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戰後

第71章

戰後 拿下延安府後,江瀚這幾日都忙得不可開交。

他先是派李立遠帶人出去,把延安府裡大半官吏都從家裡逮了回來,讓他們老老實實回府衙裡辦公。

而江瀚僅僅只是接手了城防和一部分事務,比如維持治安。

他拿下延安府可不是單純的爲了報復吳澤和張輦,他是奔着延安府的各種資源來的。

所以治理百姓這檔子事情,江瀚根本不想管,他只需要維持住延安府不亂就行。

其餘的就讓這幫以前的官吏來管就行,只要這幫人不捅婁子,自己也懶得搭理他們。

而江瀚手下全是一羣大老粗,連字都認不全,更別提什麼民政了。

爲了安撫延安府的百姓,江瀚特地讓這幫官吏在城內四處張貼告示,言明他們是義軍,不會強搶民宅,更不會大開殺戒。

告示貼出去,百姓們瞧着平日裡那些熟悉的胥吏還在街頭晃悠,懸着的心總算落了地。

老百姓可不管你是什麼義軍還是賊兵,只要別上門搶糧殺人,他們也懶得跑了。

畢竟現在整個陝北,四處都在鬧賊。

要是拖家帶口的跑出城去,萬一碰見了其他賊人,被洗劫一空都算是好的,要是被砍了腦袋,那可真就不值當了。

抱着這等心思,延安府才終於漸漸穩定下來,只跑了一小部分人。

江瀚也懶得管他們,還有更要緊的事等着他去做。

他親自帶人接管了延安衛的衛倉,打開了衛倉裡的武備庫和糧庫。

打開糧庫大門,果然不出所料,空蕩蕩的,一粒米都沒剩下,風吹進來還能聽見迴音。

武備庫倒是還湊合,裡面堆着些嘉靖年間的老物件,各類刀槍劍戟,外加一堆破爛不堪的棉甲。

自從起事以來,江瀚手下這幫邊軍的武器和甲冑都沒換過,破舊的不成樣子,不少還是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

再加上最近數月以來的連番征戰,損耗更是驚人。

有些人的布面甲都跑了棉,裡面的甲片都掉了不少,風一吹跟個破棉襖似的,壓根擋不住刀槍。

於是江瀚找來了衛所裡的匠戶,讓他們幫着打製一批新的甲冑和軍械。

延安衛的軍器局原本有四百多戶軍匠,如今逃的逃散的散,現在就只剩下一百五十戶還在了。

江瀚把這羣軍匠都召集到了校場,準備給他們佈置任務。

可這幫人看到校場周圍全是叛軍,被嚇得臉色蒼白,雙腿發軟,生怕江瀚要殺他們,一個個跪在地上不停地求饒。

江瀚瞧見這架勢,連忙上前將他們扶起來,寬慰道: “各位大匠別怕,我等不是殺人不眨眼的亡命徒,不會隨便殺人的,你們放心好了!”

“今天找你們來,是有事相求。”

匠人們擡頭偷瞄了他一眼,小心翼翼地開口問道: “將軍有什麼吩咐,小的們盡力就是。”

江瀚也不繞彎子,直截了當道:

“我需要各位大匠打製一批布面甲,再把我手下將士們的破甲修一修。”

“另外,我還要再打造一批武器,比如弓,刀,錘這樣的制式軍械。”

江瀚本來還琢磨着做幾十件鎖子甲,但轉念一想,鎖子甲那玩意兒打造起來費時費力。

一件起碼就得四十多斤,弟兄們穿起來機動性太差了,而且行軍時還得耗費大量的牲畜來馱甲,實在是不划算,只能作罷。

聽了江瀚的要求,在場的匠戶們眉毛都快擰成了疙瘩,心裡暗罵這江瀚貪得無厭。

打製甲冑是他們最不想接的活,也是最磨人的活,又費時又耗料。

關鍵是他們這些匠戶,歷來都是自掏腰包給朝廷幹活。

如今江瀚張嘴就要打一批布面甲,這不是要把他們往死裡逼嗎?

