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幹掉慈禧

李經述帶着三萬新軍和北洋水師,與英國海軍中將愛德華西摩爾帶領的一萬二千多名西洋聯軍對峙。李經述沒有按照兵部尚書榮祿的命令,和西洋艦隊和聯軍開戰,而是帶着北洋水師副提督、英國海軍少校琅威理去找愛德華西摩爾談判。

剛開始,琅威理不想參與中國和英國的糾紛,對李經述說:“西摩爾是大英帝國的海軍名將,是我當年在海軍學校的教官,這次北洋水師肯定會慘敗。我沒有想到大清國的西太后如此愚蠢,竟然攻擊各國公使館,這一次各國都很憤怒我恐怕幫不上忙。按照合同,中英兩國開戰,我作爲英國海軍的一員,理應迴避。”

李經述拍了拍琅威理的肩膀,說:“親愛的琅威理,如果中英兩國開戰,我一定會按照合同約定,讓你迴避,可是我們現在是和談。北洋水師現在需要你,們現在需要你,中國人民都需要你。琅威理,我也知道英國皇家海軍的厲害,你不會眼睜睜看着自己訓練出來的水師全軍覆沒吧”

琅威理想起這些年,李經述對他確實不錯,當年收復琉球,他在琉球國王尚泰舉行的感恩宴會上,看上了那兩位胸沉的琉球舞女,李經述還遊說尚泰,把兩位野性舞女送給了他,他每天很性福,還生了一個混血的兒子和女兒,於是答應一起去找西摩爾談談。

琅威理向自己的教官介紹了李經述的和談意願,西摩爾發電報給英國公使朱爾典,詢問有無必要和談。朱爾典也和李經述關係不錯,回電西摩爾說,現在北京各使館已經一片火海,還遭到榮祿帶領的清兵攻擊,形勢危如累卵,十萬火急李經述的新軍和北洋水師的戰鬥力不容小視,就算不能戰勝聯軍,也能拖上十天八天,這樣各國公使館就徹底完蛋了。聯軍如能不通過戰爭,直接開到北京城救人,再好不過了,強烈建議談判

愛德華西摩爾於是邀請李經述到英國“不列顛”號巡洋艦上談判。李經述命令林泰曾、劉步蟾、鄧世昌等將領把北洋水師十艘三千噸級以上的鐵甲戰艦都調集到大沽口附近,做好戰鬥準備,並安排好四艘蚊子船在近海待命,大沽口炮臺上的重炮也升炮待命,然後,他和琅威理登上了“不列顛”號巡洋艦和西摩爾談判。

“不列顛”號鐵甲戰艦艦長270米,艦寬30米,七千噸級,動力是兩臺往復式四缸蒸汽機,還有一臺低壓蒸汽輪機,最高動力可達59000匹馬力,速度超過30節,主火力炮爲四門口徑八英寸炮、十二門口徑六英寸速射炮、十六門口徑47速射炮、八門魚雷發射管,火力和裝甲都比北洋水師最先進的“定遠”號還要先進一點。所以李經述等人一登上軍艦,西摩爾就先帶李經述參觀“不列顛”號,炫耀武力。

李經述把“不列顛”號看了一遍,看到這軍艦不只船堅炮利,而且英國海軍號令嚴明,北洋水師雖然訓練也很刻苦,但氣勢明顯稍遜一籌。這時,世界上海軍實力最強的,確實是英國皇家海軍。這世界排名第一和第六,確實有差距。而且聯軍還有其他各國鐵甲鉅艦十二艘,戰鬥力都不容小視。

不過,李經述知道這些西洋聯軍着急去北京城救各國公使,在談判時並沒有妥協,開門見山提出了自己的和談條件:“第一條、各國不許租軍艦給日本人運送陸軍,不許日本一兵一卒踏入北京城,因爲日軍一向素質低劣;否則北洋水師就算髮射完最後一枚魚雷,也要戰鬥到底第二條、北洋新軍不和聯軍作戰,但聯軍進京城後,要遵守萬國公法,只能攻打清軍,不許燒殺擄掠平民。第三條、一旦抓獲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交由北洋新軍處置”

愛德華西摩爾對前兩條表示理解和接受,但對第三條,他心裡疑惑,這李經述看來野心不小,抓慈禧和光緒皇帝不知道想幹什麼一臉傲氣的愛德華西摩爾對李經述說:“如果我們聯軍不答應你這些條件,一樣可以攻進北京城,不是嗎三十年前,我們大英帝國和法國五千軍隊就到過圓明園,現在我們有一萬多聯軍,比當年還要多一倍”

