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話說本書今天正式完本了,這是出乎意料,又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然,我也看到了許多讀者留言,說還可以寫下去的,完本的比較倉促,還有許多值得寫的東西。

比如新法還沒有深入到國家的根本,比如新法還沒有全面展開,又比如四國瓜分齊國後的脆弱同盟,還比如楚國內憂外患之下如何面對各國的針對。

誠然,本書寫到這裡,真的還有許多東西可以寫,但是,對於本書的主角熊槐而言,正如書中所說,他真的已經到了衆叛親離、窮途陌路的地步了。

其實不僅僅只是現在,其實早在江淮封君被設計謀反,熊槐急速平定叛亂之後,他的政治生命便已經走到了終點。

常言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

當熊槐用卑鄙的手段逼反了江淮封君貴族後,雖然大家嘴上都沒說,但是,其實已經有許多人通過一些蛛絲馬跡,猜到了江淮反叛背後的黑幕。

只是迫於楚王的威望,沒人敢說。

這也是爲什麼熊槐遷都之後,常年深居後宮,甚少理事,而羣臣卻很少進諫勸楚王出面理事的原因所在。

這也是爲什麼龍舒君一遊說鄢陵君,然後鄢陵君就輕易相信,並很快便聯絡了一大批江漢貴族的原因所在。

這也是爲什麼江淮貴族在被平推了一次以後,又不長記性的,再次鋌而走險跟隨太子橫謀反的原因所在。

其實,熊槐的深居後宮,不僅僅只是算計,其實更多的也是迫不得已,以及大事未完,千方百計續命的苟延殘喘。

等到太子橫之亂後,將權術用到極點的熊槐,已經到了謝幕的時間了。

甚至,即便是強行續命,在衆叛親離之下,熊槐也不會再有大成就了。

因爲國中的羣臣與貴族已經不會再相信他了,衆叛親離、離心離德,整個國家已經失去凝聚力,這樣的君王,無論是誰,都不會有好結果的。

這就好比吳王夫差,在殺掉伍子胥之後,不顧國中百姓疲憊連年征戰,耗盡人心之後,在遭到越國背叛之後,雖然已經有所醒悟,但其實已經晚了。從越國背叛偷襲開始,到吳國滅亡,耗時九年,經歷三場大戰,吳王夫差就是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國家,這麼一步一步的走向滅亡。

我想,當時的吳王夫差一定是絕望極了!

要說這九年期間,吳王夫差沒醒悟,沒努力,那肯定是假的。但是,人心這個東西,一旦散了,再想凝聚起來,就千難萬難,或者說不可能的。

吳王夫差不行,至死不悟的秦始皇不行,大徹大悟的漢武帝也不行。

所以漢武帝選擇捨棄了所有成年兒子,而選擇了年幼的漢昭帝以及謹慎到極點的霍光。

熊槐同樣也不行,所以熊槐選擇了還有廉恥之心的公子彘,以及忠心不二的屈原。

所以,熊槐此時退位,一則因爲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二則揹負所有的罪惡與怨恨離開,三則讓新君即位,讓羣臣百姓喘口氣,因爲新王有新希望。

所以,熊槐退位,新君即位,本書完結,是正常的完本。

而不是每年夏天的的太監或者爛尾。

真的!

說完本書的完結,再來說說本書的開始。

當初寫這本書的時候,還是一個純新手,心有所感,心中一動,就寫下了本書。當時,作爲一個新手,當時本書的大綱,人設,劇情設計等等,全都沒有做好準備,文筆構思也非常不足的情況下,匆匆寫了兩三萬字,就直接發在網站上了。

幸賴一些書友喜歡,還有編輯的支持,才讓讓本書從兩三萬字寫到了二三十萬字,直到最後寫到了三百萬字。

這裡首先感謝一些責編徐徐的支持吧,自從本書籤約後,本書的推薦就一直沒停過,直到本書上架後不久,斷更了小半年。

那一次的斷更,真的是特別對不起一直以來特別支持本書的徐徐,也特別對不起喜歡本書的書友。

在我離開的那小半年,大部分的書友都離開了,但是,在哪小半年裡,還是有書友在繼續支持着本書,甚至堅持每天給本書投推薦票。

當時,我雖然沒在寫書了,但當我看到沒見堅持投票的書友,心中滿滿的都是感動。

後來,等我處理完家裡的事情,再次萌生寫書想法的時候,我遲疑了。

在開新書與還是繼續寫這本已經被放棄的書之間,我遲疑了。

思考了許久之後,在迷茫、恐懼以及不捨的主導下,我還是選擇了繼續完成這本書。

因爲朝三暮四不如從一而終。

後來,在繼續的創作中,又有許多老書友走了,還包括一些之前斷更時堅持每天投票的書友。

這些書友的離開,使我心中很受傷,不過我知道,這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我自己的問題。

因爲狀態的問題,因爲構思的問題,因爲太水的問題,所以我讓那些一直喜歡本書的書友徹底失望了。

不過,好在還是有些老書友一直在支持本書,甚至還從三年發書時,一直堅持投票到本書結束的。

其後,本書的繼續創作過程中,出現了第一位盟主:暮雲_遮,然後又出現了第二位盟主:看灰機會飛。

兩位盟主的出現,令我倍感震驚以及振奮。

隨着本書字數的增多,又出現了衆多的掌門、護法、堂主、舵主。

這些稱號的出現,無疑是在告訴我,本書還是有許多書友支持的。

我在此感謝大家的支持!

在這裡,再感謝一下本書的運營官:我曾幻想琴棋書畫詩酒茶。

我知道的,他也努力爲本書付出過不少心力的。

最後要感謝一下歷史大神七月新番,感謝他的數次支持,喜歡歷史的書友,也可以去看看他的作品,《春秋我爲王》、《秦吏》、《漢闕》全都已經完本。

最後總結一下,本書一共寫了三百萬自,耗時三年多,一千一百多天。不過,其中更新九百天出頭,斷更近兩百天,大部分時間每天一更。

嗯!這是一個令作者讀者都崩潰的數字。

但好在,還是有許多書友在我的難以置信中,堅持到現在,堅持到本書完本。

感謝大家!

還有,關於下一本的問題,確定會有新書,還是歷史,還是戰國的。

至於發佈時間,可能是十一月一號,不過,我也不能打包票。

我能確定的是,有了本書的經驗教訓,下一步書會準備的更充足一些,會傾注更多的心血。

所以,喜歡本書的書友,願我們有緣再見!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六十五章 楚魏聯姻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
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七十八章 丹陽大營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六十五章 楚魏聯姻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陳軫之死 上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