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勢同水火

感謝書友紫式部公主的打賞!

……

於是,就在這個簡陋的小漿水鋪子裡,兩人便立下了“爾無我叛,我無強賈”的口頭盟誓。趙無恤對此十分重視,還要求日後子貢親自去他領地成鄉,歃血爲盟,並商量具體細節。

年輕的端木賜畢竟不是數十年後那個結駟百乘,能與諸侯分庭抗禮的天下頂級巨賈,見識有限。對這一盟誓,他自己覺得是在抱趙氏的大腿,佔盡了便宜。

但趙無恤卻覺得,他也佔了大便宜,是在投資一個未來的潛力股,而且子貢的經商手段和在各國間的人脈,那是沒得說的。

這的確是一個雙贏的交易。

端木賜接過了趙無恤交予他的趙氏符節,符節由青銅鑄造,呈一根竹節的形狀,上面用晉篆刻着細小的文字,是在晉國國內水陸兩路運輸貨物的免稅通行證。銘文還嚴格規定了水陸運輸的範圍、船隻的數量、載運牛馬和有關折算辦法,以及禁止運送銅鐵與皮革等軍備物資出國。

有了它,從此端木賜在晉國就可以暢通無阻,不必再受連續盤剝。甚至在衛、魯等地,那些士大夫畏懼趙氏,也不敢收他關稅。

不過端木賜也有疑慮:“君子說要爲東主,提供貨物,不知道究竟有些什麼?賜聽聞,君子的領地,不過是一數百戶的小鄉,粟米之類,盈利可不大。”

趙無恤神秘一笑道:“子貢勿憂,你不是還要先去魯國一趟麼,等到麥熟時節歸來,便可以知曉了!”

端木賜心中一動,莫非,和趙氏君子買的那些魯國陶工有關?但陶器,也不是一筆好做的買賣啊,何況還有範氏專榷(que)。

他心中迷惑,卻也和趙無恤定下了兩人合作後的第一筆生意,正是和優良種“戎菽”有關的。

“戎菽?魯國的確有,昔日齊桓公征伐山戎,斬孤竹而還,還派管夷吾去周公之廟奉獻此物,從此佈於魯邦,沒想到君子竟然也知道。”

趙無恤委託端木賜去齊魯等地時,幫他購買一些當地戎菽種子,以及冬蔥幼苗,自然得到了子貢的應允。

……

此時,在範氏的匠作坊內,晉國執政的嫡孫範嘉,正捧着一個做工精良的白陶觀摩。

他皺眉說道:“你確定無疑,那人真的自稱趙氏君子?”

早間被趙無恤讓人抽了一頓趕走的匠作小吏,這時腫着臉,跪在範嘉面前哭訴道:“小人絕對沒有聽錯,他還手持趙氏的符節。”

“這倒是咄咄怪事了,那趙氏庶子爲何要購買陶工,僅僅是爲了和我範氏過不去?或者,另有所圖?”

一旁的匠作令和範氏家宰詢問道:“君子,那些陶工應該還沒有被押送出城,你看我等要不要……”

範禾嘴角浮現出一絲嘲諷的笑容,擺了擺手道:“無妨,也就是十多個魯人陶工而已,對於我範氏專榷的漆陶市來說,不過是九牛之一毛!那趙氏庶子要買回去做玩具,隨他去吧!難不成,他還能掀出什麼大浪不成?”

“不過,也不能讓他一點損失沒有,二三子,差人去司寇署和泮宮告他一狀,就說趙無恤在禁足令初下期間,公然大鬧人市,毆打我範氏匠人!這次縱然朝中有人庇護,不會嚴懲,可惡心噁心他,也是好的!”

……

趙無恤和端木賜從漿水鋪子裡出來時,已經是正午時分,溫商賈孟也回來了,說牛馬車輦已經安排妥當。

趙無恤少不得也要給他一些辛苦費用,順便介紹端木賜與他認識,商賈間,多一條人脈,就多一個機會。

和子貢辭別時,趙無恤還問了他一件事情。

“我聽說,魯國之法,魯人爲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返魯後可取金於官府,不知道有無此事?”

“君子博學哉,有之,這是昔日臧(zang)文仲大夫定下的規矩。”

趙無恤心道如果如此,他說道:“如此仁義的法規,臧文仲不愧是被後人稱爲三不朽的人物,那子貢贖買曲阜籍貫的魯國臣妾,回到魯國後,會接受官府的報酬麼?”

子貢面上略有得色:“自然不會,賜雖然不算大富大貴,可也衣食無憂,贖人是爲了義,如果還接受了贖金,不就是爲利了麼?”

趙無恤卻哈哈大笑起來。

端木賜很是奇怪,問道:“君子爲何發笑?”

“我笑子貢此舉大謬。”

端木賜大惑不解:“爲何?”

趙無恤答:“我先不說原因,等子貢回到魯國後,自己請教你的夫子吧!”

