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

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 山西這邊,江瀚靠着一場慘勝暫時穩住了陣腳,但在一河之隔的陝西,情況可就完全不同了。

隨着各路反賊首領被招撫,他們麾下的部隊也將被遣散回鄉。

陳平就是其中的一員。

他是宜川人,早年因爲大旱活不下去,就跟着王左掛造了反。

可後來王左掛招安了,卻被洪承疇砍了腦袋,麾下的部隊也慘遭屠戮。

陳平帶着十幾個老鄉死裡逃生,之後一路輾轉,投奔了聲勢頗大的神一魁。

本想着跟着神大帥能有條活路,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神一魁就被招安了。

陳平沒辦法,只能跟着大部隊一起放下了武器。

說實話,他心裡是一百個不願意投降。

有王左掛的前車之鑑,他對官府的承諾是半點都不信。

可神大帥跟大家說,這次不一樣,主持招撫的是三邊總督楊大人。

這是朝廷在陝西最大的官,說話肯定算話,不會像那些地方小吏一樣,出爾反爾。

泥腿子出身的陳平,哪裡懂什麼“三邊總督”到底有多大?

他只聽懂了“陝西最大的官”這幾個字。

在他樸素的認知裡,三邊總督,大概就是陝西這片地界的土皇帝吧。

這麼大的官,應該不至於騙他們這些泥腿子吧?

抱着這種天真的想法,陳平最終沒有再跑,而是選擇就地投降。

和陳平有同樣想法的人很多。

他們總覺得,皇帝是好的,朝中的大官也是好的,只是下面那些狗日的貪官污吏們把事情辦壞了,才逼得他們活不下去。

現在陝西最大的官親自出面招撫,日子總該有盼頭了吧? 但陳平的噩夢,從放下武器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在慶陽府的招撫點,陳平規規矩矩地交出自己的腰刀,衙門手裡領到了一塊刻着“免罪釋放”字樣的小木牌。

除了免罪牒,還有三錢安家銀子。

然後,他和三十多個宜川的老鄉,就被告知可以自行回鄉了。

自行回鄉?

陳平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從慶陽府到宜川縣,直線距離都有七八百里,更別提中間還要翻山越嶺。

陳平捏着那三錢銀子,心裡拔涼拔涼的。

這點錢,在糧價飛漲的陝北,連兩鬥糙米都買不到!

他們這三十多號人,靠着身上那點口糧,要走到什麼時候才能走回宜川? “大兄,咋辦啊?”

一個年輕點的後生哭喪着臉問。

陳平嘆了口氣,無奈道:

“能咋辦?走一步看一步吧!”

事已至此,刀都交了,除了硬着頭皮往家走,還能怎樣?

回家的路,是一條絕望的路。

目之所及,盡是黃土,連綿的旱災和兵災,早已將陝北這片土地摧殘得不成樣子。

地裡光禿禿的,連野草都難得一見,樹皮、草根早就被饑民們給啃光了。

他們這羣人,就像是荒原上的一羣孤魂野鬼,漫無目的地向前挪動着腳步。

爲了節省口糧,他們一天只能吃一頓糊糊。

水囊空了,就找乾涸的河牀挖坑,希望能滲出點渾濁的泥水。

就這樣,這羣人省吃儉用,一步步從慶陽府走到了洛川地界。

只要過了洛川,再走幾天,就能回鄉了。

說不定回去就有希望了呢? 然而,就在洛川十多裡外的一個渡口旁,他們卻遇到了麻煩。

一個穿着綢布短褂、管事模樣的男子,帶着十來個手持刀槍棍棒的青皮無賴,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陳平一看這架勢,就知道來者不善,趕緊招呼同鄉繞道走。

可沒等他們走兩步,那管事已經帶着人圍了上來。

“站住!”

管事三角眼一瞪,厲聲喝道,

“你們這羣人,幹什麼的?”

“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

陳平心裡一緊,但還是上前一步,拱手笑道:

“這位大人,我等是從慶陽府來的,正要回宜川老家。”

那管事上下打量了他們一番,冷笑道: “慶陽府來的,那可是賊窩啊。”

“你們肯定是賊寇!”

說罷,他猛地一揮手,對身後的青皮無賴們喝道:

“給我上!”

“這羣賊寇想混進咱們洛川地界,給我打死他們!打死了老爺有賞!”

這羣青皮無賴們早就摩拳擦掌,聞言怪叫着就衝了上來。

“慢着!”

陳平又驚又怒,迅速從懷裡掏出小木牌,

“我有官府發的免罪牒,是朝廷赦免的良民!”

“你憑什麼隨意打殺我們?!”

然而,那管事根本不看他手中的木牌,只是抱着胳膊冷笑:

“免罪牒?沒聽說過!”

