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

三位大臣,兩個是大明七部官員,一個是大明如今最大的財政大臣,平日裡儘管三人都是朱由檢跟前的常客,但是一同出現卻是機會不多。

東暖閣內,秋意漸涼,但宮中的房間內還是有些燥熱,朱由檢身旁擺着剛剛送來的茶水糕點,一邊吃着一邊翻閱手中各地送來的奏摺,可沒過一會就聽到一旁的王承恩開口說道:“皇爺...外面畢大人、徐大人和戶部的郭大人一同求見。”

稍微有些愣神的朱由檢將手中的點心重新放在了精緻的鎏金小籃中,點了點頭說道:“那便讓他們進來吧,重新差人送些茶水過來,三人一同求見倒是難得一見。”

三人身着大明一品官員暗紅紫袍公服,身後二人擁着畢自嚴先走了進來,然後三人才一起躬身行禮衝着朱由檢開口說道:“臣見過陛下..”

朱由檢看到這一幕,坐在議事廳內的上位處開口說道:“三位大臣同來找朕,可是難得,莫非是遇上什麼麻煩事了?”

徐光啓最先耐不住性子,朱由檢剛一說罷後賜座,就開口說道:“陛下!臣聽聞遼東有數千萬畝可供耕種的土地如今正被荒廢,實在是按捺不住!便與兩位大人一同來尋陛下了!”

聽聞說到正事,朱由檢也是點了點頭說道:“此事不假,朕也聽說了,戶部與皇家統計局拿出的這個數字,朕也剛剛看到沒幾天,正準備什麼時候放在早朝上商議呢..”

徐光啓內心有些焦急,自己眼前這位大明皇帝可是出了名的不喜歡開早朝,更何況現如今已經步入秋季,遼東的氣溫將會在短短兩個月內跌至冰點。

到那時候更不會引起重視,只聽徐光啓連忙開口說道:“陛下,此事不能等啊!”

“現如今不是秋季嗎?爲何不能等一等呢..春耕明年纔開始啊!”朱由檢不太懂農事,卻忍不住開口說道。

而徐光啓早已出任大明農業部尚書許久,於是只聽他開口說道。

“陛下,以種植玉米爲例,並不是到春耕時節纔開始忙碌,而是要在前一年的冬天之前就將土地開墾出來,並且還要打理修整後,利用田壟蓄水...到冬天結冰之時,才能用這冰來保存土壤肥力,如若不然第二年春耕不僅艱難,而且到收穫的時候產量也不會高。”

朱由檢聽完點了點頭,忍不住開口說道。

“那既然是如此的話,現在即將入冬,而遼東卻纔剛剛開始秋收,那些百姓恐怕只能夠顧得上自己的田地,哪裡能夠還有精力前去開墾那些已經被荒置的土地呢?”

就在這時,郭允厚卻在一旁開口說道。

“陛下有所不知,這民間百姓對於土地極爲重視,連田間地頭和房前屋後的那一小塊土地都不敢浪費,若不是去年遼東戰火紛飛...加之時間和人手的確不足,恐怕早已經是千千萬萬畝的良田已經被開墾了。”

誠然,朱由檢深知郭允厚這句話中說的並沒有錯,但是他更知道了,土地問題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

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所有有耕種土地意願的百姓農民有足夠耕種,並且收穫之後的結餘能夠滿足生存所需的土地。

而這樣的事情,裡外上下無不是在考驗朝廷對於地方的節制和管理作用,不然朝廷的政策就算推行下去。

最終農民也會不可避免的走向被兼併土地的老路。

明末與其說是死於內憂外患,不如說是死於土地兼併。

這樣的事情如同懸在朱由檢脖子上的繮繩一般,讓他感覺到十分棘手而又不得不處理。

只見朱由檢思索片刻之後重新開口說道:“現在大明上下百姓生活基本上已經有了保障,但如果是將這些百姓遷居到遼東..朕以爲恐怕都不太現實,如果是這樣,遼東數千萬畝土地也不是一兩個人或者如今遼東幾十萬百姓所可以解決的。”

三人聽到朱由檢說的這句話,同樣是低下了頭,陛下果然是陛下,剛一說完他們就聽明白了...

沒人啊..

這麼多荒廢的土地就能夠吸引來足夠的百姓前來耕種嗎?如果吸引過來之後,效果不夠好怎麼辦。

再加上這麼巨大的人口流動,對於流出人口的省府州縣來說又是何等的壓力,當地的衙門能夠不在這中間使勁給朝廷的政策摻沙子嗎?

一切的變數,都如同懸掛在所有人心頭的一把刀劍。

讓人一方面想要去做事,卻又因爲各種原因停滯下來,可沒過一會朱由檢卻率先開口說道。

“今天這件事,依照朕看來,恐怕得找另外一個人來和我們說說了..”

徐光啓面露疑惑,皇上說到的是誰?難道能夠解決這樣複雜的問題,莫非是他手中有人?

剛想開口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就見一旁的朱由檢再度開口說道。

“那人便是王毅思,工業總局聽說最近將一批兵器總局內對於蒸汽機的製造頗有研究的工匠全部給借了過去,說是要搞點什麼花樣來,也不知道到哪一步了。”

衆人雖沒有聽明白,但是衆人都聽明白了蒸汽機。

這種機械難不成不僅僅可以用在工業生產之中,還可以用在農業之中?

連郭允厚的眉頭都皺了起來,田畝之間只不過是土地而已,就算種植出來也只不過是再尋常不過的糧食。

但這蒸汽機卻是如今大明工業生產的源泉,這樣的東西就算不留在工業總局或者兵器總局,送到京津工業園區內也能源源不斷的爲紡紗機或者織布機提供動力。

豈不是要比將其放置在田地裡收益更大嗎?

沒過一會,在朱由檢的召見之下,王毅思身穿紫色常服,與一旁衆臣的公服還有些許差異。

但衆人都果斷的忽略了這個問題。

而是更加好奇現在的王毅思到底在研究什麼樣的東西..而剛一進門,王毅思就看見了身旁的三位大臣..

稍加聯想..戶部、農業部、稅務局..

相互加起來,這不就肯定是農業上的問題嗎?

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五百章 沒轍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
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四百二十五章 電氣大明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五百章 沒轍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三百一十三章 化肥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二百三十一章 長談商業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