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

趙侯無恤十二年(公元前477年)春一月,成周洛陽的一處行宮內,美味的佳餚盛放在杯盤中,擺在案几上,堂下,一羣女樂正在演奏秦地的曲樂,堂上,一位君侯與一位公子正在一邊欣賞,一邊用食。

多年未聽鄉音,秦國公子刺有些失神,彷彿夢迴十二年前的雍都大鄭宮。恰在此時,坐於上首的趙侯無恤突然發問道:“子棘啊,這麼多年了,孤待你如何?”

公子刺一個激靈,連忙垂首,動情地說道:“君侯待小子如親子,而小子也視君侯如父……”

話雖如此,但公子刺的腦中,卻浮現出病臥在榻,奄奄一息的秦伯盤,那纔是他的生父,而趙侯也並未真正視他如子,只是一隻撿來的小犬而已。

公子刺今年二十歲了,他在鄴城做了整整十二年的人質,連母親過世都沒能獲准回去。不過趙氏倒沒有太過苛待他,給予他趙國公子們的待遇,爲他修築了不錯的宮室,在他十六歲以後,趙侯還讓人選了幾位年輕貌美的趙國女子去服侍,同時給予他在鄴城內自由行走的權利。

公子刺看上去安分守己,整日沉溺於趙地豐厚的物質生活和美人枕邊。但實際上,卻從未忘記自己是秦人,是趙氏將他從母親的懷抱裡強行奪走。做人質期間,他小心翼翼,隱藏自己的真性,也學會了爾虞我詐……

尤其是多年前唯一讓他有好感的趙國公女趙佳因故遠赴代北,公子刺更是對趙侯多了一份怨憤,這種怨憤在秦人使者暗暗聯絡他時,達到了頂峰。

秦國大庶長子蒲讓人痛訴趙國對秦國苛刻壓榨,說得公子刺聲淚俱下。於是公子刺便在做人質之餘,做起了秦國的間諜,尋找機會向秦國傳遞趙國的朝政民情,並收集一些農書、兵書送回去,幾年下來,並沒有被發現,他便越發大膽,開始刺探起軍情來。

趙無恤北伐朝鮮是假,南下滅鄭楚是“真”的情報,便是他通過種種渠道獲悉的。果然,去年秋冬時,趙侯突然從北方返回,趙國的大軍也悉數南調,滅鄭之後,進一步開始侵入楚國的城邑,佔領了陳國、蠻氏、西不羹等地。

而趙侯本人,也於初春時從鄴城南下洛陽,準備將此地作爲調兵南伐的大本營。

帶着耀武揚威的心思,他特地帶着公子刺同行,公子刺無法拒絕,只能伴其左右,心想着可以將趙軍南伐的種種動向及時回報秦國,好讓秦國完成殘滅義渠的行動。

自從前年趙無恤乘周敬王崩,以奔喪爲名入洛以來,成周便名存實亡了,其大部分城邑被一分爲二,給了東周君劉氏和西周君單氏,而成周、王城兩邑則被趙氏控制,堂堂天子只能屈居宮內,硃紅高牆嚴嚴實實,連一隻鳥兒都飛不出來,曾經號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周王,如今成了一個可活動範圍不超過千步的傀儡。

但同樣身處洛陽的秦國公子刺,卻顧不上對天子有半分憐憫,因爲現如今,連他也自身難保,成了被趙無恤拘禁的囚徒。

抵達洛陽後,他便被關在了館舍里長達半個多月,根本無從獲悉外面的消息,只能聽到被封得死死的窗戶外面,不停有兵卒走動,車鳴馬嘶之聲,心裡焦慮不已,但在今日趙侯接見他時,卻還得裝作面色如常,心裡卻在擔憂,是不是自己暗中助秦的事情被知道了。他只希望能用二人的“情同父子”來迷惑趙侯。

然而趙無恤卻不買賬,繼續笑道:“子棘啊,我還聽說,你在鄴城時,四處以重金尋求孫子的兵法?”

此言一出,嚇得公子刺差點將手裡的箸扔了,心中突突直跳。

不錯,他的確是在暗中幫秦國尋覓趙國的農書、工書乃至於兵書,但這些東西都是機密,尤其是孫子的兵法,只在趙國公室和高級將領中流傳,子棘也僅僅是在趙無恤案頭窺見幾眼,沒機會接觸到。

如今趙無恤主動提及,自己的用意是不是被發現了?

“既然你知道寡人待你如子,區區一本兵書,你若是想要,直說便是,何必出此下策?”

趙無恤卻一笑,對旁邊的寧監說道:“下去之後,將孫子獻予寡人的兵法上冊再印一份,給公子送來!”

