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才少年

在李府的正堂,李經方見了李鴻章,畢恭畢敬上去給父親大人行禮請安,李明浩也依葫蘆畫瓢,拜見了李鴻章。李鴻章把李明浩叫到身旁,捋了捋自己的長鬚,指着身邊的四本讀書筆記,問道:“癡兒,這讀書筆記裡面的詩文,都是你自己寫的嗎?爲父剛回來,隨手翻閱了一下,都還不錯。尤其是那首詠蜂詩,‘大義君臣重,辛勤日兩衙。積香成世界,工釀度韶華。假子春分粟,真王曉課花。專房竟腰細,豈獨楚宮誇’,形象生動,爲父以前怎麼沒發現你有如此才華?”

那四本讀書筆記都是李經述從合肥老家帶來的,剛遺在正堂,恰巧被李鴻章瞧見。裡面的詩文確是李經述所寫,他五歲開蒙,聰穎異常,加上母親督課甚嚴,從小日必讀書數卷,常能過目不忘,十二歲稍長開始學習寫詩,漸能工古今體詩。而且李經述也和後世的李明浩一樣,自幼對歷代史實感興趣,對各個王朝的興衰治亂之原因,愛作究底式研究。雖然李經述和李鴻章手下的淮軍將領直接接觸不多,但他私下對清朝的朝野掌故,也非常留心,寫下了數萬字研究心得,他的才華,原本遠在李經方之上。只是太受他哥哥的壓抑!李明浩這時不知道這些內情,見李鴻章誇讚自己,也沒細想,順口模仿電視裡的臺詞道:“那些筆記確是孩兒閒暇時所寫。”

一旁的李經方聽到這,心裡極爲不爽,額頭直冒汗,生怕李鴻章發現了弟弟的才華,便搶功道:“父親大人,平日裡我這做哥哥的,也經常書信指導弟弟讀書,不知道經述是否把我們討論的內容記入讀書筆記中。”

李鴻章四十一歲纔有了李經述,老來得子,本來寄予很大希望,加上李經述孝順——李經述的母親趙氏常年患病,他總是衣不解帶地服侍在旁親嘗湯藥,李鴻章原來很想好好培養他的,這次偶見李經述的詩文不錯,心底的希望之火再次燃起,但李經方這麼一說,李鴻章又像往常一樣感覺被當頭澆了一盆涼水。

這時,一位十四五歲的青衣婢女秦月端上一個茶盤,上面放了一隻官窯粉彩蓋盅,裡面泡了一盞香氣騰騰的六安瓜片茶。李鴻章見李經方額頭冒虛汗,皺了一下眉頭,取茶在手,一手端茶一手打開蓋子,吹開熱氣,喝了一口熱茶,漫不經心問道:“經述,你母親身體好些了嗎?”

李明浩胡亂回答道:“好多了!”

李鴻章想試探一下李經述的真才實學,便道:“竟然你母親的病好些了。你就在天津住上一段時間,今年鄉試,爲父給你請直隸最好的家庭教師,你好好補習一下功課!你哥都已經是府學廩生了,你卻連個秀才還沒考上,傳出去讓人笑話!”

李明浩點點頭,說:“孩兒謹尊父命!”

李鴻章當時已經出任直隸總督和北洋大臣,爲了方便興辦洋務,除了保定,天津也設了一個直隸總督署,他把國有軍工企業天津機器局建成了亞洲一流水準:製造機器是駐美國副大臣容閎在美利堅採購,可鑄鐵、鍊鋼以及大規模生產多種口徑的大炮、炮車、槍炮彈。此時的李鴻章聲名赫赫,有人甚至稱他“坐鎮北洋,遙執朝政”。直隸總督署發佈告招家庭教師,直隸的大儒們自然踏破了門檻。李鴻章百裡挑一,用重金同時爲李明浩聘請了三位家庭教師,一個是講解詩詞歌賦的張萱廷,另一個是教習書法的周炳星,第三位是傳授八股制藝的謝文福,三人都是當時名震天下的大儒,專爲高官子弟授課。

李鴻章有意考察李明浩的水平,命人在李明浩的書房大門上貼了“閒人免進”封條,還特意把他哥哥李經方安排在了距離較遠的書房。李鴻章讓三位老師每隔一週就跟他彙報一下兒子的讀書情況。

古代寒窗苦讀的日子枯燥無聊,每天雞叫第一聲李府的丫鬟就叫李明浩起來晨讀,還把飯菜都送到書房,半夜才能熄燈就寢,迂腐透頂的老師隔三差五還要進行抽查,如此過了一個星期,李明浩苦不堪言,他心一橫,徹底發飆了,讓你們見識一下什麼叫天才少年!