李經述用流利的英語嚴肅回答:“那將軍閣下不妨試試中國經過三十年洋務,國力已今非昔比,近十年來,本官開辦軍校,訓練北洋水師,雖然不一定能打得過你們,但拼個魚死網破,還是沒有問題的一旦打起來,你們想在天津登陸,至少也得三五天時間。本官還在近海佈置了魚雷和重炮,恭候各位。不怕告訴你,陸地上還有三萬名新軍,另外直隸駐紮着二萬淮軍,你要攻進京城,起碼是一個月之後的事,恐怕到時候各國公使館就只剩下一堆白骨了,這樣的話,你以何面目回去見英國女王”

這話說到了西摩爾的痛處,他想了想,妥協道:“那各國公使館的損失怎麼辦我們死去的同胞怎麼辦”

李經述說:“這個你放心,一旦中國成立新政府,將照價賠償各國的損失。我提議,將軍可以好好考慮:北洋新軍可以一起參加聯軍,假裝進京勤王,開進城去,裡應外合,這樣拿下京城就易如反掌。否則,京城城牆高大,易守難攻”

西摩爾說:“你願意搬幫我們你們中國人不是一向將忠君愛國混爲一談嗎說說你的條件”

李經述說:“愛國不等於愛滿清朝廷破京城後,在各國公使館區駐紮,由我的新軍接管北京城。否則,我立刻發電報給家父,讓他組織東南各省派兵進京勤王,並且發動全國四萬萬同胞,盡驅洋人,你們雖然槍炮多,但一旦每一位中國人都投入到驅逐洋人的洪流中,我相信你們會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這樣的結果,恐怕不是諸位想要的吧”

西摩爾看李經述和其他大清官員完全不一樣,知道這是一位強勁的對手,便和其他各國聯軍將領商量,他們也都同意救人爲先。於是李經述密令段祺瑞帶五千新軍,進入北京城,一來督促西洋各國嚴守萬國公法,二來搶先佔領紫禁城和頤和園,保護好皇城。另外,段祺瑞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捉拿慈禧太后。

李經述帶着剩下的兩萬五千新軍,很快穩住了天津的局勢,並且以李鴻章的名義,收編了駐紮直隸地區的二萬淮軍,控制了直隸和山東兩省地面。

七國聯軍一路上基本沒遇到有規模的清軍抵抗,榮祿的十萬禁軍,被洋人的大炮一轟,死傷過半。潰不成軍。一個個拖着辮子,恨不得長了四條腿,一路向西狂逃幾百裡。而那些穿着奇裝異服,號稱刀槍不入的義和拳拳民,這時真相畢露,被洋槍洋炮打得屁滾尿流,即便把夜壺糞桶都用上了,也都死傷慘重。

西洋聯軍攻進北京城那日,宮中已經提前大亂,天還未明。在養心殿,接連接到戰敗消息的慈禧太后一夜未睡,心力憔悴,榮祿騎着一匹快馬,神色慌張到了紫禁城,也沒有按規矩下馬,直奔養心殿,急切向慈禧太后奏報:“太后,大事不好了,西洋夷兵已經開始進攻東華門,您快走吧再晚就來不及了”

被派出宮打探消息的李蓮英這時也神色匆匆從外面跑回,跪下道:“老佛爺,大街上到處是夷兵,他們在外面叫囂着,要活捉您呢,趕緊走吧。”

慈禧太后問榮祿,“來了多少夷兵”

榮祿道:“聽說大概一萬多名吧。”

慈禧太后大怒,指責榮祿說:“你統領禁軍十萬,竟然打不過一萬洋兵”

榮祿道:“卑職無能,大清旗軍平時養尊處優慣了,沒有熟練洋槍洋炮,洋人的大炮一響,就都魂飛魄散,潰不成軍,奴才一連殺了五個逃跑的將領,也沒能阻止潰敗。”

慈禧太后道:“洋人的洋槍洋炮,有那麼厲害義和團的拳民呢他們不是說自己刀槍不入嗎”

榮祿道:“端王說謊了拳民都是些裝神弄鬼的農民,被洋人的槍炮打死炸死的數以萬計。”

慈禧知道大勢已去,追悔莫及,她怕自己逃不出去而受辱,穿上皇太后的裝束,準備到後院投井自盡。榮祿趕忙衝過去,攔腰抱住了西太后,一不小心還按住了慈禧乾癟的胸部,慈禧的臉黑了,榮祿嚇出一身冷汗,趕忙道:“太后,您是大清國之主,不能做傻事呀不如且避之,徐爲後計。”

慈禧太后道:“這北京城到處都是夷兵,哀家能跑到哪裡而且哀家聽聞,東南各省都沒有奉詔討夷,哀家能去哪”

榮祿說:“陝西巡撫端方,乃是我正白旗人,太后可前去西安暫避。現在洋人主要是要處置端王和剛毅,太后可命李鴻章北上,跟洋人和談。”