“謝君侯大恩!”公子刺連忙下拜感謝,心裡卻越發惶恐,不知趙無恤用意何在。

“子棘何必如此客氣。“趙無恤擡擡手讓他起來,又道:“既然你對兵法感興趣,那今日寡人便與你論兵。”

伸出三根手指,趙無恤說道:“孫子對我說過,古往今來,善於用兵之人,大致可以分爲三種。兵陰陽家,兵技巧家,還有就是兵形勢家……”

……

“所謂兵陰陽家,是古人迷信鬼神,常常在作戰前,通過卜筮、占星、佔雲氣、占夢、祭祀、禳禱、厭勝等,來削弱對方,強大自己。傳說黃帝與蚩尤,在大戰前就不停玩弄陰陽方術。到了近世,智者已經知道這些東西沒什麼用,只是基於傳統,常在作戰前演戲,求個吉兆,以安人心。”

見趙無恤談興很濃,子棘也不得不強打精神應對,笑道:“不錯,聽說秦國與人交戰時,常常會先派人去雍地附近的祠中,向巫咸祈求好運,詛咒敵國。畢竟鄙國愚昧落後,學習了很多戎狄之俗,跟中原無法相比。”

公子刺在故意把秦軍說得愚昧落後不值一提,趙無恤卻不以爲然:“戰場上,裝備落後一方戰勝先進一方,並不少見。說起這個,寡人就要說用兵的另一個流派,兵技巧家了。”

“兵技巧家認爲,每個士兵都應具有作戰殺敵的本領與技能,所以要勤聯角力、手搏、射法、劍戟之道、戰陣規則,否則就是讓兵卒去送死。其次,兵技巧家對甲冑兵器也很關注,認爲這是決定成敗的因素,故而講究銳甲兵,便器械。其實寡人當年被甲冑,帥趙武卒與範、中行戰於河內時也是如此。”

他話音一頓,繼續說道:“是故那之後,世人都以爲,趙兵之強,強在甲冑技巧,攻城器械。於是魏氏率先效仿之,建立了所謂的魏武卒,等到魏氏滅亡後,一些魏氏殘將也流入秦國,爲秦所用,寡人聽說,秦國的大庶長在藍田組建了一支常備軍,名曰秦銳士?”

此事乃機密,然而趙無恤卻瞭如指掌,公子刺心中震驚,面上卻努力保持鎮定:“小子常年在趙,故而不知,想來秦國就算效仿趙國軍制,也是爲了防禦戎狄,爲君侯守着西面,不敢有其他心思……”

“大庶長的心思,寡人還不清楚?”

趙無恤啞然失笑:“孫子又說過,夫戰,廟算爲先,但凡大戰,必要知己知彼,料敵制勝,這纔是用兵之法的上乘之術。是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簡言之,就是要讓敵國摸不透我方的真實意圖,從而打亂敵國的兵力部署和國策,在這種情況下,敵國就會由實轉虛,由有備轉化爲無備,甚至是內亂……”

後世所謂“聲東擊西”、“暗渡陳倉”、“拋磚引玉”,都是屬於“形兵”的範疇,都是欺敵誤敵的妙計,都是兵形勢家的拿手好戲。

見趙侯話裡有話,公子刺只能強作鎮定,恭維道:“此番君侯明伐朝鮮,實則欲南下滅鄭楚,便是兵形勢家的謀略罷,真是神乎其神,難怪能如此順利。”

“這都是孫子爲我劃定的謀略,寡人豈敢居功?”

趙無恤擺了擺手,又道:“但你若覺得,這就是全部,那就太小看孫子的本事了……”

公子刺心裡咯噔一下,問道:“小子愚鈍,無法領會妙計,還望君侯明示。”

“孫子的戰略兵勢,一環接一環,通過不斷地製造玄虛,將示形誘敵的手法運用到極致,我方謀略,敵國卻看不出一點形跡。這樣一來,敵國就是有深藏的間諜,也無法探明我方的虛實,就是有高明的將領,也想不出對付我方的辦法。”

提到“間諜”時,公子刺已經如坐鍼氈,大汗淋漓。

“子棘面色不太好看,想必是在屋內憋久了。”

趙無恤笑眯眯地指着窗外道:“光天白日之下,爲何緊閉門戶?二三子,打開窗,讓公子透透氣。”

侍者領命,將本來就是奉趙無恤之命封死的窗戶打開了,一股涼風頓時吹了進來,夾雜着一陣煙火塵土氣息。

“扶公子去窗邊喘口氣!”

不由分說,羽林侍衛架起公子刺,將他帶到了窗前。

洛陽位於天下之中,而這處行宮館舍更位於洛陽東西南北的大道附近,一眼望去,四方都在眼中。

公子刺看見,源源不斷的輜車、兵馬,正在從館舍外的道路經過,揚起了陣陣灰土。這不奇怪,趙國在南方集結大軍準備攻伐楚國,兵力糧秣調動自然不少,但是……

但是奇怪的是,他眼前這些輜重兵馬,都是往洛陽西門去的!

如墜冰窟般,公子刺愣在了原地,也恍然明白了趙侯那些話的含義……

“君侯……”

他回過頭:“楚國在南,兵卒輜重爲何西行?”

