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禍亂之源

時隔數年未歸,魯國的春風還是那麼溫暖而熟悉,洙水之畔,趙無恤擡頭瞧了瞧北歸的鴻雁,心裡暗道,自己的歸宿不知是鄴,還是魯呢?或許,心安之處便是故鄉吧,還是在季嬴的小院子裡他的心才最爲安定。

不過魯國同樣也有他的家人,他的妾室和長子。

趙無恤偏過臉看着與自己同乘一車的兒子,他又高了一點,趙無恤帶着姝來魯國,一年見不到親人幾次,更缺少同齡人陪伴玩耍的趙操可高興壞了,跑前跑後帶着妹妹遊覽曲阜風物,還動用私庫,給她置辦各種點心。

可惜小兒女的總角之樂沒維持幾天,趙操很快就沒時間玩鬧了,他被要求旁聽趙無恤與家臣們的會議,看着趙操心不在焉的樣子,趙無恤又是無奈,又是好笑,便對他說道:

“我們晉國的賢人師曠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天子有公,諸侯有卿,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以相輔佐也。這句話,道盡了君主與卿族的關係,你可曾聽過?”

年僅九歲的趙操一個激靈,緊張地說道:“夫子(張孟談)曾說起過,卿對待君主,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他學習的東西不再是簡單的詩、書,開始涉及更多。

“在邦國初興時,的確如此,被封到陌生地域的諸侯需要有佐貳,他們或是親戚,或是親信,久而久之根深蒂固,身居高位,就成了諸侯的世卿。在諸侯對外積極開拓的時候,他們是領軍在前的先鋒,在諸侯遭到外敵入侵時,他們是維護疆土的磐石。”

聽趙無恤這麼一說,或許是想到自己也是高貴的卿族,趙操在車上挺起了胸。

誰料父親話音一轉:“我告訴你這些,是讓你以主君的身份去思考,而不是繼續把自己當成一般的卿族。”

看着兒子不明所以的模樣,趙無恤嘆了口氣,現在和他說這些,是不是太早了些?

但身爲父親,誰不想把自己所知的人生經驗、歷史教訓一一傳授給子嗣呢?趙無恤想告訴他的是,到了諸侯衰敗的季世,這些曾經是邦國柱石的卿族,卻搖身一變,成了國家的禍亂之源!

諸侯林立的春秋,每個邦國都一個小小的社會生態圈,在這些朝堂裡發生的事情不盡相同,但都脫離不了一個主題,那就是君權和卿權的相愛相殺,此消彼長……

在晉國,晉獻公殺盡公族,又驅逐羣公子後,晉國的公族彷彿受到了詛咒,卻氏、羊舌氏、祁氏,在歷次內鬥裡相繼消亡。只剩下韓氏,還有範、中行、知、趙、魏幾家外來強卿軍政一體,維持脆弱的平衡。他們分爲幾個派系相互傾軋,最終六卿變成了三卿,封建國家內部孵化出了未來的****官僚政權。

在魯國,三桓瓜分公室的政治格局曾長期穩定,國君無從反抗,國人也習以爲常,知季氏而不知君,但最後三桓卻因爲自身的衰敗,讓位於陪臣執國命,貽笑大方。

在衛國則不同,卿族與君權長期維持平衡,寧氏、孫氏等卿無法完全架空國君,國君也消滅不了卿族。所以有時候卿族便依靠國人驅逐國君,有時候國君又利用卿族的矛盾滅上一兩家,但大抵相安無事。

當然,以上三國的末路卻驚人的相似,在趙無恤出現後,平衡走到盡頭,終於有了今日的局面。

在與魯國雞犬相聞的近鄰邾國,則演化出了另一番格局。

邾國的先祖是祝融八族中的曹氏,殷商時從中原不遠千里遷徙到了東方,建立起一個疆域廣闊的方國,習俗漸漸夷化。到了第五代君主曹俠時,周人滅商,邾國不幸捲入武庚之亂,又不幸被周公打敗,於是便失去了獨立地位,成了魯的附庸,國君沒有爵位,只能自稱邾君。

直到第十二世國君曹克時,因爲幫助齊桓公推行霸業,在各國積極奔走聯絡,這才因功得到了子爵之位,邾國終於位列諸侯。那時候的邾國在齊國的支持下,疆域廣闊,一度中興。總體力量雖然比魯弱小,常受魯國侵掠,但也有一戰之力,在趙氏專魯前,魯國的實力是九百乘,邾國卻全民皆兵,也能湊出六百乘戰車,所以他們小而不弱,多次讓魯人吃癟,一度大敗魯宣公,把他的甲冑掛在城門上。

只可惜邾國也在不斷分封分裂,原本足足有四縣之地,在分出了小邾、濫兩個同姓小邦後,加上不斷被魯國侵佔國土,現在只剩下兩個縣的體格,人口十餘萬了。

不僅如此,因爲邾國的君臣矛盾十分劇烈,邾國的卿大夫還在不斷地外逃,不單自己逃,還拖家帶口,並帶着城邑整個併入魯國。早在邾悼公時,邾國大夫就曾投奔魯國,並把邾國的漆和閭丘作爲進獻禮交給魯。時隔一年,大夫畀我又叛邾奔魯。邾莊公時,又連續發生了兩次卿大夫獻封邑奔魯的事件。

卿族接二連三的離心外逃,這就是邾國的特色了,現如今是第十八代國君曹益在位,他荒淫無道,與卿大夫之間關係十分緊張,於是就在趙無恤剛平定衛亂,把衛國從僕從國變爲傀儡國的時候,又有邾國卿大夫來投奔了……

非但投奔,那位大夫還請求趙氏伐邾!

