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

若不是沒有辦法,朱由檢也不願意看到如今的大明內部再起動盪,要知道盡管朝堂之上的衆臣鮮有反對聲音。

可每天宮內受到的來自全大明各地官員的摺子可謂絡繹不絕,有稱讚朱由檢,稱其文治武功,堪比聖祖,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爲了大明百姓。

也有引人耳目,高調宣揚其地方政績,利用朝廷的好政策,讓當地百姓擺脫貧困過上了富足的好日子。

更有追名逐利者,不惜冒着殺頭的風險破口大罵,文章之中用盡嘲諷之詞,所言文章中彷彿朝廷所做一切皆是令人惋惜之舉,恨不得在其中寫上朝堂之上恐怕有人矇蔽聖聽,還請皇上下旨將自己選調回京。

對於這一切。

朱由檢統統視而不見,當然這只是鳳毛麟角的一部分,如果不是朱由檢執意在每一批奏摺之中選出一部分不進行預先篩選,直接呈到案前。

恐怕也不會看見這些。

但其中有些話的確令朱由檢足夠警醒,例如遼東某地正爆發大規模的流民熱潮,與以前活不下去才被迫入關闖蕩不同。

現如今大量的消息都在宣揚,去到京師就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但其實這個好日子,只不過是能夠吃飽肚子而已,但對於眼下的大明很多地方,能夠頓頓吃飽肚子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朱由檢有些皺眉,突然想起之前徐光啓和自己說過的話。

於是招呼王承恩將徐光啓來東暖閣覲見。

不一會。

徐光啓就一臉塵土的進了東暖閣,朱由檢原本有些苦悶的表情在見到徐光啓之後也是驟然樂出了聲。

“徐愛卿,這是怎麼回事,怎麼一臉塵土啊,這衣服上到處都是,王伴伴快責人端盆水拿條擦手的手絹來。”

徐光啓見此也是一臉不好意思,但神色之中還是有些激動:“皇上,您要是再不喊微臣來,微臣都要主動來找皇上了。”

朱由檢來不及等徐光啓擦拭完畢,便開口問道:“看來徐愛卿的農業部那邊有好消息了?來和朕說說,讓朕也開心開心。”

“一是臣依照我大明現有農政資料,與農業部衆臣日夜趕工,終於在前些日子徹底編纂出了我大明崇禎一朝第一本農業百科。”

朱由檢一下坐不住了,騰地站了起來,拖着徐光啓的手。

一時間也顧不上乾淨不乾淨了,激動的說:“農業百科?經過驗證了嘛?是什麼文體編纂的?皇家科學院那邊驗證過嗎?怎麼說?”

“回稟陛下,這新式農業百科已經經過農業部內部衆臣、工部農業水利的相關官員、禮部負責農曆編制的相關官員及戶部、刑部、大明皇家科學院及皇家管理學院一同審閱,皆通過審覈,文本主體並未採用八股文或傳統文章形式,而是與大明報社一同以白話文彙編成冊。”

徐光啓剛一回答,朱由檢便連道數聲,:“好啊!好啊!朕果然沒有看錯人。”

愛不釋手的朱由檢深感欣慰,兵有兵法,農有農道,眼下的大明正缺少這樣的書籍來指導全國性的農業工作。

這一本《大明農業百科》之中包含着農田、時節、水利、作物習性、大明農業相關政策、稅收繳納方式及免稅條例等等內容。

朱由檢不斷翻閱,不斷感受農業部門在大明的重要性或許遠高於不少傳統的職能部門。

於是只聽他開口便招呼王承恩說道:“從今往後,我大明不再稱六部九卿,而爲七部十卿,其中這第七部,便爲農業部,與傳統六部平級,而這第十卿!便爲徐光啓!而徐愛卿編纂此書有功,賜大學士,入內閣,相關人員均有賞賜!。”

“微臣...叩謝皇恩。”

“並且即日起允許大明農業部在大明全國範圍內設立以農務指導、農業推廣等職責爲主的下轄部門,要求在今年之內覆蓋全國所有州縣,並且對於相關突發性影響農業種植等工作的事務,可先行處置後上奏。”

在朱由檢看來,徐光啓的功勞並非是編制出一本《大明農業百科》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能夠自發性的對此類事宜進行研究,這種肯鑽研,肯做基礎工作的態度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華夏圖書館不是萬能的,朱由檢越來越感受到華夏圖書館的翻牌規則中,在冥冥中似乎包含着眼下大明的發展程度的評估判斷。

隨着發展速度的逐漸加快,其中抽出的書籍及積分的獲取才能夠越來越多。

【叮!恭喜宿主主動編纂《大明農業百科》一書,已獲系統認可,並收納至華夏圖書館內,諸天萬界皆可翻牌使用!】

【叮!獎勵積分1000分,已發放!】

顧不上系統帶來的欣喜,朱由檢還想聽聽徐光啓帶來的第二條好消息。

“那還有什麼好事,快說來給朕聽聽!”

此時的徐光啓才從地上站起身來,微微一穩後說道:“陛下何必着急,這水盆已經送來了,就請陛下許臣先梳洗一番。”

“好好好!先洗洗,先洗洗!徐愛卿辛苦了!”

徐光啓轉至東暖閣一旁的偏屋內梳洗,而朱由檢正興高采烈的翻看着手中的《大明農業百科》。

不一會,徐光啓便從偏屋內走了出來。

躬身向朱由檢繼續介紹道:“其二便是農業部與工部一同對現有的農業種植方式進行了研究,微臣認爲,農業發展永遠無法忽視最基本的東西,那就是水利農田與良種。”

朱由檢略有沉思,沒忍心打斷徐光啓,示意其繼續說。

“我大明老百姓苦於無良種已久,同樣的農作物若長期不進行育種優化,那麼時間久了自然在產量、病蟲害上面都將不如最初的良種所種下的作物更有優勢。”

“而農業部下一步就是想要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良種培育試點,只不過這可能需要很多年的努力,也許五年,也許十年..或者更久,這還需要朝廷給予支持。”

“支持!必須支持。”後世的雜交水稻養活了全世界億萬百姓,育種的重要性朱由檢還是很清楚的。

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五百章 沒轍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
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一百八十章 朕有好多小錢錢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府對大明的態度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五百章 沒轍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