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

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

次仁帶着麾下的番兵們,嘴裡喊着不知名的號子,一個勁兒地把滾石和檑木往山下扔。

巨石裹挾着碎土,狠狠地砸入官軍的前隊,轉瞬間便有數人被壓成了肉泥。

驚慌失措的官兵們想找地方躲避,可頭頂上的箭雨和腳下神出鬼沒的石雷又讓他們寸步難行。

不到半炷香的時間,山腳下的官道上就擺滿了官兵橫七豎八的屍體。

可即便山腳下已經沒了活人,番兵們還在接二連三地往山下扔滾石檑木,一點也沒有要停手的意思。

直到李定國朝天甩了兩鞭子,番兵們才猛地回過神來,停下了手上的動作。

看着山下的官軍死傷慘重,這羣朗生們的心裡,竟生出了一種不知名的快感。

奴隸出身的他們,原來也能殺人啊。

此時,山谷裡的官兵早已成了驚弓之鳥,不少人四散奔逃。

慌亂中,又有不少潰兵又踩中了絆雷,引起一連串的爆炸。

轉瞬之間,前隊的官軍已經是死傷慘重。

中軍處的丁雲翔見狀大驚,他不知道賊兵到底有多少人藏在山谷裡。

他只知道,自己要是再不走,這三千多人恐怕全都要交代在這裡。

於是丁雲翔連忙下令,讓親兵隊長帶人上前,把還困在雷陣裡的宋宏等人,給硬生生拖了出來,狼狽地退出了河谷。

首戰告捷,山頭上的番兵們興奮不已。

但一旁的李定國和餘承業,卻看着狼狽逃竄的官軍嘆了口氣。

還是人手不夠啊。

就憑剛纔官軍的亂象,要是給他們一千精兵,順勢從山頭上掩殺下去,再配合後方的李自成,肯定能把這三千官軍盡數留下,

現在他們只能遠遠地躲在山頭上放箭,眼睜睜地看着官軍逃出河谷。

兩方人馬的第一次交鋒,以官軍狼狽而逃畫下句號。

丁雲翔和劉漢儒剛出兵不久,就吃了個不大不小的悶虧。

雖然戰後清點,損失的人馬不算太多,但賊兵防不勝防的雷陣和突如其來的偷襲,卻給所有官兵的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

不少人是丟盔棄甲,連滾帶爬地才從河谷裡撿回一條性命。

兩方人馬各自回營,得勝的一方,自然是喜氣洋洋。

當李自成等人帶着繳獲來的兵器和物資,回到山中的營地時,山谷裡傳來了此起彼伏的歡呼聲。

“萬勝!”

等候已久的百姓和民兵們爭先恐後的上前,接過戰士們手裡的刀槍,順手遞上了早已準備好的飯菜和薑湯。

這處位於平通河谷的營寨,是李自成早就選好的避難所。

營寨位於一處險要的山坳裡,只有一條狹窄的小路可以通往外界,易守難攻。

營地之內雖然條件艱苦,但卻井井有條。

番兵們享用完飯菜和薑湯,在次仁的帶領下負責外圍的警戒。

其他民兵則是在四周的懸崖峭壁之上,設立了數十個明哨暗哨,把整個營地護衛得如同鐵桶一般。

而從各村撤離出來的百姓們,則在里正甲長的組織下分工合作。

男人負責修築和加固營寨,女人則負責生火造飯,縫補衣物。

山洞裡,堆滿了從各村運來的糧食和乾柴,足以支撐數千人渡過整個冬天。

雖說環境算不上太好,但每個人的臉上幾乎都看不見焦慮,反而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忙得熱火朝天。

