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三家合謀

第47章

三家合謀 聽見知府張輦開口斡旋,李世昌如聞天籟,連忙手腳並用,狼狽地跪爬到張輦腳下,不住地磕頭。

張輦低頭掃了他一眼,安慰了他兩句:

“莫慌,起來說話吧。”

王公公眯起雙眼,冷冷道: “張大人,這是何意啊?”

“這李家的小東西出言不遜,我替他爹教訓教訓罷了。”

張輦也不慣着他,迴應道: “這裡是我延安府,他李家好歹算是我張某人的姻親,輪不到你來教訓他!”

王公公眼中閃過一絲陰鷙,威脅道: “行啊,張大人,強龍不壓地頭蛇。”

“咱家這就回去告訴王爺,你們延安府上下合夥侵吞王府財產,還勾結匪寇,禍亂鄉鄰。”

他頓了頓,語氣不屑, “你搞清楚,這天下可是姓朱,咱家王爺萬世一系,最多也就被皇上申飭一番,你們可就不一樣了。”

“張知府,你輕則丟官流放,重則問罪下獄,人頭不保!”

張輦聽罷臉色微變,語氣也軟了幾分:

“王公公,有話好說。”

“李家與我張家還算有些關係,容他將功補過可好?留他一條小命,日後也好更加盡心辦事。”

而王公公也不想太過得罪張輦,畢竟他這趟千里迢迢從銀川趕過來,只是爲了收回王府的份例,不是專門來殺人立威的。

思索片刻後,王公公點了點頭,同意了張輦的說和。

但這個姓李的小子,還是要略施懲戒的。

王公公朝着一旁侍衛隨口吩咐道:

“算了,放他一馬,打斷雙腿,扔到牢裡去。”

“什麼時候李家把王府的份例交齊,什麼時候再放人!”

張輦點點頭,隨即看向跪在一旁的李世昌,嘆了口氣:

“我盡力了,就這樣吧。”

李世昌縱然有萬般不願,卻只能咬牙點頭。

他可不敢忤逆張輦,萬一再把張輦惹惱了,自己兒子可真就沒人保了。

侍衛上前,粗暴地將李立輝拖了出去。

片刻後,門外傳來一聲悶響和撕心裂肺的慘叫,李世昌聽見小兒子的慘叫,眼前一黑就要暈倒過去。

而王公公卻一把扶住他,陰笑道:

“李老爺,別急着暈,你還沒回答我呢,王府這幾個月的月例你準備什麼時候繳上來?”

李世昌跪倒在地,抖似篩糠:

“王公公,真不是我推脫不給啊!那姓江的賊寇實在可恨,把我李家堵得一點辦法沒有啊!”

“甘泉方向,安塞方向都被那賊子牢牢看住,而米脂方向出來的車隊則被另外一個匪首不沾泥截了。”

“我李家一個本分的生意人,手上也沒兵去剿賊,實在無能爲力啊!”

看着李世昌的模樣,王公公也有些爲難,這一趟出來,王爺可是下了死命令的,必須要帶着錢回去。

不然自己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就在場面一度陷入僵局時,一旁的張輦出了個主意: “兩位,我有個想法,你們且聽一聽,能不能行得通。”

屋內的兩人聽了這話,連忙看向張輦。

張輦不慌不忙地抿了一口熱茶,緩緩開口道:

“讓李家出錢出糧,去請趙指揮使出馬。”

“讓吳指揮使把靖邊營的邊兵帶出來,領着周邊幾個衛所的千戶,一起圍剿馬家村!”

王公公眼前一亮,撫掌道: “有點意思,我看可行!”

李世昌卻面露憂色,顫聲道:

“可那幫賊人很強,人少了根本不是對手。”

“就連盤踞在陽塌山的匪寇被他給全殲了,甚至連匪首盧濤都被活捉了。”

張輦自然是知道這件事的,沒有他知府的默許,李家也不可敢在外面資助一幫土匪。

李家人瞞着他擅自行動,這筆帳,他可一直記着呢。

正好今天趁這個機會,好好敲打敲打李家這條狗,免得成了養不熟的狼崽子。

張輦微微一笑,看了眼王公公,開口詢問道:

“聽說慶王府在金明川上游有一座王莊,不知可否借來一用?”

王公公聞言,一臉警覺地盯着張輦:

“你要幹什麼?!”

