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五億美金

中國的艦隊和西班牙大戰時,共和黨出身的總統麥金利就急不可耐了,他那天穿一身黑色燕尾服,裡面白襯衫,在華盛頓的國會山發表演說。麥金利的身材矮胖,長相酷似拿破崙,幾乎用顫抖的聲音,接受國會議員們的質詢,他對臺下反對開戰的民主黨議員們大聲咆哮:“先生們,中國已佔領了古巴,你們卻還在國會裡吵吵嚷嚷!克利夫蘭總統時期的孤立主義,已經落伍了!我現在要鄭重提醒各位,拿破崙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我發現它已經醒來,如果你們這些高貴的民主黨議員們還不醒,固執堅持黨派紛爭,美國就會失去整個美洲,失去全世界!我們是時候團結起來,把建國先輩們的門羅主義發揚光大了!我們美利堅的艦隊,應該馬上開到波多黎各!開到聖地亞哥!”

美國的外交政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1783年建國之初,美利堅就奉行“門羅主義”,即將整個美洲視爲美國的勢力範圍,對美洲事務不斷進行軍事幹預!在長達190年的漫長歲月裡,美國在美洲扶植過海地杜瓦利埃家族、尼加拉瓜索莫查家族和智利皮諾切特政府,直接出兵干預過墨西哥、尼加拉瓜、格林納達、巴拿馬等國,藉助僱傭兵和代理人顛覆過不符合美國利益的政府,不斷擴張美國的領土。其中最大的一次擴張領土,是1836年得克薩斯革命後新建立的得克薩斯共和國與墨西哥之間的邊境有爭議。墨西哥不承認得克薩斯的獨立,宣佈要將得克薩斯重新併入其領土。並警告假如美國介入的話兩國之間將爆發戰爭。打仗拼的是實力,美國人才不理會墨西哥的威脅,1845年,美國宣佈得克薩斯加入美國成爲美國的第28個州。於是。1846年至1848年。美國與墨西哥之間於爆發的一場戰爭。美國通過戰爭,奪取了墨西哥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躍成爲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國,世所罕見,墨西哥賠了國土又折兵,元氣大傷。美國從此獲得美洲的霸主地位。

美國人殖民擴張的邏輯,還跟歐洲列強不一樣,“美國人是上帝的選民,有義務爲全世界推廣自由和天賦人權”,所以“擴張美國疆域”是上帝的昭昭天命。美國人從“五月花”號到達美洲大陸那一刻起,就認爲他們是“上帝的特殊選民”,美國人把歐洲視爲舊世界。把自身所在的美洲視爲新世界,他們相信“美國人組成了一個異常優秀和偉大的民族;他們首先代表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信奉;他們建立在一個大自由主義的理念基礎上的神話和國家;樹立了值得向世界其他地區輸出的榜樣”。

其實,大多數美國人喜歡強調美利堅自由制度和道德優勢,認爲美國的民主自由傳統和政治制度能夠始終代表文明進步的方向,可以成爲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國際關係準則。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美國人這種擴張思維沒有本質的改變,還加上了“人權”的內容。但是,正如美國當代政治學家亨廷頓在《文明衝突論》中說的那樣:“人類可以無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無秩序而有自由”,今天伊拉克人民的分裂之殤、敘利亞難民的流離失所,足以說明這一點:西式的民主和自由,如果沒有一定的條件和秩序,就會給國家帶來動亂。

不過在1893年,美國鐵路投資泡沫破裂,引發經濟危機,民主黨出身的美國第24任總統克里夫蘭專心發展經濟,外交政策上實行“孤立主義”和“美元外交”,力圖與外部世界的紛爭保持距離,不介入他國的紛爭,撈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尤其是不想“把美國的命運同歐洲任何地區的命運交織在一起”,這引起了共和黨人的極大不滿。