而與之相反的是吃了敗仗的官軍。

官兵們根本不敢在路上停留,生怕賊兵又從哪個角落裡冒出來,只能一路退回了後方的下嶺村。

下嶺村和賀銘生所在的上嶺村隔得不遠。

上嶺村在山頭,而下嶺村就在山腳,兩個村子之間只隔了不到十里路。

下嶺村的村民早就跟着李自成撤回了河谷,只留下一座座土房。

丁雲翔正好藉着村子安營紮寨,準備修整一二,順便埋鍋造飯。

雖然暫時不怎麼缺衣少食,但畢竟剛從鬼門關逃出來,整個官兵隊伍都沉浸在恐懼和焦躁當中。

打了敗仗,又死了弟兄,一些驕橫慣了的明軍士兵,便將心中的怨氣和怒火,都遷怒到了不遠處的上嶺村頭上。

當天晚上,一個叫鍾耀的百戶,便帶着手下十幾個士兵,闖進了村子。

“真他娘晦氣!”

鍾耀一腳踹開一戶村民的院門,嘴裡罵罵咧咧, “老子帶兵在前線拼死拼活,這幫刁民倒好,躲在後面跟沒事兒人一樣!”

他大手一揮, “給老子搜!”

“吃的、喝的、值錢的,都給老子搬出來!”

“周圍這幾間屋子不錯,正好弟兄們沒地兒過夜,今晚就睡這兒了!”

聽到鍾耀的吩咐,官兵們欣喜若狂,當即四散開來,把躲在屋子裡瑟瑟發抖的村民們全趕了出來。

隨後熟練地開始翻箱倒櫃,搜查財物。

村民們哪裡敢招惹這羣凶神惡煞的官軍?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去找村裡的主心骨賀銘生,想讓他這個里正幫忙主持公道。

賀銘生聽到消息,頓時氣憤不已,帶着村民興師動衆的就找了過去。

這廝是個十足的蠢貨,他還天真的以爲,官兵會和之前的賊兵一樣,稍微講點道理。

可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

當賀銘生怒氣衝衝的找到百戶鍾耀,正想上前理論一二。

可沒想到話還沒說幾句,鍾耀就不耐煩地站了起來。

啪! 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賀銘生的臉上,把他直接扇飛了出去。

賀銘生被這勢大力沉的一耳光扇得眼冒金星,左臉肉眼可見的腫了起來。

沒等他回過神來,鍾耀一腳踩在了賀銘生的胸口上,往他臉上狠狠啐了一口,怒罵道: “你算個什麼東西?一個窮措大,也敢在老子面前擺譜?”

“給你臉了是吧?!”

“老子麾下的弟兄借你幾間屋子暫住一晚,識相的就趕緊滾,別擾了老子的興致!”

“再敢多說一句廢話,信不信老子現在就砍了你!”

賀銘生捂着火辣辣的臉,看着眼前這個粗鄙不堪的武夫,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自己身爲一個秀才,前些日子還和巡撫相談甚歡,眼前丘八竟敢對他動手! 你等着,這事兒沒完!

第二天一早,賀銘生騎着騾子,火急火燎的就跑到了下嶺村的官軍大營,想找巡撫劉漢儒告狀。

可劉漢儒身爲四川巡撫,哪是他一個老秀才想見就能見的? 雖然兩人之前有過一面之緣,可營外值守的兵將們壓根兒就不認識賀銘生。

賀銘生一口一個自己和撫臺是舊識,可卻還是被攔在軍營外,連門都進不去。

就在他焦急萬分的等待之時,終於從木柵欄的縫隙裡瞧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他定睛一看,正是巡撫劉漢儒! 劉漢儒此時,正準備和手下的一衆將領前往中軍議事,討論下一步該如何興兵。

賀銘生見狀,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朝着營地裡大聲呼喊: “劉巡撫!劉撫臺!”

“學生賀銘生,有要事相告”

劉漢儒正埋着頭苦思冥想,思考着該怎麼破開賊兵的雷陣,突然隱約間聽到好像有人在叫他。

他擡頭掃了一眼,但卻沒發現什麼,擡腿便要繼續往前。

可他身旁的親兵倒是眼尖,認出了營門外的賀銘生: “劉撫臺,營門外有人,是之前在石泉縣迎接咱們的那個老秀才。”

劉漢儒擡眼望去,看到賀銘生大呼小叫的樣子,眉頭瞬間就皺了起來。

“這人來幹什麼?仗還沒打完呢,就想着順杆往上爬了?”

