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

這樣的一幕僅僅只不過是朱由檢在倭國所設立的對倭經濟影響的一個小小的手段而已。

而在另外一邊針對德川家光的圍獵都在同時開始。

德川家光簡直有些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原本那些對於德川幕府的種種請求總是感覺一副相當難做的大明官員,現如今居然對於自己的購買請求可謂是有求必應。

而剛開始自己購買的那些鐵器對於倭國來說質量已經是上乘。

現在大明的官員居然還主動的找到了倭國的使臣。

問其願不願意購買更多的大明製造的各種鐵製武器,並且不受任何限制,只要用白銀進行結算就可以直接購買。

這對於以武力控制整個倭國的德川幕府來說誘惑力無疑是巨大的。

更何況大明的那位官員甚至願意給倭國提供專門的武器定製。

而不是像第一次賣給他們武器時候很多東西都是德川幕府收到貨之後才發現形狀完全不對,自己後改的。

“買!全力購進,這些武器無論到什麼時候都不會嫌多,武士精神不就是這樣嗎?哪個武士能夠拒絕這樣上等的刀劍傍身!”

德川家光的一句話,再一次拉開了大明與倭國之間對於鐵製鋼製武器的貿易,而比起這樣的貿易。

大明的官員更是拉出了更加讓德川家光難以拒絕的條件。

絲綢、瓷器、茶葉乃至大明供銷局內所有倭國能夠看見的百姓日用品,都可以毫無保留的以一個比較“優惠”的價格售賣給德川幕府。

要知道現在的倭國內,儘管白銀的購買力相當強盛,可商品的數量實在是少的可憐。

德川家光覺得自己將這些大明的商品,全部以德川幕府的名義購買回來。

在整個倭國內設立大量的歸屬於德川幕府的售賣點,類似於大明的供銷局市場的話一定可以給自己賺到不少錢。

可關於這件事裡,卻還有唯一的一個問題讓德川家光感到有些不爽。

那便是大明要求倭國一次性以白銀支付全部貨款。

而且用當時那位明朝官員的話說就是這一次的機會要是倭國能夠把握,那麼今後有可能還能夠繼續這樣的通商往來。

若是這樣的機會德川幕府拒絕了的話,或者一次性購買的商品數量太少,那麼恐怕以後也會相當困難。

德川家光想了想。

反正都是給自己賺錢的東西,早一點付錢也沒有什麼問題。

更何況現在的德川幕府的銀庫內可有着從整個倭國四處通過德川寶鈔兌換而來的白銀正齊刷刷的碼放在其中呢。

後續的事情讓整件事情的畫風逐漸變的越來越詭異起來。

大明的官員幾乎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召集那些在明朝的倭國使臣前往對方的住處。

每一次找到他們的事情幾乎都是出奇的一致。

賣東西。

鐵器、刀劍、糧食、絲綢、毛氈,幾乎沒有大明不賣的東西。

這讓德川家光大爲疑惑的同時又實在是無法拒絕這些東西帶來的誘惑。

就只能夠一邊召集大量的百姓哪怕是頂着冬季的嚴寒也要繼續開採石見銀山,另外就是開始瘋狂的挪用幕府內兌換寶鈔而來的這些白銀。

畢竟在德川家光看來,既然對於百姓來說手中的德川寶鈔就能夠買到東西,何況還那麼方便攜帶,爲什麼就一定要兌換成白銀再還給他們呢?

只要自己用這些白銀去大明購買來足夠的商品放在市場上售賣,用不了多長時間不僅僅能夠彌補這些虧空,而且還能夠大賺一筆。

....

大明。

順天府京城內,朱由檢在宮內東暖閣內看着眼前的安南地圖,整個人的眉頭卻緊緊的鎖死。

而在朱由檢身旁的,正是剛剛回到京師的蒙脫與被從遼東召集回來的畢自肅。

“安南..整個地形其實更像一個葫蘆,兩邊粗,中間細,不僅僅這樣北邊的這一塊還和大明緊緊相連,兩處接壤之處崇山峻嶺連能夠暢快通行的道路都沒有。”

看着眼前的地圖,朱由檢突然有些後悔准許兵部霍維華將原本的衛所兵一夜之間全部轉變爲平南軍了。

而在這時候一旁的畢自肅則同樣是皺起了眉頭,衝着朱由檢開口說道:“陛下..若是如此一來,平南軍從北邊進入安南的話,恐怕當地糟糕的氣候和地形都能夠讓整個平南軍被拖累的相當嚴重。”

一旁的蒙脫也說到:“是啊陛下,這平南軍儘管和天虎軍還有一定的差別,但是總體上來說主要的將士大部分還是來自北方,如此潮溼的環境和惡劣的天氣...”

“兩位愛卿是想說,如果從北邊進攻安南,不僅僅我們要面對環境帶來的問題,更重要的還有適應的問題是吧..”

朱由檢說完又轉過來嘆了口氣說道:“的確啊!安南當地的那些軍隊儘管整體上的訓練和裝備不如朕大明的軍隊,可是要是說對於當地地形的熟悉程度,都是大明所不可企及的。”

“安南佔據了對於他們來說最有利的地形,叢林戰鬥..大明實在是沒有這樣的經驗,這樣的戰鬥和草原和遼東那種地勢寬廣,直來直往的戰鬥恐怕有着很大的區別。”蒙脫剛一說完,朱由檢接過來說道。

“的確,恐怕到時候霍維華要在這裡吃大苦頭,甚至這一場安南之戰會因爲這樣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而落敗!”

就在兩人以爲,這安南之戰註定將會是無比慘烈的時候,朱由檢看着眼前的地圖卻笑了起來。

兩人有些疑惑的看向了朱由檢。

只聽他說道:“朕今天找兩位愛卿過來,就是想要告訴兩位愛卿要代替朕去說服霍維華,從北邊進攻安南一定是要吃大虧的!朕絕對不可能用自己麾下將士的生命去開這樣的玩笑!”

然而畢自肅卻開口迴應:“陛下..這說服霍維華自然是不難,可是安南之戰不從北邊進攻,又該如何是好呢?”

“既然北邊要吃虧!!那麼大明的軍隊就更不能從北邊進入了,安南的軍隊在北邊能夠佔據優勢的同時,他們也同樣受到了地形限制,只要在沿着安南的邊境地帶佈置一部分的天虎軍軍隊!他們無論如何也跑不出來!”

朱由檢說道。

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
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二十一章 不斷變化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四百七十三章 趁火打劫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攏武士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