1897年,以少校軍銜退伍、崇尚對外擴張主義的共和黨人麥金利當選總統,他很想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但直到1890年,美國的海軍力量才排在世界第11位,連中國都不如,當時北洋艦隊排名世界第六。美國到1896年,纔開始擴充海軍,力量有限,還無力同英法等列強相抗衡,只有先以老朽帝國西班牙爲目標,所以古巴一發生起義軍暴亂,美國就派“緬因”號軍艦到哈瓦那港保護僑民,隨時待命。美國的“俄勒岡”號軍艦甚至從皮吉特海峽出發,繞過南美洲到達加勒比海。“俄勒岡”號以平均約12節的速度,用66天完成15000海里的航程,使得抵達大西洋分艦隊的力量增強到5艘戰列艦:“衣阿華”號、“印第安納”號、“馬薩諸塞”號、“得克薩斯”號、“俄勒岡”號。

但麥金利總統沒想到,李經述有先見之明,果斷對西班牙採取軍事行動,搶先佔領了古巴。麥金利此時四處演說,呼籲儘快對西班牙開戰,但很多民主黨的國會議員們反對戰爭,此時西班牙所在的歐洲仍是世界的先進地區,一位民主黨的資深議員亨利凱特在國會山站起來對麥金利說:“總統先生,我們以何理由出兵呢?西班牙可是歐洲強國,一旦美國和西班牙開戰,歐洲各國怎麼看我們?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達等美國東海岸將會遭到轟擊和入侵,波士頓金融家們的投資債券將不再安全!”

麥金利總統憤怒地回答說:“我們被派往古巴保護美國人的生命財產的‘緬因’號戰列艦,在一聲巨響中一分爲二,二百六十名艦員死亡,這一爆炸,肯定是西班牙人用炸彈乾的!”

亨利凱特毫不示弱,不禮貌地聳了聳肩。對麥金利說:“總統先生,我不得不提醒你,這一軍艦爆炸案還在調查當中,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是西班牙人乾的。西班牙人也沒有任何理由得罪我們美國。古巴那些野蠻的起義者。就夠讓他們疲於應付了。而且。最近的民調顯示,民衆只想擺脫經濟危機,並不同意美國政府對外戰爭。”

在美國,議員的地位是很高的,尤其是像亨利凱特那樣的資深議員。麥金利雖然很憤怒,但他面不改色,只是舉起了拳頭,道:“凱特議員,老實說,‘緬因’號爆炸是不是西班牙人乾的。這一點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爲了取得與歐洲列強國家平起平坐的地位,美國必須在海外獲取海軍基地,建設一支強大海軍,並在海外開拓市場。擴大商業船隊,在這方面,連中國都已經走在了美國的前列!和西班牙開戰,中國人又領了先。傻子都能看得出來,現在與西班牙開展,符合美利堅人民的利益。”

麥金利總統擴張的觀點最終得到了西奧多羅斯福、亨利洛奇等國會參議員的支持。一個星期之後,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聯合決議,國會以231票支持,137票反對,批准總統利用武裝力量。麥金利藉口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港爆炸,任命西奧多羅斯福爲海軍司令,指揮3000美軍登陸波多黎各建立軍事基地,接着又增兵1萬,分四路圍攻波多黎各首府聖胡安,經過小規模戰鬥,付出50人的傷亡代價後,美軍攻佔了波多黎各全島,接着,美國派軍艦攻佔了西印度羣島中的西班牙殖民島嶼。

美國和中國兩個新生的共和國同時對西班牙開戰,西班牙軍隊在美洲潰不成軍,歐洲列強也不便干涉。李經述一看美國人也動手了,於是又迅速派北洋艦隊佔領了馬里亞納羣島。爲了防止中國佔領夏威夷,美國國會還迅速通過一項決議,將夏威夷併入美國。

考慮到古巴離中國實在太遠,而且還有大量的起義軍,這裡作爲中國的海外殖民地代價不小。李經述現在的主要目標是亞洲,國內發展工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於是派外交總長伍廷芳跟美國談判,把古巴以五億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伍廷芳覺得出價太高了,說:“美國當年從俄國人手上購買下整個阿拉斯加才花了720萬美元,我們要價五億美元,價格會不會太高了一點?”