“簡直不知所謂!”

“去,把他趕走!”

親兵點點頭,準備把外面的賀銘生趕走,可不多時,他又急匆匆地跑了回來。

“撫臺大人,這姓賀的說他有要緊事,想向您稟報。”

劉漢儒聞言眼前一亮,難不成這廝又探得了什麼要緊的軍情,比如賊兵的具體動向?

劉漢儒不敢怠慢,連忙讓親兵去把賀銘生帶進來。

自己則招呼着身邊的一衆將領,趕緊前去中軍大帳,想聽聽賀銘生又帶來了什麼新消息。

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賀銘生剛一走進大帳,“撲通”一聲就跪了下來。

還沒等劉漢儒開口,賀銘生趴在地上便開始哭訴: “劉撫臺!您可要爲我上嶺村的百姓做主啊!”

“昨天晚上,您手底下的兵將趁夜闖進了我上嶺村,不僅四處搶掠,而且還強佔民房。”

“學生本想好言相勸,可沒想到.沒想到他竟然不思悔改,還動手打了學生!”

帳內衆將聽完,面面相覷。

就這?

還以爲是什麼天大的事呢,無非就是搶了點財物,睡了一覺而已。

又沒動刀子殺人,這個酸秀才,竟然特地跑到軍營重地來告狀? 而劉漢儒,更是氣得差點沒當場笑出聲來。

老子帶兵是來平叛的!不是來給你這羣庶民當僕人的! 前線的官兵流血犧牲,吃你點,拿你點,又怎麼了? 一個舉人都不是的破秀才,真把自己當成什麼大人物了?!

但賀銘生卻依舊毫不自知,還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着:

“求撫臺爲我上嶺村做主!”

“爲學生做主!”

劉漢儒看着跪伏在地的賀銘生,臉上青白交加,恨不得一把掐死這個不識時務的破秀才。

這裡是中軍大帳,商議的是剿匪平叛的軍國大事! 不是縣衙的公堂,讓你扯一些家長裡短的破事!

儘管內心無比憤怒,但劉漢儒身爲一省巡撫,好歹還是維持住了最後一絲體面。

劉漢儒看着賀銘生,淡淡迴應道: “此事我已知曉。”

“等散會後,我自當派人處罰。”

但賀銘生還是不依不饒:

“可是撫臺,那幫兵將,現在還在我上嶺村.”

見賀銘生還想爭辯,劉漢儒終於忍不住了。

他猛地一拍桌案,怒喝道: “沒什麼可是!”

“現在本官正在商議軍國大事,你要是再敢多嘴,小心我以貽誤軍機論罪!”

“滾!”

聽了這話,賀銘生徹底傻眼了。

他不敢相信,前些日子還和自己相談甚歡的劉巡撫,今天怎麼突然變了個樣。

身爲朝廷的“王師”,怎麼能默許麾下兵將,搶掠民財呢? 一旁的參將丁雲翔見他遲遲不動,也懶得廢話,直接起身,一把拎起賀銘生的領口,像拎一隻小雞似的,隨手將賀銘生扔出了帳外。

“趕緊滾!”

“小心老子砍了你!”

趕走了賀銘生後,劉漢儒的臉色終於好了些: “算了,不管這蠢材,進入正題吧。”

“都說說,此次進兵失利,你們有什麼想法?”

