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馬家溝

第25章

馬家溝

江瀚心裡盤算着董二柱的提議,覺得確實有幾分道理。

畢竟當初上工的時候,他親眼見過那兩個寒窯,空間寬敞,正適合儲存冰雪。

想到這裡,江瀚當機立斷,決定和董二柱去一趟馬家溝。

跨過乾涸的延河,兩人老遠便看到村口的歪脖樹下,有個裹着破羊皮的老漢正撅着腚在刨樹根。

江瀚從懷裡摸出半塊麩餅,剛準備上前搭話: “老人家,請問”

可話還沒說完,那老漢卻像見了鬼似的,手中鋤頭一拋,撒腿就跑。

“什麼情況?”

江瀚手裡拿着麩餅,愣在原地。

他原本還想拿糧食先去套套近乎,可話還沒說完人就跑了。

嘆了口氣,江瀚收起餅子,沿着小路走進馬家村。

馬家村還不算徹底破落,零星的還能見到幾個活人在村子裡來往走動,這都是多虧了馬懋才的福。

當年備陳大飢疏呈上去後,崇禎當即免了安塞周邊幾個縣城的賦稅,還撥了點銀子用以賑濟災民。

(據記載:“延安止分得三千四百兩,慶陽止分得八百八十兩。”) 江瀚二人剛走進村子,眼尖的村民便開始大聲嚷嚷起來: “官軍來了!官軍來了!”

隨着這句話喊出來,整個村子瞬間躁動了起來。

井臺上正打水的婦人扔下轆轤就跑,粗麻繩帶着水桶墜入井底,在冰面上砸出蛛網裂痕。

三個正在扒樹皮的漢子慌不擇路地就往院子裡竄,其中一個還不小心被自己褲帶絆倒在地,隱約間露出腰間潰爛的瘡口。

江瀚微微一怔,終於意識到,此時自己身上還穿着明軍的甲冑,就像是來徵糧的官軍。

“怪不得呢。”

江瀚自嘲一笑,心中暗歎,都說匪過如梳,兵過如篦,亂世人命如草芥。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當兵的和做匪的,其實沒什麼區別,甚至當兵的比做匪的更危險。

碰見匪寇,可能只是丟些錢財;可碰見官軍,丟些錢財事小,保不齊連人頭都要被割了拿去邀功領賞。

江瀚無奈地搖了搖頭,看來得換身衣裳再回來了,穿着這身甲冑,估計沒人敢和他搭話。

但本着來都來了的精神,江瀚決定先到處轉轉,順道再去馬家看看。

繞過磨坊,江涵和董二柱來到馬家老宅,敲響了馬家宅子的大門。

“吱”

伴隨着一陣酸到掉牙的吱呀聲,大門緩緩打開,一個瘦弱的老僕從門後探出腦袋,眯着眼看着江瀚二人。

“軍爺請回吧。”

老僕伸出骨瘦如柴的右手,指了指略顯雜亂的院子,語氣不耐: “我家老爺上月剛遷去延安府,如今宅子裡已經不剩什麼了,最多也就幾石陳谷。”

“實在是供不起糧餉,軍爺莫怪。”

說完,老僕弓下身子,咳嗽個不停。

江瀚一愣,連忙從懷裡掏出幾兩碎銀子,遞到老僕面前:

“老丈誤會了,我們不是來徵糧的,我們是隔壁白家溝的,這次來只是想借用一下貴府的寒窯。”

老僕瞥了瞥江瀚手裡的銀子,心中有些猶豫。

思索良久,最終還是抵不過銀子的誘惑,擡手指了個方向: “寒窯?將軍從曬穀場出去,往西走半里地就能看見了。”

“只是如今寒窯可能還有鄉親在住,將軍若是要用,還需好生和鄉親們商量纔是。”

說完,老僕接過銀子,便轉身準備關門。

江瀚見狀,連忙伸手攔住他: “老丈莫急,還有一事。”

“不知馬家村的土地能否租借?我打算租些田土,等開春了種點糧食。”

老僕聽了,頓時瞪大了雙眼,一臉詫異地看着江瀚,就像看傻子一樣: “種糧食?”

“將軍莫不是昏了頭?陝北這天,怎麼可能種得出來糧食?”

面對馬家老僕的眼神,江瀚有些無奈,但畢竟是老人家,他也懶得過多計較:

“這個我自有辦法,老丈無需擔心。”

江瀚指了指村子外的空地,接着問道:

“我見馬家村也沒幾戶人家了,老丈可知道,現在馬家村有多少土地堪用?”

