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

孫元化面色有些尷尬,看到這新式火槍的槍管就在眼前,手癢癢的他不自覺的就拿起來研究了一番,卻沒承想被薛鳳翔看在了眼裡。

回頭望了朱由檢一眼,見陛下也正等着聽。

便就直接開口說道:“這槍管自然算得上是合格品,但依我看來,並非算得上良品。”

如果說孫元化這話還沒說倒也還好,畢竟還可以用其剛來到這裡對於新式步槍的內部結構不瞭解來解釋。

可這一上來就說人家東西做的不好。

不就是從側面直接挑明瞭說眼下兵器總局做出來的東西次嗎?

周圍的工匠們當時就撂下手中的活計不幹了,圍成一圈衝着孫元化說道:

“今天若是這位大人說不出個所以然,講不清這槍管到底次在何處,就別怪我等大老粗駁了您的面子。”

一旁的薛鳳翔更是氣憤,:“不知孫大人是否見過米涅步槍的設計圖紙,我兵器總局怎會生產次品。”

誰料孫元化只是默默不語,再次提起一根鏜制完成的槍管放在眼前細細看了起來。

一連接着數根看完,終於他說道:

“這槍管的確是合格品,但的確算不上良品,其中關鍵地方就在於所用鐵料並不優良,在鏜制的時候卻刻板的按照設計要求加工,導致其性能只能勉強合格。”

“勉強合格?”一旁的工匠們聽聞此話,可是再度不樂意了起來。

只見其中一人面色不悅的說道:“若是按照大人所說,又應當如何修改呢?”

孫元化滿臉自信的說道:“修改鏜刀,槍管的槍口處少鏜一絲便可。”

“少鏜一絲?”

工匠們表情中帶有些一些疑惑,而就在這時,遠處的車間門外,老王頭帶着徒弟小四走了進來,先是向朱由檢躬身致意,接着便是開口說道:“輸了就是輸了,技不如人不丟人,我很早就和你們說過看不出來不要緊,不要攔着別人..”

作爲兵器總局內最早接觸新式步槍生產的工匠,老王頭無論是技術還是資歷都是最深的。

而薛鳳翔在一旁見到老王頭如此說,便也有些驚訝:“王師傅,這位大人所言難道是真的?”

“嗯..回大人,在下不敢託大,這位大人所言極是,這的確是因爲鐵料不佳而導致的,其中不僅僅是用來生產槍管的鐵料不佳,就連鏜刀的刀頭鐵料也並非上等。”

“那爲何...那爲何不早早上報呢?”

“因爲這件事源頭並非工匠懈怠或者手藝不精,而是出在鐵料質量不佳,質地較軟,鏜刀車進去,在不出槍口處就會打滑。”

老王頭說的話就像是給這件事從技術層面上定了性。

而原本站在一旁的朱由檢卻是有些疑惑的偏頭看向薛鳳翔,忍不住開口說道:“剛纔提到的鐵料質量不佳是爲何?這兵器總局眼下生產新式步槍的鐵料不都是從工部運送過來的嗎?怎會質量不佳。”

見朱由檢臉色還未變,薛鳳翔明白,眼下自己必須得給皇上一個合理的解釋。

不然今天這事情就不是簡單的技術上的探討了,此刻的薛鳳翔在內心裡早已經將孫元化罵了千八百遍。

你說說你,沒事管這些幹啥,鐵料不佳不也一樣能夠生產出合格的米涅步槍。

“回稟陛下,這鐵料的確出自工部沒錯,可這鐵料背後的鐵礦石卻一律來自鐵礦啊...”

“那爲何工部鐵料不佳?”

“陛下...這看似是鐵料沒錯,可實際上都是用的工部專門冶煉的精鐵,這精鐵本身就難得,米涅步槍短時間產量的大量攀升,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精鐵料也就是鐵礦石,但如今因爲徹查礦稅的原因..朝廷的鐵礦石生產已經連着數月在下降了..”

朱由檢明白,這件事並非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

但作爲皇帝,此刻的他必須有所表示。

“回宮內,薛鳳翔,孫元化隨朕一起。”

“臣遵旨。”

一行人快步跟在朱由檢的身後,而朱由檢自己則思緒萬千。

“該死..該死!怎麼能把這麼重要的事情拋之腦後!”

朱由檢沒有想到,自己一路順風順水,卻自始至終沒有想過而今的大明的精鐵及各種礦物的生產產量,能否滿足大明之後日益增長的對於金屬的需求,鐵料僅僅是一方面、未來的銅、煤、鋼、黃金白銀,以及工業需要的各種金屬。

大明比起充沛知識,恐怕更加需要加速工業化的進程了。

剛一回到宮中,朱由檢就迫不及待的詢問薛鳳翔,:“和朕說說吧,這大明眼下的鐵料產量到底如何,而今是否還能夠滿足兵器總局及未來的生產。”

“回稟陛下,東廠已全面接管礦稅事宜,正逐步移交至大明皇家稅務局,但無論是魏忠賢還是畢自嚴,都未有礦石產量下降的彙報。”

王承恩先在一旁拱手說道,而薛鳳翔則是一臉苦澀,這壞人最終還是落到了自己頭上。

“陛下,臣不敢欺瞞聖上,而今大明的確鐵礦石產量未曾下降,這一點工部也同樣知曉,可陛下您不知道的是,這產量不降的背景是因爲南方的鐵礦石產量逐年增加,北方卻是在逐年萎縮,是在此消彼長之間..才勉強維持啊。”

“北方比之南方難道差什麼嗎?爲何南北方差異如此巨大?”朱由檢實在不解。

只聽薛鳳翔解釋道:“這北方原本按理來說各類礦藏含量要比南方更多,可問題就在於而今清查稅務先從北方開始不說,這些年青壯人力的大量向南流失,導致北方開礦人手緊張...加之..”

見薛鳳翔說着說着就有些吞吞吐吐起來,朱由檢不由的氣不打一處來,撇着沒好氣的說道:“接着說!”

“加之這..北方大量的礦藏原本都屬於山西商人..而那些商人把持的很多商號參與其中,北方量大礦賤,便紛紛前去南方開礦..降低北方礦藏的開採量,將把南方礦石再運往北方,擡高北方礦價..”

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
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五十七章 國家債券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