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

解決飢餓這是一個很恐怖的事情,往小了說是讓百姓吃飽了肚子,可一旦這個量級改變,成爲了每年的糧食產量都能讓全天下的百姓吃飽肚子那就是一件大事。

朱由檢一改往日端坐於龍椅之上,緩緩走下來..

“朕初登大寶以來不到一年的改變可謂頗多,朕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不得不說諸位愛卿可謂勞苦功高,各地官員也在其中付出了不小的努力...朕對此感到十分欣慰..”

朝堂之上的官員見狀也是紛紛跪地直呼:“陛下聖明!”

朱由檢看着朝堂之上的官員,得益於魏忠賢在私下所組建的擁皇黨的逐漸發展,朝堂之上的大量官員已經加入其中。

說起來。

這擁皇黨的出現也是十分波折,最早還被人稱之爲閹黨的擁皇黨在朱由檢的關照之下,改了這樣一個名字。

後來在對東林黨的大規模清洗之下,越來越多的有志官員看到了擁皇黨的特點..

那就是不看出身,不看功名,只看能力和才華。

只要你願意擁護皇帝陛下,只要你願意真正爲民着想,那麼你就擁有了平步青雲的階梯。

所謂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

魏忠賢所代爲掌管的擁皇黨此刻內部正是如此情況,新的司局正在源源不斷的建立,大量的基層官員通過各種各樣的招考被充實其中。

而原本很多官員因爲各種涉案而騰出的空缺,也在被擁皇黨的官員大量取代。

“朕決定,在一個月的時間之內,完成對大明全境官員的收入統計,之後進行大規模的俸祿上浮計劃。”

“陛下聖明!”

“這項計劃旨在提高大明各個級別的官員收入,朕知道如今的官員收入實在不高,就算經過了對摺色等充斥其中的亂象進行了改革,但始終還是有些落後了...”

“至於此項計劃的資金...”

朱由檢目光注視到了郭允厚..

“臣在..”

“戶部可有問題?”

“回陛下..如果增長不多的話..戶部國庫足以支付此項計劃開支...”

朱由檢面色一滯,隨即開口說道:“誰說沒錢你戶部都不要和朕說沒錢,去年的農稅收上來之後雖然有個別幾個省府因災減免..但內帑已經足額補給了國庫..”

見龍顏不悅,郭允厚也是面色一苦,退回站位說道:“回陛下..可如今大明新政各司局的人數也在激增..”

“不夠的部分你再和畢自嚴去溝通..現在朕只說此次增長的計劃。”

環視一圈,朱由檢再一次緩緩開口:“這一次的官員俸祿漲薪計劃將涵蓋所有大明官員,朕此刻說的可能有些片面,包含在京官員、地方州縣官員、新政司局官員、各皇家直屬工廠官員、京津工業園區官員等一系列,並且這其中還要包含相關的輔助人員,完善的計劃在調查統計之後便會發布!”

“皇上聖明...”

次日。

《京師日報》便刊登了這則消息,其中最重要的是向外界百姓第一次公佈了大明朝廷的各項收入詳細數字。

這項數字的來源其實極其不易,畢竟在這樣一個主要算數工具還是算盤的年代,每一個數字要做到極爲精確。

那麼就需要大量的人手反覆覈算。

這一點上皇家統計局也在其中作出了卓越貢獻。

至於爲什麼要公開?

眼下戰事吃緊,朱由檢始終擔心大明帝國內部的百姓對遼東的戰爭失去信心,因爲此刻儘管大明農業部已經全面接管了原本戶部設立在各個州縣的糧倉。

而徐光啓也是花了極大的工夫,稽查了糧倉中存在的碩鼠問題,揪出來不少以次充好,損公肥私的官員..

但也同樣第一次將大明如今的糧食儲備呈現在了朱由檢案前..

之前不是沒有..

只是這一次或許纔是“真實”的而已。

京師街頭..

“怎麼還給官員漲錢啊...那些官老爺哪個不是身寬體厚的...個個肥頭大耳.尸位素餐.”一家修面剃頭的巷尾小店裡。

有一位客人正在光顧,一邊享受着剃頭匠的服務,一邊拿着報紙品着茶,高談闊論起來...

“要我說,這銀子就是肉包子打狗..有這些錢不如給咱們這些窮苦百姓分下來一些..”

話還沒說完,一道聲音則是響起。

“嚓!”

鮮血頓時從腦門流了下來..

剃頭的老馬師傅手藝精湛,小店雖然老舊,但也開了數十年..

鄰里街坊都愛來這裡剃頭說說閒話...

“啊!”一聲痛苦的哀嚎!

“老馬!你怎麼回事!你也是老手藝了!怎麼還能把我的頭剃破了?!”

“老張啊!老馬一輩子沒有手抖過,可你非要說這官員老爺們都是肥頭大耳,尸位素餐..老馬我實在不忍心啊..”

一邊道歉,老馬一邊從另外一旁拿過一條麻布擦着逐漸流出的血..

“你這老馬!怎麼了?那些官員老爺給你什麼好處了,你給他們這樣說好話..”

“唉..你不是不知道,我家老婆子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若不是太醫院的聖手太醫奉旨免費在京師日夜坐診爲百姓看病...”

“我那老婆子可真的八成熬不過這個冬天啊..所以你說那些..”

一邊捂着自己額頭..這位被剃破頭的客人似乎也意識到了這話的確是說的有些不在理..尤其是在這剃頭老馬面前說這樣的話..

“好啦好啦!以後我不說了就是了..你這老馬真是怪!”

....朝廷擬爲大明所有官員上漲俸祿的消息還是傳遍了大江南北,不少底層的州縣衙役率先歡呼!

“皇上聖明!皇上聖明啊!”

山東府內的一處縣衙偏院裡,衙役老劉難以掩飾眼中的激動神色..

手中拿着的報紙上,只見油墨印刷間露出了一行字..

“加快確定大明全境州縣及更基層的縣衙衙役等差役的身份,將其列定爲大明官員體系一部分..享受最低官員俸祿保障...”

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六十章 鑄幣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
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二百四十五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攻迅速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洗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五百零八章 風雲變幻(大結局序章)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法辦周奎(2)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六十章 鑄幣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變化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七十八章 出征!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