張輦壓低聲音,語氣陰沉: “我打算借王莊一用,徹底剿滅這羣賊寇!”

“那姓江的不是喜歡劫商隊嗎,咱們再派幾支商隊出去,故意放給他劫。”

李世昌愣住了,插了句嘴: “張大人,這是何意啊?”

張輦沒理他,繼續解釋道: “讓商隊的人往王莊方向走,放出消息,就說王莊有大批糧食和軍備,要運回延安府來。”

“那姓江的小賊生性貪婪,必然會領兵往王莊去!”

王公公急了:

“不行!那可是我慶藩的地盤,誰也別想打王莊的主意!”

張輦擺擺手,示意他冷靜: “王公公莫急,等我把話說完。”

“咱們只要在王莊佈下重兵,讓衛軍依託堡壘,死守不出,那小賊定然攻不進去!”

“而且他去打王莊,總得留些人馬守着老巢馬家村吧?”

“只要他分兵,咱們就能分而擊之!”

王公公恍然大悟,眼中閃過一絲興奮: “如此一來,咱們就可以讓指揮使帶兩部人馬,一部死守王莊不出,另一部直撲馬家村剿賊。”

“等滅了馬家村的賊人,就立刻北上金明川,與王莊內的守軍內外夾擊!徹底剿滅這幫匪寇!”

但他還是有些猶豫,這金明川的王莊可是慶藩在延安府最富碩的一個莊子,要是出了點閃失,自己有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王公公皺着眉頭問了問: “沒有別的法子了嗎?這實在是有點冒險啊。”

看見王公公的樣子,張輦也明白他的顧慮,於是勸說道:

“王公公,目前這股匪寇只能這樣處理。”

“陝北兵力有限,延綏鎮的精銳在勤王路上跑了大半,剩餘的都在那江瀚手裡,其餘的可戰之兵都在府谷圍剿那兩位巨寇。”

王公公低頭思索半天,卻遲遲不敢輕易點頭。

張輦瞧着這閹人磨磨唧唧的模樣,心裡一陣煩躁,轉向李世昌,語氣不容置疑 “你們李家出錢,多請些邊兵,把王莊給我守好了;要是出現損失,就由你們李家承擔!”

李世昌面如死灰,卻不敢反駁,只能低頭應下:

“是,小人這就去辦。”

各位看官大人,求收藏,求追讀!!! 您的追讀對小弟來說至關重要,非常感謝!!!

真別養書啦,哥哥們,求求了!!! (本章完)

第30章 赴宴第119章 城破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151章 洪剃頭第10章 城北劉家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89章 陣斬李卑第67章 張輦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50章 穿箭遊營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45章 反制李家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109章 論水滸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27章 陳代雲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30章 赴宴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69章 焦屍第64章 投賊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34章 忠誠!第52章 埋伏第84章 處處碰壁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6章 交鋒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54章 拿下王莊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74章 大王發媳婦兒咯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199章 突圍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73章 聲名鵲起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34章 忠誠!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81章 神一魁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90章 騙延水關第41章 忠義堂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169章 再渡河第38章 李家張家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88章 銜尾追殺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75章 會盟延安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149章 鐵角城第278章 崇禎九年發展規劃(二)第228章 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57章 馬家村第169章 再渡河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0章 城北劉家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227章 陳代雲第169章 再渡河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65章 攻城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6章 交鋒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第30章 赴宴第119章 城破第144章 虎大威戰歿第151章 洪剃頭第10章 城北劉家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89章 陣斬李卑第67章 張輦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50章 穿箭遊營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45章 反制李家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109章 論水滸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27章 陳代雲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30章 赴宴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69章 焦屍第64章 投賊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34章 忠誠!第52章 埋伏第84章 處處碰壁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271章 請大帥稱王立制!第6章 交鋒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54章 拿下王莊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74章 大王發媳婦兒咯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199章 突圍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73章 聲名鵲起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34章 忠誠!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81章 神一魁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90章 騙延水關第41章 忠義堂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169章 再渡河第38章 李家張家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88章 銜尾追殺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75章 會盟延安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149章 鐵角城第278章 崇禎九年發展規劃(二)第228章 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57章 馬家村第169章 再渡河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0章 城北劉家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227章 陳代雲第169章 再渡河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65章 攻城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6章 交鋒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