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

“他豪格是蠢貨嗎?他是腦子不太靈光嗎?城牆上明顯就出現了我們從未遇到過的情況,明軍的火器威力那麼厲害,他還不走!還傻等在城牆之下做什麼?他難道還以爲有機會嗎?”

皇太極接連的發問,讓一旁的多鐸也是不敢說話。

只能暗自責怪豪格愚蠢。

這樣的場面明顯就能夠看出來,攻城已經成爲了不可能的事情,早早的減少傷亡有序的退下來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畢竟不知道城牆之上出現了什麼變故才導致的進攻失敗。

通常來說就算是怪罪也怪罪不到進攻之人的頭上,皇太極在這一點上面做的還是很好的。

賞罰分明,責任到人。

是誰的過失就是誰的過失,不會輕易將心中的怒火撒在一個人的頭上。

皇太極頓時大喝,不敢再任由豪格充當莽夫,葬送自己不說,還在不斷的拿後金寶貴的八旗子弟去做毫無意義的消耗。

雖然不知道爲什麼在一夜之間這眼前的關寧城就變了樣,守軍銳利的火器讓皇太極心中很是沒底。

但看眼下來說。

可以說是毫無機會了。

無疑,這對於皇太極而言是致命的打擊。

本來還指望着通過這一次的叩關戰略,高低能夠帶來一些緩和的時間,爲自己平定後金內部的各種勢力關係爭取時間。

誰能所料,卻在叩關第一步,關寧關隘就栽了跟頭。

這南邊明朝的少年皇帝,並非他所料的那般不堪。

時代在變,皇太極深知,此次若是退卻了,那麼下次再想要叩關,從遼東來恐怕已成難事。

若是再有幾年,恐怕能否守住後金都是難事。

但不得不退了。

“鳴金收兵!讓正藍旗、正黃旗的士兵快點退下來!”

見不得豪格還在無止境的往上撲的皇太極下令了。

號角一響,頓時進攻的韃子士兵們頓時心頭一鬆,頓時倍感疲憊。

能退了...但真的能退嗎?

還得看看豪格。

這邊豪格的日子也不好過,雖然說爲了避免冷不丁的來一顆流彈把自己帶走,豪格早早的就縮在了後面。

並非那般勇武的向前衝鋒。

這就是將領的智慧,該勇武的時候勇武,該慫的時候他們還是很慫的。

眼看晌午將至,斜陽從城牆之下不斷的照耀。

聽到身後鳴金收兵的豪格終於也堅持不住了,環顧四周自己正藍旗和父汗不少正黃旗的後金士兵都被如割倒的雜草一般,橫屍遍野,血流滿地。

豪格不由得悲從心中來,眼淚瞬間就止不住了。

可就算是這樣,他也沒有丟失最後的理智,剛纔毫無意義的繼續攻城已經夠愚蠢了。

要還是不聽後面撤兵的號令繼續衝鋒,那可真就是傻了。

這時候,一名韃子士兵慌忙的跑了過來,“貝勒爺!不好了!這駐守關寧關隘的明軍好像要開城門了。”

“開城門?!”

豪格不由得大吼一聲,顧不上此刻身上浮來的痠痛,這是不斷在軍陣中快馬穿梭留下的暫時脫力。

兩眼呆滯的看着遠處逐漸打開的關寧城門,從中排隊出來的是身着黑色制式天虎軍裝的天虎軍第一師第二旅第一團。

從未見過的衣服樣式,無疑不在訴說這支軍隊的不凡。

內心深處極大的掙扎在豪格腦中不斷的徘徊,近在咫尺的關寧城門已經打開,身後的父汗卻沒有一點動作。

他茫然的向後看,試圖能夠從這樣的動作中看出皇太極此刻內心的想法。

可很讓豪格很遺憾的是。

皇太極此刻面對逐漸打開的關寧城門。

眼神中。

已經沒有了最初的火熱。

已經開始浮現了忌憚的神色。

他迫切的想要知道,到底是爲什麼?

明軍到底是掌握了什麼樣的新式步槍才能夠在短時間內給自己麾下的士兵造成如此巨大的殺傷,並且射擊的連貫速度如此之快。

城口之處。

列隊整齊的天虎軍。

蒙脫不是浪的難受,好端端的城牆上面排隊點名不幹,開城門冒着風險射殺韃子。

就是在出行前朱由檢給他說的一段話。

“此次去永遠不要低估你的對手,皇太極十分狡猾,他能夠權衡所有利弊做出最正確的選擇,眼下米涅步槍的事情一暴露,皇太極定然如驚弓之鳥般往回逃,眼下的韃子叩關並非爲了侵佔我大明。”

當時的蒙脫疑惑不解。

問道,:“若是不爲侵佔我大明,那麼韃子不斷襲擾又是爲何呢?”

回憶起那時,只見朱由檢輕笑:“皇太極這傢伙倒是想逐個擊破滅我大明,可他要有那個能力才行,現在的韃子只不過是因爲內部矛盾嚴重激化,意在錢糧和人口以求生存。”

蒙脫當時似是而非的點了點頭。

眼下,通過第二次與韃子的相遇戰鬥。

蒙脫也逐漸明白了當初朱由檢所說的意思,於是他此番責令麾下第一團出城作戰,與其說是作戰不如說是一次試探性的威懾。

而且在看到米涅步槍的威力之後就連畢自肅也被說服了。

畢竟眼下防守是歸蒙脫負責倒是不假,若是要出城作戰那麼按照天虎軍的規矩,就必須先徵求畢自肅的意見。

但朱由檢卻給了旗下天虎軍各級軍官極大的自由度,那就是如果天虎軍的軍官認爲一件事情有絕對的必要,那麼只要其麾下的軍官同樣認可,那麼這件事就可以不經過地方的軍事主官同意就可以直接幹!

畢竟戰機稍縱即逝,什麼都等待命令,什麼決定都要獲得同意。

那就不是天虎軍了。

那就是夕陽紅老年觀光旅遊團了。

什麼都趕不上。

“第二旅第一團全體都有!”

“上彈!按戰鬥隊形排列!”

“咔!”

按天虎軍的編制來說,一個團大概約等於一千五百人。

可就是這小小的一千五百人,卻讓城門外不遠處的蒙脫看着心膽欲裂。

一邊想要繼續戰鬥,一邊身後鳴金收兵的號令還在不斷響起。

他陷入糾結的時候,麾下的八旗士兵們卻給他作出了判斷。

“貝勒爺!咱們都不怕死!可這也不能白死不是?待咱們弄清楚這明軍到底玩的什麼詭計再來也不遲!”

“所言極是!那就撤!”

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
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