臨行前,趙無恤還安排了兩個機靈的騎從少年跟着端木賜一同離開。

甲季是輕騎士的一名伍長,來自甲裡,是甲氏族長的幼子。而虞駢原先則是下宮廄苑的圉人,被趙無恤恢復自由身,甚至提升爲國人身份後,他們也紛紛學着虞喜,以同音的“虞”爲氏。

當然,除了信使外,他們同時也是安插在子貢身邊的監督者。雖然經過贖奴事件,趙無恤對子貢的人品和信譽是信得過的,但卻不可不留下後手。

因爲如果趙無恤沒記錯的話,在原本的歷史上,他的便宜老爹趙鞅和孔丘的關係,那可是勢同水火,要滅對方而後快啊!

趙鞅和孔丘的過節,還得從十年前說起,當時剛位列下卿不久的趙鞅,帥師在南方的汝水之濱築城,並向當地國人徵收了一鼓鐵。

這是春秋第一次大規模向民間徵收鐵器的行爲,回國之後,趙鞅用這一鼓鐵鑄成一座鐵鼎,鼎上還鑄着百年前趙宣子制定的刑書。

於是,晉國的首部成文法就此誕生。

成文法在當時還是領時代風騷的新事物,自然還會有嚮往三代淳樸生活的士人加以指責,魯國的在野時評家孔仲尼率先站出來發難。

他第一句話便聳人聽聞:“晉是要亡國了吧?”

之後還有一大段洋洋灑灑的評論,大致的意思是說,晉國放着首封君唐叔虞和霸主晉文公傳下來的良好封建秩序不遵守,卻搞什麼成文法。一切以固定的刑法爲準則的話,誰還會去尊重貴族的命令?從此之後晉國貴賤無序,何以爲國?

況且,他認爲趙宣子的刑書,是趙盾在夷之蒐(前621年)的時候制定的。那是晉國君不君臣不臣,混亂不堪的時候產生的制度,怎麼能在百年之後,反而用它作爲現行國法呢?

這是春秋時,儒法兩家先行者之間的第二次較量,第一次則是鄭國執政子產頒佈刑書,被晉國賢大夫叔向嚴厲譴責。

有趣的是,那一次,孔丘卻是站在他崇拜的偶像鄭子產一邊,贊成他頒佈刑書的開創之舉。可二十年後,卻反了過來,也不知道他是年齡增長,變得守舊了呢,還是對人不對事。

從此以後,趙鞅看孔丘,孔丘看趙鞅,都有點道不同不相爲謀的意思。

趙無恤還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之後二十年間,因爲種種原因,兩人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終演變成趙鞅非得殺孔丘而後快的局面。

而孔丘也迅速轉變成了一個萬年趙黑,凡是趙氏贊成的,他就反對,凡是趙氏反對的,他就贊成……

不過,現在兩人的仇怨還沒結那麼深。從子貢的話可以判斷出,貌似孔丘師徒對趙無恤首倡“止從死”法令一事,還是極爲贊同的,連帶着對趙氏的態度也有了些轉變。

時候已經不早,與滿腦子疑問的端木賜辭別後,趙無恤便趕回趙氏府邸,打算再看望下趙廣德,就乖乖返回成邑“思過”去。

他在馬車裡換下短衣短褐,穿上深衣,剛進了偏院外,卻又遇見了魏姬的步輦。

無恤現在和魏姬的關係,也是勢同水火。

……

求收藏,求推薦,對符節制度感興趣的可以百度“鄂君節”……

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394章 圈套第824章 大學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794章 壁壘番外7 羋月傳(上)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96章 莫如兄弟第89章 無心插柳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123章食不厭精同人《若使人生如初見》第649章 大風(6)第770章 死於此!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93章 鼓而成列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636章 中行第966章 熵第359章 季嬴第492章 侯犯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29章 威風凜凜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1014章 涇渭分明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912章 沸鼎(下)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30章 鄉中三吏第762章 降 下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76章 一步之遙第766章 宥之?殺之?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839章 徐國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94章 與子同仇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316章 公輸第626章新婚夜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208章 成之誓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653章 大風(10)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839章 徐國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230章 士冠禮(上)第79章 新絳南市第66章 韓氏有女第767章 萬歲!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285章 名與實第248章 三段射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1136章 樓煩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807章 韓策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
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394章 圈套第824章 大學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794章 壁壘番外7 羋月傳(上)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96章 莫如兄弟第89章 無心插柳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388章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123章食不厭精同人《若使人生如初見》第649章 大風(6)第770章 死於此!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93章 鼓而成列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636章 中行第966章 熵第359章 季嬴第492章 侯犯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29章 威風凜凜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1014章 涇渭分明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912章 沸鼎(下)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30章 鄉中三吏第762章 降 下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76章 一步之遙第766章 宥之?殺之?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839章 徐國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94章 與子同仇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316章 公輸第626章新婚夜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208章 成之誓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653章 大風(10)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839章 徐國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230章 士冠禮(上)第79章 新絳南市第66章 韓氏有女第767章 萬歲!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285章 名與實第248章 三段射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1136章 樓煩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807章 韓策第1190章 惟郢路之遼遠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