李經述哈哈大笑,道:“我聽容閎議長說,美國商人在古巴擁有大量甘蔗種植園和糖廠,這些大種植園和糖廠的利潤是不容忽視的,投資5千萬美元,年貿易額高達1億美元,十年就把這錢掙回來了。而且,古巴北離美國佛羅里達半島頂端才217公里,是美國向南美洲擴張的戰略基地,這是一筆劃算的買賣,美國人會感興趣的。”

伍廷芳去找美國人交涉後,美國政府果然對古巴很感興趣。1898年8月,中國和美國以勝利者的姿態,和西班牙政府在巴黎進行談判,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三國簽訂了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和平和約》。合約規定:“第一條:西班牙放棄對古巴主權的一切要求和權利,轉交給中國,西班牙把菲律賓羣島、馬里亞納羣島讓給中國。第二條:西班牙將其管轄的波多黎各島讓給美國,美國付款2000萬美元。第三條:美國付給中國5億美元,接手古巴,並出臺保護華工權益的法律,使華工成爲和美國人一樣的自由人。”

付給中國政府五億美元后,美國政府對古巴實行軍事佔領,引起古巴起義軍的強烈反抗,此後三年,美軍對古巴起義人民進行了殘酷的軍事鎮壓,屠殺上萬人,這也讓李經述強烈意識到,美國人口中說的自由和人權,雖說是普世價值,但有時也會成爲美國人侵略他國擴張的幌子,在十九世紀末對別的國家講人權,講民主和自由,頭腦不能太簡單,對此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國內的自由民主,也只能一步步慢慢實現。

通過與西班牙人這一戰,中國大獲全勝,四萬在古巴華工由“豬仔”變成了受法律保護的自由人,中國佔領菲律賓羣島、包括關島在內的馬里亞納羣島,成了合法的事實。中國還獲得了美國政府的五億美元,還了英格蘭銀行大約1億美元,還剩4億美元。李經述將其中的八千萬美元用來撫卹傷亡的黑旗軍將士,並在紫禁城的東側樹立起一塊一千米長、十米高的人民英雄紀念牆,宣佈今後每一位爲國捐軀的士兵,不管他是什麼級別,不管他是什麼黨派,不管他死在哪裡,都將他們的名字鐫刻上人民英雄紀念牆,視爲國家英雄,每年清明節,總統和國會議長親自帶着內閣成員去拜祭。平時也對民衆開放,供全體國民參拜。

另外的三億美元,李經述劃撥了一億美元給新成立的國防工業部,研發新型坦克和軍艦,還有飛艇等,另外一億美元劃撥給了財政部,發展教育和醫療事業,還有一億美元劃撥給新成立的科技部,支持國內的企業研發各種新產品。到1899年,李經述第一個總統任期快結束的時候,中國已經實現了全民的小學義務教育。中國的經濟也迅速增長,到1899年底,中國的財政收入達到4億美元。

在軍事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德國人狄塞爾1892年研發出一臺實用的柴油動力壓燃式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扭矩大,馬力強,油耗低,可使用劣質燃油,顯示出輝煌的發展前景,狄塞爾隨即投入到柴油機生產的商業冒險中,不幸的是,狄塞爾缺乏商業頭腦,他在經濟上漸漸陷入困境,柴油機工廠破產,按照李經述的指示,龍興集團以五十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狄塞爾的柴油機工廠,然後把技術和裝備轉給了國防工業部,中國開始研發以柴油動力壓燃式發動機爲動力的萬噸級軍艦,還有新的重型坦克。

此時的中國,在軍事和經濟上實力大增,李經述在等一個機會,準備向愚蠢的俄國人動手了,這個吞併了中國近一百五十萬平方國土的沒落帝國,此時還處於尼古拉二世的恐怖專制當中,國內革命不斷,沙皇尼古拉二世狂妄自大,卻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渾然不覺,甚至還在做着對遠東地區擴張的“美夢”!

