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

朱由檢目光微縮,繼續發問。

而郭允厚隨即迴應道:“如今這各地負責漕運糧食之事的大小官員,幾乎都由各地衙門自行管轄...”

朱由檢明白,漕運只不過是戶部如今農稅之弊端的冰山一角罷了。

真正出問題的大頭,絕對不是在漕運上這麼簡單。

要知道,糧食的問題是很關鍵的問題,而農業稅的徵收,也是很容易搞出些偏門名堂的。

簡簡單單的糧食,因產地、成色、飽滿度、水分、體積、重量等多因素,而會有上上下下,起起伏伏的價格區間,這其中朝廷扮演的角色原本是要爲所有的不同區間制定一個合理的糧食收購價格。

畢竟這個所謂的收購價格,其實就是農民用來折抵農稅的重要依據。

“那如果說,朕想要徹查漕運之事呢?郭愛卿可有什麼好對策...?”朱由檢又一次開口說道。

對於漕運。

朱由檢沒有什麼別的想法,將來遲早都是要廢除的。

畢竟在海運面前,這種漕運的方式也顯得很是落後。

更別說。

大明如今已經開始逐步對於蒸汽機車的構想進行了實驗,相信不久之後,朱由檢覺得。

鐵路就能夠徹底的讓運輸的效率無限的翻倍。

至於漕運..

註定只是眼下一段時間的產物而已。

“回稟皇上,臣以爲,這漕運之事,恐怕還得由東廠的廉政督查處進駐戶部..進駐漕運府及各地相關衙門,覈查有關官員才行。”郭允厚此番說話,倒算得上中規中矩。

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爲郭允厚在第一時間就聯想到了正在自己家中的那幾位家鄉“故友”。

“既然如此,王承恩!”

朱由檢偏頭看向一旁,招呼王承恩說道:“召魏忠賢來。”

不一會。

魏忠賢便風塵僕僕的趕了過來。

剛一見面。

朱由檢第一句話便脫口而出:“朕要你的廉政督查處即日起選派人手,進駐戶部和漕運府,可有困難?”

問題被提出來,自然在朱由檢心裡已經成了定局。

更何況,魏忠賢進來第一眼不僅僅看到了朱由檢,還看到了躬身在一旁的郭允厚。

心中頓時猜測到了幾分,開口迴應道:“回皇爺的話,此事..當然沒有任何問題,老奴明日便開始着手準備。”

朱由檢滿意的點了點頭。

看向郭允厚說道:“漕運改海運之事,朕覺得大有可爲,海運比起漕運有着明顯的便利,切不能因噎廢食,在魏忠賢進駐戶部這段時間你也別閒着了..想辦法解決此事吧。”

“臣遵旨..”郭允厚連聲應道。

漕運改海運,表面上看只是運輸方式的不同。

可實際上呢?

牽扯的問題極其之多,首當其中的問題不僅僅是要觸碰到一些可能存在的利益輸送。

最關鍵的還有,改了運輸方式之後。

這運糧的差事又當由誰來管轄呢?

原本的那些負責漕運之事的官員,又應當安置到哪裡去呢?

只不過。

這些問題。

郭允厚只能默默的放在心裡,只有回到戶部之後,召集官員再去想辦法。

在朱由檢這裡自然是不能夠說出來的。

但心中所想的事情,還是表露在了面色之上。

朱由檢似乎覺察到了郭允厚言語之間的那點遲疑。

開口說道:“這件事情關乎重大,此番改革牽扯的事情也不會小..這樣吧,東廠恐怕沒有辦法,朕讓錦衣衛來配合你..”

郭允厚一聽。

這哪是配合他幹事?

擺明了不就是給自己眼前擺個眼線?

但事到如今。

他也不敢有其他想法,只得連聲應了下來。

事情說完,郭允厚便被朱由檢招呼了出去,而將魏忠賢再一次留了下來。

“漕運府的事情,朕清楚,勢必會牽扯出不少的問題..朕問你一句,你現在還敢不敢幹?”朱由檢開口問道。

言語之中,還表露出了一點對於魏忠賢的期待。

要知道。

現在這件事情沒有比魏忠賢更適合的人手。

只聽魏忠賢開口迴應:“回稟皇爺,這件事,老奴定當竭盡全力,把這其中的來龍去脈全部理清楚。”

點了點頭的朱由檢沒有再說什麼,只是微微嘆了口氣:“原本朕說將後金之事平定之後,便放你回鄉,但如今很多事情朕還用得上你..再幫朕一段時間吧,帶幾個接班的出來..”

魏忠賢有些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前面的那些都被他自動過濾掉了,最後的半句話纔是重中之重。

讓自己培養接班人?

培養什麼接班人,接班東廠還是司禮監?

幾個接班人,那就證明在朱由檢的心中,將來司禮監,東廠,錦衣衛等等,都是要分爲幾個人來管轄的。

魏忠賢只感到內心十分感動,讓自己選定。

無疑是對自己最大的信任,要知道這件事一般來說是輪不到他來說些什麼的,自古以來都是皇上說誰可以,誰就可以,哪有由前一個人指定後一個人的道理。

“老奴!老奴定當肝腦塗地..以報皇恩!”

..又跟着說了幾句不痛不癢,毫無營養的話後。

魏忠賢也轉身出了東暖閣。

而朱由檢,卻站在那遼闊的大明地圖前,久久不能平靜。

遼東..

安南..

山東水師..

廣東鄉紳叛亂..

福建鄭芝龍..

每一個地名都對應着一場可能存在的危機,山東的事情其實也不僅僅是水師這麼簡單。

要知道,朱由檢可比任何人都清楚。

山東如今還埋藏着一個關乎於他的統治和江山是否能夠坐的穩當的另外一個痛點。

那就是孔家。

大明讀書人,多以孔孟之道的學生自居。

而所學,也幾乎大部分爲儒家經典。

щщщ●ttk an●¢ ○

如今大明正在不斷的縮減舊制科舉在人才選用之中佔據的比重,這樣的行爲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危及到了儒家學說在讀書人眼中的地位。

朱由檢此舉,無疑是在挑釁天下讀書人。

想要改變他們心中古板、陳舊的觀念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
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二百零一章 漕運疑雲(3)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到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四百八十五章 瀋陽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問題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四百九十章 兵臨建州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九十三章 變化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二百八十五章 戰鬥吹響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二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四百五十二章 薄宴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