丁雲翔第一個站了出來,抱拳道: “劉撫臺,川北的地勢確實太過複雜。”

“賊兵提前做好了準備,以逸待勞,又在官道上鋪設了雷陣。”

“我等也是一時不查,這才亂了陣腳。”

“下次進兵,定然會提前做好準備。”

“我打算讓宋千戶帶隊,領一隊士卒在隊伍前頭排雷;大軍則保持戒備,等排完雷後再跟上。”

“只要咱們保持警惕,量他賊兵也衝不進來。”

可一旁的千戶宋宏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丁參將,排雷倒不算什麼難事。”

“可萬一,我等在排雷的時候,賊兵突然從哪個犄角旮旯裡鑽出來,又該怎麼辦?”

“突然遇襲,排雷的士卒必然受驚慌亂。”

“到時候隊列一散,還是會被賊兵逐個擊破。”

“末將以爲,賊兵最多也就只能在三合道一段鋪設石雷;那地方道路狹窄,大軍施展不開。”

“依我看,倒不如找些牲口在前頭開路。”

“一來能減小傷亡;二來也能避免被賊兵埋伏。”

聽了宋宏的法子,帳內的諸將紛紛點頭稱是。

如果能用牲口排雷,那就再好不過了。

畢竟他們手底下的士兵,現在就剩下兩千五百多人了。

要是再被賊兵埋伏一次,恐怕兵力就會嚴重不足。

可劉漢儒卻皺緊了眉頭:

“讓牲口去?那輜重糧草該怎麼辦?”

“咱們軍中的騾馬,本就不多。”

“要是再分出一部分去排雷,輜重可就沒辦法運走了。”

就在衆人一籌莫展之際,丁雲翔突然開口道:

“劉撫臺,我聽說那上嶺村還算富庶。” ωwш ◆Tтka n ◆¢ ○

“村子裡,好像有不少牲口,咱們可以先‘借’來用用嘛。”

“反正現在已經入冬,牲口暫時也不用耕田犁地。”

“等剿滅了山裡的賊人,再原數奉還就行了。”

劉漢儒聽罷,沒有過多猶豫便應了下來。

他本來是不想動上嶺村的。

畢竟,當初自己帶兵進入石泉縣城時,是賀銘生帶着上嶺村的百姓,第一個來迎接官軍的。

雖然沒有“簞食壺漿,喜迎王師”的戲碼,但也算是達到了劉漢儒的預期。

他原本的計劃,是想善待上嶺村的百姓,從中提拔一些人手,封他們做個小官小吏。

並以此爲標杆,吸引那些投靠賊兵的百姓反正。

可今天賀銘生如此不識時務,讓劉漢儒在軍中丟盡了顏面。

他也不打算再給這羣人什麼好臉色了。

剿滅賊兵纔是正事。

至於保境安民嘛,就讓之後的縣太爺來操心好了。

……

“軍爺!軍爺!這是咱家裡的耕牛啊!您高擡貴手!高擡貴手啊!”

上嶺村,幾個村民正跪在地上,企圖阻攔官兵強搶自家的牲口。

“您要是把牛都給牽走了,等來年開春,這春耕可就難了!”

可爲首的百戶鍾耀,對跪在地上的村民卻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反倒是一個勁兒地指揮着手下的官兵,把棚子裡所有的牲口,都給牽出來。

村民們見狀急了,跪行兩步,抱住了鍾耀的小腿: “軍爺!求您了!給咱一條活路吧!”

“我等都是大明的子民,世代都是良民.”

鍾耀一臉嫌棄地看着腳邊的漢子,臉上充滿了鄙夷與不耐。

他猛地擡起腳,狠狠地一腳踹在了那漢子的胸口上。

“滾開!”

“我等奉命徵調物資剿匪,你們竟然還敢阻攔?”

“都活膩了?”