第七天,李鴻章處理完公務,回家換了一身藍羽緞錦袍,外加黃緞馬褂,腳下一雙烏靴,準備去書房看看兒子治學怎麼樣了。剛走到李明浩書房門口,張萱廷、周炳星、謝文福三位老師就相繼推門而出,灰頭土臉,面帶愧色對李鴻章說,“總督大人,你還是另請高明吧,鄙人才疏學淺,恐怕不能勝此重任。”

“你們一個個才高八斗,怎麼會教不了他這連秀才都沒考上的小子呢?是不是我兒頑劣,得罪了幾位,老夫給你們賠不是,待會去好好教訓他!”李鴻章一聽,急忙挽留說,他還讓管家拿出七日的薪銀給三位老師。張萱廷、周炳星、謝文福三位老師連連罷手和搖頭,說:“總督大人,不是我等謙虛,確實是大人的兒子天資過人,我等老朽怕誤人子弟,你還是另請高明吧。”然後,連銀子都沒拿就灰溜溜從後門走了。

李鴻章很久沒聽到別人誇讚李經述,十分高興,蹬蹬就闖進李明浩的書房,親自去考兒子。李鴻章進屋之後,隨手拿起一本論語,讓李明浩背誦其中的《勸學篇》。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李明浩一甩辮子,背得一字不差。

李鴻章大吃一驚,不肯就此罷休,拿出老子的道德經,五千字,那時候算是長文了,李明浩竟然也背得一字不差。再一檢查,嚇了李鴻章一大跳,四書五經李明浩都能對答如流。李鴻章再一考問歷史和朝野局勢,李明浩也能說得頭頭是道。李鴻章喜極而泣:“癡兒,看來剛纔你那三位老師不是謙虛,實在是他們沒本事教你了!你好好閉門讀書,肯定能博取功名。”

李明浩一聽還是讓自己考取功名,心裡有點不樂意,他想另闢途徑幹一番大事業,於是抓了抓後腦勺說:“孩兒志不在八股科舉,想和父親一樣學經世之學!”

李鴻章當年科舉不順,確實是投到曾國藩門下學經世之學才名揚天下,不過他不想兒子走這一條路,勸李明浩道:“爲父後來到京城做官才知道,沒有功名會讓人家處處瞧不起,而且按照朝廷制度,沒有功名不能出閣入相,死後也得不到追封,難以光宗耀祖。你還是老老實實讀書博取功名吧,爲父會幫你請到合適的老師!”

李鴻章到京城四處託朋找友,爲兒子尋覓更好的家庭教師。他走馬燈似的一連給兒子換了七八個老師,沒有一個能教得了李明浩的,給兒子找家庭老師漸漸成了讓李鴻章頭疼的事。那天,駐美國、西班牙、秘魯三國副大臣容閎到天津的李府找李鴻章幫忙。當年容閎想教育救國,在曾國藩與李鴻章的幫助下,從1872年開始,容閎先後組織了一百二十餘名中國幼童官費赴美留學,但這些學生在美國日漸長大,思想開放了,學生監督吳嘉善看不慣,勾結朝中“清流”守舊大臣,非議這些留學生行爲不檢,數典忘祖,建議清廷撤回這些幼童,容閎十分惶恐,趕緊帶幾位幼童回國以正視聽,還趕來天津請李鴻章出面擺平這事。

李鴻章聽了容閎的訴說,拍着胸脯表態說:“容大人,請放心,這些幼童乃是求洋人擅長之技,而爲中國自強之圖!老夫一定急速稟明皇上和兩宮太后,絕不半途而廢!”

容閎曾在李鴻章的門下任過職,私交篤厚,兩人談完公事,李鴻章備了酒宴,款待容閎。酒過三巡,容閎聽說李鴻章正在爲李經述請家庭教師的事頭疼,一拍胸脯,舉薦了一人——他的寶貝女兒容雪。容雪在美國頂級學府哥倫比亞大學攻讀語言學,還曾漫遊歐州大陸的名勝古蹟,通曉英語、法語、德語等多國語言,“朝廷此次對留美幼童爭議很大,我們父女估計一時半會也回不去。這段時間小女也正無事可做,如蒙不棄,她明日便可來府上。”

容閎是中國第一個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的留學生,李鴻章對容閎的學問和能力一直很欣賞,聽說他的女兒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學貫中西,大爲高興,當即答應聘請!

