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

“朕早就猜到,而今的兵器總局可與原來不同,皇家科學院那邊也有了火炮研究的課題,他們配合之下你還需要這麼久的時間。”

薛鳳翔卻叫苦不迭,隨即說道:

“稟陛下,這天虎軍即將在遼東與後金交戰,武器彈藥的消耗必將在短時間內迅速攀升,不是臣不想縮減米涅步槍的生產,而是臣怕到時候新式步槍不夠...天虎軍的將士在戰場之上吃虧啊。”

“朕還能不知道你是什麼心思,說白了就是兩頭都不想放手唄,朕到現在也就把話說明白了,這新的火炮生產任務是不可能與米涅步槍混在一起,但這次還是會交給你兵器總局,不然朕也就不必今天跑這一趟了....”

薛鳳翔聞言大喜,說了那麼多全被他自動過濾掉,只聽到了一句這次還是交給兵器總局。

“臣叩謝陛下...”

朱由檢還未等薛鳳翔跪地謝恩,就擺擺手說道:“不必行此虛禮,說正事。”

“是..”

“坐到朕旁邊,朕和你好好說說這新式火炮。”

“臣遵旨。”

薛鳳翔快步上前,坐在朱由檢的對面,兩人一同伏案在桌前,對着那本生產工藝就是一個聊啊..

“朕以爲完全可以在兵器總局下面單獨劃分出彈藥司、火槍司、火炮司,垂直管理,這周圍這麼大的地方還怕不夠你們施展的?”

而薛鳳翔卻搖了搖頭:“陛下,不是臣不想,可這熟練的、有技藝的工匠就那麼多,老手藝人都戀舊,總得集中力量辦大事,不能拆來拆去啊。”

“什麼叫拆來拆去,朕說的很清楚了,都是你兵器總局的人,怎麼就不是一家人了,怎麼就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了?”朱由檢隨即說道。

“臣...臣實在是一時半會找不出專精於火炮生產的工匠啊,只能從米涅步槍這邊抽調..可這樣一來..”

朱由檢看着眼前陷入糾結的薛鳳翔不禁一笑,這樣的臣子對於大明來說可是太過珍貴了。

或許爲官未必能做到圓滑且面面俱到,但是一旦涉及到他所負責的領域,就是自己來與他說些好話,也是據理力爭。

爲官者,就應如此。

“朕也不是除過這本書空着手就來了,朕還給你帶來了一批人才?”

“人才?”

薛鳳翔一愣,但隨後便欣喜的說道:“臣就知道..就知道,就是不知這人才眼下在何處啊?”

誰料朱由檢卻說:“算算日子,也快到京城了,這件事就這麼定了,到時候人到了朕就將他送來兵器總局,而從今日起兵器總局也就正式脫離東廠管轄,你們自己負責自己,你就給朕好好管好這個軍事後勤大本營。”

“臣定當鞠躬盡瘁,爲皇上肝腦塗地,守好兵器總局。”

“恩..那這事就這樣了,有問題多去找皇家科學院,不要礙於面子,多找人家學習,多借人手來交流,要是有人問起就說是朕允許的。”

“臣遵旨。”

朱由檢起身離開了薛鳳翔的小院,到了兵器總局大門口,即將登上龍輦時轉過頭不禁慨嘆了一句:“好啊...好啊!”

隨後便頭也不回的叫王承恩安排儀仗轉頭回到了宮中。

而宮中早已有一人在此等候。

“孫元化...哈哈哈,朕可等你等得太久了啊..”

東暖閣內,茶水點心一應俱全,孫元化正焦急的等待着朱由檢的到來時,便聽到門外朱由檢爽朗的笑聲。

隨即便站起身來打開暖閣的房門,躬身等待朱由檢。

孫元化是朱由檢從徐光啓那要來的學生,其在歷史上對於火炮研究可謂大明眼下第一人。

早年與西洋傳道士一同學習西學,以至於沉浸其中,進士都落了榜。

後來又拜在徐光啓門下,直到徐光啓被朱由檢叫回京師走馬上任農業部。

孫元化纔不得不留在舊處繼續學習西洋制炮工藝,並在此期間結交了不少西洋的鑄炮工匠。

“微臣惶恐,勞陛下惦記了,舟車勞頓耽誤了到京的時候..”

“無妨,無妨!”

對於孫元化的到來,朱由檢顯得很是激動,這讓原本就不善交際的孫元化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誰料朱由檢大方的直接拉過孫元化的手。

“先坐,先坐,這一路上辛苦愛卿了。”

“臣不辛苦。”

“朕也就直接挑明瞭,朕此番得一新式火炮製造工藝,奈何手裡實在缺乏懂這方面的火器專家,所以特意從你老師那裡託關係把你叫了回來,這目的就是爲了讓你替朕把把脈,去兵器總局負責這新式火炮的生產。”

“臣定當不負陛下所望..”

“哎...”朱由檢擺了擺手,“這新式火炮的生產註定是個難事,到時候去了有困難你就開口,聽說你還結識了不少西洋工匠?這次可有一同帶來?”

“回稟陛下,臣此次共計帶來西夷工匠二十餘人,其中都是火炮方面的熟手。”

“哈哈哈,這可幫了兵器總局的大忙了,到時候你過去帶上這些工匠,薛鳳翔指不定得開心成什麼樣子。”

“現在時間還早,陪朕在東暖閣內將就吃箇中飯,待飯後朕親自帶你去兵器總局,這即將成立的火炮司,就交給孫愛卿了。”

.....

簡單的便飯卻因爲是皇上御賜,讓孫元化一邊吃,一邊心中想要落淚,學習西學數十年,他明顯的感受到了西學的魅力。

更能夠明顯的感受到在火炮的製造上,而今的大明早已經不是落後的一點半點,好在眼下的陛下對此明顯是極度重視。

孫元化忍不住在內心默默的告訴自己。

就算此番前往兵器總局,那新式火炮就算再爛。

自己也要想盡辦法將其修繕成爲大明的利器,守衛大明,抵抗後金。

吃過飯後,朱由檢便與孫元化一同乘坐龍輦儀仗再次前往兵器總局,這一天往兵器總局跑兩趟。

就足以看出朱由檢對此事有多麼上心。

畢竟,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炮彈即和平,誰能拒絕火炮的魅力呢?

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
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三百七十一章 飄蕩回明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