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

雙方的人馬不斷的靠近,宛如兩道滾滾相撞的洪流,就在即將靠近的時候,大明的軍隊率先動了!

轟轟轟!

兩個炮兵師,以及步兵師所屬的一部分炮兵。

匯聚在了一起,所有用來更換的火炮全部被拿了出來,天虎軍同樣在趙雲凱的指揮下賭上了大部分的家底。

超過四百五十門火炮,一分鐘之內就可以發射出超過一千餘枚炮彈,並且全部都是內部裝有大量鋼片的爆破彈,能夠給聚集性的步兵造成極大的傷害!

如此多的火炮數量,齊射的場面是令人震撼的。

這種震撼哪怕是在雙方同時投入的兵力已經逼近二十萬人的時候同樣如此,一時間人吼馬嘶。

大量的炮彈在倭國不斷推進的軍陣之中爆炸!

殘肢,斷臂!

鮮血澎涌而出!德川家光感覺自己現在就像一個旗手,又或者是一個在賭場上輸的傾家蕩產的賭徒。

他面無表情的看着自己麾下的軍隊不斷有人被大明軍隊的炮彈裹挾的破片集中,炮彈坑一個又一個的出現。

德川家光低沉嘶吼的說道:“進攻!進攻!”

他沒有退路,幕府沒有退路!

炮彈、子彈、機槍的咔咔聲,死亡、哀嚎、怒吼共同編織成了一首交響樂曲。

遍地都是屍體,遍地都是受傷哀嚎的士兵。

正面戰場上,冷兵器與熱武器之間的對抗,結果其實是很早就可以註定的,幾乎不會有太多的波瀾出現。

漣漪,或許會有..但不會影響最終的結果。

幕府軍的衝擊速度逐漸放緩,那道由鋼鐵與黃銅組成的金屬洪流讓每一個敢於朝着大明軍隊衝鋒的幕府士兵都變成冰冷的屍體。

明軍戰鬥力之兇悍,熱武器的強悍。

都讓在遠處指揮觀戰的德川家光逐漸如墜冰窟,一旁的一位武官面色猶豫,開口勸阻說道:“大將軍..我們真的要在這裡打到最後嗎?我們的死傷可能已經超過三萬人了..”

德川家光沒有說話,過了許久之後纔開口說道:“很早的時候,我就已經派人來看過這一處平原..依山傍水,環境優美,作爲我等的墳墓倒也不是一件壞事。”

“可是大將軍,明軍的堅船利炮,註定是我們所無法抵抗的啊...前面的武士們幾乎衝不過去,能夠造成的殺傷極爲有限。”

“那就去用人命,去換吧!”

德川家光冷冷的看了身旁的武官一眼,隨後便抽出自己腰間的長刀,用雙腿夾緊胯下的倭國戰馬。

怒吼一聲,大聲說道:“殺敵!”

咔咔..咔!

“該死的!這機槍怎麼又卡殼!小李,快給老子拿個新槍管過來,幕府軍馬上就要衝過來了!”

機槍手馬德貴憤怒的拍了一把手中的新式機槍,衝着一旁的機槍班另外一位士兵說道。

小李是他的徒弟,從參軍以來就是。

對於師傅的要求小李沒有絲毫的猶豫,轉過身子就準備去不遠處的軍械箱裡給自己師傅取來新的機槍槍管。

連續射擊帶來的高溫已經不是用水可以降下去的了。

槍管的報廢在眼下的戰場上簡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並且由於軍陣的不斷變化..他們這些機槍兵,時不時的也要轉移機槍的位置,這都會導致機槍的結構上出現一些問題。

“師傅..師傅,我把槍管給你拿來了!”

馬德貴一如平日裡訓練的時候那樣,按照標準的姿勢將右手伸向後方,等待着小李給他遞過槍管..

這樣能夠方便他在第一時間將新槍管裝在機槍上,繼續射擊。

一連過去了十幾秒,馬德貴剛想催促自己的徒弟怎麼會在這麼關鍵的時候磨磨唧唧的還沒有將槍管遞到自己的手裡。

突然,手部一沉。

槍管到手,小李拿過來了..

馬德貴剛想將槍管裝上機槍,卻看見槍管上已然是一片赤紅,頓時想到了什麼的馬德貴扭過頭看向了身後。

小李就趴在地上,胸前還緊緊的插着一根箭矢。

地方,正是左邊的心臟處。

馬德貴眼睛紅了,他知道自己的徒弟可能再也沒有站起來的機會了..

轉過身子將那支赤紅色的槍管扭轉後安在了機槍上,彈殼瞬間彈出,槍口的火焰再度閃爍!

連續射擊出的子彈,將手持長刀的幕府軍再一次掃倒在了陣前,馬德貴嘶吼着嗓子,大聲喊道:“殺!殺!殺啊!”

炮彈橫飛,而一線展開排隊槍斃對敵的主力步兵,戰況更是慘烈無比,儘管憑藉着手持的手榴彈,能夠提供一定的單兵火力。

可就是如此,也讓大明的軍隊在幕府軍悍不畏死的衝鋒之下損失不少。

大明的新式步槍,基本上可以實現一分鐘三發以上的裝填和發射速度,儘管如此天虎軍還是沿用了分段射擊的方法。

這就讓大明天虎軍的射速變得更加迅速。

“這些幕府軍,在德川家光的指揮之下...已經是準備全部死在這裡了,讓炮兵師不要留手!加快轟炸的頻率!”

趙雲凱衝着一旁的參謀開口說道。

“是!總督大人...”

一旁另外一位水師的軍官有些不可思議的開口說道:“大人..德川家光如果將所有的軍隊化整爲零,分散到鄉村田野小城之中,光是一個倭國北部就足夠我們打三個月,爲什麼要與我們如此焦急的進行決戰。”

趙雲凱看向戰場,隨後說道:“這個道理,德川家光不是不明白,幕府大部分的武官和大臣都清楚...但他們並沒有阻攔,恐怕是他們已經覺察到大勢不可違了吧!”

...

戰爭是殘酷的,這一點對於參與戰爭之中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這樣,尤其是這樣刀劍之間,炮火之間!

在並不算大的平原上,在如此短的時間內。

雙方投入近二十萬的兵力,賭上自己所有的底牌。

這一切,無疑是魯莽的。

無疑是失去理智的。

可當戰場的局勢不斷變化,趙雲凱知道..這一切,對於大明來說都是有利的,對於天虎軍的將士們來說更是如此。

他們可以有更多的人能夠回到大明,這就足夠了。

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五百章 沒轍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
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五百章 沒轍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電氣化車牀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