慈禧太后一聽,道:“關鍵時候,還是我旗人可靠,就去西安吧。速電報李鴻章,命他全權代理朝廷,北上跟洋人談判。”

李蓮英這時拿來一身青衣,是宮女的衣服,讓慈禧太后換上。慈禧太后道:“哀家怎能穿上此等破爛衣裳,成何體統”

李蓮英說:“老佛爺,都到這時候了,您就將就一下吧。”

慈禧太后一想,也是,都要逃難了,也顧不上皇太后的身份和體統,趕忙換上這身青衣。李蓮英上前幫忙將慈禧打扮成逃難的老婦模樣,蓬頭垢面,李蓮英還嫌不夠逼真,道:“老佛爺,你哭幾聲吧,眼角有些淚水,顯得像一些。”

慈禧太后醞釀了半天感情,卻哭不出來,李蓮英找來一些胡椒粉,取來一碗井水,撒在水裡,然後把水塗抹在慈禧的眼睛上,頓時,慈禧的眼淚嘩嘩就流下來了。

慈禧打定注意要去西安,便帶着李蓮英等人到後院找光緒皇帝,要帶他一起走。光緒皇帝穿着黑紗長衫,立在屋內,對着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道光皇帝、咸豐皇帝等人的遺像淚流滿面。

慈禧見了光緒很生氣,道:“皇上,哀家還沒死呢,你在此穿黑紗哭哭啼啼作甚”

光緒皇帝哭泣道:“朕作爲亡國之君,愧對愛新覺羅的列祖列宗”

慈禧道:“大清國還未亡呀,我們娘倆一起去西安,西安有潼關天險,易守難攻,陝西巡撫端方乃是我旗人,忠心耿耿。”

光緒皇帝道:“當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都於煤山自縊身亡,朕身爲一國之君,竟然讓夷兵攻進京城,朕當自殺,以告慰列祖列宗”

慈禧太后道:“你死有何用哀家這時才知道你變法維新的苦衷,我們先去西安,再從長計議吧。”

光緒皇帝還想掙扎,李蓮英已經派人送上粗布衣服,給他換上。慈禧臨行前,還想到了光緒皇帝的珍妃,越想越生氣,覺得是她和她的表兄推薦了康有爲,一切的禍端都是她惹的,於是,派李蓮英帶人去把珍妃從鍾粹宮後北三所帶出來,推到深井裡去了。

慈禧太后還命人把皇家一些值錢的珠寶、金銀細軟都埋在宮中的偏僻處,大約價值白銀一億兩,其中太后頭上的鳳冠,由無數珍珠寶石嵌成,其中僅一顆珍珠,就價值白銀約一百萬兩。然後,慈禧和光緒皇帝一行人假裝成京城逃難的難民,往西安奔去。

但是,這一次,慈禧太后沒有那麼幸運了。在京城通往直隸省宣化府懷來衛的一條羊腸小道上,王士珍和馮國璋騎着高頭大馬,帶着三十名穿德裝的心腹親兵,揹着火槍,在此守候着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一行的到來,新軍們並不知道他們要執行什麼任務。

等了大約三個時辰,還不見人影,馮國璋騎馬上前,悄聲問王士珍:“大哥的判斷準確嗎慈禧太后逃難會逃到西安去我要是她,我就去滿洲或者蒙古,那裡畢竟支持她的人多。”

王士珍道:“我跟了李大人十餘年,他的重大判斷從來沒有失誤過。他說慈禧太后一定會到西安,而且會路過懷來,那就必然如此,就怕你一會下不了手。”

馮國璋騎在高頭大馬上,望着快要落山的太陽,殘陽如血,對王士珍笑道:“兄弟們曾送給我馮國璋一個外號,不知道你聽說過沒有”

王士珍道:“什麼外號”

馮國璋道:“冷血屠夫”

王士珍道:“怪不得李大人會派你來此,要是派段祺瑞來,他那滿腦子的忠義思想,還真不一定會下手。”

馮國璋道:“巡撫大人不是常說,我們是漢人,忠君愛國,不等於愛滿清朝廷。慈禧這老太婆窮奢極欲,陷萬民於水火之中,忠於她不是蠢蛋嗎”

天快黑了,衣衫襤褸的慈禧太后、光緒皇帝、隆裕太后、李蓮英、榮祿等十來人才到了這條小道上,他們一路逃難到此,怕引起懷疑,也不敢帶太多侍衛,馮國璋帶兵上前,用學的簡單德語盤問,慈禧太后他們以爲碰到了德國兵,裝作逃難的難民,說他們已經兩天沒吃東西了,王士珍便裝成德官的翻譯,命人拿了五枚煮熟的茶葉蛋,拿給他們。

