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

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 江瀚看着鄧陽那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也懶得多說。

到時候真露餡了,倒黴的也是他們自己。

他無奈的搖了搖頭,沒好氣道: “行了!”

“戲演完了就趕緊帶着這幫娘們兒回去報官,我還要回去清點收穫,準備分錢。”

“你的那份好處,我到時候會派人親自送過去,要是有什麼情況,記得及時聯絡我!”

鄧陽連忙點頭應下:

“放心!放心!哥哥我省得!”

得了江瀚的承諾,心滿意足的鄧陽也不再逗留,隨即便招呼着手下的官軍,準備回去“報捷”。

他得意洋洋地整理了一番衣甲,換上了一副悲痛的表情,快步走出林子,找到了那羣還癱坐在官道上、驚魂未定的鄭家女眷。

鄧陽裝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上前慰問道:

“本將來晚一步!讓諸位受驚了!”

“各位都還好吧?沒受傷吧?”

這羣鄭家女眷,看到官軍將領親自前來,彷彿找到了主心骨一般,悲痛再次涌上心頭,頓時哭嚎成了一片。

“大人!您可要爲我們做主啊!”

“嗚嗚嗚老爺老爺您死的好慘!”

鄧陽皺着眉頭看着這羣哭哭啼啼的女眷,只覺得頭皮發麻。

但這戲還沒演完,得趕緊把她們弄到汾州府去,交給知府大人處置,自己也好早點脫身。

他連忙招來幾名親衛,將早就準備好的幾輛馬車拖了過來,擺出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高聲道:

“各位夫人小姐!聽我一言!人死不能復生,還請節哀順變!”

“眼下當務之急,是立刻隨本將前往汾州府報官!”

“請知府大人發兵,剿滅匪寇上山虎,爲鄭家慘死的的老少們,報仇雪恨啊!”

這番話說得擲地有聲,充滿了正義感。

聽了鄧陽的話,這幫六神無主的女眷們才漸漸止住了哭聲,相互攙扶着,乖乖地爬上了馬車。

鄧陽見狀,也是鬆一口氣,隨即大手一揮: “快!速去汾州府!”

шшш .тт kán .c○

一羣官兵浩浩蕩蕩,護送着這羣“人證”,朝着府城方向趕去。

……

汾州府衙門,大堂內。

知府趙喬生看着大堂內的一衆鄭家女眷,額頭青筋直跳。

這一大清早,他就被吵得不得安寧!一羣女人哭哭啼啼,你一言我一語,吵得他頭都快炸了!

“砰!”

他猛地一拍驚堂木,厲聲喝道: “肅靜!都給本府閉嘴!”

大堂內瞬間安靜下來,只剩下低低的抽泣聲。

趙喬生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不耐煩地掃視着底下衆人:

“找個能說清楚話的出來!昨晚到底發生了何事?!”

一羣女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個噤若寒蟬,竟無人敢先開口。

等了半晌,眼見實在沒人說話,鄭運生的小妾花菱才鼓起勇氣,上前一步,跪倒在地: “求知府大老爺爲我們鄭家上下數百口人做主啊!”

眼見終於有人出來回話,趙喬生臉色稍緩,沉聲道:

“你是何人?擡起頭來回話。”

“你且細細說來,昨夜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得有半點隱瞞!”

花菱擡起頭,回覆道: “回大老爺的話,奴家是鄭老爺的小妾香菱。”

“昨夜.昨夜奴家正與老爺安寢,誰知三更時分,莊外突然殺聲震天,來了一大羣匪寇!”

“那些匪寇極其兇殘,撞開莊門後便見人就殺!”

“不到一個時辰,便將我們鄭家上百名家丁護院殺了個一乾二淨!”

“連連老爺他也被賊人亂刀砍死”

說到這裡,她又忍不住哽咽起來。

“我我和其他人躲在後院的地窖裡,原以爲能逃過一劫,可誰知還是被那羣匪寇給搜了出來!”

“他們殺了兩位公子和兩位小姐,然後.然後說要把我們這些人都帶回山寨去。”

說到這,她適時地將目光投向一旁的鄧陽,眼中充滿了感激:

“幸虧這位鄧將軍及時帶兵趕到,纔將我等從那羣匪寇手裡救了下來。”

趙喬生聽完,面色凝重,點了點頭,又問道: “你可知道那些匪寇是什麼來路?爲首的是何人?”

花菱點點頭: “聽那匪首自稱是上山虎,打的旗子上面也畫了一頭老虎。”

“上山虎?”趙喬生眉頭一皺,看向一旁的鄧陽,詢問道:

“鄧將軍,這上山虎是什麼人?我怎麼從沒聽過?”

鄧陽聞言,立刻上前一步,抱拳迴應道: “回稟府尊大人!這上山虎,乃是長期盤踞在石樓縣的一夥賊兵。”

“據末將所知,其匪首和骨幹,乃是前些年山西勤王軍的潰卒。”

“當初良鄉譁變之後,這夥潰兵不肯歸建,便在石樓山上落草爲寇,劫掠鄉鄰,行事極爲兇殘!”

他嘆了口氣,繼續道, “說來慚愧,這幫賊人戰力頗爲強悍,又佔據險要。”

“末將幾次帶兵去剿,都沒能打下來。”

趙喬生聽得連連點頭,卻又敏銳地抓住了關鍵點: “依將軍所言,這夥賊人如此兇悍狡猾,將軍是如何得知他們會去夜襲鄭家莊呢?”