《穿越1879》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201章 戰神蔡鍔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247章 新世界的夢想第169章 攻佔印尼(2)第24章 權力與女人(1)第37章 暗殺計劃(3)第169章 攻佔印尼(1)第21章 開辦魚雷專業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19章 四國博弈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253章 拜訪魯迅第147章 堅船利炮第212章 和平瓜分世界第260章 上海交際花案(2)第21章 開辦魚雷專業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16章 漢城平亂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266章 花花公子第40章 杭州十三釵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4章 痛斥張佩綸第3章 傳統的婚俗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204章 英國妥協第245章 絞死斯大林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143章 遠征古巴第193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109章 中西文明衝突第261章 袁克文案(1)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18章 試驗重機槍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21章 袁世凱進宮第231章 中國的勝利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29章 權力變局(2)第238章 東方強國第265章 德先生與賽先生第133章 日本賠款三億兩第116章 廢黜光緒(上)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9章 愛迪生破產第18章 試驗重機槍第143章 遠征古巴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209章 列日要塞大戰第202章 裁者的末日第211章 巴黎告急第135章 大裁者第23章 李鴻章的對手第107章 強國之夢第122章 控制京城第163章 收回法租界第18章 試驗重機槍第163章 收回法租界第9章 愛迪生破產第7章 收復琉球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249章 楊翠喜妓案(1)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13章 回國走仕途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第13章 搞掉翁同龢(上)第146章 新文化運動第174章 中國軍用飛機第35章 暗殺計劃(1)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13章 回國走仕途第120章 東南立第44章 袁世凱平亂第169章 攻佔印尼(2)第186章 武裝干涉第36章 鎮南關大捷第246章 墮落的歐洲第223章 火雞國的野望第23章 美人摘花第251章 楊翠喜妓案(3)第8章 坑日本人第210章 瘋狂的巨炮第55章 研發中國潛艇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20章 直隸提督第146章 新文化運動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
第201章 戰神蔡鍔第216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247章 新世界的夢想第169章 攻佔印尼(2)第24章 權力與女人(1)第37章 暗殺計劃(3)第169章 攻佔印尼(1)第21章 開辦魚雷專業第4章 洞房花燭夜第271章 中國的拿破崙第19章 四國博弈第241章 最後的海戰(2)第253章 拜訪魯迅第147章 堅船利炮第212章 和平瓜分世界第260章 上海交際花案(2)第21章 開辦魚雷專業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16章 漢城平亂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266章 花花公子第40章 杭州十三釵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4章 痛斥張佩綸第3章 傳統的婚俗第243章 俄國滅亡第204章 英國妥協第245章 絞死斯大林第222章 羊羣效應第143章 遠征古巴第193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109章 中西文明衝突第261章 袁克文案(1)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18章 試驗重機槍第100章 廣島之戰(下)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21章 袁世凱進宮第231章 中國的勝利第57章 辦北洋大學堂第29章 權力變局(2)第238章 東方強國第265章 德先生與賽先生第133章 日本賠款三億兩第116章 廢黜光緒(上)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9章 愛迪生破產第18章 試驗重機槍第143章 遠征古巴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209章 列日要塞大戰第202章 裁者的末日第211章 巴黎告急第135章 大裁者第23章 李鴻章的對手第107章 強國之夢第122章 控制京城第163章 收回法租界第18章 試驗重機槍第163章 收回法租界第9章 愛迪生破產第7章 收復琉球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249章 楊翠喜妓案(1)第39章 倒胡雪巖的陷阱第13章 回國走仕途第250章 楊翠喜妓案(2)第13章 搞掉翁同龢(上)第146章 新文化運動第174章 中國軍用飛機第35章 暗殺計劃(1)第165章 華夷之辨第13章 回國走仕途第120章 東南立第44章 袁世凱平亂第169章 攻佔印尼(2)第186章 武裝干涉第36章 鎮南關大捷第246章 墮落的歐洲第223章 火雞國的野望第23章 美人摘花第251章 楊翠喜妓案(3)第8章 坑日本人第210章 瘋狂的巨炮第55章 研發中國潛艇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20章 直隸提督第146章 新文化運動第171章 分裂日本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227章 世紀大海戰(2)第178章 中華帝國第254章 魯迅的“三把火”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