衆人面面相覷,敢怒不敢言,憋了半天后,終於有個老匠戶站了出來。

他顫顫巍巍地跪下,苦着臉哀求: “將軍,您行行好,放我們一條生路吧!咱實在沒錢來打甲冑了”

“別的軍械,咱們咬咬牙還能湊合打出來,可一副布面甲少說也得三四兩銀子。”

“這還是不用鑲甲片的布甲,要是裡面再鑲上甲片,七八兩都不一定夠啊!”

江瀚一聽,愣了愣,隨即反應過來,連忙解釋道:

“諸位誤會了,我不是讓你們自己掏錢來做!”

“我會提前給各位備齊材料,不需要你們自己去採買。”

“同時我也會支付各位的工錢,按天算也好,按件算也行,總之不會讓你們吃虧!”

他差點忘了,大明的這幫匠戶也是一羣苦命人,開國時期還好,可到了明末,只能被各級官吏瘋狂壓榨。

此話一出,在場的匠人們全傻了眼,一個個瞪大眼睛,難以置信。

從來都是他們自費上班,倒貼錢幹活,哪聽說過還有工錢拿的?

地上的老匠戶不停地揉着耳朵,懷疑自己聽岔了。

江瀚見狀,笑了笑: “諸位放心,我手下也有幾個軍匠,跟了我大半年,我從沒少過他們一文錢。”

“到時候他們也會過來幫着一起幹活,你們到時候可以問問他們。”

聽了這話,匠人們還是有些半信半疑,但總歸是沒那麼抗拒了。

地上的老匠戶擡頭看了江瀚一眼,試探道: “既然將軍都這麼說了,咱們也只好照辦,只要材料齊了,咱們立馬就開工。”

這老匠戶世代都是匠人,他本人更是從天啓年間幹到了現在,這類的說辭,他聽得不要太多。

每次要打製軍械的時候,上官都告訴他們,這回肯定能付工錢,可做完了之後就再無音訊。

只要匠戶門去討工錢,上面的官吏就會推脫,說是打製的東西不合規,全銷燬了。

聽了這話,他哪能不懂?

自家世代匠戶出身,打出來的東西合不合規,他自己還不知道嗎?

所以他也不敢相信江瀚,只是使了個小心思,說是材料到了就開工。

江瀚也不點破他,他現在握着整個延安府的資源,還能缺了這點銀子? 當下他便揮手讓親衛去府衙找趙同知,讓他趕緊徵收物資。

可就在這時,一名傳令兵跌跌撞撞跑了過來:

“大人,您快去看看吧!”

“那李立遠瘋了,他把延安府的官紳全抓到了知府衙門,眼下正要砍了他們!”

“結果被李哨長綁了,李哨長不知道該如何處置,特地派我過來請您過去!”

最近在推演劇情,更新稍稍晚了點,各位義父見諒! (本章完)

第119章 城破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59章 餘承業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25章 馬家溝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36章 整頓軍紀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154章 哥倆好第21章 安塞第238章 水攻第46章 慶藩來人第119章 城破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09章 論水滸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73章 聲名鵲起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118章 攻城戰第146章 害民賊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15章 回陝西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96章 李代桃僵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43章 砍瓜切菜第14章 發餉第226章 搖黃軍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87章 中伏第147章 雙贏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65章 攻城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154章 哥倆好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199章 突圍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71章 戰後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42章 開門紅第12章 劉老爺第142章 開門紅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236章 埋伏第85章 野豬嶺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35章 靖邊營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12章 劉老爺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129章 練兵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59章 餘承業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181章 詐降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98章 投名狀第71章 戰後第159章 渡河
第119章 城破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59章 餘承業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25章 馬家溝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36章 整頓軍紀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154章 哥倆好第21章 安塞第238章 水攻第46章 慶藩來人第119章 城破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09章 論水滸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73章 聲名鵲起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118章 攻城戰第146章 害民賊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15章 回陝西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96章 李代桃僵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43章 砍瓜切菜第14章 發餉第226章 搖黃軍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87章 中伏第147章 雙贏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65章 攻城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154章 哥倆好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267章 崇禎的天塌了第199章 突圍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71章 戰後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42章 開門紅第12章 劉老爺第142章 開門紅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236章 埋伏第85章 野豬嶺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35章 靖邊營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12章 劉老爺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129章 練兵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59章 餘承業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181章 詐降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98章 投名狀第71章 戰後第159章 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