“自然是爲了討伐秦國了。”

趙無恤理所當然地如是說……

……

“寡人從前年開始,便聽從孫子建議,以討伐朝鮮爲由,大肆調動南方兵馬北上,是爲了欺騙楚國,讓白公大膽變法,從而生亂,屆時,寡人便可以再度揮師南下,兵逼楚國了……”

“只不過,外人並不知曉,在淮北、廣陵聲勢浩大的趙國水陸大軍,加起來也不過三萬人。而在鄭國、宋國向楚國方城逼近的趙國主力,同樣只有三五萬,如今佔領了楚國放棄的城邑,幫陳國收復失地後,便偃旗息鼓了,寡人的真正目標,並不是楚國。”

“公子年初隨寡人南下洛陽,自然不知道,真正的趙國主力,早在初春便在新絳集結,然後向西開拔。此時此刻,代郡、上郡、馮翊、河東、太原、三川、上黨七郡外加鄴城精銳,共計十萬大軍已打着寡人的旗號,越過太華山,兵臨秦國東境……”

原來,敵國說的不是楚國,而是秦國,而公子刺本人,就是那個給母國傳遞了假情報還矇在鼓裡,暗暗得意的笨蛋間諜!

“君侯……”公子刺癱坐在窗前,心中充滿了絕望,過了半響,他纔回頭朝趙無恤質問道:“秦國何罪?”

趙無恤面沉如水,說道:“寡人給秦國大庶長的國書裡,是如此寫的,趙國剛兼併鄭國爲郡縣,但滅人邦國不絕社稷,古禮也。對於鄭伯,寡人想要留他一點香火,尋一個城邑安置,最好的地方,自然就是數百年前鄭國的始封地西鄭了……”

鄭國的始祖是周宣王的兒子鄭桓公,最初被封在華山附近的鄭地,屬於周室的畿內諸侯,這纔有了鄭國之稱。到了驪山之難前後,鄭國才遷徙到了東方新鄭,於是渭水流域的鄭便稱之爲西鄭,爲羣戎所佔,後來才被秦國收復……

現如今,西鄭位於秦國的渭南,左扼華山,右據渭水,是阻止趙國西進的門戶,一旦失去了西鄭,渭南便無險可守,趙軍可以長驅直入到豐、鎬了。

討要西鄭,跟要秦國的命沒什麼區別,公子刺苦笑:“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鄭國如此,我秦國亦如此,想來,縱然秦國願意割讓西鄭,乃至整個渭南,君侯也不會放過秦。”

“那是自然。”

趙無恤起身,爲銅爵裡滿上酒水,遞給了公子刺,嘆了一聲,對他說道:“子棘啊,畢竟寡人也算你的養父,今日,便教你最後一課罷。天下無義戰,所謂的義理,只不過是伐國的藉口。寡人心中真正的目的,也不妨在此說與你聽。”

他目光炯炯,直視西方:“秦趙同爲嬴姓,伯益、飛廉之後,如同一奶同胞的兄弟。四百年前,秦趙被迫分爲兩家,淪爲姬周牧奴御者。如今姬周德盡,新天子將出,秦與趙,也是時候重新併爲一家了!”

第77章 吾之子房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839章 徐國第42章 勢將去汝!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42章 勢將去汝!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705章 試探第316章 公輸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909章 靜女其姝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785章 家人第732章 國人暴動 下第82章 振振公子第657章 大風(14)第49章 有女如雲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1134章 東胡第74章 射你一眼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337章 小司寇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993章 鳴條第818章 道可道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96章 莫如兄弟第862章 燕國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624章 灰色的翅膀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59章 首禍者死第873章 王孫勝第1217章 獲麟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361章 邾國第1010章 奴隸制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80章 陶瓬之器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479章 孔方兄第863章 魏韓第1016章 蒹葭蒼蒼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482章 戰和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988章 叛國罪第276章 料敵於先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237章 道路輿第640章 投機者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654章 大風(11)第73章 泮宮公學第774章 搬山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942章 刑人(上)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11章 幸不辱命第599章 夙願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76章 一步之遙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1166章 夫差之亡
第77章 吾之子房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839章 徐國第42章 勢將去汝!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671章 又死了一個卿(下)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42章 勢將去汝!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705章 試探第316章 公輸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909章 靜女其姝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785章 家人第732章 國人暴動 下第82章 振振公子第657章 大風(14)第49章 有女如雲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202章 交交黃鳥第1151章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1134章 東胡第74章 射你一眼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337章 小司寇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993章 鳴條第818章 道可道第896章 吳中劍客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96章 莫如兄弟第862章 燕國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624章 灰色的翅膀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59章 首禍者死第873章 王孫勝第1217章 獲麟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361章 邾國第1010章 奴隸制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80章 陶瓬之器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479章 孔方兄第863章 魏韓第1016章 蒹葭蒼蒼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482章 戰和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988章 叛國罪第276章 料敵於先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78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237章 道路輿第640章 投機者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654章 大風(11)第73章 泮宮公學第774章 搬山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942章 刑人(上)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11章 幸不辱命第599章 夙願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76章 一步之遙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1166章 夫差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