襲時,卻赫然看到了張訣暴起殺人,然後從白乘風遺孀身上拿走一本秘籍,飄然而走。
那夥夜襲人立刻炸了鍋,一擁而上,確認白乘風妻女的屍體,然後就緊追張訣而去。但張訣武功本就高,內力綿長,耐力極好,沒了兩個拖油瓶後,他們大隊人馬根本追不上,就算有一兩個追上了,也基本是送菜而已。
消息傳出,江湖譁然,沒想到本以爲是義薄雲天的好義弟張訣,居然用心如此險惡深遠,故意護送白乘風和其家人逃亡,便是爲了要博取其信任,得知秘籍確切所在後,便殺人奪書!
果然神功誘人,便是“河東大俠”也逃不過這貪婪之心。想想也是,本就已經是一流高手、地榜有名的張訣,若再練成“化功焚天心法”,那豈不是要直接晉入天榜,成爲宗師了?
一代大俠消失,一位魔頭即將崛起,整個江湖都是這種看法。
王戈從身後幾個江湖客的低聲交談中知道,在一個多月前,江湖上流傳一條消息,張訣被黑白兩道的高手追得上天入地無門,找不到安全之地修煉秘籍,於是想要秘密潛回他的宗門“七蛇派”。
得到這條消息的江湖客,立時匯聚而來,又恰巧得知張訣被“七蛇派”掌門拒絕,甚至還格除了他的門派身份,將他趕下了山。
這些江湖客,正正在這“迎春客棧”裡,兜住了剛剛下山的張訣。
王戈臉上有繃不住的笑意——這裡特麼的不應該叫“迎春客棧”這麼弱雞的名字,應該叫“龍門客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