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106章 當山東巡撫第33章 臺灣保衛戰(1)第23章 美人摘花第123章 戰敗德軍第156章 流血星期日第159章 光復遠東第116章 廢黜光緒(上)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231章 中國的勝利第23章 美人摘花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142章 開始訓政第244章 北京和會第52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47章 開始大練兵第211章 巴黎告急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231章 中國的勝利第3章 傳統的婚俗第129章 君主立憲第110章 招安大刀會第219章 推銷坦克第38章 獵熊行動第186章 武裝干涉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4章 痛斥張佩綸第32章 李鴻章復出第106章 當山東巡撫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37章 議和風波第1章 李鴻章的兒子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27章 慈禧的權欲第54章 琉球特區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156章 流血星期日第8章 開倉放糧第253章 拜訪魯迅第143章 遠征古巴第102章 消滅日本海軍(2)第23章 李鴻章的對手第7章 收復琉球第101章 消滅日本海軍(1)第31章 權力變局(4)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99章 廣島之戰(1)第128章 民主亂象第237章 沙皇退位第261章 袁克文案(1)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228章 中美強硬聲明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20章 直隸提督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23章 美人摘花第127章 李鴻章 訪美第131章 不一樣的甲午(2)第176章 中國人的亞洲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190章 奪取敖德薩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34章 臺灣保衛戰(2)第192章 瓜分俄國第47章 開始大練兵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98章 上架感言第198章 不丹迴歸中國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44章 袁世凱平亂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119章 滿漢之爭第31章 大敗法軍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225章 德國海軍的密碼第259章 上海交際花案(1)第46章 北洋武備學堂第149章 英雄救美第211章 巴黎告急第37章 議和風波第156章 流血星期日第263章 袁克文案(3)第160章 建設海軍強國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142章 開始訓政第13章 回國走仕途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49章 撤旗事件
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106章 當山東巡撫第33章 臺灣保衛戰(1)第23章 美人摘花第123章 戰敗德軍第156章 流血星期日第159章 光復遠東第116章 廢黜光緒(上)第36章 暗殺計劃(2)第24章 胡雪巖的生意經第185章 分裂沙俄第231章 中國的勝利第23章 美人摘花第195章 中國中立第142章 開始訓政第244章 北京和會第52章 佔領日本長崎第235章 權力的遊戲第47章 開始大練兵第211章 巴黎告急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231章 中國的勝利第3章 傳統的婚俗第129章 君主立憲第110章 招安大刀會第219章 推銷坦克第38章 獵熊行動第186章 武裝干涉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4章 痛斥張佩綸第32章 李鴻章復出第106章 當山東巡撫第215章 中國的態度第37章 議和風波第1章 李鴻章的兒子第25章 權力與女人(2)第27章 慈禧的權欲第54章 琉球特區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156章 流血星期日第8章 開倉放糧第253章 拜訪魯迅第143章 遠征古巴第102章 消滅日本海軍(2)第23章 李鴻章的對手第7章 收復琉球第101章 消滅日本海軍(1)第31章 權力變局(4)第239章 世界在變化第99章 廣島之戰(1)第128章 民主亂象第237章 沙皇退位第261章 袁克文案(1)第41章 首富的末日第228章 中美強硬聲明第34章 沙俄皇太子來訪第117章 廢黜光緒(中)第20章 直隸提督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23章 美人摘花第127章 李鴻章 訪美第131章 不一樣的甲午(2)第176章 中國人的亞洲第103章 日本割地賠款第154章 奪取庫頁島第190章 奪取敖德薩第32章 慶親王上位第35章 臺灣保衛戰(3)第34章 臺灣保衛戰(2)第192章 瓜分俄國第47章 開始大練兵第197章 中英大炮戰第98章 上架感言第198章 不丹迴歸中國第199章 攻下錫金第44章 袁世凱平亂第184章 權力鬥爭第119章 滿漢之爭第31章 大敗法軍第48章 坑日本首相第225章 德國海軍的密碼第259章 上海交際花案(1)第46章 北洋武備學堂第149章 英雄救美第211章 巴黎告急第37章 議和風波第156章 流血星期日第263章 袁克文案(3)第160章 建設海軍強國第164章 幹掉法國艦隊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第214章 英法大反攻第142章 開始訓政第13章 回國走仕途第42章 張之洞的抉擇第191章 莫斯科崩潰第26章 權力與女人(3)第49章 撤旗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