“並且還能提前在他們回來的路上設下埋伏,將其一舉擊潰。”

趙喬生之前就聽鄧陽提起過這事,但是他總是感覺這裡面有些不對勁。

怎麼我大明的官軍突然良心發現了?竟然主動去剿匪了?

放在五十年前,趙喬生可能還真信了,現在嘛,不好說。

鄧陽早就料到知府會有此一問,不急不慢地解釋道: “回稟大人,此事說來也是湊巧。”

“末將也是纔得到消息,說那上山虎不知何故,前些日子竟與一夥從陝西流竄過來的叛軍發生了火併!”

“雙方打得是兩敗俱傷,陝西叛軍被打散,上山虎也損失慘重。”

“於是末將便斷定,這夥賊寇元氣大傷之後,爲了補充實力,定然會鋌而走險,下山劫掠!”

他話鋒一轉,分析道: “而石樓縣左近的村子已經被他們都霍霍乾淨了,最近的目標只剩下溫泉鎮的鄭家了。”

“所以末將這幾日一直暗中派出探馬,日夜緊盯石樓山方向的動靜!”

“果不其然,昨夜探馬回報,上山虎傾巢而出,直撲溫泉鎮!”

“於是末將立刻點起兵馬,趕在賊人回山的必經之路上設下了埋伏,這纔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並順手救下了這羣鄭家女眷!”

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趙喬生聽完也沒發覺有絲毫的破綻。

於是他又看向花菱,再次確認道:

“情況屬實嗎?”

花菱連忙點頭:

“沒錯,知府大人。”

“奴家曾聽老爺和管家們提起過,說石樓山上有個叫上山虎的土匪頭子,很是兇殘。”

“結果沒想到,今天他們就打了進來”

提起鄭老爺,花菱頓時悲從中來,泣不成聲。

趙喬生聽完兩邊的證詞後,終於打消了疑慮。

他冷哼一聲: “這幫匪寇,簡直是無法無天!”

他站起身來,厲聲道, “這等惡徒,若不及時剿滅,將來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要家破人亡!”

“本官要即刻發兵,剿了他們!”

鄧陽見狀,立馬挺身而出,抱拳請纓: “府尊大人息怒!”

“區區一夥殘匪,何需勞動府尊大人調集重兵?末將願爲大人分憂!”

“這夥賊人昨夜已經被我嚇破了膽。”

“要我部再次出動,定能一鼓作氣,將其巢穴搗毀,擒殺匪首,爲鄭家報仇!爲地方除害!”

這番話說的正氣凌然,讓大堂內的衆人精神一振,一臉欽佩地看着鄧陽。

若是我大明將領,人人都像鄧將軍一樣,何愁不興啊! 而趙喬生聽罷,卻是有些遲疑: “鄧將軍可有把握?”

“這幫賊人兇悍,又佔據地利,鄧將軍麾下恐怕兵力不足吧?”

而鄧陽則立馬拍着胸脯保證道: “大人放心!”

“在下已經與廣武莊的賀將軍商議妥當!”

“只要大人一聲令下,我們兩部合兵一處,定能一舉剿滅這幫匪寇!”

趙喬生聽完,這才放下心來,拍板道:

“好!”

“既然二位將軍已經準備妥當,那剿匪一事,便交給兩位將軍了!”

“本府就在這汾州城內,靜候二位將軍凱旋!”

(本章完)

第84章 處處碰壁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87章 中伏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109章 論水滸第95章 山西賊兵第275章 立祠堂漢王奠忠魂,書牌位遺孤繼血食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6章 交鋒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69章 再渡河第65章 攻城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70章 報仇雪恨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159章 渡河第80章 逃出生天第78章 整訓部隊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56章 吳澤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78章 整訓部隊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67章 張輦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114章 內應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67章 張輦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3章 魚腹丹書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96章 李代桃僵第37章 開春種麥第73章 聲名鵲起第278章 崇禎九年發展規劃(二)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159章 渡河第149章 鐵角城第98章 投名狀第66章 延安府破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4章 篝火狐鳴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22章 流寇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38章 李家張家第118章 攻城戰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84章 處處碰壁第8章 段家父子第64章 投賊第3章 魚腹丹書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138章 練兵第128章 慶功宴第128章 慶功宴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57章 馬家村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50章 穿箭遊營第36章 整頓軍紀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165章 谷口血戰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84章 處處碰壁第119章 城破第3章 魚腹丹書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64章 投賊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
第84章 處處碰壁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87章 中伏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109章 論水滸第95章 山西賊兵第275章 立祠堂漢王奠忠魂,書牌位遺孤繼血食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6章 交鋒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69章 再渡河第65章 攻城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70章 報仇雪恨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159章 渡河第80章 逃出生天第78章 整訓部隊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56章 吳澤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78章 整訓部隊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67章 張輦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114章 內應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67章 張輦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3章 魚腹丹書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96章 李代桃僵第37章 開春種麥第73章 聲名鵲起第278章 崇禎九年發展規劃(二)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159章 渡河第149章 鐵角城第98章 投名狀第66章 延安府破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4章 篝火狐鳴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22章 流寇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38章 李家張家第118章 攻城戰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84章 處處碰壁第8章 段家父子第64章 投賊第3章 魚腹丹書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138章 練兵第128章 慶功宴第128章 慶功宴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57章 馬家村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50章 穿箭遊營第36章 整頓軍紀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165章 谷口血戰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84章 處處碰壁第119章 城破第3章 魚腹丹書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64章 投賊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