“我準備將馬家村的地都租下來,再請鄉親們幫忙耕種,報酬好說。”

馬家老僕搖搖頭,慢吞吞地解釋道: “自從遭了災,馬家村的人一天比一天少,時不時地還有流寇和官軍前來打秋風。”

“安塞周邊吃人者不計其數,爲保平安,馬家人已經全搬到延安府裡去了,只留我一個看着老宅子。”

“現在馬家村的田地基本都賣給了李家。”

“李家?”

一旁的董二柱撓了撓頭,滿臉疑惑,

“我也算半個馬家村人,我怎麼從來沒聽過李家?”

老僕聽罷,警惕地望了望四周,發現沒人才放下心來,壓低聲音解釋道: “李家是延安府裡新來的大戶,聽說和知府張輦是姻親。”

“張輦走馬上任後,李家人也就跟着到了安塞,趁着災年,專門低價收購延安府周邊的土地。”

“馬家溝和白家溝的地大多都賣給了李家。”

原來這李家是後來的,難怪之前沒聽說過,江瀚點點頭:

“還是麻煩老丈帶我們去寒窯裡看一看,畢竟這寒窯是馬家的。”

“老丈也算半個馬家人,想必和鄉親們更好溝通。”

老僕收了江瀚的銀子,也不好推脫,於是便帶着江瀚和董二柱前往寒窯。

“那寒窯連帶着周邊的地都是我們馬家的,從曬穀場走過去,半里地就能到了……”

老僕一邊走一邊和江瀚介紹着,

“不過如今李家也在打這寒窯的主意,想把周邊的地都給拿下來。”

“要不是我家老爺在朝中還有些分量,這些田土怕是早被李家搶去了。”

聽了馬家老僕的話,江瀚很是不解: “那李家是外來戶,按理說是鬥不過你們這些本地鄉紳的,怎麼這麼強勢?”

老僕嘆了口氣,十分無奈: “我家老爺在外地爲官,也沒精力管這些事情,至於其他人也沒那能力。”

“所以那李家才能大肆收地,稍有不從者,輕則一頓毒打,重則破家滅門”

聽了這話,江瀚頓時吃了一驚: “破家滅門?不至於吧?那土地反正沒用,賣了就是,何必做這麼絕?”

馬家老僕嘆了口氣,有些憤憤不平: “誰說不是呢,那李家仗着是知府的姻親,在延安府橫行霸道,把周邊的所有生意都給包圓了。”

“糧米布帛,衣食住行,每一樣都要過李家的手。”

“要是看上了哪家的產業,就隨便找個由頭把人帶到衙門裡,關上個十天半個月的。”

“待獄卒一頓收拾後,就是天王老子來也得低頭。”

江瀚聽罷,十分無奈:

“這麼說,我要是想在馬家溝種地,還得先去李家拜個碼頭?”

各位看官大人,求收藏,求追讀!!! 您的追讀對小弟來說至關重要,非常感謝!!!

(本章完)

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149章 鐵角城第4章 篝火狐鳴第52章 埋伏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74章 李自成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226章 搖黃軍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57章 馬家村第138章 練兵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55章 開倉放糧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29章 練兵第6章 交鋒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46章 慶藩來人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82章 奸細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45章 反制李家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57章 馬家村第82章 奸細第2章 破局之策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146章 害民賊第98章 投名狀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56章 吳澤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276章 漢王大婚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77章 上架感言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109章 論水滸第276章 漢王大婚第64章 投賊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12章 劉老爺第146章 害民賊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235章 牆頭草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200章 佯敗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0章 城北劉家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9章 總兵身死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27章 水泥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57章 馬家村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75章 會盟延安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81章 詐降
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149章 鐵角城第4章 篝火狐鳴第52章 埋伏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74章 李自成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226章 搖黃軍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57章 馬家村第138章 練兵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55章 開倉放糧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29章 練兵第6章 交鋒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46章 慶藩來人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82章 奸細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45章 反制李家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57章 馬家村第82章 奸細第2章 破局之策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146章 害民賊第98章 投名狀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56章 吳澤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276章 漢王大婚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77章 上架感言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109章 論水滸第276章 漢王大婚第64章 投賊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12章 劉老爺第146章 害民賊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235章 牆頭草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200章 佯敗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0章 城北劉家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9章 總兵身死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27章 水泥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57章 馬家村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75章 會盟延安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81章 詐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