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溫柔的撫摸着馬春花的頭髮,感受着來之不易的溫暖。
明軍衆位將領聽說朱元璋醒了,一個個急匆匆的趕到行宮。常遇春保持了他先鋒官的速度記錄,第一個趕到朱元璋的行宮門口,一臉憨厚的扒着門,勾着脖子往裡瞅,身後猛不防的被湯和重重拍上一巴掌:“你瞅啥?進去啊。站在門口鬼鬼祟祟的,怎麼這麼猥瑣?”
常遇春一把抓住就要擡腳往裡走的湯和,神秘兮兮的湊到湯和耳邊:“這會兒就陛下和主母兩個人在裡面呢。就兩個人。嘿嘿嘿。”
湯和這才意識到常遇春話裡的意思,一把甩開常遇春的手,拍在他的後腦勺上:“你的思想,非常猥瑣。”
說完,就大義凜然的和常遇春一起撅着屁股,扒着門框往裡看。
於是,剛剛解放的平江城內,張士誠建造的氣勢恢宏的行宮裡,最繁華的那間臥室門前,一羣聲震四方,流芳百世的將軍們擠在一起,空前團結的用一種極其猥瑣的姿勢,窺探着自家主子和主母的隱私。
馬春花說足了悄悄話,纔想起半月來都沒怎麼好好吃飯,肚子餓的咕咕叫,剛起身去拿桌子上的糕點,便被門口一羣癡漢嚇了一跳:“呀!”
衆將嘿嘿笑着,魚貫而入,人羣中還時不時夾雜着議論:“你看,我就說吧,陛下剛醒,哪裡有力氣做那檔子事兒?”
“好了好了,不就是賭贏了麼?有什麼驕傲的?一會兒把銀子給你便是。”
馬春花又羞又惱,笑罵道:“你們這些傢伙,從什麼時候開始偷聽的?說!”
衆人不愧是戰場上合作多年的夥伴,絕對的打斷骨頭連着筋的思維方式。他們的臉色,出奇的一致,全部都是一臉茫然,裝作不知道馬春花在說什麼:“什麼偷聽?徐達,你來得早,聽到什麼了嗎?”
徐達:“我也是剛來,馮勝來得早,問問他。”
馮勝指着湯和跟常遇春說:“我也就早來那麼一步,他倆來得早,問他們。”
湯和和常遇春見馬春花的杏目瞪來,一個翻着白眼,歪着嘴巴:“啊!我的白內障又犯了!什麼都看不到啊怎麼辦!御醫!御醫在哪裡?啊!好痛苦!”
另外一個雙目圓睜,兩手扣在耳朵上,張大嘴巴四處張望着衆將大聲喊着:“啊!我的間歇性耳聾又犯了!什麼都聽不到啊!你們怎麼嘴巴都在動?是在說話嗎?你們說什麼?我聽不見!”
看着門口一羣裝聾作啞的王八犢子,朱元璋氣的一口參茶噴出來,罵道:“都給老子滾進來!”
衆將聽他還有力氣罵人,心知他身體已無大礙,嬉皮笑臉的湊到牀前,臉上遮掩不住的欣喜。
朱元璋冷哼一聲:“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看你們是皮又癢了!渡河之後,統統給老子當敢死隊去!”
衆將嘿然笑道:“打王保保哪裡用得着敢死隊?俞通海就夠用了。元軍在水上,根本不行。”
朱元璋瞪着眼睛:“出息?就想着水軍能到達的地方!那水軍到不了的地方怎麼辦?那廣闊的草原和北方遼闊的大地怎麼辦?我的願望是世界和平!懂嗎?”
衆將連聲附和:“對對對。陛下說的對。”
朱元璋斜靠在牀頭,無視拍馬屁的衆將:“張士誠呢?”
聽到這個名字,原本喧騰的衆將立馬安靜下來,片刻之後,又一次喧鬧。
“這個張士誠,太不要臉了。”
“就是!要是我晚來一步,陛下就掛了!”
“好歹也算得上是一方諸侯,聲名顯赫的江南三傑之一,怎麼能做出暗殺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來?”
“江南三傑裡最擅長暗殺的好像不是張士誠吧……”
話題的風向不知道被誰這一句話給帶偏了。
衆將尷尬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目光全都落在以暗殺出名的朱元璋身上。
朱元璋擺擺手:“暗殺本來就是正常的作戰手段之一。屬於特種作戰的分支。沒什麼過錯。張士誠與我乃是敵對關係,在戰場上,兩軍對峙,他實力不如我,採用暗殺手段無可厚非。”
“是的,是的。”
“陛下心胸寬廣。”
“陛下仁慈,遠非我等可比。”
聽着衆將的恭維之詞,朱元璋的目光落在徐達身上:“張士誠……是死是活?”
徐達看了一眼馬春花:“我本來是要殺他,可是……”
話剛說一半,就被馬春花給打斷了:“是我不允許他殺了大哥的。”
朱元璋點點頭:“還是你瞭解我的心思啊。雖說他想要致我於死地,可他終究是我的大哥。大哥有錯,我這個做弟弟的,幫他糾正錯誤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殺他,絕對不是我的本意。他在哪裡?帶我去看看。”
朱元璋剛想起身,只覺得頭一暈,腿一軟,險些栽倒在地。
馬春花眼疾手快,上前扶住朱元璋道:“你那晚失血過多,現在身子還虛的很。我已經吩咐看管大哥的獄卒,不得打罵侮辱他,每日送美酒美食給他,你大可放心,安心養傷,等到傷好了再去看他也不遲。”
朱元璋在馬春花的攙扶下坐回牀上,點點頭道:“也好,便依你所言。”
他擡頭看了一圈,奇怪道:“劉伯溫他們呢?”
常遇春大大咧咧的說:“軍師和李善長帶着宋濂胡惟庸他們四處募集糧草去了。這個張士誠,真是富的流油。就說這平江城內,大大小小的明暗倉庫不計其數,哪一個裡面都是滿滿當當的金銀珠寶。李善長說金銀珠寶填不飽肚子,拿着它們換糧食去了。還有俞通海在軍事的授意之下,全盤接管了江浙鹽商集團的生意。這個傢伙,頭一遭做有本錢的買賣,還有點不太適應。好在李善長精明,在張士誠的基礎上讓利五個百分點,大部分鹽商都很痛快的與我們達成合作協議。江南地區的鹽業,我們算是包下來了。”
朱元璋點點頭:“大軍渡江北伐,最重要的便是糧草。李善長他們未雨綢繆,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