“我家老爺說了,凡是從西邊過來的賊寇,一律不準進入洛川地界!”

“否則格殺勿論!”

原來,自從楊鶴要遣散流賊的消息傳開後,洛川當地的官紳老爺們便坐不住了。

他們可被流賊給搶怕了,生怕這些遣散回鄉的賊寇會成爲內應,將來引賊入室。

於是,這些官紳老爺們便自發地組織了起來。

紛紛派出家丁、管事或者乾脆僱傭地痞流氓,在各個交通要道設卡堵截。

試圖阻攔這些被遣散的賊寇,甚至直接下令格殺勿論!

陳平他們雖然有三十多人,但一路跋涉,早已餓得頭暈眼花,再加上又手無寸鐵。

面對着十幾個手持刀槍棍棒的青皮流氓,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

棍棒劈頭蓋臉地砸下來,慘叫聲、哀嚎聲響成一片。

那些青皮無賴下手極狠,根本不留活口,打倒在地還要上去猛踹猛砸。

“跑!快跑!”

陳平眼看抵擋不住,也顧不上許多了,連忙拉起身邊兩個同鄉,拼命往外衝。

而其他人也反應過來,連滾帶爬地跟着逃命。

一口氣跑出數裡地,後面的追趕聲才漸漸消失。

陳平清點人數,原本三十二個同鄉,此刻只剩下了二十八人。

有四個人永遠地倒在了那個渡口旁,被活活打死。

還有好幾個人被打得頭破血流,傷勢不輕。

衆人驚魂未定,不敢再走官道。

他們知道,官道上肯定還有類似的哨卡。

於是陳平只能選擇更加難行的山間小路,白天躲藏,晚上趕路。

就這樣在野地裡走了七八天,他們才終於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家鄉,宜川縣,南窯溝。

趕到村口時,已是傍晚。

整個村子死氣沉沉,只有幾戶人家還亮着微弱的火光。

南窯溝本就不大,當初鬧災荒,活不下去的青壯們,大多都跟着陳平出去造反了。

留下來的老弱病殘,在這幾年裡,餓的餓死,病的病死,如今整個村子只剩下不到一半人。

陳平一行人疲憊到了極點,隨便找了一孔無人居住的破窯洞,擠在一起,準備先對付一晚,明天再說。

然而,陳平卻怎麼也沒想到,黑暗中早就有人盯上了他們。

(本章完)

第88章 銜尾追殺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226章 搖黃軍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236章 埋伏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277章 崇禎九年發展計劃(一)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88章 銜尾追殺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119章 城破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70章 報仇雪恨第72章 楊鶴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69章 再渡河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277章 崇禎九年發展計劃(一)第89章 陣斬李卑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118章 攻城戰第68章 誰的錯?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5章 回陝西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88章 銜尾追殺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149章 鐵角城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282章 朕之肱骨,國之棟樑!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66章 延安府破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69章 焦屍第78章 整訓部隊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151章 洪剃頭第42章 流寇來襲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72章 楊鶴第276章 漢王大婚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15章 回陝西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9章 總兵身死第57章 馬家村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77章 崇禎九年發展計劃(一)第275章 立祠堂漢王奠忠魂,書牌位遺孤繼血食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226章 搖黃軍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69章 焦屍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54章 哥倆好第42章 流寇來襲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5章 兵變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34章 忠誠!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4章 發餉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240章 初出茅廬,陣斬參將第65章 攻城第68章 誰的錯?第278章 崇禎九年發展規劃(二)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41章 忠義堂第281章 各方反應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
第88章 銜尾追殺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226章 搖黃軍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236章 埋伏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277章 崇禎九年發展計劃(一)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88章 銜尾追殺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119章 城破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70章 報仇雪恨第72章 楊鶴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69章 再渡河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277章 崇禎九年發展計劃(一)第89章 陣斬李卑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118章 攻城戰第68章 誰的錯?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5章 回陝西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88章 銜尾追殺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149章 鐵角城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282章 朕之肱骨,國之棟樑!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66章 延安府破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69章 焦屍第78章 整訓部隊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151章 洪剃頭第42章 流寇來襲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72章 楊鶴第276章 漢王大婚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15章 回陝西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9章 總兵身死第57章 馬家村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77章 崇禎九年發展計劃(一)第275章 立祠堂漢王奠忠魂,書牌位遺孤繼血食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226章 搖黃軍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69章 焦屍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54章 哥倆好第42章 流寇來襲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5章 兵變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34章 忠誠!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4章 發餉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240章 初出茅廬,陣斬參將第65章 攻城第68章 誰的錯?第278章 崇禎九年發展規劃(二)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41章 忠義堂第281章 各方反應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