那漢子被踹得倒飛了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口中噴出了一口鮮血,眼看就活不成了。

可鍾耀卻連看都懶得看他一眼。

官兵們隨手牽走耕牛,沒有絲毫猶豫,徑直就去了下一家,挨家挨戶的搜查。

碰到有牲口的家庭,官軍就把牲口全部打包。

不論是雞、鴨,還是騾馬,大的小的,一股腦地全都帶走。

沒牲口的,就直接翻箱倒櫃,強搶錢糧。

一時間,整個上嶺村是雞飛狗跳,哭喊聲響成了一片。

搶了大半天,官軍終於滿載而歸,一個個喜笑顏開。

沒想到,這上嶺村看起來毫不起眼,可油水卻挺多的。

其實,上嶺村也並非什麼富庶之地。

這些牲口,包括騾子、耕牛什麼的,其實都是江瀚軍中發下去的。

當時,石泉縣的掌令們,爲了儘快地完成春耕和秋收,就把一些繳獲來的耕牛和騾馬,借給了幾個村子的百姓。

讓幾個村子輪流使用,以提高生產效率。

可後來軍情緊急,李自成帶兵接手了防務後,就一門心思地轉向了軍事,無暇他顧。

所以,這些耕牛和騾馬都留在了上嶺村,被賀銘生昧着良心私自留了下來,準備當做村子裡的公共資產。

可結果還沒焐熱兩天,就被官軍給強徵了過去。

雖然說是要還,可見了官軍今天這粗暴的舉動,村裡的百姓根本不抱任何希望。

他們不敢招惹官兵,於是只能堵在賀銘生的家門口,想要他給大家一個說法。

畢竟,當初可是賀銘生鼓動着大家留下來,說什麼抵抗賊兵,迴歸朝廷的治下。

可現在,迴歸是迴歸了,但好處一點兒沒見到。

反而村子屢次遭劫,大家的心裡都有不小的意見。

當初雖然是在賊兵的治下,但人家從不擾民,反而還借來了種子、耕牛,以及騾馬。

上嶺村的村民,雖然沒讀過什麼書,但兩相對比之下,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來,到底是誰在爲惡。

沒辦法,賀銘生只能硬着頭皮再次前往軍營裡,想找劉漢儒求求情。

可當他把這些耕牛和騾馬的來歷,告訴劉漢儒後,劉漢儒反倒是有點被氣笑了。

他猛地一拍桌案,怒喝道: “這幫該死的賊兵,用心何其險惡!”

“他們竟然真的給百姓發好處?!”

刷新下,剛把草稿發出去了。

今天有點超出能力了,更了將近5500字,差點斷了全勤。

(本章完)

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8章 段家父子第21章 安塞第41章 忠義堂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154章 哥倆好第199章 突圍第147章 雙贏第128章 慶功宴第27章 水泥第228章 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32章 青皮無賴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48章 王莊第90章 騙延水關第27章 水泥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88章 銜尾追殺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29章 練兵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128章 慶功宴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272章 蜀王鉅富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33章 交贖金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68章 誰的錯?第118章 攻城戰第89章 陣斬李卑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74章 李自成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98章 投名狀第32章 青皮無賴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114章 內應第12章 劉老爺第114章 內應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56章 吳澤第47章 三家合謀第128章 慶功宴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71章 戰後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236章 埋伏第142章 開門紅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72章 蜀王鉅富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35章 靖邊營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277章 崇禎九年發展計劃(一)第46章 慶藩來人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34章 忠誠!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58章 火燒進士第
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8章 段家父子第21章 安塞第41章 忠義堂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154章 哥倆好第199章 突圍第147章 雙贏第128章 慶功宴第27章 水泥第228章 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32章 青皮無賴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48章 王莊第90章 騙延水關第27章 水泥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88章 銜尾追殺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29章 練兵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128章 慶功宴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272章 蜀王鉅富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33章 交贖金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68章 誰的錯?第118章 攻城戰第89章 陣斬李卑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70章 再行絕戶計第74章 李自成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98章 投名狀第32章 青皮無賴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114章 內應第12章 劉老爺第114章 內應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56章 吳澤第47章 三家合謀第128章 慶功宴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71章 戰後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236章 埋伏第142章 開門紅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72章 蜀王鉅富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35章 靖邊營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277章 崇禎九年發展計劃(一)第46章 慶藩來人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34章 忠誠!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58章 火燒進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