魯侯早就不管事了,魯國現在名義上的正卿是趙操,雖然他年紀還小,但碰上這種事情,趙無恤也會問他一問,看此子是否有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邾國是魯國的附庸,此事魯國有管的義務……”

但是如何管,趙操就說不出所以然來,趙無恤也不難爲他,繼續與張孟談等人討論,只讓趙操旁聽。距離這孩子真正走上前臺處理政務還有十年呢,在此之前,就先多聽多看吧。

有趣的是,這一次,魯地諸士的意見驚人的一致,那就是打!

魯國和邾國的恩怨由來已久了,魯軍放到中原諸侯裡常常充當魚腩的角色,但其國力卻強於邾、莒,又是秉承周禮的侯國之首,國際地位較高。在春秋時期,邾君多次到魯國結盟朝見,希望結好於魯。但這些“東夷”恰恰是魯人擴展領土的主要方向,於是他們常常藉口“伐夷”加兵於邾。二百年裡,魯國對邾國的入侵就達十幾次之多,先後奪取了邾國大量的土地、人口。

這種情況使得魯士對邾國態度一致,那就是恨不得一口吞併,宰予直接叫囂:“讓邾國變成魯國的兩個縣!”

對於趙無恤而言,子貢提議挖掘的運河“菏水”已經動工,溝渠正緩慢朝泗水前進,預計五年後完工,它的終點正好就在邾國附近的棠邑。於是邾國的地位赫然重要起來,若恰逢趙氏與齊、吳交兵時邾國有變,導致菏水運輸斷絕,將會給趙氏未來的計劃造成巨大困擾。

邾國現在君臣相互敵視,黑暗政治導致了矛盾激化,民衆對國家的離心傾向日益加強。在先前一次與魯國的戰鬥中,邾國有33名官吏戰死,而參戰的民衆卻沒有一個人爲國死難,邾國公室被邾人所拋棄,侵吞邾國的時機已經到來。而且不比衛國這根正苗紅的姬姓封國,對國內常用夷禮的邾國,是可以祭出”尊王攘夷“大旗的,雖然事實上邾魯文化已經沒什麼區別了。

所以趙無恤很快就做出了決定:響應邾國卿大夫的請求,討伐邾國!

……

軍情如火,一月下旬邾國生變,二月初趙無恤抵達曲阜,進行戰爭謀劃,二月底纔剛剛結束春耕的魯人便被徵召入伍,聽說有仗打了,嫌家裡地少的魯人頓時欣喜若狂,又聽說要打的是弱小的邾國,他們就更加歡喜了,這簡直是白送的軍功啊。

於是妻送夫,女送父,臨別時都囑咐,若不立功,就別回來了。

張孟談也已經擬好了計劃:“邾國雖然號稱六百乘,實際上能出動的兵力不過萬人,吾等卻能投入兩個軍的兵力。宋國和薛滕共計五千人,從滕國展開進攻;曲阜趙廣德部五千人,從澤山進攻;東魯冉求部五千人從東武城進攻;西魯一萬人由卿士親帥,從亢父進攻……”

趙無恤點了點頭:“如巨石之壓危卵,魯邾的國力差距巨大,更有卿大夫帶路,此戰務必速戰速決,半個月內解決邾國!讓齊、吳都來不及有所反應。”

邾子曹益幾度遣使求饒,趙無恤都未理會。九年前泗會盟,邾國在子貢的勸說下服從了魯、宋兩國,作爲魯國的附庸存在,但他們仍然有很大的自主權,而且據趙無恤所知,趙齊大戰期間,邾國的國君曹益是有些意動,想要幫助齊國,擺脫魯國控制的。

讓這麼一個“六百乘”的邦國臥在魯國和宋國之間,日夜威脅心腹,怎麼都沒法讓人心安。

到三月初,趙軍已在邾國周邊集結完畢。

然而就在趙無恤的中軍大營剛剛在亢父紮好之際,任縣的新縣令詹臺滅明卻來報,說在縣裡捉住了一個行蹤可疑的人……(~^~)

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45章 兄弟鬩牆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47 2章 學校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793章 四君子第701章 當國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886章 少樑砲第1042章 君莫舞第73章 泮宮公學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958章 意外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600章 阿姊(上)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82章 振振公子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1222章 大結局第4章 單騎走馬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20章 術業專攻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599章 夙願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237章 道路輿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283章 擲矛兵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22章 贈我緇衣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439章 靈鵲(上)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624章 灰色的翅膀第935章 人道彌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785章 家人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894章 孫武子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49章 有女如雲第11章 幸不辱命第7章 車騎之爭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768章 當歸 上第935章 人道彌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305章 柳下季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68章 少君魏姬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
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1022章 姑蘇臺上烏棲時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874章 虎牢關(上)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45章 兄弟鬩牆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47 2章 學校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793章 四君子第701章 當國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1123章 葉公白公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886章 少樑砲第1042章 君莫舞第73章 泮宮公學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958章 意外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600章 阿姊(上)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82章 振振公子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1222章 大結局第4章 單騎走馬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1147章 華夏邊緣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20章 術業專攻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599章 夙願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237章 道路輿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283章 擲矛兵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22章 贈我緇衣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439章 靈鵲(上)第252章 樂而忘歸第624章 灰色的翅膀第935章 人道彌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785章 家人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894章 孫武子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49章 有女如雲第11章 幸不辱命第7章 車騎之爭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768章 當歸 上第935章 人道彌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305章 柳下季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68章 少君魏姬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