李蓮英習慣了先伺候主子,接了五個茶葉蛋,手哆嗦着廢了好大勁才剝好,捧送給慈禧太后,他們確實已經一天沒吃東西,餓了,慈禧太后一個人就吃了三枚茶葉蛋,剩下的兩個茶葉蛋讓李蓮英送給光緒皇帝。

這一切,被騎在馬上仔細觀察的馮國璋看在眼裡,他看李蓮英的一言一行,就是一個宮裡的太監,而且馬上確定,吃了三個茶葉蛋的婦人,就是慈禧太后,而吃兩個茶葉蛋的,就是光緒皇帝。

“該送他們上路了”等慈禧太后他們吃完雞蛋,天已經黑透了,馮國璋拔出了毛瑟槍,向親兵們吹響了屠殺的口哨,“啪啪啪”的機關槍聲,劃破了懷來漆黑而寧靜的原野,一夥衣衫襤褸、帶着北方口音的“難民”倒在了血泊之中,

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225章 德國海軍的密碼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205章 德國的陰謀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52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4章 痛斥張佩綸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212章 和平瓜分世界第12章 最牛軍火商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26章 中國的摩根第27章 慈禧的權欲第169章 攻佔印尼(1)第119章 滿漢之爭第167章 中英結盟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16章 朝鮮暴亂第18章 中日大戰(中)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172章 中國海權第27章 醇親王病逝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5章 李鴻章的苦衷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176章 中國人的亞洲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130章 不一樣的甲午(1)第40章 與日本開戰(2)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52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134章 統一中國第160章 建設海軍強國第23章 李鴻章的對手第140章 五國聯軍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142章 開始訓政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174章 中國軍用飛機第213章 法軍傷亡20萬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7章 特大旱災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54章 琉球特區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175章 開發大西北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122章 控制京城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163章 收回法租界第217章 希特勒的戰爭(1)第21章 開辦魚雷專業第40章 與日本開戰(2)第145章 五億美金第2章 天才少年第139章 積極備戰第14章 初見袁世凱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236章 詭異謀殺行動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5章 李鴻章的苦衷第151章 血洗俄城(上)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264章 袁克文案(4)第22章 遇到貴人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16章 漢城平亂第26章 中國的摩根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6章 劉銘傳出徵第177章 張作霖納妾第105章 康有爲來訪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29章 權力變局(2)第177章 張作霖納妾第170章 搞垮日本經濟第205章 德國的陰謀第23章 美人摘花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124章 聯邦共和國第242章 聯合國成立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105章 康有爲來訪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225章 德國海軍的密碼第123章 戰敗德軍第29章 權力變局(2)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137章 日本首相被砍第38章 報館被打砸第242章 聯合國成立
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225章 德國海軍的密碼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205章 德國的陰謀第150章 戰爭動員第52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196章 轟炸英軍第4章 痛斥張佩綸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212章 和平瓜分世界第12章 最牛軍火商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26章 中國的摩根第27章 慈禧的權欲第169章 攻佔印尼(1)第119章 滿漢之爭第167章 中英結盟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16章 朝鮮暴亂第18章 中日大戰(中)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172章 中國海權第27章 醇親王病逝第11章 奪取菲律賓(2)第5章 李鴻章的苦衷第173章 日本本土淪陷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176章 中國人的亞洲第218章 希特勒的戰爭(2)第130章 不一樣的甲午(1)第40章 與日本開戰(2)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52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134章 統一中國第160章 建設海軍強國第23章 李鴻章的對手第140章 五國聯軍第181章 莫斯科起義第142章 開始訓政第187章 斯大林奪權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174章 中國軍用飛機第213章 法軍傷亡20萬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7章 特大旱災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54章 琉球特區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175章 開發大西北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122章 控制京城第161章 五年工業化第163章 收回法租界第217章 希特勒的戰爭(1)第21章 開辦魚雷專業第40章 與日本開戰(2)第145章 五億美金第2章 天才少年第139章 積極備戰第14章 初見袁世凱第19章 中日大戰(下)第236章 詭異謀殺行動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5章 李鴻章的苦衷第151章 血洗俄城(上)第252章 京城首虎第264章 袁克文案(4)第22章 遇到貴人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16章 漢城平亂第26章 中國的摩根第194章 消逝的愛情第6章 劉銘傳出徵第177章 張作霖納妾第105章 康有爲來訪第121章 幹掉慈禧第29章 權力變局(2)第177章 張作霖納妾第170章 搞垮日本經濟第205章 德國的陰謀第23章 美人摘花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124章 聯邦共和國第242章 聯合國成立第118章 廢黜光緒(下)第105章 康有爲來訪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225章 德國海軍的密碼第123章 戰敗德軍第29章 權力變局(2)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137章 日本首相被砍第38章 報館被打砸第242章 聯合國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